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夏碳排放與經濟增長的脫鉤關系研究

2016-11-18 20:22何欽暉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 2016年10期
關鍵詞:碳排放經濟增長

何欽暉

摘 要:寧夏經濟發展的高碳性特征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矛盾日益凸顯,實現低碳經濟刻不容緩。本文采用脫鉤理論對寧夏2000~2014年碳排放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其脫鉤關系基本上處在弱脫鉤狀態。同時,通過脫鉤因子影響力評價來探討其原因,認為能源效率因子與產業結構因子對寧夏低碳經濟的發展起主導作用。最后,提出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合理化建議,來促進寧夏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脫鉤關系;碳排放;經濟增長

中圖分類號: F127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30-78-3

0 ?引言

近年來,極端天氣、海平面上升、洪澇干旱等自然事件的頻繁發生,嚴重影響到人類社會經濟活動,違背了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共同目標。全球氣候變暖則是導致環境問題的首要因素,而溫室氣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二氧化碳?!端固囟鲌蟾妗贩治鰵夂蜃兓c經濟發展的成本收益關系時,指出“我們如果對溫室氣體排放不加限制的話,將會在全球范圍內造成5%~20%的GDP的損失”。與此同時,寧夏碳排放與經濟同步快速增長,且碳排放的90%均由煤炭能源的消費所產生。粗放、高碳式的經濟發展是寧夏地區的特征,其與“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建設目標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明顯。因此,就實現寧夏的低碳經濟發展來探討碳排放與經濟增長的現狀及關系,并分析其演進原因。

對碳排放與經濟增長的研究,國內外學者大多集中在環境庫茨涅茨曲線的假設驗證、協整關系以及脫鉤分析方面?!懊撱^”概念在2002年率先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提出,探討阻斷環境質量損害與經濟發展之間關聯性的方法。隨著研究的進一步發展,Tapio(2005)年利用脫鉤彈性指標分析1970年~2001年歐洲交通業的經濟增長、運輸量、溫室氣體之間的脫鉤關系。本文在Tapio脫鉤模型的基礎上,結合彭佳雯(2011)等的研究,將脫鉤狀態劃分六個象限進行描述,分別為強脫鉤、強負脫鉤、弱脫鉤、擴張性負脫鉤、弱負脫鉤、衰退性脫鉤。本文數據均出自于2015年《寧夏統計年鑒》,選取2000~2014年的時間序列,包括GDP,能源消費總量、各能源消費比重等,為了具有可比性,將GDP的數據折算為2000年不變價的GDP。

1 ?寧夏碳排放與經濟增長現狀

1.1 寧夏碳排放的現狀

本文參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編寫的“中國可持續發展能源暨碳排放情景分析”中的碳排放系數,采用排放系數法進行估算碳排放量。其中,煤炭能源的碳排放系數最高,達到0.7476、石油、天然氣、水電核電的次之,分別0.5825、0.4435、0,單位為噸碳/萬噸標準煤。其中,碳排放量用C表示,i種能源的碳排放量用Ci表示,i種能源的消費量用Ei表示,i種能源的碳排放系數用Ki表示。因此,碳排放的估算公式可以表示為:

<E:\123\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610\16-10下\19-公式1.jpg> ? ? ? (1)

2000~2014年以來,寧夏的碳排放總量整體的趨勢呈現出持續增長,如圖1。2000年的碳排放量為1092.59萬噸,2014年增長到3757.88萬噸,年均增長率達到9.4%。其中,2011年的碳排放量出現了增速高峰,但2012年增速又開始下降,并低于以往年份。從碳排放的結構來看,煤炭能源碳排放量所占比重一直都保持在90%以上,成了碳排放的主要來源。雖然石油、天然氣能源的碳排放量也有所提升,但提升的并不明顯。因此,寧夏長期內面臨的現實則不會改變,煤炭能源碳排放量依然會占據主導地位。

<E:\123\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610\16-10下\19-1.jpg>

圖1 ?寧夏2000~2014年的碳排放總量及

各類能源的碳排放量

1.2 寧夏經濟增長的現狀

寧夏的GDP以高于全國平均GDP增長水平始終保持高速增長,從2000年的295.02億元增長到2014年的2752.10億元,年均增長率11.4%。從產業結構變化來看,三大產業產值結構從2000年的15.6:41.2:43.2轉變為2014年的7.9:48.7:43.4,其中第三產業比重基本保持穩定。但是,第一產業比重的下降導致了第二產業比重的增加,尤其從2003年以來寧東重化工基地的建設促使第二產業比重增長較快,而2009年又出現了下降趨勢。由此,寧夏重型化的產業發展結構將會有持續的能源高需求,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低碳經濟總目標的實現。

