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探討

2016-12-01 22:15張瑋煒趙斌
科學與財富 2016年26期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探討林業

張瑋煒+趙斌

摘 要:林業可持續發展在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現狀進行分析,指出我國目前林業可持續發展存在的諸多問題,對林業可持續發展問題的解決提出了一些對策,目的在于推動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筆者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主要針對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討論。

關鍵詞:林業;可持續發展;探討;原因;對策

1 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概念

林業可持續發展涉及到當代人和未來人的所有要求,目標是提高人類福利和森林的綜合效益。這個概念意味著木材生產,保護生物多樣性,溫室氣體的積累,這是達到目地的一種手段,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造福后人的愿望。它也與聯合國糧農組織林業戰略相一致,其目標是通過世界可持續發展,保證森林的數量、質量,提高人類生存環境條件??沙掷m森林管理的概念是為了保證當代人和子孫后代的利益,在發展生態、經濟、社會和文化的同時,管理、維護和促進森林資源的長期健康經營,永續利用。

2 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背景

可持續發展的林業是從森林生態系統在生命支持系統中的整體作用出發,以森林生態系統在自然、社會系統中功能維護為中心,通過對森林生態系統的管理,向社會提供可持續服務,而不僅僅是某種物質產品。這種功能的維護不僅是獲取森林的使用價值,而是由使用價值所表現出經濟效益持續的保障,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生命支持系統的根本,是森林價值的本質所在。

2.1 社會經濟背景

影響和制約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因素很多,其中人口問題、經濟運行體制的變革和現行的林業政策體系是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社會經濟因素。(1)巨大的人口壓力。人口問題不僅是中國林業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重要問題,同時,也是中國整個可持續發展進程中的長期制約因素。由于人口三大高峰相繼來臨,因此必然會增加林產品需求和環境壓力,進一步加劇林業剩余勞動力的轉移難度。(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影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注定了今后林業發展必須面對市場化這一現實,促使林業必須建立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制和管理模式。市場經濟條件下,要保持林業的持續發展,就必須保證林業的比較利益能夠同其它產業基本持平,保證林業經營者的實際收入,至少不低于社會平均收益。弱質林業在多種社會經濟環境制約下,單純依靠市場運行規模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林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它不僅是社會效益大的公益事業,同時也是效益相對較低的產業,而且還是受市場機制、自然因素約束的風險產業,使得林業走向市場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陷入相對被動的困境。市場經濟要求林業通過社會化大生產,實現林業經營規?;?、生產專業化、產品商業化。

2.2 資源生態環境背景

林業既是典型的資源約束型產業,又是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的主導產業。盡管各級政府十分重視生態環境建設和改善,包括“三北”防護林在內的10大生態環境建設工程正在發揮出越來越大的環境保障作用,但是,中國可持續發展進程中所面臨的資源生態環境問題依然極其嚴峻。并且突出的表現在土地資源、水資源和生態環境三個方面。由此,也決定了中國林業在生態環境建設中的特殊作用及其任務的艱巨性:土地資源相對不足,配置不合理且承受越來越大的壓力;水資源總量少,地下水嚴重超采;生態環境形勢嚴峻。其中森林資源總量不足、分布不合理、森林生態環境功能不強是引起當前生態環境問題的重要原因。

3 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3.1 依靠科技發展林業

實施科技興林,不斷提高林業建設的科技含量是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建立林業科技創新體制,建立以龍頭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核心、以效益為目的的林業科技創新體系,深化林業科技體制改革,堅持科研成果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指導林業的發展,從根本上解決科研與生產建設脫節的問題。同時,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究,研究高新技術,提高良種苗培育水平,增加林產品的經濟價值,增強市場競爭力。

3.2 優化林業經濟結構

優化林業經濟結構,推動林業可持續發展進程是成功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物質保障。從第一產業來分析,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努力推進短時間內工業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豐產林、竹林和名特優新經濟林建設;從第二產業來分析,加強新產品研發強度,促使以低層次原料加工向高層次綜合精深加工的不斷轉化;從第三產業來分析,加強林業旅游業、花卉業相關方面的發展,爭取能夠“以二促一帶三”不斷對生產力格局進行統一調整,將那些滯后的產業加以淘汰,完全改造傳統產業,培育新興產業,促使產業重組,將林業產業中的不合理問題加以及時處理。針對林業產品結構要對其進行深入的探究,發展獨具特色的優勢產品,拓展林產品的全新作用,發展林業產業鏈,提升其附加值,以便于能夠更好的處理林業產品中的不科學問題以及產品之間的不科學競爭??茖W合理的調整產業結構,對新產品進行研發設計,提升本企業專業化水準及產品的科學技術含量,科學有力地提升企業市場競爭能力。

3.3 完善木材采伐利用管理體制

為了保證森林資源的可再生性,我國有關部門必須完善木材采伐利用管理體制,努力實現越采越好、越采越多、青山常在的良好效果。首先,在采伐審批上,要簡化申報程序和申報手續,減少中間環節,為林農群眾帶來切實利益;其次,要科學編制林地保護利用規劃與地區林業發展規劃,進一步明確不同地區林業發展的生產力布局和戰略方向;再次,引導經營者實施科學、合理經營,開發并總結出多種森林經營模式,促進木林資源的可持續經營。

3.4 健全林業管理體系

我國應該建立適應可持續發展的林業管理體制,強化政府林業部門的職能,將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等內容納入各級領導干部的任期考核目標之中,確定嚴格的處罰制度。發揮政府宏觀調控和組織協調的職能,加強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及其有關職能部門的縱向聯系與合作,共同促進林業可持續戰略的實施。推進林業生產管理組織的區域化和社會化,促進林業生態和產業兩大體系的建立。

結束語

隨著人類對可持續性發展認識的提高,對生態環境、林業資源等的保護與發展的重視,將可持續性發展的理念植入到林業管理中,已是當前我們所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務。當前的林業資源是可更新的資源,但是若人類使用完了以后卻得不到持續維護的話,我們的后代將再也享用不到這些資源,為此我們需要通過林業的可持續性發展,改善人類的福利,造福后代。

參考文獻

[1]羅志平.加強生態林業建設推動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36.

[2]白立強,張偉兵,呂茵,溫臻.參與式林業規劃方法淺論[J].林業與社會,2013(03).

[3]胡歷男,陳亮.談加拿大林業可持續發展對中國林業的啟示及建議[J].林業勘查設計,2009.3.

[4]姚曉霞.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沖突和對策研究[D].西安:西北農林大學,2004.

[5]王建邦,石春連.中國林業可持續發展與林業產業國際化[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09.1.

猜你喜歡
可持續發展探討林業
歡迎訂閱《林業科學研究》
land produces
芻議小學足球教學的訓練教學方法
體育旅游產業的特征及發展策略探討
稅收籌劃的效應問題
中小家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研究
全球資源治理中的中國角色與愿景
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可持續發展
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治
林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