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固定架應用于創傷骨科治療的臨床療效芻議

2016-11-30 06:05叢慕
中外醫療 2016年29期
關鍵詞:外固定架臨床療效

叢慕

[摘要] 目的 對創傷骨科治療中外固定架的應用效果進行研究。方法 整群選取該醫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創傷骨科患者164例,采用常規內固定的82例患者納入對照組,利用外固定架治療的82例劃入觀察組,對比分析兩組患者切口長度、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治療有效率以及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比較兩組患者切口長度、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觀察組都少于對照組。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情況,觀察組優、良、可、差分別為29例、36例、12例、5例,治療有效為79.27%(65/82),對照組優、良、可、差分別為19例、29例、22例、12例,治療有效率為58.54%(48/82)。對比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觀察組4.8%(4/82)低于對照組10.98%(9/8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外固定架的引入,對提升創傷骨科治療效果可起到突出作用,治療有效率明顯提高,可在臨床實踐中進行推廣。

[關鍵詞] 創傷骨科治療;外固定架;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68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6)10(b)-009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ixed frame in the treatment of trauma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Methods Group selection January 2013 to August 2014,164 cases of orthopaedic trauma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the conventional fixed 82 patients into control group, use of external fix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82 cases includ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mparative analysis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incision length, bleeding, operation time,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and complications incidence. Results The incision length, blood loss, operation time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the observed group was excellent, good, fair, poor were 29 cases,36 cases, 12 cases, 5 cases,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79.27%(65/82), control group, excellent, good, can be, the poor were 19 cases, 29 cases, 22 cases, 12 case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was 58.54%(48/82).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observation group 4.8%(4/82)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10.98% (9/82),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 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of external fixator can play a prominent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trauma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can b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nd it can be populariz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Trauma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reatment;External fixation; Clinical efficacy

創傷骨科涉及的病種較多,如復雜肩胛頸骨折、復雜骨折脫位、開放性骨盆骨折以及跟骨骨折等,若未做好及時治療,極易對患者身心健康帶來不利影響。近年來創傷骨科臨床治療中,逐漸引入外固定架,其操作較為簡單,且治療效果顯著,在骨科外科臨床治療上得到廣泛應用。該次研究整群選取2013年1月—2014年8月該院收治的創傷骨科患者164例,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整群選取該醫院收治的創傷骨科患者164例,采用常規內固定的82例劃入對照組,男49例,女32例,年齡16~73歲,平均(41.6±3.2)歲,其中交通事故傷、壓砸傷、摔傷各34例、25例、23例。觀察組82例,男46例,女36 例,年齡18~75歲,平均(42.7±2.4)歲,其中交通事故傷、壓砸傷、摔傷各30例、28例、24例。兩組患者受損部位均為尺橈骨、肱骨、股骨、脛骨、踝關節。164例患者中18例為開放性骨折,其余為閉合性骨折。納入標準:①利用X線檢查,發現有骨折、移位情況;②骨折部位壓痛感、腫脹感明顯,并在該部位處有畸形存在;③有外傷病史,或因外力造成創傷性骨折。排除凝血功能障礙、肝腎功能不全以及心血管疾病患者?;举Y料上,兩組患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治療采用常規內固定治療方法,治療中根據損傷部位及手術方式選擇針對性麻醉。完成切開復位后,對患者骨折斷端用鋼板、螺釘或髓內釘連接固定。操作時如發現傷損程度較為嚴重,要求利用閉合復位措施,可結合影像資料固定骨折斷端。該固定過程需借助X線透視,撬拔復位骨折斷端,并用鋼針固定復位的骨折,將鋼針置于損傷部位內部,完成骨折斷端固定過程[1]。

1.2.2 觀察組 治療中主要利用外固定支架,實施過程包括:①通過X線檢查、常規檢查,評估與鑒定患者傷情。②患者采用合理手術體位。上肢損傷采用臂叢麻醉,下肢損傷采用硬腰聯合麻醉,上下肢多發性骨折采用全身麻醉。做好麻醉后,開放性骨折首先采取徹底清創處理之后,將骨折斷端直接復位。在骨折斷端兩側垂直安裝外固定支架,固定時以縱向固定為主。采用C型臂透視下調整骨折斷端位置及力線無誤后,利用加壓桿擰緊用于固定的金屬螺釘。③術后處理工作,除處理螺絲、加壓桿與支架外,要求對創口進行清理,做好縫合創口工作[2]。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中,切口長度、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情況。同時,術后3個月評估患者治療有效率,主要以Johner-wrhu骨折愈合評分標準為依據,評價指標包括:①優,表示患者活動功能恢復,不存在畸形,斷端處骨頭完全恢復;②良,活動功能有很大程度的恢復,不存在畸形,斷端處骨頭基本恢復;③可,活動中有部分障礙,不存在畸形,斷端處骨頭恢復較為緩慢;④差,活動時有嚴重障礙,畸形問題明顯,且骨頭恢復延遲[3]。另外,對比兩組患者術后3個月并發癥情況,包括骨不連、切口感染等[4]。

