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數學與高中數學的銜接比較研究

2016-11-16 20:22袁利國郭軍房少梅
大學教育 2016年11期
關鍵詞:極限高等數學

袁利國+郭軍+房少梅

[摘 要]高中數學近十年的教學內容、大綱、高考考試范圍都發了巨大變化,而大學中的高等數學內容改革相對滯后,仍沒有做出相應調整以適應新形勢。應該探討高等數學(上冊)中一元函數極限、微積分內容與高中數學所對應內容的異同,通過比較對照研究,提出解決兩個時段所學數學中銜接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高等數學;銜接比較;極限;一元函數微積分

[中圖分類號] G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11-0140-04

一、引言

高等數學作為一門大學生的基礎課,在大學一年級入學時就開設了。根據生源的情況,學生可能是選修高等數學(理工科學生)、經濟高等數學(經濟管理類學生)、文科數學(文科生)、大學數學(介于理工科與文科之間的,如農學、林學等專業)。通常是學習一個學年,上學期學習高等數學I,內容主要集中在一元函數極限與微積分及其應用;下學期學習高等數學II,內容主要集中在多元函數極限與微積分及其應用、無窮級數、微分方程等。由于最近幾年大多數高校調整教學模式、減少理論課學時、增加實驗課學時數,高等數學I、II的理論課時均縮減至64學時。同時,高中生也在所開設的數學課中,學習了部分高等數學的知識,與大學所學內容有重復的情況。高中數學也細分為必修與選修內容,這樣做的出發點是好的,但高中數學是以高考為指揮棒,高考不要求的內容,中學教師基本上是不會花過多時間講解的。高考大綱才是決定高中數學內容的關鍵。因此,在非常有限時間里,如何高效地講授高等數學?如何補充高中未學過的內容?如何減弱或規避高中已經學過的內容?如何編寫高等數學教材與大綱?現行的高中數學大綱與高等數學大綱是否合理?如何做好高中數學與高等數學的教學銜接?現在的中學教師與大學教師是否應該與時俱進,更多地提升自己以適應新形勢與新情況?現在教育部門的管理者是否應該更多的聽取一線教師的意見,正視教學實踐中碰到的問題,從而主導大學高等數學的教學改革?本文通過比較研究,系統性地指出二者間的異同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自己的建議,供中學教師、大學教師、教育管理部門參考。

二、內容的比較

最近十多年,大學數學中的部分內容已經下放到高中進行講解;高中的內容在20世紀90年代的教材基礎上,增加了微積分初步內容、算法初步、概率、平面向量、簡單邏輯、統計等,同時也刪除了一些內容。部分內容在高等數學中有重復,因此,在大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面臨著一些實際問題。重復的內容如何精簡講解?高中弱化或不作要求的內容,如何再強化講解?這些都是一線教師、教材編寫者、教育主管部門需要了解并想辦法處理的事情?,F對高中數學中的函數與極限、一元微積分內容與大學高等數學中相應的內容做比較。這塊內容是重復較多的部分,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內容。通過比較可以發現哪些內容在中學已經學過了?哪些內容在中學還沒有接觸?哪些內容在高中與大學都省略掉了,但在后續的學習中又要繼續用到它,這部分內容是應該重點講授的。如果是學過的內容,這部分內容的計算技巧學生應該是比較熟練。如果沒有學過,那就得加強講解與學習。下表是一元函數極限、微積分內容與高中數學所對應內容的異同,以這塊內容為例,可以看出目前大學的高等數學(上冊)內容與中學很多內容是重復的。

這是大學數學內容下放的結果。感覺還是混亂,大學數學與中學數學的內容界限不清楚。中學數學是在模仿大學的課程模式,如必修、選修,其中又細分為必修1、2等。選修也分好幾個模塊,這樣的初衷是想因人而異,讓學生去選,出發點是好的。但所有的這一切,其實最終還是落到了高考指揮棒上。無論怎么細分,最終中學的師生都是圍繞高考大綱進行學習,其他的只不過是擺設,即使學有余力的學生,也不會花精力去學習這些高考不考的內容。這樣的選修內容就沒有意義,它不像大學的選修課,至少可以修學分。

