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幼兒混齡教育的必要性

2016-11-23 00:17李清桂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6年9期
關鍵詞:年長社會性同伴

李清桂

導讀:我國幼兒園通常按年齡編班,這與我國長期以來大一統的學校教育體系是相一致的。盡管同齡班級中的幼兒也有交往和互動,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幼兒與同伴交往的需要,但與自然同伴群體相比,同齡同伴群體的交往顯得過于單薄,同伴群體發揮的作用也很有限。

隨著近年來學界對混齡教育研究的關注,我國開展混齡教育的幼兒園逐年增多。然而,人們并未充分意識到混齡教育對兒童發展的重要意義,通常只是將混齡教育看成是同齡教育的補充或點綴。本文嘗試從幾個角度闡釋混齡教育的重要意義,并結合教育實踐討論幼兒園開展混齡教育的必要性。

一、幼兒異齡交往的必要性

(一)動物學研究的啟示

在自然界中,沒有哪種生物是分年齡段獨自生存和發展的。在與不同年齡同類的交往與互動中,年長與年幼的個體都獲得了發展。從年幼個體的角度看,年長同類為它們的行動作出了榜樣,向它們展示了更高的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年長同類是年幼個體成長的動力。

在心理上,幼兒需要成人或年長兒童協助他們進入社會,需要與有權威的人一起學習、成長。兒童生活的世界越寬廣,接觸到的異質物和刺激越多,他們獲得交流、學習的機會就越多,社會性得到發展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將單齡幼兒群體與整個兒童群體割裂開,必將影響單齡群體的發展,進而影響整個兒童群體的發展。

(二)人類學研究的啟示

社會由不同年齡的人組成,生活在社會中的人與他人進行著這樣那樣的交往。從社會群體角度來看,人成長的自然生態就是“大小長幼”之間的交往。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個體只有在與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社會成員交往的過程中才能實現自我和發展自我。在一定程度上,與異齡同伴交往是個體發展乃至生存所必需的。幼兒也是如此。交往是幼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街頭巷尾,孩子們常常與至少相差1歲的同伴做游戲;在學校的操場上,混齡游戲也很常見。

二、幼兒異齡互動的益處

(一)對幼兒發展的益處

哈特普的研究證實,在與異齡伙伴的交往中,年幼兒童與年長兒童都能在跨年齡情景中調整自我行為,兩者交往策略均與同齡伙伴交往情景不同。

1.對體能發展的益處。

我國的研究者也發現,在混齡幼兒的戶外運動中,模仿行為成為年幼者的主要行為,他們在模仿中挑戰自己的動作,挑戰自己的意志。所以,在戶外混齡運動中,我們看到年幼兒童的運動能力比我們想象的要高得多。

2.對認知發展的益處。

在接觸不同年齡、經驗、個性和發展水平的同伴時,幼兒會發生認知沖突。由于互動雙方年齡相差不大,認知沖突往往發生在各自的最近發展區內,因此這種沖突促進了互動雙方認知的發展。年長兒童作出的榜樣、展現出的更高的技能、教授的新游戲玩法、提供的解決問題的線索或策略等,對年幼兒童的認知發展都具有促進作用。年長兒童在與年幼兒童互動的過程中,例如在提出建議、教授方法的同時,自然也鞏固了自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使之更加明朗、清晰。此外,年幼兒童通過鼓勵年長兒童參與建構性和藝術性的活動(如玩積木或者畫蠟筆畫),以一種輕松的、相對無競爭的方式促進了年長兒童創新能力的發展。

3.對社會性發展的益處。

兒童需要一個真實的社會情境,在這個情境中,他們可以學習如何成為社會的人?;忑g環境為年長兒童提供了一個幫助他人和包容低能力年幼同伴的機會。這給了他們一些成為養育者的早期經驗。

此外,年幼兒童還為性格孤僻、社會性不成熟的年長兒童提供發展社交技能的機會。也就是說,與異齡同伴的互動對康復、矯正兒童的社會性發展失常具有潛在作用。在與年幼兒童玩耍時,年長兒童還練習了微妙的管理藝術,并通過維護規則、維持秩序和保障安全等活動增強了團體責任感和自控能力。

年長兒童可幫助年幼兒童強化規則意識,為解決問題和沖突提出建議,在年幼兒童的活動變得具有破壞性或發生危險時及時介入,為年幼兒童創造具有挑戰性的游戲……所有這些都有助于年幼兒童社會性和道德的發展。在混齡群體中,年幼兒童的社會性參與程度提高了。與此同時,年長兒童還為年幼兒童作出了助人、寬容的榜樣。當那些得到鼓勵、安慰和教導的年幼兒童漸漸成長時,他們也能通過模仿最終產生這些親社會行為。

(二)對社會發展的益處

幼兒異齡互動對社會發展有積極意義。蒙臺梭利充分肯定了兒童社會的價值。她認為兒童心中存在一種集體意識,即兒童的“社會內聚力”,這種內聚力是兒童社會的基礎。蒙臺梭利指出,兒童需要同伴間的友誼,否則他們會感到痛苦。不同年齡的兒童之間存在著一種自然的心理“滲透”,他們因各自不同的價值傾向而產生一種互補的情感,他們互相幫助、互相尊重、對同伴產生同情心,并漸漸在同伴群體中形成互相保護和羨慕的氛圍,由摯愛凝結成一個以高尚情感為基礎的整體。

三、彌補獨生子女成長中同伴群體缺失問題

對于幼兒來說,環境的每一層次都對他們的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同伴交往是幼兒社會性交往中重要的微觀系統,幼兒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同伴和同伴群體。

采取合適的措施重建幼兒的自然同伴群體,利用幼兒園教育環境彌補獨生子女成長中的同伴缺失是當今幼兒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幼兒園可利用園內不同年齡幼兒共同生活這一特點和優勢編制混齡班,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混齡活動,為解決獨生子女同伴群體缺失問題作出積極的努力。

猜你喜歡
年長社會性同伴
以戶外混齡活動促進社會性發展
倒下的長頸鹿
問 路
專題·同伴互助學習
尋找失散的同伴
相約釣魚身亡 同伴應否賠償
從社會性弱勢群體自身心理角度談接受科技知識
社會性交互及其在三維虛擬學習環境中的實現
社會性軟件在網上交互教學中的應用與分析
Warm Needling Moxibustion at Zhongji (CV 3) and Zusanli (ST 36) for Urinary Retention after Gynecological Surgery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