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低年級識字教學的實效性

2016-11-15 23:08何少珍
教學研究與管理 2016年9期
關鍵詞:自主提高識字

何少珍

【摘 要】本文針對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學生識字量大,回生速度快的這一特點,探究如何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除此之外,把學生的識字活動延伸到課堂以外,讓他們在生活中識字,使生活成為他們識字的舞臺,學生主動識字能力強,從而達到運用的目的。

【關鍵詞】識字;興趣;自主;提高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目的是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識字教學一直都是低年級特別是一年級的教學重點,漢字從字形結構以及讀音方面就有著很多差異,對于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每天都要認讀將近十個左右的生字的確存在著難度。作為低年段的教師,作者通過自己的嘗試和實踐,逐漸明白了許多識字教學的好方法,通過這些方法的運用,發現學生學習漢字的熱情比之前更高,因而使識字活動變得更主動,更輕松下面是作者關于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有效性的幾點嘗試。

一、學會自主拼讀,是識字的源頭活水

小學一年級第一學期教學的重點落在拼音的學習和鞏固上,到了第二學期,拼音的學習并沒有結束,恰恰相反,拼音還是幫助學生學習的重要工具,這尤其體現在生字教學中,明白了這一點后,老師會針對拼音中幾處學生較易遺忘而又是教學難點的知識點,如:前后鼻音、平翹舌音、三拼音、鼻音邊音等,只要課文中的生字有出現這些拼音難點,就要抓住這些生字的讀音有意識地歸類,并進行教學,正因為這些生字有著學生容易混淆的讀音,借助拼音來教學,其實就是把握了這個字的學習難點和重點。

二、講有關漢字的故事,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遍_始識字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告訴小朋友:我們中國的漢字很奇妙,一個漢字可以是一首詩、一幅畫、一首兒歌、一個故事。小朋友聽了便十分感興趣。在歷史上,有許多人利用漢字演繹出一些有趣的故事,在識字教學中,如果穿插一些講解,不僅可以調節課堂氣氛,而且能有效地引起學生的關注。如“合”字,老師對學生說:關于這個字,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呢。學生聽到“故事”二字,頓時神情更加專注。老師接著講道:三國時,魏國丞相曹操手下有一位非常聰明的人,他叫楊修。一天,曹操與群臣一起商議國事,有人送來一塊大點心??吹锦r美的點心大家都想嘗嘗,可又不知曹操意下如何。只見曹操微微一笑,提筆寫了一個“合”字。楊修一見很快會意了,拿起點心吃了一塊,接著又叫其他的人每人吃一口。同學們,你們知道曹操寫的“合”字是個什么意思嗎?聰明的孩子立刻反應過來:“合”是由“人”、“一”、“口”組成的,曹操的意思就是叫每人吃一口。類似這樣短小的故事確實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識字的樂趣。

三、課內識字,重在識字方法的指導和啟發

(一)借助學生形象思維,在嘗試中自主識字

低年級正是形象思維最佳的時期,他們的想象力非常豐富,在識字教學中,學生們常常能根據每個漢字的特點,運用編謎語,編口訣等方式識記生字。自主的氛圍使學生的想象力得以激活,思維閃現出創新的火花。如學習“貴”字,小朋友說:“小寶貝踩到一條小青蟲,小青蟲的尾巴被踩掉了,所以貴字上面的蟲字沒有一點?!比纭鞍巍弊?,學生編出了小故事:幾位小朋友手握繩子拔河,“友”上邊的點就是小朋友頭上出的汗。多么富有想象力的杰作??!再如,學習“畫”字,學生編出了謎語“一位姓田的小朋友去做船”;學習“春”字時,學生編出了謎語“三人看日落”;學“雪”字時,學生說:“大雨沖倒一座山”。老師還鼓勵孩子在生活中與家人猜字謎互動,在學校進行專題的競猜字謎有獎活動,興趣才是學生識字的不竭動力。學生不僅生字學得津津有味,還加深了對生字的印象,又鍛煉了他們說話的能力,發揮了他們無窮無盡的想象力。