三、存在的問題

高等數學通常分上、下兩冊,一個學年的學習時間。由于課時縮減,很多學校是64學時一個學期,即一周4節高等數學課。對于高數上冊的內容,這個時間是完全夠用的。高數上冊集中講解一元函數的微積分,這些內容學生在高中都有了初步認識,因此,入手并不難,學生期末考試的通過率也較高。但高數上冊的教學、內容安排存在一些問題。

(一)大學學生的直觀認識

剛進入大學,學生忙于各種事情,包括適應新的環境。高等數學上冊的前幾次課是講映射與函數,數列極限等內容。這些內容學生在中學已經學過,如果教師還是照本宣科,學生的積極性與求知欲會受到嚴重打擊,從而失去興趣。學生會直觀認為教師是在重復高中的內容,以為高等數學很容易學。但事實是高等數學下冊內容是較難的,但學生礙于師生關系,不會及時向教師反映這些情況。出現這些情況,教師與教育管理部門應該負很大責任。除了教材之外,我們還應該了解一下高中數學、往年的高考數學題等,從而對學生的高中數學有一個基本了解。

(二)教師的教學問題

現在的大學數學教師基本是碩士研究生或以上的學歷,他們對高數內容的理解、講解是沒有問題的。但這些教師的高中數學知識都是在20世紀90年代獲得的,現在高中數學的教學大綱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師們還是停留在自己以前的記憶里,沒有與時俱進,拿著老舊的教材,重復講解高中的數學知識,學生在課堂上一臉茫然,不是聽不懂,而是覺得■嗦。而對比較難的、有實用性的內容教師反而又省略了,如相關變化率、反常積分等。這樣下去,學生會覺得教師是在做無用功、在重復高中數學。學過的、容易的反復講,難點內容又省略了。其實不用過分擔心學生,數學是嚴謹的,就是要講解抽象定義、定理與方法,而不是回避、省略它們。

(三)高等數學教材要做大的修訂

修訂高等數學教學大綱與高等數學教材迫在眉睫。不僅是高等數學,還有概率論、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文科數學等,這些課程也一樣。為什么要修訂?重復的內容太多,斷層的內容不少,兩不管的內容也存在。有了合適的教材與教學大綱,才能與中學的內容銜接好,做到既不重復又不遺漏地把高中數學與高等數學有機地銜接起,成為一個完整的體系?,F在流行自編高等數學教材,這是很好的現象,理工學校有自己的教材、農林院校有自己合適的高數教材。這些工作通常是由一個學?;驇讉€學校的數學教師合作完成的。正是因為如此,教材也參差不齊,這是關系到學生后續課程的基礎內容。在編寫教材的過程中,教師們應該充分調研高中數學內容,知道學校的生源主要在哪里?文科生還是理科生?不同的高數教材應該區別對待。教材的編寫應盡量做到知識點內容不重復、不遺漏、突出重點與應用。

(四)高等數學的教學教法需要項目立項

只有立項這方面的教改科研項目,才能更好地展開全面研究,才能投入更多人、財、物去實踐。因為這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簡單寫本教材即可。在項目支撐下,可以對高中數學的教學情況、教學范圍、教學用教材、教學輔導材料、教師的教學理念等進行調查,對大學教師的教學觀念、高等數學教材、高等數學的教學計劃與大綱等進行分析。通過比較研究,形成學術成果,發表于刊物,讓教育工作者與決策層參考,從而對高等數學進行全方位的改革。

