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現代中國人

2016-11-28 13:45張瑾穎
文教資料 2016年22期
關鍵詞:校本課程實施開發

張瑾穎

摘 ? ?要: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中華民族的魂。傳統文化中蘊藏的精髓,滋養著一代代中國人,對當下的生活和未來命運也有著巨大的影響。傳統文化校本課程的開發實施,不僅豐厚了學校的文化底蘊,還滋養了師生的心靈,促進了學校內涵的發展。本文結合學校課程開發與實施的實際,分析了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策略。

關鍵詞: 傳統文化 ? ?校本課程 ? ?開發 ? ?實施

一、課程開發背景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中華民族的魂。傳統文化中蘊藏著的精髓,滋養著一代代中國人,對我們當下的生活和未來命運也有著巨大的影響。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發了《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要求大中小學要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活動,這充分表達了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國家意愿。

我校自2007年建校以來,一直致力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并以此作為學校特色文化建設的突破口,積極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踐探索,努力讓全校師生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受到民族性格的熏陶和人格素養的提升,烙上深厚的中國印記,從而培養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現代中國人。

二、課程目標、內容

1.課程目標

開發優秀傳統文化校本課程,首先對課程目標要有一個明確的界定?;谛抡n程的培養目標、學校的辦學宗旨、學生的需求和興趣,我們提出了如下課程目標:總目標:是培養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現代中國人,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引導學生初步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豐厚博大,感受傳統文化魅力,激發學生熱愛傳統文化、學習傳承傳統文化的興趣;(2)增加學生語言積累,豐厚學生知識儲備,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3)學習中華優秀傳統美德,陶冶情操,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的養成;(4)學習優秀的傳統技藝,培養學生動手實踐、合作探究的能力,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5)引導學生從優秀傳統文化中受到啟迪,汲取智慧,提高解決當下實際問題的能力。

2.課程內容

課程內容的選擇對于課程目標的有效實現至關重要,而選擇貼近學生生活和讓學生感興趣的課程更是重中之重。圍繞課程目標,我們對課程內容進行了科學的規劃,本著“繼承·發展·創新”的課程建設理念,我們從經典誦讀課程、童蒙養正課程、傳統技藝課程、家鄉文化課程四個方面進行了校本課程的全面研發。

(1)經典誦讀課程:品根慧智,豐厚積淀。

經典詩文是中華民族一顆璀璨的明珠,是人類文化的瑰寶。為此,我們精選了唐詩宋詞、《三字經》、《弟子規》、《笠翁對韻》、《增廣賢文》、《論語》、《禮記》、優秀小古文等國學經典,編寫成校本教材《蒙學稚唱》、《經典雅誦》,每個年級一冊,引導學生進行誦讀積累。通過經典誦讀課程,引導學生吟誦品析經典詩文,豐厚學生積淀,從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2)童蒙養正課程:立根樹人,蒙以養正。

童蒙少年時期是人格形成和身心發展的奠基時期,為此,我們挖掘傳統文化中有利于學生良好品行養成的資源,編寫了《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讀本》,開展傳統美德教育;編寫了以“踐行弟子規,養成好習慣”為主題的《好習慣100課》,挖掘弟子規的踐行點,開展好習慣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文明禮儀;開發了《傳統節日系列主題活動》,開展傳統節日教育,弘揚傳統美德,培養學生民族精神。通過童蒙養正課程,利用厚重的傳統文化對學生進行思想熏陶,進行塑魂植根教育,以此培育舉止優雅、健康高尚的儒雅學子。

(3)傳統技藝課程:養根修性,培養技能。

傳統文化技藝是我們祖先智慧的結晶,也是古代勞動人民優秀的文化創造。為進一步傳承這些傳統技藝,我們根據學校師資特點和學生的需求愛好,開發了楹聯、武術特色校本課程,我們編寫了《對聯》校本教材,從認識平仄開始,引導學生系統地進行聯律通則的學習,進行詩詞楹聯欣賞和創作;編寫了《婁東武術》校本教材,對學生進行武德教育和武術操、武術套路動作的教學。另外,還開設了吟誦、書法、江南絲竹、國畫、圍棋、剪紙等選修課程,引導學生學習傳承這些傳統文化技藝,在學習繼承的過程中,養根修性,培養學生的技能特長,提高學生審美水平。

(4)家鄉文化課程:尋根固本,追本溯源。

家鄉文化體現和延續著地方的文脈和記憶,開發家鄉文化課程,不僅讓學生在散發鄉土氣息的學習實踐中真正領略家鄉之美,更讓學生在尋根的過程中培養對鄉土的親和力和自豪感。為此,我們積極開發家鄉文化——婁東文化課程,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課,引導學生進行家鄉人物、景點、美食、民俗等方面的探究,師生合力編寫《婁東文化》人物篇、景點篇、美食篇、民俗篇四本校本教材。通過家鄉文化課程引導學生們在實踐探究活動中,了解家鄉的文化和歷史,完成心靈的洗禮,樹立歸屬感。

