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DP核算方法——中國特色核算與接軌國際計算方法的平衡

2016-11-25 19:24宋聰敏
時代金融 2016年27期
關鍵詞:中國特色

【摘要】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是反映我國宏觀經濟運行情況的一個主要指標,既可以反映我們國家的經濟表現,又可以反映我國的國力與財富。衡量一國GDP增長水平不但要與自己國家歷史數據相比還要把本國GDP放到國際大環境中比較,因此,增強一國GDP的國際可比較性也是一國經濟與世界接軌的標準之一。而中國作為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自身鮮明特色的國家,我國現行GDP標準滯后于國際標準,所以平衡好中國特色和與國際接軌的核算辦法也成為修訂改進GDP核算辦法的重要問題之一。

【關鍵詞】GDP核算 中國特色 SNA 國際接軌

一、我國現狀

眾所周知,我國從1993年開始實行SNA核算體系,SNA核算體系對于統一世界各國國民經濟核算尤為重要。但是由于我國的傳統文化和我國正在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最基本國情這些現實情況,我國對于SNA1993核算體系并非完全采納。舉例來講,SNA核算體系明確指出生產包括諸如麻醉品的制造、銷售和走私等非法生產活動,但實際上我國GDP生產核算并沒有包括以上非法生產活動。但堅持中國特色的同時中國也在努力與國際接軌。隨著SNA2008新國民經濟核算標準的推出,我國也開始逐步對新版SNA核算體系進行研究,并根據其規定逐步修改我國GDP核算方法,逐步平衡具有我國特色的國民核算方法以及國際核算方法。

二、研發費用進入GDP

從2013年7月開始,美國GDP統計方式的主要調整是將包括企業研發、娛樂文化支出以及退休金等指標并入統計數據中。無疑,此次最大的調整是將研發費用支出納入統計。

現代經濟中,有很多對無形資產投資的產出我們是沒有辦法進行計量的,因為對于無形資產的產出結果可能是沒有具體的可以量化價值的產品的,甚至沒有產品,舉例來講,對于基礎科學技術的研發,我們無法確定研發結果,甚至不能保證研究能夠取得成果等。但是我們很清楚研究開發本身就是在進行生產活動,此外,生產者的最后的產出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研究開發活動的投入,所以在SNA2008提出建議建議,凡是能夠帶來經濟效益的研發投入可以形成固定資產,都要在GDP核算中體現。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在2013年的中國經濟學年會上,曾經表示,我國將按照國際最新標準修訂國內GDP核算方法,并且在這其中,對于研究與開發支出的處理方法就是這次對GDP核算方法修訂的重點內容。盡管現行GDP還未加入這一元素,但相關部門正在為此做出不懈努力。

將研究開發費用作為我國GDP核算元素之一,雖有為GDP“保增長”之嫌,但實際上將研發投入納入GDP核算對GDP增速影響并不是很大。一方面,一般而言我國對與連續幾年之間的研發投入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另一方面,目前,我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對我國與美國這種國際公認強國之間的國家經濟實力進行對比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我國GDP核算中有很多與國際GDP核算不同意的地方,所以對這些地方進行調整,再用統一的方法去核算國民生產總值,才能使我國GDP具有國際可比性。我國對國民生產總值核算方法的調整正是我國GDP核算與國際接軌的一個重要體現。

三、綠色GDP2.0

現行GDP雖然經過多次修改,但其缺點在環境惡化霧霾鎖城,全民關注環境保護的時代,也表現的越來越明顯,其中之一就是GDP不能反映由于經濟增長所付出的環境代價,所以在原來基礎上修訂改進,逐步用綠色GDP來衡量一國經濟指標是十分有必要的。

綠色GDP之路崎嶇坎坷,在2007年,《2005年度中國綠色GDP核算研究報告》承諾發布,但是在本已承諾的發布期過后依然沒有任何消息。但隨著環境惡化,惡劣的環境形勢使綠色GDP復出的腳步迅速加快。黨中央也不斷強化生態文明建設,提出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到“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等方針,并且審議通過的《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該意見第一次將“綠色化”與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并列,前所未有地將生態文明建設理念被提高到國家方針政策水平。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綠色化GDP之路會走地那么容易。

在這其中原因有很多,首先,采用減法的綠色GDP核算方式把在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體現經濟活動過程中耗費的資源、能源等環境因素,它從國民生產總值GDP中扣減資源使用的耗減成本、環境退化需要的恢復成本、生態破壞需要的修復成本以及污染治理成本。一旦綠色GDP實施,會很大程度上降低一些地區的經濟增長數據,而這個更加“真實”的GDP數據會給很多政府一記響亮的耳光。其次,綠色GDP的核算技術也是一個很大的難題。根據了解,在已經開展綠色核算的國家中,目前還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為環境成本等測算提供一個全面并且可靠的計算方法。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依然無法可靠計量資源使用的耗減成本、環境退化需要的恢復成本、生態破壞需要的修復成本以及污染治理成本,而且我們也沒有找到解決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的損害以及污染造成的損失的機會成本等經濟評價問題的方法。

除了環境上的綠色之外,是否可以把貪污腐敗等扣除,實現精神上的綠色也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之一。

四、結語

我國GDP正在逐步發展完善中,將研發費用加入到GDP,將環境成本從GDP中扣除等等。我們相信,全社會對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認識會被我國制度建設以及政策設計的完善而喚醒,我們可以通過我國不斷增強的可持續發展意識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使我國經濟在堅持自身特色實現持續穩定增長,增強國際可比性,實現正真正意義上的國際接軌,再現碧水藍天。

參考文獻

[1]潘勇軍.基于生態GDP核算的生態文明評價體系構建[D].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2013.

[2]曾五一,王開科.美國GDP核算最新調整的主要內容、影響及其啟示[J].統計研究,2014,31(3):9-15.

[3]連兵.綠色GDP核算在中國近期的發展[J].中國商貿,2014,(18):217-218.

作者簡介:宋聰敏,四川大學商學院會計學(ACCA方向)。

猜你喜歡
中國特色
中國電網企業利益相關者分析報告
關于構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背景探析
賈康:“中國特色”的獨立思考的知識分子
“中國特色”的低速電動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