(二)結合學生已學熟字,在活動中復習鞏固

在識字過程中,學生記得快,忘得也快。針對學生這一識記特點,在教學中,老師讓學生根據熟字換偏旁這樣的學習方式,用加減法識記生字。如“報”與“服”、“近”與“聽”、“驚”與“就”等等,通過對比記憶,學生不僅能較快掌握新字,而且還能在對比中與以往的熟字多次見面,進一步鞏固了舊字,可謂一舉兩得。除此之外還要經常指導學生把學過的字進行整理,得出規律性的東西,一方面防止遺忘,另一方面為以后學習同類生字打下基礎,提高識字能力和寫字能力。

(三)了解漢字中有許多規律性的東西,更好地識字

漢字有百分之七十都是形聲字,“聲旁多表音,形旁多表義”在之后的生字教學中被老師發揮到極致。在形聲字教學時,適時的教會他們一個好方法記字:老師又有一個好方法能夠幫助大家記住“請”,它是個形聲字,它的聲旁是青,形旁是言字旁。反復操練幾遍以后,當學生遇到“睛”(《24小蝌蚪找媽媽》中的生字)時,學生竟然也會用形聲字的方法記住它的字形。之后,只要是遇到形聲字的生字,孩子們總是積極響應,而且通過字形記字的方法越來越多,學生能夠舉一反三,不斷提高獨立識字的能力。

四、開展課外識字活動,是課堂識字教學的有效補充

(一)課外閱讀中識字

一年級新生在拼音學習完成后,便可熟練利用音節讀一些淺顯的兒歌和兒童故事。這時,教師應該一邊教生字,一邊引導學生讀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課外書。這樣,既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也有效地鞏固了漢語拼音。學生在新的語言環境中重溫所學過的字,是一種知識的遷移,興趣盎然地學習,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閱讀時要循序漸進。開始時,可以引導孩子閱讀背誦短小的兒歌、兒童詩、古詩等,然后再引導孩子閱讀短小的故事,最后閱讀教師推薦的童話故事。如在班里的黑板上開辟了一小塊園地,名字叫“我來教你識字”。這塊園地供孩子們把在課外閱讀中認識的漢字朋友介紹給其他同學。操作方法是利用課前一分鐘說話時間自己把新字工整地寫在園地里,等到上課前,教師利用課前一分鐘時間,請小老師教讀、講述識記方法、介紹是在哪個句子中認識的。這樣,課堂上學到的識字方法得到了自主運用了。

(二)課余生活中識字

漢語是母語,學生在生活環境中,可以接觸到很多漢字:校園宣傳標語、同學、親人的名字,商店的招牌、廣告及家中物品的包裝物等,可以說,漢字無處不在。所以,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平時留心觀察,隨時隨地運用自己掌握的識字方法識字。如:發作業本時,讓學生輪流發,從而認識同學的名字;周末,讓爸爸媽媽帶著到大街上去“找漢字”,收獲一定不??;家中物品的包裝物上,漢字就更多了……當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讀出生活環境中的字時,他們就會感覺到無比的興奮,從而激發起他們對識字的興趣。每個單元,老師會在所要學的生字中加入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漢字組成“漢字城市”,讓孩子們在不同的城市里尋找自己認識的朋友,漢字朋友最多的孩子評為“識字大王”。評出的“識字大王”利用課余時間把自己的朋友介紹給一些識字少的孩子。大家互相介紹,“樂在其中”。識字教學中,教師的“教法”一定要靈活,通過各種途徑,讓學生從中感受到識字帶來的快樂,從而引導學生的多樣“學法”。這是提高識字教學效率的關鍵。

興趣和方法是孩子們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如果孩子能在快樂中自主識字,便是一年級識字教學最大的成功。

猜你喜歡
自主提高識字
識字
識字兒歌
識字謎語
初中英語“自主、合作”學習探究
高中數學高效課堂之我見*
“以學習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塊教學實踐
讓學習在復習課中真正發生
提高幼兒教育質量的策略研究
讓作文互評提高能力
漫談初中作文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