三、課程實施策略

1.課堂教學,全面普及。

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開展傳統文化教育,必須確保一定的課堂教學時間。為此,我們根據《蘇州市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在完成國家課程的基礎上,合理規劃,有效利用地方和學校自主安排課時,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我們每周設置一節閱讀課,由語文老師開展經典誦讀課程的教學,同時引導學生利用早讀、課前三分鐘、路隊行進時間等零星時間加以復習鞏固。我們不斷探索“經典誦讀”教學的經驗,要求教師摒棄照本宣科、學生生吞活剝的做法,具體做到以下幾點:(1)教學目標──熟讀成誦,讀中求悟,不求甚解,但求自得;(2)教學方法──以讀為主,活動為輔,稍作點撥,深入淺出,聯系生活,寓教于樂;(3)教學評價──重在積累,貴在堅持,創設情境,多元評價。對于童蒙養正課程,我們要求班主任利用晨會課、班隊課開展教學,讓傳統美德、文明禮儀、行為習慣的知識在學生中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傳統技藝課程中的楹聯課程,作為學校的特色課程,重點在五、六年級學生中開設,每周一節課,由專職的楹聯教師進行聯律知識的普及教學。武術課程主要在二年級學生中開設,每周一節課,進行武術普及教學。家鄉文化課程主要在三、四年級學生中開設,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課引導學生開展實踐探究。這樣,四類課程都能確保課堂教學時間,進行全員普及。

2.學科滲透,潤物無聲。

課程實施中,我們要求教師對國家、地方、校本三級課程進行優化整合,以國家課程為基礎,適當滲透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內容。因此,老師們在各學科教學中,積極找準契合點進行有機整合,滲透優秀傳統文化的教學內容。如音樂教學中積極滲透江南絲竹的欣賞,美術教學中滲透婁東畫派的欣賞,體育學科中滲透吳地游戲的教學,品德教學中滲透傳統美德的教育等。通過學科滲透,豐富學生學習內容,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感受和鑒賞能力,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和文化藝術修養,激發學生熱愛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我國傳統文化的興趣和志向。

3.社團浸潤,拔尖提高。

各類課程在課堂普及教學和學科滲透的基礎上,對學有余力,有興趣愛好的同學,通過參加社團進行提高。我們以個性發展、特長培養為目標,采取自主選修的方式,成立各類社團,對學生進行傳統技藝課程的拔尖培養。喜愛經典誦讀的同學,參加吟誦社團,學習吟誦方法,特別是進行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唐調的吟誦學習;喜歡楹聯的同學參加楹聯社團,進行楹聯詩詞作品的創作;喜歡武術的同學,參加校武術隊,進行高難度武術套路的學習,喜歡江南絲竹的同學,參加學校民樂隊,學習民族樂器的演奏,另外開設書法、國畫、圍棋、剪紙等各類社團,培養學生的一技之長。

4.活動推進,寓教于樂。

活動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教育形式,為發揮活動育人的功能,我校精心策劃,組織開展各類豐富多彩的活動,推進傳統文化校本課程實施。針對經典誦讀課程,學校組織了吟誦表演、古詩擂臺賽、課本劇表演等活動,展示經典誦讀學習成果。針對童蒙養正課程,開展了“紅領巾踐行中國夢”、“做中國人,過中國節”等系列主題活動等,讓學生在活動中主動踐行,將學到的知識外化于行為習慣之中。針對傳統技藝課程,我們組織了傳統技藝大比拼活動,開展各類主題征聯活動、班級武術操比賽、民樂器樂比賽、書法、圍棋、國畫、剪紙等各類比賽,以賽促練,以賽促提高。針對家鄉文化課程,我們每年組織開展“歡樂社區行”活動,引導學生走進社區,開展調查訪問;開展“美食節”“民俗節”等活動,引導學生了解當地民俗,學做當地美食等。通過各類活動,引導學生將學到的各類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更好地促進了學生對傳統文化校本課程的學習、消化和吸收。

5.考核評價,激勵成功。

我校在傳統文化校本課程開發實施過程中,建立了有效的評價激勵機制,保障校本課程的建設。針對經典誦讀課程,我們建立了《誦讀考級制度》,每個年級都設置了十個考查等級,對每個等級提出了一定的標準和要求,學生完成了某個等級的考查,就頒給學生那個等級的誦讀章。期末將表現出色的學生評選為“小書蟲”和“閱讀之星”并進行表彰。針對童蒙養正課程,我們按照不同的教育主題,開展爭章達標活動,開展“最美紅領巾”評選活動等。針對傳統技藝課程,我們結合技藝大比拼,開展百名小達人評比活動,以此激勵學生。針對家鄉文化課程,我們主要以實踐小組為單位開展婁東文化綜合實踐活動成果評比活動,展示學習成果。

傳統文化校本課程的開發實施,不僅豐厚了我校師生的文化生活,滋養了師生的心靈,而且促進了學校內涵的發展。近年來,學校獲得了全國百強特色學校,全國楹聯教育優秀學校,全國書法特色學校,中華吟誦實驗學校,蘇州市文明禮儀示范單位,蘇州市文化特色學校,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唐調吟誦)示范保護單位,太倉市武術特色學校等稱號。今后,我們將一如既往,傳承傳統文化,努力培養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現代中國人,鍛造有“根”的學校。

參考文獻:

[1]史麗芳.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中傳統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2]劉海軍.農村初中校本課程開發的方法[J].教學與管理:2007年16期.

猜你喜歡
校本課程實施開發
河南方言文化資源的保護及其開發利用的研究
遵義紅色旅游開發對策研究
新疆高職院校少數民族漢語教學的課程設計及開發研究
單片機在電子技術中的應用和開發
新形勢下高校二級學院教務管理優化路徑探析
房地產項目策劃課程案例教學探索與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