1.4 統計方法

研究得出數據輸入WPS xls軟件,由SPSS 18.0統計學軟件統計處理,利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數(n)或率(%)表示,組間比較由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比較兩組患者切口長度、術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時間以及住院時間,觀察組都少于對照組,如表1。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情況,觀察組優、良、可、差分別為29例、36例、12例、5例,治療有效為79.27%(65/82),對照組優、良、可、差分別為19例、29例、22例、12例,治療有效率為58.54%(48/8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比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情況,觀察組82例,僅出現2例骨不連、2例切口感染,并發癥發生率4.8%(4/82),對照組出現5例骨不連、4例切口感染,并發癥發生率10.98%(9/8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有統計發現,近年來高空墜落事故、機械事故以及交通事故等發生率極高,這些事故本身伴隨極大外力,人體骨骼在外力作用下便可能斷裂,創傷性骨折由此產生。從大多創傷性骨折患者表現看,機體創傷情況下,生理功能變化極為明顯,出現代謝功能失調表現,嚴重時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具體的臨床癥狀主要以代謝性酸中毒、凝血功能障礙、體溫低等,3種癥狀保持一定的關聯關系,易出現惡性循環情況。同時,在機體受損后,自我修復功能也難以發揮原有作用,最終帶來并發癥問題。對此,實際治療中,需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外固定架恰可以滿足治療要求[5]。

創傷骨科患者接受臨床治療中,多以外固定架、內固定手術為主要方法。從內固定手術看,其要求大范圍剝離骨折處組織,對骨折處組織切開,然后復位,此時患者接受手術中便會受二次創傷,無論在手術效果或后期康復方面,都將受到嚴重影響。而對于外固定架,其在構成上主要以主架、固定針、“T”型套筒為主,是近年來骨科治療中的重要工具[6]。從外固定架治療方法優勢看,對創傷性骨折患者治療中,無需考慮到骨折斷端周邊軟組織受損情況,損傷部位可保持相對正常血運,斷骨愈合也不會受到影響。同時,利用外固定支架,因外力因素而影響骨折斷端愈合的問題也因此得以解決,在保證斷端穩定的情況下,實現快速愈合的目標。另外,外固定架可幫助患者校正移位的骨折斷端,對后期的康復訓練起到極大的幫助[7]。

該次研究中通過對比觀察組、對照組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切口長度、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可發現觀察組在治療有效率上高于對照組,如治療有效率方面,觀察組治療有效為79.27%(65/82),治療有效率為58.54%(48/8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在切口長度、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以及并發癥發生例數方面,如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4.8%(4/82)低于對照組10.98%(9/8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以往部分學者[8]研究中,比較外固定架治療、復位鋼板內固定治療,發現根骨骨折治療中,利用鋼板內固定組術與外固定架,術后6個月進行隨訪,都可達到(35±3)°Bohler角,且在切口愈合方面,利用鋼板內固定組術與外固定架的兩組患者分別達到93%、100%,說明兩種方法手術效果都較為顯著,但相比之下,從切口愈合角度以及手術操作過程看,外固定架的應用優勢都較為明顯。實際治療中,應注意對創傷骨科患者實際情況進行分析,通過X線檢查、常規檢查,評估與鑒定患者傷情,在此基礎上開展手術治療工作。具體運用外固定架治療中,安裝外固定架中盡可能以縱向固定安裝為主,調整骨折斷端位置及力線無誤,確保固定不存在問題后,檢查處理支架、螺絲與加壓桿,并對切口進行處理。這樣在外固定架安裝合理的情況下,治療效果將得到顯著提升。

綜上所述,創傷骨科患者治療中,將外固定架引入,可使臨床療效得到顯著提高,在切口長度、出血量控制、手術時間控制、并發癥控制等各方面都有明顯作用,且因治療有效率較高,對術后骨折愈合、康復訓練都可起到基礎性作用。因此,臨床實踐中,應將外固定架的應用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韻.外固定架應用于創傷骨科治療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22(4):237-238.

[2] 趙文星. 外固定架在創傷骨科中的應用及臨床療效觀察[J]. 基層醫學論壇,2015,19(24):3323-3324.

[3] 歐陽歡慶.創傷骨科患者應用外固定架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24):27-28.

[4] 劉厚兵,黃碩.外固定架在創傷骨科治療的臨床療效觀察[J].轉化醫學電子雜志,2015(6):13.

[5] 韋永忠.外固定架治療創傷骨科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6):37-38.

[6] 陳康,趙婧.外固定架應用于創傷骨科治療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10):37-38.

[7] 袁偉.外固定架應用于創傷骨科患者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18):132,134.

[8] 王宇飛. 外固定架在創傷骨科治療的臨床療效觀察[J].健康之路,2015,13(8):42.

(收稿日期:2016-07-17)

猜你喜歡
外固定架臨床療效
探討氯吡格雷預防冠心病介入治療心血管的臨床療效
131碘治療甲亢患者的后期隨訪效果分析
枸櫞酸咖啡因治療早產兒原發性呼吸暫停臨床分析
微創手術治療胃潰瘍42例臨床分析
研究腹腔鏡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術中的臨床應用
急診外固定架結合負壓封閉引流術在小腿骨折合并嚴重軟組織損傷的療效觀察
早期應用前列地爾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觀察
外固定架治療脛腓骨骨折的護理
鎖定加壓鋼板與外固定架治療脛骨遠端骨折的對比分析
外固定架在創傷骨科患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