2 ?寧夏碳排放與經濟增長的脫鉤分析

2.1 脫鉤關系分析

從六大脫鉤關系的特征狀態可知,經濟增長但碳排放下降的強脫鉤是實現低碳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最理想狀態,而經濟衰退但碳排放增加的強負脫鉤是最不理想狀態。脫鉤狀態一般用彈性系數來表示,其計算公式如下:

<E:\123\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610\16-10下\19-公式2.jpg> ? (2)

其中, E表示脫鉤彈性系數,%△c、%△g分別是碳排放與GDP的末期相對于基期的變化率,Ci,Ci-1表示i期與i-1 期的碳排放,gi,gi-1表示i期與i-1期的GDP。

以2000年為基期,針對寧夏碳排放與GDP數據計算其脫鉤彈性系數,并分析脫鉤關系,見表1。寧夏的碳排放與GDP一直都保持著同步的持續增長,但其增長速度卻略有不同。在2002年、2004年、2011年碳排放的增長速度明顯高于經濟增長速度,表現出擴張性負脫鉤的關系特征。但是,剩余其他年份碳排放的增長速度都要略低于經濟增長速度,表現為弱脫鉤特征??傮w上來說,寧夏碳排放與經濟增長之間的脫鉤關系大多數都處在弱脫鉤狀態。21世紀以來,國家一系列增加投資政策的實施很快深入到各個地區,導致寧夏快速建設了大批基礎設施項目和工業項目,這些高耗能、高污染的項目進一步將寧夏地區的能源消費與碳排放大幅度增加,從而形成了與經濟增長的擴張性負脫鉤狀態或脫鉤彈性值接近1的弱脫鉤狀態。尤其是2011年,脫鉤彈性值達到了2.36,碳排放的增速遠遠高于經濟增長速度。但隨著“十二五”規劃發展,國家穩步實施能源低碳化戰略,倡導“低碳經濟”“科學發展觀”等發展模式以來,寧夏也采取了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生態工業園區建設、創建生態鄉及生態村等一系列措施。因此,隨后碳排放的增速有所減緩,均指向弱脫鉤狀態,且脫鉤彈性值較小。雖然近些年寧夏碳排放與經濟增長之間的脫鉤關系有所改善,但減能節排的技術相對落后,實施的措施力度不夠,相應的宣傳不到位等都是其實現強脫鉤的瓶頸,都會使達到低碳經濟的進度發生滯后。

總之,寧夏碳排放與經濟增長之間的脫鉤狀態大多數都傾向于弱脫鉤狀態,也就是說,能源與環境惡化的速度并未趕超經濟增長的速度,但這并不是追求可持續發展的終極目標。寧夏實現低碳經濟的發展目標,就要在能源消費與碳排放下降的基礎上,來保證經濟的平穩增長,最終使能源、環境與經濟之間達到強脫鉤狀態。

2.2 脫鉤因子影響力評價

基于因果鏈的分解思想,對變量分解為多個具有明顯邏輯關系的中間變量的乘積,各中間變量的大小關系可以用來說明其對最終變量的影響程度。為了進一步探究碳排放與經濟增長脫鉤的演進原因,將其脫鉤模型加入能源消費、工業總產值中間變量,將其分解為三個脫鉤指標,包括碳排放與能源消費的脫鉤彈性E(c,e)、能源消費與工業總產值的脫鉤彈性E(e,i)、工業總產值與GDP之間的脫鉤彈性E(i,g),即

<E:\123\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610\16-10下\19-公式3.jpg>

(3)

上述公式中,三個脫鉤彈性指標的因子相乘,根據其經濟含義,即E(c,e)為能源結構因子,E(e,i)為能源效率因子,E(i,g)為產業結構因子。對于相乘關系的因子影響力評價,可以采用對數的形式,來評價各因子對乘積結果的影響力。在此基礎上,本文構造如下因子影響力評價模型:

<E:\123\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610\16-10下\19-公式4.jpg>

從各因子的脫鉤特征方面來看,寧夏碳排放與能源消費波動于擴張性負脫鉤和弱脫鉤之間,且大部分彈性值都接近1,說明碳排放的增速和能源消費的增速基本相當。寧夏能源消費與工業總產值全部都處在弱脫鉤狀態,表明工業總產業的增速遠遠大于能源消費的增速,但工業總產值與GDP則基本為擴張性負脫鉤,彈性值偏大,反映出工業總產值的增速超過了整體經濟的發展速度??偠灾?,寧夏碳排放由能源消費引起的事實不容置疑,但一直以來,寧夏重型化工業的快速發展超過了經濟的發展規模,能源效率卻不低。

