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揚琴曲《覓》的演奏分析

2016-11-24 07:46王嫣然
黃河之聲 2016年14期
關鍵詞:手鼓揚琴音階

王嫣然

(阜陽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安徽 阜陽 236037)

揚琴曲《覓》的演奏分析

王嫣然

(阜陽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安徽 阜陽 236037)

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時間進程不斷延伸和音樂的快速發展與進步,現代的揚琴音樂作品得到了迅速蓬勃有力的發展,其中有了很多創新的各種作品形式。本文就揚琴曲《覓》進行詳細分析,對作品的創作背景和歷程,樂曲特別的表現形式,新穎的音階結構,獨特的演奏方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讓人們通過《覓》一曲對現代揚琴音樂作品達到充分的理解和把握,學習者更能得心應手的完成此曲的演奏。

覓;現代揚琴音樂;創作;現代作曲家

一、《覓》的創作背景和歷程

《覓》原名《?!?,楊青教授于1983年畢業于上海音樂學院進入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任職時結識了中國音樂學院的揚琴教師,著名揚琴演奏家李玲玲。李老師委托楊青為揚琴創作了不少極具特色的樂曲,如《聲聲慢》和《覓》便是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作品。

《覓》是李玲玲于1986年4月委托楊青專為揚琴創作的現代揚琴作品,并于1988年8月在北京成功首演。它是專門為揚琴配以手鼓,鋼片琴伴奏相結合的樂曲所創作,在《覓》的命名之下有一行字“揚琴與鋼片琴,手鼓”其意是《覓》不是一個純粹的以揚琴為主旋律主演奏,手鼓,鋼片琴作為伴奏的曲目,譜中有突出鋼琴片,手鼓特色和技巧性的solo,所以《覓》是一首揚琴與鋼琴片,手鼓共同需要演奏搭配,對應對打才可成功完成的曲目,此曲與揚琴特殊演奏技巧‘揉弦’相結合,以“6”為主線,以大二度構成的音階為基礎,運用了揚琴的全音階來進行創作的,以西方作曲手法“序列二位音”的創作手法相結合,曲式結構是再現三部曲式,A-B-A,樂曲以揚琴的音色亮,速度快,力度強,音區廣,難度大,來開拓了現代揚琴作品的新紀元,開創了很多揚琴的新技法,可以說是現代揚琴音樂的代表作和里程碑,表現出現代人的強烈的內心變化及心理特征,表達作曲家從自然中尋覓人生情趣的向往,曲調情緒此起彼非,音樂強勁有力。

二、《覓》的演奏分析

(一)引子

為能為大家成功演奏此曲的需要,首先為大家介紹樂曲中有幾處不一樣的定弦音。

1、左下方鋼弦琴碼最低音四根弦從內到外分別調成C調的高音1,中音升4,中音6,高音1,以便用于最后結束樂曲時強調慢揉弦意境華麗的終止。

2、次中音琴碼下面第一個音調升高半度,為C調的低音6,用做一般揉弦音(如樂曲開頭的6的演奏)。

3、左上方鋼弦小琴碼左面的兩個音分別調成C調的上加兩點5和6音,下面音為5,上面音為6,使演奏樂曲時更加方便,避免交叉和大跳引起的演奏錯音和雜音。

“自由地”作為樂曲的開頭,演奏者進入演奏狀態需要附有感情,空靈的,揉出的音飄零深遠引人回味,注意引子中多次出現的揉弦要給予變化,第二處琶音隨著旋律的走向漸強到達十六度輪音處直接進入最強音,用右手彈襯音,然后輪音逐漸變弱,止強音收,第二處止音右竹反竹,注意音色干凈有力強收,避免因反竹而引起的音不準和爆音現象,三處止音要快捷,干凈,左手止音速

度快,穩且準,兩處琶音接揉弦處做到力量的對比,可前句強后句弱,可后句強前后弱,由演奏者自由發揮,但確保琶音和緊接著的止音力度均衡,如琶音快速且音強緊接之后的揉弦也需強有力以做呼應,琶音輕快,揉弦飄渺淡然,兩次琶音的速度也可不一樣,注重三連音的漸快和漸強,從只手輪音到分手演奏要自然流暢,不要有換手的痕跡,會導致三連音不均勻且不自然,力度幅度對比夸張,突出現代作品的夸張性。結束音止音6與伴奏手鼓音樂同時進。

(二)快板

快板,速度108,開始練習時不能急于求成,強調速度,需要減速慢練,連續切分音要強調重音,切分音準確,右竹的持續音可跟著左手的音樂起伏進行強弱的變化,左手注意撥奏音旋律線的變化。中部演奏的音樂可比前部較輕松一些,音樂要處理得有松有馳,富于變化,中部注重和打擊樂的配合,特別是擊板處的節奏需要準確,此處八分音符處需要做力量的對比。進入下一個熱烈音階上行的開始,中部左正竹的琶音上行注意左手旋律的漸強,但整體的音量卻要逐步得一個比一個強,到達切分音大跳時,要求擊弦準確自然,演奏動作干凈利落,這段是曲子的高潮,需要演奏者具有強大的演奏功底,即興表演能力,能充分的表現出現代創作樂曲的對比性和技巧性。

