?

地方本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改革與設計

2016-11-12 05:15肖攀蘇靜
中國市場 2016年37期
關鍵詞:課程體系院校評價

肖攀+蘇靜

[摘要]基于我國地方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現狀,文章從課程目標、課程實施與課程評價三個層面系統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改革與設計。對于推進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與教學運行模式改革,建立復合型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提高地方本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改革與設計;地方本科院校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7241

當前,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形勢下,創新創業型人才供給嚴重不足以及大學生就業難與行業企業用工荒現象并存的客觀現實,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國高等教育在人才培養上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存在脫節現象。地方本科高校作為我國大眾化高等教育的主力軍,在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上的作用與貢獻不容忽視。

在此背景下,深化地方本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使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養更契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所需,把大學生真正培養成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能有效服務社會實踐的應用型、技能型、創新創業型復合型人才,促進大學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就成為地方本科高校亟待解決的問題。而作為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途徑,創新創業課程設計和教學形式在完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提高創新創業教育質量等方面肩負著十分重要的任務。

推進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與教學運行模式改革,需要在建立多層次、立體化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基礎上,通過合理有效的教學方式和過程將創新創業教育內容體系中的各個要素聯動起來。一般而言,課程體系的建設主要圍繞課程目標、課程實施與課程評價等三個方面進行。

1課程目標設計

創新創業課程目標是創新創業課程門類或科目學習完以后所要達到的學生發展狀態和水平的描述性指標,是創新創業課程設計的基礎環節和重要因素。根據現行國家課程標準中課程目標的設計原則,課程目標可以分為行為目標、過程目標和表現目標。其中,結果目標用來表述和處理課程所包含的知識與技能。知識素養決定著創新創業者的意識形態與思維方式,創新創業課程的行為目標就是要幫助大學生建立起恰當合理的創新創業知識結構體系,豐富他們的創新創業知識,提高他們的創新創業技能。過程目標用來表述和處理課程實施的過程與方法,就是要完善創新創業課程教學實施,教學形式、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表現目標用來表述和處理課程的態度、情感與價值觀。就是要達到強化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主要包括自我意識與社會意識。自我意識主要是指大學生的創業需求、動機、興趣、信仰等,社會意識則指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道德感、使命感等。創新創業教育需要積極引導學生在對自身優缺點、智慧因素、就業與創業觀進行科學的綜合性分析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自身內在的主觀能動性和自身優勢,對外部環境進行選擇與甄別,激發自己潛在的創新創業動機與能力,進而將專業知識與社會需求、創新創業理論與創新創業實踐有機結合與統一起來。大學生創新創業品質的培養要求我們在創新創業課程教育實踐中,促進他們的自我調節,鍛煉他們良好的心理適應性和挫折承受度;培養他們的創業自信心、責任感與意志力,以及積極進取、吃苦耐勞、機智果斷、勤奮踏實等素質。

2課程實施設計

課程實施主要包括課程性質、課程內容、課程開設以及課程實施形態四個方面。

21課程性質

傳統意義上的課程性質一般可以劃分為四類,即專業必修課、公共必修課、專業選修課和公共選修課。當前,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創新創業課程屬于公共課范疇,并且與專業課程的交叉度和融合度還非常低。還沒有建立起與專業教育課程深度融合的交叉課程群,根據王紅雨和閆廣芬(2014)的研究,我國高校的創業課程以公共課為主,公共必修課和公共選修課的比例總和高達94%,且創業課程在必修和選修的類別區分上尚不明顯,其分布情況基本持平。這一方面表明創新創業課程在我國高校受到普遍重視,但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國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還沒有形成專業的、系統的、前沿的研究領域和教育改革與實施重點,一定程度上凸顯了在我國短期內強制性推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實施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設置和運行方式的改革還遠遠無法跟上新形勢下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對創新創業教育實施的要求。

22課程內容

課程內容設計是創新創業意識、知識、素質、策略、能力等相關的理論和實操課程的設計和安排。創新創業課程內容設計應當遵循如下原則:即與市場經濟需求相適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激情、思維和主動性,有利于增強學生綜合創新創業能力??茖W合理的創新創業課程內容體系還要求在傳授創新創業專業知識的同時,能夠傳授經營管理和相關綜合知識;在傳授創新創業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與品質,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引導學生掌握創業的基本理論、知識與方法。當前,地方本科院校創新創業課程內容體系設計,應該在原有就業課程體系基礎上進行以創新創業通識課程、企業管理課程、人文科技課程等相關課程有機集成和整體優化的課程群建設,將創新、創造、創業教育貫穿于整個大學階段的教學。同時,要根據不同專業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設置專業創業教育課程和若干跨科學、跨專業的輔助課程。