同時,從各因子的影響力方面來看,正數表示對脫鉤起到促進作用,負數表示阻礙作用。能源結構因子的影響力時正時負,其對脫鉤影響發揮的作用時而促進時而阻礙,但其影響值都偏小,也就是說能源結構對寧夏碳排放與經濟增長脫鉤具有較弱的影響力。能源效率因子的影響力全部為正值,且影響值都偏大,則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寧夏碳排放與經濟增長實現脫鉤。產業結構因子的影響力除了2009年、2014年為正值,其余年份全部為負值,則會阻礙其脫鉤,影響力較大。從以上三個因子的影響力結果可以發現,能源效率、產業結構的影響力均值明顯大于能源結構影響力均值,這也表明寧夏低碳經濟進程中發揮著主導作用的是能源效率和產業結構。盡管能源結構的影響力普遍較弱,但能源消費直接導致碳排放,并且一次能源的排放系數也大不相同,低碳經濟和可持續發展必然也離不開能源結構的優化。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本文通過選取寧夏2000~2014年的相關數據,在脫鉤模型的基礎上,進行因子分解定量分析評價脫鉤因子的影響力,主要得出以下結論:

①寧夏碳排放與經濟增長在2000~2014年間呈現出持續增長的態勢,但大多數年份碳排放的增長速度小于經濟增長速度,脫鉤狀態基本上處于弱脫鉤,脫鉤彈性值盡管逐漸穩定變小,但實現強脫鉤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②脫鉤模型的分解結果顯示,能源結構因子波動于弱脫鉤和擴張性負脫鉤之間,能源效率因子全部處在弱脫鉤,而產業結構因子基本為擴張性負脫鉤。

③脫鉤因子影響力評價結果說明,總體上寧夏低碳經濟進程中發揮主導作用的是能源效率和產業結構,其影響力均大于能源結構因子。

3.2 建議

3.2.1 ?優化產業結構,發展低碳產業

寧夏要利用城鄉統籌的政策機遇大力發展第一產業中的生態農業,把握好建設沿黃城市帶經濟的機遇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借助“中阿經貿論壇”“一帶一路”等發展平臺,逐漸改變以高能耗、高排放的工業主導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升級,促進寧夏經濟轉型。

3.2.2 ?調整能源結構,提高能源效率

寧夏短時間內無法改變以煤炭資源為主的能源結構,但可以加大天然氣、水電的開發力度,積極開發利用太陽能、風能和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逐步提高優質能源的比重。同時,要加強研發力度,通過改進技術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進而實現低碳。

3.2.3 ?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寧夏近些年以來,已在嘗試建立工業園區、生態農業等循環經濟示范點方面卓有成效,但其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完善,提高其應用水平。循環經濟的發展既能節約資源,也會從根本上減輕經濟增長對能源和環境的壓力,將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消耗型向循環型、投資推動型向創新推動型經濟轉變,實現寧夏低碳經濟發展的可持續狀態。

參 考 文 獻

[1]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Indicators to measure decoupling of environmental pressure and economic growth[R].Paris:OECD,2002.

[2] Tapio P. Towards a theory of decoupling: Degrees of decoupling in the EU and the case of road traffic in Finland between 1970 and 2001[J]. Journal of Transport Policy,2005(12):137-151.

[3] 李明賢,劉娟.中國碳排放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J].技術經濟,2010,9(9).

[4] 彭佳雯,黃賢金,等.中國經濟增長與能源碳排放的脫鉤研究[J].資源科學,2011,4(4).

[5] 趙建林.石家莊經濟增長與二氧化碳排放的“脫鉤”關系研究[J].當代經濟,2012(3).

[6] 邵桂蘭,陳令杰.碳排放與經濟增長的脫鉤實證研究——以山東省為例[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

[7] 趙愛文,李東.中國碳排放與經濟增長間脫鉤關系的實證分析[J].技術經濟,2013,1(1).

[8] 蘭國輝,楊霞,張水平.安徽省經濟發展與碳排放脫鉤研究[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5(3).

[9] 鄭凌霄,周敏.我國碳排放與經濟增長的脫鉤關系及驅動因素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15,9(9).

猜你喜歡
碳排放經濟增長
企業碳排放財務會計分析
濟南市公共交通低碳發展路徑探索
知識產權保護、國際貿易與經濟增長的文獻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