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州市積極探索鄉村文明建設之路

2016-11-22 11:17王亦慷
當代農村財經 2016年10期

王亦慷

摘要:近年來,在統籌城鄉發展、加速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實踐中,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從本地實際出發,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領作用,整合社會資本,積極探索社區及園區建設(合稱“兩區同建”),讓4萬群眾就地實現了城鎮化。陵城的成功實踐,被譽為統籌城鄉發展、促進鄉村文明建設的“陵城樣本”。

關鍵詞:統籌城鄉發展;鄉村文明建設;就地城鎮化

黨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鎮化戰略之后,山東省德州市被列入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市。在此政策背景下,德州市陵城區從本地實際出發,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領作用,整合社會資本,積極探索社區及園區建設(合稱“兩區同建”),讓4萬群眾就地實現了城鎮化。

建設新型社區,農民居住的庭院式平房變成了樓房。這種變化對農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生態環境都產生了哪些影響?作為政策推動型的社會實踐,在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欠發達的農村地區能不能通過建設新型樓房式社區實現經濟社會的后發優勢?如何科學、合理、穩妥地推進新型社區建設?農民對建設新型樓房社區的期望和滿意度如何?建成后的新型樓房社區如何管理和運營?帶著這些問題,筆者先后赴陵城區陵城鎮五李社區、義渡口鄉五虎莊社區,進行了入戶調查。

一、“陵城樣本”的剖析

調查發現,陵城五李社區及五虎莊社區農民在將原來的平房及庭院自愿拆除后,利用國家的補償,在不增加經濟負擔的基礎上,就近搬進樓房,成為社區居民。同時,社區農民還通過培訓,一部分加入農業專業合作社,成為社員;一部分在社區附近的工業園區打工,成為產業工人。這種“兩區同建”的陵城模式,對農民生產生活和農村生態產生了積極影響。

(一)生產方式方面。

1.促進了農業適度規?;洜I。通過村莊合并、社區建設、整村拆遷、土地復墾、土地流轉,集中連片整治后新增加的部分耕地,發展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同時出現了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代耕代種、聯耕聯種、土地托管等專業化規?;?。根據陵城鎮五李社區和義渡口鄉五虎莊社區的調查問卷, 56%的社區農民參加了社區成立的農業產業化協會或農業合作社,進行規?;N植,平均收入增加2成以上。

2.促進了社區居民從農民向工人的轉化。據調查,五李、五虎莊社區40%的社區農民已完全脫離農業,就地就近進入企業上班,而且這部分居民基本都搬進了樓房居住。其工作由農業變成了工業,農村產業園區引進的工業項目為農民生產方式的轉變提供了平臺。據調查,義渡口鄉五虎莊社區的產業園區現入駐產業項目3個,計劃總投資8500多萬元,項目區吸納該社區1000多名農村剩余勞動力。

3.促進了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業發展。陵城鎮五李社區依托農村田園風光、鄉土文化等資源,通過盤活農村閑置房屋、集體建設用地、“四荒地”、可用林場和水面等資產,規劃開發了休閑農莊、鄉村酒店、自駕露營、戶外運動等鄉村休閑度假項目,使之成為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支柱產業。

(二)生活方式方面。

1.提高了社區農民的生活質量。社區農民在觀念上產生了追求高質量的生活欲望,開始追求高檔消費。在日常消費中,特別是婚嫁等消費中,采購的商品傾向于高檔化。

2.社區農民日常消費頻次增多。在傳統農村的消費中,消費的主要內容是生活必需品的消費,并且大多是到每5天一次的鄉鎮村集貿市場上購買。

3.社區農民鄰里交往范圍擴大。五李社區和五虎莊社區都是由5個村莊合并后的新建社區,現居住房屋類型主要是多層樓房和二層別墅,農民的社交范圍增大,商品買賣便利。

4.社區農民休閑娛樂活動增加?,F在,社區農民喜歡到社區文化廣場進行健身、扭秧歌等群眾性休閑活動。社區老年公寓活動中心舉行的老年人棋藝、京劇等活動也成為常態。

5.改善了社區農民的衛生習慣?,F在,社區街道擺放了垃圾箱,保潔員每天清晨開始清理垃圾。這些城市社區必備的要素在農村社區中出現后,使農民自發形成干凈的衛生習慣,許多農民改變了過去亂丟生活垃圾的壞習慣。

6.改變了社區農民的起居時間。新型社區農民的起居時間發生了改變,以前休閑活動少,在田地耕作時間長,農民都是早睡早起?,F在農活少了,上班時間規律,特別是20—30歲的居民,他們睡眠時間多在22點左右,起床時間多是7點左右。

(三)生態環境方面。

1.農村生態面貌發生了較大改變。有序規劃社區道路,路面進行了硬化和亮化,放置了垃圾桶,路旁和社區內及周邊進行了綠化,種植了花草樹木,社區外觀更為美觀。同時,人們的精神面貌也有很大的改善,很少出現吵架、打斗、罵街等不文明現象,更加注重個人素養。

2.農村生態文化發生了很大變化。五李和五虎莊社區在殯葬方面都規劃建設有社區祠堂、公墓,傳統的殯葬文化發生了改變。同時規劃建設了農產品集中晾曬區、農機具集中儲放區、畜禽集中養殖區等,傳統的習俗發生了改變。

3.農村生態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社區附近都規劃建設了垃圾集中轉運站和污水處理設施,對垃圾做到了及時收集、及時清理、及時轉運,同時建設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系統,社區農戶產生的污水隨時進行集中收集、集中治理,農村的生態環境得到了徹底改善。

二、進一步做好就地城鎮化工作建議

實現傳統農村到新型樓房式農村社區的轉變,是鄉村文明建設的重要變化。為了適應這種變化,政府有關方面還需要統籌各方力量,完善相關服務,滿足社區群眾的不同需求。

(一)建設農村產業園區。農村產業園區要按照“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的原則,以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為主,即發展特色農產品產業園、現代糧食產業園和工商產業集聚園,最大限度地吸納農村新型樓房式社區剩余勞動力,促使他們就近、就地就業,增加社區農民收入。

(二)轉變農村新型樓房式社區農民觀念。要使他們從思想深處接受農村新型樓房式社區居住方式的變化,改變原有的不良生活習慣,積極適應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改變,努力完成角色的轉變。

(三)加強社區農民自身的學習。農村新型樓房式社區農民要加強學習,努力提高文化水平,掌握更多的專業技能,真正從社區農民轉變成社區居民。

(四)完善社區配套設施建設。在完善水、電、路、氣、暖、寬帶、有線、電話等基礎設施的基礎上,完善幼兒園、小學、醫院、福利院、祠堂、公墓等公益設施,完善警務室、超市、飯店、理發店、服裝店等服務設施,完善農機具存放區、農產品晾曬區、集中養殖區等設施,全方位服務社區居民。

(作者單位:天津市第54中學)

責任編輯:洪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