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證券投資者心理分析

2016-12-01 13:58王小利杜思堯
智富時代 2016年12期
關鍵詞:投資行為應對措施

王小利+杜思堯

【摘 要】2014年年底至今,我國的證券市場經歷了大起大落,市場由高潮走向低迷的時間如此的短暫,一部分原因在于我國的證券投資者總是追漲殺跌,投資者不夠理性,盲目跟風,心理上的變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很大,因此,除了對證券市場進行基礎分析和技術分析之外,市場參與者的心理分析尤為重要。

【關鍵詞】投資者心理;投資行為;應對措施

一、投資者的非理性是必然的

理性假設的前提有三個:(一)市場中大部分參與者有很強的認知能力、分析能力和趨利避害的能力;(二)即便那些少數不具備這些能力的參與者也可以在市場中逐步學習和掌握這些能力;(三)那些始終無法掌握這些能力的市場參與中終究會在競爭中被淘汰。然而,人不可能有無限的計算能力,也并非所有的技能都能學會,人性也會有一些固有的弱點。因此,筆者認為投資者的非理性是必然的,在投資過程中,心理因素的影響甚至超越了對股票價值的判斷。

二、影響市場參與者的投資心理

很多時候,投資者總是把自己成功的投資歸功于自己的分析能力,而將不成功的投資怪罪于不佳的運氣,其實投資失敗并非運氣不好,更多的在于心理活動的變化,這些心理上的原因會影響投資者的判斷甚至最終決策,最后導致投資失敗,下面就幾個典型的心理因素進行分析。

一是盲目從眾的心理,這種心理在于市場參與者害怕錯過賺錢的機會,也害怕錯過最佳的拋出時機,導致追漲殺跌的現象時有發生,往往在投資者還沒有理清思路的時候就已經大漲大跌了。2015年上半年,A股新增股民近2000萬,而這些人當中有些人甚至都沒有系統的學過證券相關知識,只是看到別人在賺錢,自己也盲目的進入,不知道如何收放,因此,在接下來的股災當中成為了犧牲者。

二是貪婪心理,就前文說到的這2000萬的新增股民,在行情好的時候,實際上只要不是運氣太差,投資大多數股票都是在賺錢的,而這些人往往不知道見好就收,錯過最佳賣出時機。同樣的,有的投資者在買股票時一位追求低價,遲遲不肯入手,這也會讓他們錯過好的買入時機。

三是過度自信,一般來說,當投資者投資成功之后會極大的提升自己的自信心,認為自己做的決策都是對的,在一些跡象表明其判斷可能有誤的時候仍然堅持自己的決策,這會讓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遭受損失,因此,在投資時一定不能過度自信,需要去分析成功與失敗的真正原因。

四是存在僥幸心理,這種心理在股價上漲和下跌的過程中都會有,牛市當中,很多人不愿意在高價位賣出股票,僥幸的認為價格會更高,同時當價格很高的時候也會出現許多的“接盤俠”,這些人在高價位買入股票,也抱有價格還會上漲的僥幸心理,而往往這些人會被高位套牢。而在熊市當中,很多股票明明已經搖搖欲墜,但投資者并沒有馬上賣出股票,而是抱有不賣不虧的僥幸心理,認為股價會回升,但可惜的是,并非所有的股票都能觸底反彈。所以在投資過程中應當認清形勢,及時獲利了結,及時止損。

五是沖動心理,資本是逐利的,投資者入市的目的當然是為了賺錢,但一進入股市就期望價格能快速上漲的心理也是不理智的,很多股票的價格都不是一夕之間就能漲起來的,需要投資者耐心的等待,而很多市場參與者都是沖動的,一旦其投資的股票沒有太大的漲幅他就會換投其他股票,表面看來其就像是無頭蒼蠅一樣毫無章法的在投資,這在投資者也是需要克服的心理。

六是懶惰心理,這種心理的投資者表現為既想賺錢,又不肯花心思去研究,總是寄希望于他人,買媒體推薦的股票或者是他人推薦的股票,但是如果自己不掌握恰當的買賣時機就會是同樣一只股票,別人賺錢而他卻在虧錢的局面。

