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自我藥療安全性的調查與分析

2016-11-28 04:07余可鋒
中國市場 2016年40期
關鍵詞:安全性大學生

余可鋒

[摘 要]目前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采取自我藥療的方式處理一些簡單的常見疾病,但由于大學生醫藥知識匱乏,生活經驗少,在用藥安全性上存在很大隱患。文章從大學生自我診斷、自我購買、自我用藥三方面現狀進行安全性研究,進而提出若干建議,提高大學生自我藥療的安全性。

[關鍵詞]大學生;自我藥療;安全性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0.105

自我藥療,顧名思義,是指在沒有醫生或其他醫務工作者指導的情況下使用非處方藥物,用以緩解輕度的、短期的癥狀及不適,或者用以治療較輕的疾病。因此自我藥療具有方便、快捷的特點。由于大學生存在經濟、精力、認識等各方面因素,使得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加入自我藥療的行列。但是由于我國并沒有建立專業的自我藥療指導機構,大學生自我藥療的信息來源僅限于自我認識、經驗、廣告宣傳,他人建議等途徑,而藥品是一種特殊商品,在沒有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購買并使用,必然存在很多安全性問題。大學生自我藥療需要經過自我診斷、自我購買以及自我用藥三個階段,本文將從這三方面進行安全性研究并提出針對性的建議。

1 研究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某省屬高校非醫學類專業的大學生,從中隨機抽取618名進行問卷調查,具體包含396名男生和222名女生,其中理科428人、文科190人。

1.2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問卷調查的方式。一共隨機發放650份自制的調查問卷,最終收回618份,占所有發出問卷的95.1%。

1.3 調查內容

調查的內容參考了相關的文獻資料,同時對該領域的相關專家進行了咨詢,最終制定了以下幾類調查內容:

(1)自我診斷行為調查。該調查內容主要用于對大學生對疾病自我診斷依據進行統計分析,具體分為如下六個方面:①個人經驗;②同學或家人建議;③藥店工作人員建議;④藥物說明書;⑤藥物廣告;⑥其他。

(2)自我購買行為調查。該調查內容主要用于對大學生在藥店購買藥物的行為進行統計分析,具體分為如下四個方面:①留意藥物生產日期;②閱讀藥物說明書;③詢問藥物適應癥;④詢問藥物用法與用量。每個方面的內容包含三個選項:經常、偶爾、從不。

(3)自我用藥行為調查。該調查內容主要用于對大學生購買藥物后的用藥行為進行統計分析,具體分為如下四個方面:①是否依據藥物說明書或醫囑的用法用量進行用藥;②是否使用正確的方式進行用藥;③是否注意藥物的服藥療程;④是否以正確的方式對未服用完的藥物進行保管。每個方面的內容包含兩個選項:是和否。其中正確的用藥方式包括飯前或飯后服藥,以及口服或含服等;服藥療程是指服藥開始到停止服藥之間的時間間隔;藥物的保管方式是指常溫或冷藏等對未服完的藥物進行保存的方式。

2 調查結果與討論

對618份調查問卷的結果進行統計,得出如下結果。

2.1 大學生進行自我診斷行為的安全性分析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在進行自我藥療過程中,自我診斷階段主要依據自我經驗、藥店工作人員建議、同學或家人建議這三方面,所占比例分別為55.9%、21.9%和11.1%。

大學生自我經驗信息通常是來源于原來患過類似疾病,查詢網絡等。由于不同的疾病在患病初期可能存在癥狀類似的情況,即使是相同的疾病也可能因為患病的原因不同而改變,憑借經驗自我診斷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對于大學生通過咨詢藥店店員作為進行自我診斷的依據同樣存在一定的風險。由于我國現在部分零售藥店的店員服務意識淡薄、專業知識匱乏、工作經驗少,無法提供科學準確的診斷結果,而且我國政策法規也沒有制定藥店工作人員的工作制度,這都將會導致大學生的自我診斷失誤。而親戚朋友的建議與大學生自我經驗信息來源類似,因此此依據同樣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隨著電視媒體、網絡媒體的迅速發展,藥品廣告也越來越多地成為人們藥品知識的來源。但是廣告僅宣傳藥品的療效,而且往往有夸張的因素,并不能正確地指導大學生的自我診斷,因此這一依據同樣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2.2 自我購藥行為調查結果