(五)現行高等數學授課、考試等相關問題

現在高等數學與高中數學的重復內容較多,這就決定了我們在授課過程中,首先要了解學生們在高中都學了些什么內容?是必修還是選修,是高考有要求的嗎?如果是必修、高考要求的內容,那么學生高中三年對常見的計算技巧應該是比較熟悉的。如:定積分的計算、數列的極限等。其次,要了解生源,由于大學很多是大班授課,學生來自全國不同的省份,可能高中學過的數學內容有些不一樣。有的可能是文科生與非文科生混在一起,這時學生的數學基礎是不一樣的,要照顧好所有學生的學習。再次,要充分了解高等數學教材與教學大綱,只有這樣才能對高等數學與高中數學的區別、異同做到心中有數,突出重點難點,少重復,才能在非常有限的時間里,不遺漏地傳授數學知識。第四,在考試方面,大學高等數學不是競爭性考試,應該更多地考查學生掌握知識的全面性,考查的覆蓋面要廣、知識點要多,但難度與技巧性要降低。更多的是讓學生理解高等數學中的定義、定理、方法的內涵,了解數學思想,而不是死記很多公式、定理,要讓學生學會自學、發現問題、查找資料解決問題。最后,應該增加平時的考核,方法與形式可以多樣化。這樣做是為了突出應用性,而不是為了應用而講應用,應該結合學生的專業方向,讓學生以課程論文的形式去挖掘其中的數學思想與方法理論,這是區別于高中數學的地方。

(六)高中的數學內容安排是否合理

對于大學高等數學與高中數學的銜接比較問題,現在我們更多的是從高等數學的內容適應高中內容的角度來研究,是否可以換個角度看這個問題?比如高中的數學內容與大綱的改革是否恰當?是否應該修正?目前,高中數學有必修課和選修課,內容多而雜,幾乎涉及了目前大學中非數學專業的所有數學課,如:高等數學、概率論、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線性代數等。其中,高等數學、概率論與大學數學的內容重復較多。高中是以高考為目的、為指揮棒的,這是師生努力學習的目標。如果其所選的內容沒有納入高考范圍,那么這些選修內容就形同虛設。另外,因為文科生與理科生的考試范圍不一樣,學習的內容也不同。中學的教材是不是應該更細化?對偏文科的高中生有專門的教材,從而把理科生的教材也區別出來。這樣處理高中所學的數學內容就非常明確。對高考不要求的內容應該堅決去除,以免高中有內容但不講解,而大學又覺得中學接觸過了,從而輕視講解,這樣導致出現兩不管現象從而誤導了學生。最后,大學的數學內容是否下放到高中太多了呢?目前有這種現象,小學就接觸初中的內容,初中里有高中的知識,高中又占了很多大學的內容,都是往前趕,界限不明確,學生以為自己都學了,都接觸了,但事實是都不太懂。

(七)大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問題

在目前的高等數學教材、教學大綱下,大學生如何學習高等數學?這得從高中數學的教與學談起。高中數學主要以高考為目標,對各種學習都是舉一反三、反復練習。教師可以用較短的時間講完新課,每個小的知識點教師可以講得很詳細,板書也很到位,一步接一步,很清晰。然后是課后的大量作業、測試題、模擬題。而且教師會每天陪在學生身邊,包括晚自習時間。但進入大學之后,情況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大學生的時間相對自由,教師上完課后就走了,其余時間大學生可以自由支配。在大學里,學生主要是靠自學,他們在圖書館查資料,與同學討論,向教師請教,通過自主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自己動手解題。教師的講課過程相對較快,教師要在短時間內完成較多的教學內容,板書也不像高中那樣整齊劃一,形式比較自由。因此,有部分學生不適應大學高等數學的學習。在大學里,平時考試測驗較少或幾乎沒有,只有期末考試一次,這也與高中大不一樣,這也讓學生有點不太適應。這些問題值得注意,應適當調整,讓學生適應新的學習環境。

(八)上級主管部門是否應主導改革,其余時間大學生可以自由支配

這得從兩個方面看。一是高中數學安排是否合理?很多以前大學數學內容下放到高中,而高中目前還都是以高考為目標,納入很多選修的內容是否恰當?是否有點事與愿違?將大學數學內容下放到高中,出發點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但實際上高中師生只圍繞高考大綱而進行教學。因此,應該少而明確地下移部分大學數學內容到高中,不能太泛,不然與大學的數學沒有明顯的界限。也許高中的數學教師并不太了解大學的數學,這就導致了是不是把更多的大學數學內容下放到高中,讓學生們提前接觸大學的數學知識就是一種素質教育,是一種看起來很讓人覺得“高大上”的學習?這些都值得思考。此外,高中數學的教學大綱、高考的大綱與范圍是否應該調整?二是大學的高等數學必須改革,如果再不改革,就跟不上時代的變化。高等數學的教材、教學大綱、教學計劃與要求、考試的模式等,都要在上級主管部門的組織下進行改革。同時,任課教師需要了解當前高中數學學習的內容,需要進一步加深對當前高中數學學習內容的了解。做到知己知彼,方能融會貫通,這樣兩個階段所學的數學內容才能做到自然銜接。教育管理部門應自上而下出臺相應的政策,讓高中教師與大學教師均參與其中,把這兩塊數學的改革工作順利完成,使得這兩塊的內容銜接更自然。