三、如何降低心理因素的消極影響

(一)理性對待證券投資,不能盲目從眾

理性對待證券投資可從兩個方面去分析,一是對于從未有個證券投資經驗的投資者,在進入股市之前一定要對自己以及證券市場有一個客觀的認識,需要去衡量自身是否已經具備了進行證券投資的能力,包括是否已經掌握了證券投資的基礎知識、是否熟悉了證券交易的規則、是否熟悉相關軟件的操作等,最重要的是自己是否能清晰的認識到證券投資的風險和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如果投資者能夠清楚以上所描述的內容,那么可以考慮入市,但如果投資者沒有思考過相關問題,只是看到其他人在賺錢就想投資股市,那么,很可能在今后的投資中會遇到多重困難;二是對于已經入市的投資者,在做相關的市場行為的時候,需要自己理性的分析每一次買賣的時機是否恰當,不能盲目的跟隨別人的腳步,一定要有自己的投資策略。

(二)適可而止,切勿貪婪

人性都有貪婪的一面,這是人性的弱點,在證券投資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在高價位時希望價格再漲一點,再低價位時希望價格再降低點,這樣的心理很常見,但也容易讓投資者錯失良機,一般來說,見好就收,凡事留有余地對證券投資也是有效的,股票的市場價格雖然會偏離其內在價值,但不可能偏離太大幅度,因此,當價格達到一定高度或者低位的時候,投資者就應當及時做出相應的市場行為,不要期望其還會更多地偏離內在價值。

(三)客觀分析,不能過度自信

成功的投資不一定就是自己的能力出眾,市場參與者需要理性的分析成功的原因,不能因為一次成功就認定自己的投資決策是正確的,且每次的投資選擇都是不一樣的,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自信應當有,但不能過度自信,客觀的進行分析。

(四)腳踏實地,不存僥幸心理

認真的做好每一次的買賣行為,腳踏實地,不能認為自己就是最獨特的那一個,不投機取巧,如果通過理性分析,到了該買時或該賣時就應當買賣,不能僥幸的認為價格還會朝著更有利于你的方向變動。

(五)制定止損盈利點,切忌沖動投資

在證券投資中,止損點的制定應該大多數投資者都會做,因為從心理學角度講,人們對于同等金額的損失和盈利來說,損失帶來的痛苦大于盈利帶來的快樂,所以在實踐中,止損點大多數人都會制定,但其并不一定會執行,有時候沒有到止損點的也會沖動的賣出股票,當然更多的人沒有給自己一個盈利的上線,稍微漲一點就賣,賣了又后悔,這些都是沖動行事的后果,只有做好止損盈利的規劃,才能避免這種沖動投資。

(六)積極盯盤,不能過度依賴他人

在投資期間,一定不能懶惰,每個交易日都要盯盤,非交易時間也需要關注相關的消息,因為證券市場的變化很快,稍有風吹草動都會引起價格快速的變化,因此,你依賴別人的選擇或者消息,那已經是被市場消化過了的結果,很有可能錯失良機。并且,每一個投資者的投資思路和策略不一樣,你可以選擇與別人一樣的股票,但你不可能完全復制別人的思想,因此,證券投資需要投資者積極參與其中每一個環節,形成自己的投資思路,才能在投資中保持清醒的頭腦。

【參考文獻】

[1]趙新順.行為金融與投資行為[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2]張祖國.證券投資分析[M].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0.

[3]蒙政彤.股海練心.寧靜致遠---談談提高投資心理素質[J].南寧職業大學學報,2013(02).

[4]何基報,魯直.中國證券投資者買賣決策的實證研究[J].復旦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5).

[5]劉紅忠.投資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猜你喜歡
投資行為應對措施
盈利能力、環境執法與環保法律實施的股價沖擊
社會資本、政治關系與公司投資行為研究
淺析高職院校學生厭學現象及應對措施
融資結構對投資行為影響的實證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