(三)行板

行板由鋼片琴的出現引入音樂,等待鋼片琴自由擊奏6個音時,揚琴自然進入演奏,等待時演奏者狀態放松肢體,本段落鋼片琴旋律與揚琴主旋律無太大關系,只是起著烘托朦朧氣氛的作用效果,揚琴演奏者需控制好自己的音樂線條的旋律,把握自己的節奏,節奏上較自由,力求表現人們對人生哲理和大自然奧秘的探求,演奏手法要細致淡然處世,想象中就像個世外桃源與世人脫俗,作者隱居在此尋尋覓覓著人生的情趣,品味人生的過程,最終達到一個高度的思想境界,第三段行板就是《覓》的旋律線,在快板中追求音準和速度的前提下,本段注重的是音色,不要一味的平淡,所以要求演奏者給予更多的感情處理在此段,揉弦處意味深長,樂句劃分要清楚,尤其是雙聲部的演奏要注意上下聲部之間的密切配合和相互呼應,在節奏自由的情況下把握句與句之間的關系和聯系。

第十二小節出現了另外一種音型,有一種向上的音樂推動感,演奏要有爆發力,力度對比要夸張,利用手指和手腕相結合,利用慣性一氣呵成,齊竹清楚,鋼片琴在齊竹最強音那,快速滑奏一排音階以幫助揚琴渲染效果,并立刻止住,不影響下面揚琴旋律的進行。中部出現第三段左手反竹注重兩手的配合,反竹時注重音色的輕巧干凈,避免過度的壓琴竹導致的雜音,琴竹隨著手指的擊奏自然擊奏。第四部由快速三連音開始,66齊竹堅定有力且注意音準,情緒突然的轉換。

本段落力求表現人們內心的豐富感觸,時而仿徨,時而堅定,時而悠閑,時而明朗,演奏者應加強處理本段音樂的對比鮮明,剛開始學習時要嚴格的按照曲譜的節奏練習,有利用我們對樂句內部結構的了解,等熟練之后再可做自由的處理,但自由并不代表著節奏自由散漫,句與句之間的關系和空隙還需加強把握。

(四)快速

快速,跟著上部分手鼓的引入音樂返回主題,與前部分快板基本一樣,但要注意擊板部分和前部分的差異,因為當時作曲家寫此部分目的就是以即興的意思給予演奏者自行發揮,這部分演奏者可以即興的根據自身的技巧能力和情緒的不同加以節奏上的變化,用于烘托熱烈氣氛,刺激聽眾的聽覺感受,讓聽眾內心激動的淋漓盡致,以大程度的調動聽眾的情緒感受。結束音干凈有力,演奏者的狀態并保持住,讓音樂暫時停止,呼吸,氣壓全場,樂曲中多次出現的大跳和快速演奏要準確音階干凈,如多處齊竹的音階右手下行琶音,不能千篇一律沒有變化。

三、《覓》的創作在現代揚琴作品中的意義

此曲是近現代創作揚琴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首樂曲,具有代表性的意義,它成功的創作證明了揚琴的音色非常適合演奏現代音樂作品,揚琴不只有華麗古典的傳統民俗風格,它也可以明亮夸張清脆的擁有各種新音色,模仿別的樂器和音效,《覓》突破揚琴的傳統的演奏手法和演奏習慣,創立新的演奏手法和演奏技巧,對當代揚琴演奏藝術和現代揚琴作曲的的發展與提高起到了推動的作用。

四、結語

現代揚琴作品學習是一個逐步的學習過程。需要根據自身基本功的情況逐步調節。首先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對現代揚琴作品的演奏態度,然后加強基本功的練習,對音樂情緒變化的應用,然后我們可以逐步的去熟悉這種新穎的音樂風格,去掌握新的揚琴技巧,使技巧性更加豐富,而且要習慣揚琴的新音色,這樣一個學習的過程,使其自身在練習中不斷加強自身技能和音樂感受,做到身心的統一?,F代揚琴改變了傳統的音樂處理,思維連接等方面的作曲,突出新時代揚琴新音色作品的重要特質,這些都是現代揚琴作品創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揚琴音樂藝術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對演奏和教育學者起著實踐性的推動作用?!?/p>

猜你喜歡
手鼓揚琴音階
伊朗手鼓
大小調五聲音階,來了解一下
對稱音階(Symmetrical Scale)解析
手鼓
絲綢之路上的膜鳴樂器
我與揚琴協奏曲《鳳點頭》的“緣”
從“洋琴”到“揚琴”——探究民族樂器揚琴的中國化演變
揚琴的傳入與流變探析
淺談揚琴演奏技法的創新與傳承
編鐘、音階、和聲與數學之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