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重合作學習,群策群力達成

2016-11-30 00:34姜萌萌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10期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數學

姜萌萌

【摘 要】合作學習是一種群策群力、匯集學生智慧的學習方式,同時也是教學開展的重要形式,無論對“教”還是“學”都意義非凡。本文結合小學數學教學經驗,通過合理劃分小組,巧設合作問題,參與合作實踐、營造師生氛圍,重視表現評價,深入思考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方式,從而更好地指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實踐。

【關鍵詞】小學數學;合作學習;有效性思考

合作學習是一種充滿智慧的群體性學習方式,無論是對于教學還是學習來說,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曾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可見小組合作可以實現學習的高效性,通過小組成員的群策群力,小組之間的交流競爭,能夠將學生智慧最大限度的挖掘出來,并實現共享智慧的學習目的。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立足于小學生個性與學習情況,善于發現問題并思考優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方法,依托群策群力的小組合作學習,促使小學數學教學水平不斷提升。

一、科學合理劃分合作小組

合作學習的主體是小學生,而小學生正處于兒童階段,他們認知能力有限,缺乏群體組織與協調能力,而且每一名小學生都是獨特的,在個性特征、學習水平、溝通交際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異,所以正在進行合作小組劃分的環節,數學教師應格外重視班級學生,充分了解他們的實際情況,秉承“小組之間同質,小組內部異質”的劃分原則,使每個小組的組員素質均衡分布,選出小組組長,同時也要把學困生劃分在不同小組,這樣,小組內部就會形成“分享智慧、分擔難題”的局面,使得小組形成一個良性互助的學習群體。

每個學習小組一般應控制在5-7人,避免小組全部男生或者女生構成的情況出現,因為這會限制學生的思維,也會對小組紀律維持、合作探究行為不利。在一個小組的內部,應合理分配角色,主要由組長、記錄員、資料搜集員、發言員等角色構成,合理的角色分工能夠調動所有組員的參與積極性,所以教師應做好組內角色分工,引導小組共同分擔學習任務,促使合作學習更好地進行下去,那么在數學課堂上,小學生共同參與的小組合作學習才會井然有序的開展。

二、巧設合作問題激發興趣

合作學習是要圍繞一定問題而開展的,數學又是小學生較難掌握的學科,其中蘊含一些抽象、邏輯性較強的知識,可以說,數學知識本身具有很強的探究性,又很難解答,所以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巧妙的設置問題,促使合作小組能夠充滿熱情的參與探討、解答的過程。換句話說,小學生合作探討的積極性,是很大程度取決于教師設置的問題的,教師應秉持趣味性、梯度性和情境性等原則,讓小組產生探究的動力,并想方設法的解開迷惑和尋找答案。

教師在設置合作學習問題之后,必須要適當的引導,扮演引導者與輔助者的角色,使得問題在小組合作的努力下而得以解決。如在講授“圓的面積”內容時,如果教師拋給每個小組“如何計算圓的面積?用一個圓形紙片能探究嗎?”這樣的問題,那么很多學生便會束手無策,那么可以適當的進行問題拆分,先將圓形轉化為近似長方形,然后提出三個小問題。問題一:近似長方形與圓的面積有什么關系?問題二:拼成的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圓的?問題三:拼成的長方形的寬相當于圓的?如此一來,每個小組都會積極的參與到細致的小問題探討中來,通過逐步解決小問題,最終將整個知識內容解答清楚,而且整個合作學習過程學生也會表現得興趣濃厚,課堂表現也會更佳。

三、促使學生樂于合作實踐

合作學習是一個群策群力的學習過程,需要發動全體組員的積極性,促使小組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在教師的引導下,開展主題探究活動,數學合作學習的開展,應引導學生進行動手操作、自主實踐,在主題活動中培養小學生合作意識,促使學生學會借助集體力量解決自身困惑,并感受到小集體的力量,養成合作習慣。

如在新授“圓柱體側面積”知識點時,教師可先展示課前做好的圓柱體模型,引導學生觀察并提問:“要給這個圓柱體的側面包上包裝紙要多大?”,之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交流與匯報,借著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動手剪開曲面,并進行成果展示。隨著學生討論的深入,教師拋出“如何知道底面周長乘高是曲面的面積?”如何操作呢?于是指導每個小組嘗試剪開制作好的模型,然后再讓所有小組討論:①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的什么?②長方形的寬等于圓柱的什么?③展開后長方形紙的面積就是圓柱體的什么面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實踐,尋找相關的知識點,并解決每個小組的學習困惑,那么數學教學也就必然會走向高效。

四、營造和諧師生關系氛圍

在小組合作學習開展之中,學生是參與的主體,教師是重要的輔助者,學生參與合作學習離不開教師的恰當指導,當然教師也不能管控得過緊或是過松,這都不利于合作學習的開展。教師應扮演好“導演”的角色,教師不但要指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更重要的是處理好自己與學生的關系,因為每個合作小組都要與教師實現互動,關注那些表現不積極、缺乏主動參與小組合作意識的學生,教師要懂得分配給小組學習任務和問題,而自己成為學生的啟發者,師生關系應該民主和諧的,使得小組合作學習真正扎根于小學數學課堂。

五、重視合作學習表現評價

教學評價是重要的教學環節,同時也是促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的重要手段。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應重視每一個小組的表現評價,進而評價每一名學生,這種評價主體原則應該是賞識性的,但也要注意激勵性與差別化,教師應根據小組合作狀態、成員具體表現、發言次數、學習成果等情況,實行小組加分制,給予相應的量化考核,給小組加減分,每月進行小組加減分結算,對分數高的小組獎勵,如設立合作精神小組獎、最佳表現小組獎等獎項,給予適當的精神或者物質方面的獎勵,那么小組之間的競爭氛圍就會形成,學生團隊意識也會顯著增強,那么合作學習氛圍也就更加濃厚。

總之,合作學習是一種智慧型教學與學習方式,可以產生無限的推動力,促使小學生更好的學習數學知識,并達成一種合作、互動、探究的良好學習局面,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應不斷思考有效的組織方式與實施策略,從而更好地引導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朝著更高效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昌茂.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探索[J].時代教育,2015(20)

[2]任立芳.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J].學周刊,2015(1)

猜你喜歡
合作學習小學數學
高中化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分析
培養團精神,開展合作學習
淺談語文課堂閱讀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