四、對問題的思考與對策

針對以上問題,筆者提出如下一些思考對策。第一,修改高中數學與大學高等數學的教學大綱,做到二者之間的內容盡量少重復、少遺漏,知識點界限明確,少模糊地帶。高中不要有不屬高考范疇的選修課,至少目前不適合。應該把文科生的教材與理科生的教材區分開來,采用不同的教材。在當前高中教育階段,不適合開設選修課,因為師生都沒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去教學高考不要求的內容。第二,修編高中與大學的數學教材,組織既了解大學又了解當前高中數學的教師參與編寫教材,合理安排內容,做到有機銜接。有了明確的教學大綱與好的教材,那么經過高中數學的學習,大學的高等數學就好處理了。同時,高中學過的內容在高等數學教材中就不用再寫入了。第三,大學生在學習高等數學時,要有心理準備。進入大學并不是什么都“解放”了,雖然平時不用考試,與高中相比輕松了很多,但要學會自己管理時間。學生要和高中時一樣努力,獨立完成作業、獨立思考,從圖書館查找資料,與同學、教師多交流,主動思考,勤學多問,而不是像中學那樣等教師來講解。第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需正視自己的問題,積極提升自我,積極申報教學研究項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盡量做到小班教學。如果條件不夠,那文科生和理科生一定要分開授課,這樣才有針對性。如果這個也做不到,那只能遷就文科生的數學水平教學,而不是拿著教材就講,不去了解學生們高中數學都學了些什么。如何快速了解高中數學?一是買本高中數學教材,二是查找近幾年的高考數學試卷。這樣就基本可以掌握學生的基礎情況。第五,教育主管部門應充分調研,收集一線教師的教學問題與經驗,為改革作參考。教育主管部門要更多地傾聽一線師生的意見,并參考海內外的教學教材的優秀經驗,取其精華,為我所用。

以上這些思考與對策雖不太全面,但從教學內容與教材、學生的學習、教師的教學、主管部門的主導改革等幾個方面做了分析,為高等數學與高中數學中存在的銜接問題提出了一定的解決思路。

五、總結

作為一線的高校數學教師,在最近幾年的教學過程中,筆者深刻感覺到當前大學的數學教學與高中的數學有很多重復的內容,如高等數學中的微積分、概率論、概率統計等。鑒于此,筆者從高等數學中的一元函數的微積分與高中數學的比較出發,提出了當前高等數學與高中數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這些類似情況也存在于概率論與概率統計中。筆者在這里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與對策,也許還不太完整且不太成熟,但這些都是一些獨立的思考,僅供大家參考。

[ 參 考 文 獻 ]

[1] 同濟大學應用數學系.高等數學(第五版)上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張宇.高中數學公式定律及要點透析[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15.

[3] 王思義,朱鍵.關于高等數學與高中數學銜接問題[J].高教學刊,2015(11).

[4] 袁利國,周裕中.高校概率論課程與高中概率論的比較銜接研究[J].科教文匯,2015(2).

[5] 謝杰華,鄒娓.高等數學與新課標下高中數學教學內容對接的研究[J].南昌工程學院學報,2010(5).

[責任編輯:陳 明]

猜你喜歡
極限高等數學
淺談求極限的多種方法
復合函數求極限中的等價量代換研究
試論類比推理在高等數學教學實踐中的應用
基于MATLABGUI的極限動態輔助教學演示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數學建模的思想和方法的應用
高等數學的教學反思
高等數學教書育人例談
微課時代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蔡少芬:“極限”婚姻里,娘娘沒有“做不到”
淺析Taylor公式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