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互聯網+”背景下的高職《會計電算化》微課程的文 翠 王大山 戴敏宏開發與研究

2016-11-25 19:05文翠王大山戴敏宏
時代金融 2016年27期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互聯網微課

文翠+王大山+戴敏宏

【摘要】會計電算化是會計發展史上一次重要的革命,它不僅僅是會計發展的需要,而且是經濟和信息科技對會計工作者提出了更好的要求。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課程,需要進一步的進行資源整合,課程的設計服務于專業培養目標的兌現,如何進一步提高會計專業學生的課堂教學質量成為會計教師需要需要亟待解決的問題。然而微課平臺的產生和移動互聯網的跨界融合,使得高職《會計電算化》課程能夠在未來實現移動學習和跨時空、跨地點的學習,更好的提高學生本課程的學習效率和興趣。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 微課 互聯網+

一、傳統的《會計電算化》課程開發現狀

在傳統的《會計電算化》課程的設計中,我們常常以章節和小節為單位,章節的劃分例如從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初始化、賬務處理系統模塊,報表管理系統模塊、工資管理系統模塊。我們將各章節在細分成個小節。以從主干到分支、每個知識點從了解,然后到應用的方式構建和完善課程知識點。傳統的會計電算化課程以“面”為單位,圍繞某一個課題和線索進行講解,涉及面比較廣,在課程的時間上往往需要較長時間。而會計電算化微課程,將知識點進行細化,去結構化,一次將清楚一個知識點。

二、基于“互聯網+”背景下《會計電算化》微課設計與構建思路

目前主流的微課時間一般分為3分到5分鐘,5到10分鐘,而15到30分鐘的課程則可以作為小型專題進行學習。以點為單位,用較短的時間將某一個問問題和概念講述清楚即可。所以在會計電算化課程的構建中,每個分項知識點,能夠獨立的進行課程知識點的講述,然后整合起來又有一個邏輯體系。會計電算化的學習者可以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學習者在任何地點利用移動終端就可以學習指定內容。

(一)利用章節知識點以及實際操作來進行微課程的開發

在系統初始化模塊里面的賬套的設置和數據備份知識點,我們進行微課的開發模擬了兩個案例進行講解,在講解知識點的時候快速的進行實務操作來進行課程的開發。將整塊的知識點進行碎片化。微課可以抽取大家比較關注的,比較難的點,比如賬務處理(總賬)賬套期初數據錄入等。

(二)我們利用動漫短片等形式進行微課程的設計和開發

微課的講課時間是有限的,我們需要把握好知識點,在一定的時間里完成知識點的構架,這個是比較關鍵的。在傳統的課程一般是課程導入,知識點講解,課堂聯系和課程小節等。而利用動漫短片等多媒體手段,我們可以進行故事的繪制來進行知識點的灌輸,形成若干個微課動漫系列小短片。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趣味性。

(三)《會計電算化》微課制作設計構建思路以及案例分析

例如我們以會計電算化中的創建賬套為微課制作的微課名稱,在知識點的描述上,我們主要以講述和指導創建賬套為主。知識點的來源,我們選取的是《初級會計電算化》第一張第一節。在基礎知識的準備上,我們會講述學習本微課之前,已經完成系統管理的學習,掌握系統注冊、增加操作員權限設置,初步認識見賬的基本步驟。

在教學類型上,我們采用操作演示型。我們以動畫情景導入創建賬套的任務,提出如何創建賬套的問題,通過視頻展現操作過程。最后回顧操作過程的要點和注意事項以加深印象。

在時間的分配上,片頭設計,微課主題,主講教師的名字,背景音樂等設計為10秒。在正文講解的時候,我們會花4-8分鐘,其中30秒的時間引入情景,提出任務,比如模擬新公司成立,需要建立賬套的動畫效果呈現(寫字樓、辦公室、公司招牌、電腦、會計員)對白為:新公司成立,我們如何運用財務軟件創建一個新的賬套。然后1分鐘的時候時間進行任務內容展示,如何錄入新公司的各項信息,公司名稱,所屬行業,法人,稅號等主要業務范圍信息。3分鐘的時間進行操作視頻,逐步演示創建一個新的賬套。1-2分鐘時間進行操作要點回顧以及注意事項,最后進行片尾小結。

三、會計電算化微課程存在的問題和未來發展的思考

在會計電算化微課的構建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我們將會計電算化課程進行切割、碎片化后,容易形成信息孤島,有些知識點整合不夠或者缺乏融會貫通。因此我們在課程的分解上,需要圍繞核心知識點創建一些專題,比如在工資管理系統專題中,將工資管理系統的工作流程、初始設計、日常處理、期末處理等知識點都放到這個專題中,形成連貫性的系列微課。這樣孤立的微課就能被關聯化和體系化。

互聯網+”時代的微課為未來移動學習成為有效的模式。利用移動互聯網終端未來的微課進行行為分析和軌跡學習管理,真正的做到隨學,隨測。未來的技術將實現學習、測試、評價、行為分析、軌跡管理、績效驗證等更加完善的系統構架和平臺,為微課提供更加廣闊的前景。

四、結語

利用互聯網+的背景,我們建設使用高效的《會計電算化》微課資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破解高職會計電算化人才“工學結合”的難題,滿足會計工作崗位會計電算化的能力需求。未來我們將更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探討和分析會計電算化微課資源,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教師教學新思路和新技術,為人才培養的質量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馬紅梅.微課在會計教學中的應用[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12:59-60.

[2]王飛.基于微課的基礎會計教學構想[J].財會月刊,2015,03:126-128.

[3]邵艷.會計微課教學模式探析[J].綠色財會,2015,03:45-49.

[4]趙榮敏.微課在會計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教育(下旬刊),2015,03:72-73.

[5]龍菊梅.會計專業微課導學的研究[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01:26-30.

[6]謝春苗.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以高職《基礎會計》實訓課為例[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4,05:60-62.

[7]章惠敏.高職會計微課設計模式探討[J].電子制作,2014,08:211-212.

[8]王寧.高職財務會計課程微課資源建設探討[J].江蘇教育,2015,08:61-63.

基金項目:本文為2016年海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教育管理與教學改革研究類院級科研項目“基于“互聯網+”的移動微課課堂應用研究——以《會計電算化》課程為例”科研成果(編號:Hr201605).

作者簡介:文翠(1987-),女,海南瓊海人,供職于海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信息管理系,學歷:本科,職稱:助教,研究方向:會計學; 王大山,男,漢族,河南鄭州人,碩士研究生,供職于海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信息管理系,講師,研究方向:財務會計,審計學,納稅籌劃;戴敏宏(1985-),男,海南瓊海人,供職于海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數碼設計系,學歷:碩士,職稱:助教,研究方向:二維動畫、三維動畫、藝術設計。

猜你喜歡
會計電算化互聯網微課
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探析企業會計電算化的風險及防范
會計電算化審計風險的成因與應對措施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與“微課”的首次親密接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