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多媒體信息處理》課程改革

2016-11-25 00:00張鑒新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16年26期
關鍵詞: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教學改革多媒體

張鑒新

摘要:該文首先對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進行了介紹,然后指出多媒體課程的特點和問題,以獨立學院的角度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的進行改革,對于同類課程的教學研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教學改革;多媒體

中圖分類號:TP3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6)26-0216-02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國際通行的工程教育質量保證制度,也是實現工程教育國際互認和工程師資格國際互認的重要基礎。高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以學生為中心”,將學生作為首要服務對象,學生或企業用人單位對學校提供服務是否滿意,作業能否通過工程教育認證的重要指標。二是強調“以學生學習產出為導向”,對畢業生核心能力、素質要求是評價專業教育的有效性。工程教育改革是隨著工程認證的推進而形成的趨勢,同時也是教育發展的內在要求,更是高等學院提升專業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機遇。所以,根據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對計算機信息類實驗課程進行改革,加強實驗環節對產業發展的適應性,使學生更貼近企業和社會的需求,是保證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的必然趨勢[1]。

1 課程的特點及存在的問題

《多媒體信息處理》是一門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程,要求學生理解和掌握多媒體技術的基礎知識及其運用,例如:音頻編輯、圖形圖像的處理、動畫制作、視頻編輯及其工具的使用、綜合項目的設計與制作等;但是課程所涉及軟件數量眾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與學的難度[2]。

在教學中存在主要問題有:

1) 教學內容繁多且缺乏實用性。大部分教材都是偏向于基本原理,同時涉及的教學內容十分廣泛,包括:多媒體設備、圖形圖像信息處理技術、音視頻信息處理技術、多媒體數據壓縮編碼技術、多媒體信息安全技術、多媒體網絡技術及應用、多媒體信息檢索與處理等等,教授的內容大部分是理論為主缺乏實踐應用。

2) 以教師為主的模式。以教師講解、學生按實驗指導書步驟操作方式進行,則致使學生只會按步驟完成實驗或作業,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積極性,所完成的作品原創性不夠,而且不能對實驗原理和相關多媒體信息處理進行理論分析。

3) 多媒體信息處理是一門綜合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需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促使學習在實踐中掌握相關技能,但部分實驗內容陳舊,與當前社會和產業需求脫軌,學生對實驗課不夠重視,興趣不高,導致學生缺乏獨立思考、動手與創新能力。

2 教學改革與實踐

2.1 整合教學內容

傳統教學的課程內容繁多且深度不夠,同時涉及的專業術語非常難于理解,而且實踐內容的缺乏降低學生了學習的積極性。為改變這一現狀,結合本院校實際情況,主要以音頻、圖形圖像、動畫和視頻四部分為主要內容,如表1顯示,然后針對性地選擇合適教材,緊密結合實際需要,突出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2.2 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果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主,單方面的對知識進行教學灌輸,學生則被動接受,缺乏互動交流?;诠こ探逃龑I認證要求,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為導向。

在理論教學中分四大模塊:圖形圖像、音頻、動畫和視頻,每一個模塊要求學生掌握相關原理;而在實踐教學中則以項目驅動教學,項目驅動教學法以實踐為中心,教師引導,學生為主體。項目是結合課程的技能需求,選擇貼切生活的案例作為主題,通過教師的引導,啟發學生進行信息資料的搜集,再以小組討論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實現。項目驅動的教學方式能更好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精神,能提升學生在學習上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引入課程設計是了檢驗學生學習效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首先結合實際情況設計不同的主題,每個主題需要將多媒體技術中的圖像處理、動畫制作、音視頻文件的攝影等內容整合在一起。學生以小組形式,分工協作完成,教師則引導學生按照要求完成,使學生能更好地利用所學知識完成一個系統的作品,從而更加直觀地認識到多媒體信息處理的理論知識,提高專業技術能力;同時也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2.3 考核方式的改革

由于“多媒體信息處理”課程的性質決定了以實踐操作為主的特點,對課程的考核方式進行改革,所以課程的考核分成三大模塊:考勤(10%)、平時成績(40%)和課程設計成績(50%)。其中平時成績由課堂實驗(50%)和實驗報告(50%)組成;綜合設計成績設計成果(50%)和項目報告(50%)組成。其中考勤要求學生準時到課堂,不影響其他人,準時離開課堂;平時成績可以分為課堂實驗和課后實驗,實驗以能實現基本效果為基礎,色彩動畫效果為加分選項;課程設計則要求有完整的故事情節或中心思想,能很好表達主題內容,有一定的特效,畫面清晰為基礎。以三大模塊進行考核,能公平公正的考核學生的學習情況,也有利于督促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習效果最大化。通過這種考核方式,學生不僅掌握了多媒體技術的理論基礎,更主要的是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3]。

3 結束語

通過對《多媒體信息處理》課程教學實踐的研究中得出: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不斷地總結經驗,深化教學改革,及時改進教學工作存在的不足。教師要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調控課堂氛圍,應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學措施,不斷完善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從而高效完成教學任務,提高學生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水平。

參考文獻:

[1] 張曼,徐英英,楊勇強.基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工程制圖課程改革[J].新西部,2015(5):35.

[2] 王素麗.普適型《多媒體技術與應用》課程教學實踐與探討[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12(2):129-130.

[3] 趙中樞.多媒體技術及應用課程的教學方法[J].電腦學習,2010(5):68-70.

猜你喜歡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教學改革多媒體
借助多媒體探尋有效設問的“四度”
多媒體在《機械制圖》課中的應用
面向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網絡m程專業培養方案探索
信息類專業硬件基礎實踐的項目沉浸式教學模式
基于工程教育認證要求的農業水利工程專業培養目標修訂
多媒體達人煉成記
適切 適時 適度——說說語文課堂的多媒體使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