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中小企業民間融資風險控制

2016-11-19 14:50苗贊贊袁揚葉倩仲之豪潘煜雙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6年4期
關鍵詞:風險中小企業對策

苗贊贊 袁揚 葉倩 仲之豪 潘煜雙

[提要] 浙江省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狹隘,使得民間融資占中小企業融資的比例極高。本文以浙江省中小企業為例,研究企業在民間融資過程中產生的風險類型和原因,探討民間融資風險控制對策。

關鍵詞:中小企業;民間融資;風險;對策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5年12月10日

一、浙江省中小企業民間融資現狀分析

民間融資是中小企業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它往往伴隨著中小企業成長,相互依存,共同發展,有著強烈的共生關系,有著高度的共生性。一方面民間融資在滿足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另一方面使得各類風險頻發,帶來各類非法集資案件,嚴重擾亂了金融市場秩序。盡管中央始終加大對民間融資的支持力度和管理力度,但民間融資難仍是中小企業的共同難題。而隨著其規模的擴大,由于缺乏與國家產業調控政策相呼應的當地產業政策指引,民間金融因其滯后性及一些行業高利潤的誘惑,極易導致風險的發生。因此,民間融資風險問題不徹底解決,嚴重影響浙江省經濟的發展。

浙江省經濟結構中有80%以上是民營中小企業,占浙江省所有企業數量的比例極高。然而浙江省多數中小企業融資卻十分困難,融資渠道主要是通過親友借貸和民間借貸,這種方式占據了總數的50%,而這種方式帶來的高風險導致中小企業運行的風險較大,甚至將一些企業推向破產的邊緣。

(一)浙江省民間融資形式。民間融資是一個相對概念,是相對于正規金融中的借貸而言的。民間融資一般可以分為三種形式:①民間借貸,主要是指個人與個人之間或者個人與企業之間發生的借貸行為;②民間中介借貸機構,例如擔保公司、財務咨詢公司等機構;③企業內部集資等。

(二)浙江省民間融資的特點。浙江省中小企業數量大,民營經濟發展迅速、民間的資本豐裕。浙江省民間融資呈現如下特點:(1)民間借貸的資金來源和流向的多元化,民間借貸的資金主要來源是民營中小企業和居民閑置資金、間接流入的銀行信貸過程中的資金等。民間借貸主要流向中小企業生產經營、房地產等項目的投資;(2)民間融資缺乏法律保護和監管缺位。民間借貸具有分散性和隱蔽性,對其監管難以深入進行,沒有法律保護和監管約束,隨意性較強。民間借貸通常具有較高的利息收入,“高利誘惑”往往能積聚大量社會資金,也匯集了較高的信用風險,容易演變成“非法集資”;(3)民間融資利率高。浙江省民間借貸利率普遍比較高,月息5分的民間借貸年利率已高達60%,遠遠超過央行規定的同期基準利率4倍上限。

二、浙江省民間融資形成原因以及風險類型

近幾年來,浙江省民間借貸危機事件頻發,浙江省多地屢次出現企業經營者因無力承擔民間融資的高息而“跑路”的現象,從中反映了民間融資風險之大。民間融資的風險,我們從內因和外因兩部分進行分析:

(一)內因引起的風險。由于民間融資自身具有隱蔽性、不規范性、極易造成民事糾紛等問題,所以民間融資比較無序,對中小企業的發展十分不利。內因引起的融資風險有信息閉塞風險和利息風險。

1、信息閉塞風險。由于民間融資的地域、人員、區域等的不確定性,民間融資具有相對的隱蔽性,所以導致了市場中有一定規模的私下交易、不規范的手續、簡單的擔保、沒有憑證、無法讓人掌握真實情況。同時,民間融資市場不透明,隱藏了潛在的借款矛盾風險。所以,民間融資市場內部引起的風險是十分嚴峻的。

2、利息風險。利息風險包括“約定利息要合法”、“沒有約定利息”、“約定的利息不符合法律規定等”、“約定的利息超過有關規定”等內容。借貸關系的成立,出借人的初衷是為了賺取一定的利息收入,但利率的約定也受到國家相關法律的調整,而過高的利率是違法的。正規金融的發展限制了民間融資的發展。由于正規金融的門檻過高,而民間融資對于人們的要求較少,所以人們一般會選擇采取民間融資的方式,而民間融資的高利率加重了對中小企業的負擔,使中小企業無法正常發展。

(二)外因引起的風險。由于民間融資的形式多樣化,所以需要專門的部門來實施監管,也需要多種措施來保證民間融資的進行。而缺少了針對性的監管,所以造成了由外因引發的融資風險的形成。這導致了部分抱有僥幸心理的人鉆法律漏洞進行民間融資。民間融資過程中也會經常發生背信棄義的事情,這都是由于人們沒有法律意識,融資憑證往往只是一張字據,有些甚至沒有書面合同。而且民間融資過程中也伴隨著糾紛的發生,權責不分,違約的情況也就越來越多。缺乏監管,民間融資容易滋生非法集資。外因引起的風險主要包括主體風險以及監管風險。