23課程開設

課程開設既要符合課程針對人群的要求,也要體現課程開設是否連續性的要求。當前,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開設時間大體可分為三類:即單獨開設于某一年級的獨立課程、連續開設于不同年級的連貫課程、以及既非單獨課程也非連貫課程的跳躍式課程,如“大一和大四”開設、“大一大三大四”開設等。根據相關調查,大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學生從入學一開始就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但從大一到大四連續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比例不足20%。表明盡管地方本科高校的學生從大一開始就能夠接受創新創業課程教育,但教育的連貫性并未得到有效保障。因此,應該改變原有的課程開設形式與時間設置,將創新創業課程開設于大學教育的每一個學年甚至每一個學期,并形成連續、統一、系統性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以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綜合與連續培養。

24課程實施形態

課程實施形態直接影響到課程實施的效果。恰當的課程形態能有效提升學生的知識吸收率和課程認可度。當前,我國創新創業課程的實施形態主要包括課堂授課、網絡授課、模擬競賽、講座、學習實踐、自學等形式。由于創新創業課程具有與傳統課程形式顯著區分的可操作性、實踐性特征,創新創業課程的實施形態應該根據不同課程的特點來實施。理論課程以課堂講授和自學為主,企業管理課程可以通過課堂授課、網絡授課或者自學的形式進行,而人文科技類課程可以采用模擬競賽、實踐、講座等形式進行。需要指出的是,模擬競賽和實踐作為當前地方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中真正體現互動的課程實施形態,如“創業計劃大賽”“創客大賽”“科技創新大賽”等,大多局限于在學校內部開展,并且這些大賽的覆蓋面小,大部分學生因各方面條件限制無法獲得展現機會。

3課程評價改革與設計

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的評價與設計主要應該體現由傳統的主要針對教師的“教”切換到現在的主要針對學生的“學”。具體而言應該從教學任務與內容、教學過程與安排、教學效果三個方面著手。在針對教學過程與安排的評價當中,應該圍繞教學的雙主體——教師與學生,即評價教師發揮其主導作用及學生主體作用的表現情況。包括評價教師課堂授課內容的組織設計和表達以及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參與活動和消化。在此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教師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情況。創新創業課程教學安排既要能夠體現設疑和解疑的環節,還要能夠體現啟疑和導疑環節,即把過去的“教知識”轉為現在的“教方法”。此外,評價過程中,還要注意一堂課下來,學生能不能提出有代表性的問題,能不能通過師生集體探究、合作實驗等方式實質性地解決問題。在針對教學效果的評價當中,主要是評價創新創業課本知識、教師本身的知識及師生互動所產生的知識是否融為一體。同時,學生課堂認可度也是反映課堂效果優劣的重要指標。因此,如何讓學生平等地、實事求是地評價教師的課堂教學,也是完善教學課程評價的重要一環。因此,課程效果評價既要評價學生對常規知識的掌握程度、能力培養與鍛煉程度、聽課學生掌握授課內容的比率等,還應多接觸學生,并鼓勵學生評說自己所學的課程,體現民主與參與意識。

創新創業課程是一種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它需要學校、企業、政府、社會等多方面的支持與配合。我國地方本科院校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改革與設計應該充分體現創新創業實踐性的特點,課程體系設置需要樹立追求實效的創新創業教育新觀念,不斷完善課程目標設計、課程實施改革以及課程評價設計,促使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深度融合,以實現創新創業教育與就業教育的聯動,推動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

參考文獻:

[1]劉艷,閆國棟,孟威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深度融合[J].中國大學教學,2014(11):35-37

[2]趙序海高職院校財會專業創新創業課程體系設計[J].高教論壇,2014(5):121-123

[3]夏晗創新創業課程體驗式教學設計[J].亞太教育,2015(33):114-115

[4]尚大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構建[J].教育探索,2015(8):86-90

[5]陳吉平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探究[J].中國市場,2016(4)

猜你喜歡
課程體系院校評價
中藥治療室性早搏系統評價再評價
以創新課程體系引領學生發展
民法課程體系的改進和完善思路*——以中國政法大學的民法課程體系為例
加強青少年中醫傳統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課程體系構建
基于Moodle的學習評價
論普通高校國防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