大學生在進行自我購藥環節,調查結果如下:①經常查看藥物生產日期的有36.4%,偶爾查看的占51%,而有12.6%的大學生卻對藥物的生產日期和有效期從不進行關注;②經常查看藥物說明書的有34.3%,偶爾查看的占60.3%,而有5.4%的大學生從不查看藥物的說明書;③經常查看藥物適應癥的有69.5%,偶爾查看的占17.5%,而有13%的大學生對藥物的適應癥從不查看;④經常查看藥物用法用量的有82.9%,偶爾查看的占15.1%,而有2%的大學生對藥物的用法用量不進行關注。

結果表明,大學生雖然具有較高的文化程度,但是往往無法在對藥物基本屬性具有全面了解的前提下去購買藥物。這里有些數據的可靠性可能不太具有說服力,比如在對某種藥物的基本屬性(如適應癥、用法用量)已經很了解的情況下,的確也不需要在重復購買藥物時對這些屬性進行特別關注。但除去這些因素,這些數據仍然能夠說明大學生在購買藥物時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而對于這些基本屬性的忽略,往往都將給大學生的身體帶來極大的危害。

2.3 自我用藥行為調查結果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在進行自我用藥環節,按照規范的用法用量、服藥方式、服藥時間以及藥物存放進行服藥的比例分別為73.6%、82.1%、36.9%和42.8%。

結果表明,大學生在服藥期間對藥物的用法用量以及服藥方式兩個方面相對比較注意,而在服藥時間和藥物存放兩個方面則具有較大的安全隱患。大學生由于缺乏專業的醫學知識,往往簡單地認為患病的癥狀得到改善或基本痊愈后就不需再服藥,卻忽視了后期病情鞏固階段的作用,這往往導致病情在短時間內復發或留下后遺癥的隱患;在藥物存放方面同樣也存在較大的問題,有些藥物在存放時可能需要考慮光照、溫度或濕度等因素的影響,對存儲條件要求比較高。若存放方式有誤往往會導致藥物藥效受到影響、甚至藥性發生變化,大學生若日后再次服用了這些藥物,對自身的健康危害具有較大的影響。

3 大學生自我藥療的幾點建議

以上從自我診斷、自我購藥以及自我服藥三個方面對大學生自我藥療的安全性進行了調查和分析,結果讓人堪憂。要改變這種現狀,提高大學生自我藥療的安全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1)提高大學生對常見疾病的認識,減少自我診斷的安全隱患。大學生采取自我藥療往往因為是輕微病或常見病,應該從各個方面加強大學生對這些常見病的基本認識。這需要各個方面的共同努力,一是大學生自身通過網絡或書籍對這些疾病的發病原因、發病癥狀等進行深入了解;二是需要學校和社會對這些常見病的知識進行廣泛的宣傳。

(2)提高大學生對常用藥物的認知水平,減少自我購藥、用藥安全隱患。藥物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需要對其充分了解之后才能夠進行購買和服用。大學生應該提高對常用藥物的認知水平,具體包括藥物的適應癥、用法用量、不良反應、存放方式等幾個方面。

(3)建立個人用藥檔案。由藥店或學校為每個大學生建立用藥檔案,包括大學生的基本信息、患病記錄、家族病史、用藥史以及過敏史。一方面可以讓大學生更加了解自身的健康狀況,另一方面可以在大學生就醫時為醫生提供必要的參考信息,減少用藥的風險。

大學生作為社會中一個特殊和重要的群體,其整體的健康水平和醫療意識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視。在國家相關醫療政策不斷改善的同時,大學生對用藥的科學性、合理性以及安全性上的意識需要得到提高,從而減少大學生自我藥療過程中的各種不安全隱患。

參考文獻:

[1]Sumpradit N,Chongtrakul P,Anuwong K,et al.Antibiotics SmartUse:A workable Model for Promoting the Rational use of Medicines InThailand[J].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2,90(12):905-913.

[2]范媛媛.河南省某高校大學生自我藥療行為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12:42-43.

[3]隋玉輝.臨床用藥知識及應重視用藥的問題[J].臨床合理用藥(中),2013,6(8):78.

[4]曾化松,王艷琳.抗生素濫用的現狀及應對策略[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2(5):341.

猜你喜歡
安全性大學生
米氮平治療老年失眠伴抑郁癥的療效及安全性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新大學生之歌
ApplePay橫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質疑 拿什么保護你,我的蘋果支付?
Imagination發布可實現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術
大學生實習如何落到“實處”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