1、主體風險。主體風險主要是指出借人要注意借款人的身份,并且要求借款人出具字據,防止上當。民間融資許多都是朋友、親戚之間進行的,民間融資的操作方式十分簡單,手續不健全,且形式比較隨意,往往只要立一張字據就可以了。而民間金融組織的內部管理并不科學,主要依靠管理者的經營、信用和權威,而這種模式容易引發攜款潛逃、轉移等事故,而且高利率的民間融資,加重了中小企業的負擔。

2、監管風險。由于沒有專門針對民間融資設立的機構以及法律法規,所以民間融資無序的狀況一直沒有得到緩解,民間缺少專門的金融立法,民間融資長期處于灰色邊緣,游走于法律之外;缺乏有關部門監管,導致民間融資長期在體制外循環,從而轉化成非法集資。這都是由于監管的不足所造成的風險。

三、浙江省民間融資風險控制方法

(一)解決內因風險

1、在現代金融中,信用評價與公開機制都發揮了各自很大的用處,起到了很好的樞紐性作用。建立完善的市場機制從而來配置各種金融資源的信用體系,是民間融資發展且能夠繼續發揮其作用的前提。因此,我們可以在信用管理系統上做一番研究,可以通過建立健全的信用管理系統,從而來更好地優化我國經濟環境。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實現信用管理體系:一是通過建立健全的規范、約束限制信用行為的法律體系;二是建立健全的促進企業與個人自覺履行承諾的誠信體系,要加快建立健全的面向個人與中小企業的信用體系,包括信息采集、信息處理、信息交流、信息咨詢等幾個方面的內容。有一點需要特別強調,那就是社會信用信息系統的網絡化、統一化建設與使用,形成有利于社會共享的信用信息平臺。另外,作為一個新生不久的事物,民營金融機構因為各種如規模小、實力不足等原因,所以往往缺乏能力,不能建立自己的健全的信用信息系統,相應的公共信用信息服務需要政府與金融部門來為其提供,讓民營金融機構來了解企業和經營者個人,還要同時加強對公眾的誠信教育和法治化建設,維護公正守信的社會秩序,為民間金融健康、更加順暢地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三是通過幫助債權方評估交易對象的信用狀況、違約風險幾率,同時也大大降低了信用交易成本。

2、放寬民間融資管制。通過民間機構來多元化發展我國的金融市場。民間融資需要支持鼓勵,增加民間資本的更多的投資方式,減少其產業準入的條件,增加民間投資項目的選擇范圍。民間融資與銀行融資具有良好的互補作用,能夠更好地完善我國的資金籌集市場;另一方面,銀行融資的主體壟斷性很強,在國家方面,受到的監管非常多,卻不能夠很好地滿足社會多變性所產生的不同需求,而民間融資卻沒有這個限制,能夠根據其多變性來改變自身服務,更好地轉變我國金融機構的市場化。所以,我們要更加支持鼓勵民間融資,降低產業準入條件,為民間融資創造更有利、更好的條件。

(二)解決外因風險

1、優化民間融資的公司治理結構。要嚴格控制內部人員的風險,需要建立完整健全的治理結構。民間融資是一種比較私人的行為,私人產權一旦融入市場后需要得到合理的科學管理和使用,相應的就需要有完善的公司管理結構。

2、建立健全法律制度。應對民間融資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做出明確的規定,且針對其實際的情況做出詳細具體的法律規范,央行已經明確表明,民間金融是正規金融的合理有效的補充,民間融資是有法律依據的;關于規范民間融資合同,可以從融資規模、融資對象的特定性等多方面對民間融資來加以規定,限定民間融資的各個條件、范圍和其操作流程,明確民間融資中融資人的行為規范,確保民間融資各類信息傳遞的暢通。針對民間融資合法性行為與不合法性的行為,應該制定相應的法規規范進行判斷;加強民間融資的檢測分析,及時掌握民間融資規模大小的變化、利率高低的變化、資金來源的變化以及運用的情況,將這些都納入經濟運營監控體系。

3、允許地方監管制度存在差異性。民間融資在各個區域的差異性非常大,因此不同區域地方的監管機構應結合當地經濟的實際情況和當地民間融資的固有模式再制定有針對性的、有效的監管模式。這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民間融資擁有很強的人緣性,民間融資的參與者一般都是處在一定的區域范圍內,并且與借貸參與者之間存在很強的人際關系。

主要參考文獻:

[1]柴慶嬌.浙江省民營中小企業民間融資風險及管理規范研究[J].Commercial Accounting,2013.11.

[2]梁慰.河南省民間融資風險與控制研究[J].中國商貿,2013.5.

[3]陳勇江.長三角民營中小企業民間融資的制度缺失與合理規制[J].現代經濟探討,2009.12.

[4]高蒙.紹興民間融資的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商業會計,2015.3.

猜你喜歡
風險中小企業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中國經濟轉型的結構性特征、風險與效率提升路徑
企業現金流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分析與管理
小額貸款助力我國中小企業融資
試析中小企業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業如何應對“營改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