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與策略

2016-12-01 16:24魏佳杏朱曉聚
智富時代 2016年12期
關鍵詞:留守兒童家庭教育農村

魏佳杏+朱曉聚

【摘 要】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場所,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中起著奠基的作用。近年來,隨著進城務工的農民人數的增加,農村留守兒童群體的規模逐年變大。由于父母常年在外,留守兒童中出現的問題的越來越多,叛逆、輟學、打架斗毆、網癮等等。歸根到底的主要原因還是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不到位,不及時。他們都是祖國的花朵,未來的希望,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農村留守兒童問題迫切地需要得到解決,下面是對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問題的分析和解決策略的探究。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民涌入城市,躋身于繁華的城市中打拼,掙錢,隨之,產生了一批特殊未成年人群體—農村留守兒童。農村留守兒童是經濟社會發展進步的產物,同樣也成為了成年人追求財富、想創造良好生活條件卻不慎忽略的棲牲品。家庭本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對孩子的個性的養成、品質的培養和健康成長有著非常關鍵的無法取代的作用,這些孩子們在他們成長的關鍵時期,卻沒有父母的監護,缺乏家庭的溫暖。他們和爺爺奶奶或者親戚朋友在生活在一起,生活起居得不到父母的叮嚀和囑托、心靈上得不到父母的疼愛與引導,由于傳統的家庭模式發生了變化,農村留守兒童出現了諸多非常嚴峻的問題,如輟學、網癮、早戀、打架斗毆,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等等。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中所存在的問題做出全面的剖析,找出應對策略是是當下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出現的問題的重中之重,只有這樣才能使農村留守兒童得以健康快樂地成長,保障我國未來主力軍的質量。

一、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的剖析

(一)親情饑渴,性格畸形

據調查顯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幾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兒童與父母通話、通信頻率月均不足1次。由于父母長期外出,和孩子在一起是聚少離多相處的時間很少,父母親和孩子之間又缺乏溝通和交流,留守兒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遇到心理問題得不到正常疏導,其父母遠遠沒有達到作為監護人的角色應該應盡的義務和對父母的要求。這些極大地影響了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由于親情缺乏和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陰影導致一部分留守兒童行為習慣較差,表現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為孤僻、缺乏愛心和交流的主動性,還有的脾氣暴躁、沖動易怒并且極易產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為失控甚至犯罪的傾向。

(二)隔代監護,溺愛過度

一般父母外出務工后,會把兒童托付給年邁的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照顧。由于隔代血緣關系,祖輩本來就非常疼愛自己的孫子女,再加上“留守兒童”的父母不在身邊,缺少父母親的關愛,祖輩們就更易對他們產生憐愛之心。如此,往往無條件的滿足孩子們一切物質上的要求,哪怕是無理的,力所不及的,也要滿足孩子們。這樣直接導致“留守兒童”性格上的缺陷,任性、自私、逆反心理重;性格孤僻,自我為中心,合作意識差等等。

“留守兒童”長期與父母分離,負責照管孩子的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不僅年邁而且絕大多數文化素質較低,甚至是文盲和半文盲,他們認為只要一日三餐讓孩子吃飽,有個安全的地方供孩子住,不讓孩子挨凍受餓就算盡到了監護的責任。另外,祖輩的生活環境、經歷已經和當代社會明顯脫節,忽略或較少在精神生活方面關心“留守兒童”,重養、輕教育,他們的教育方法已經不適用于當代的孩子。這些不太科學的教育方法自然不能很好地、有效地管理、引導孩子。無論是從體力上來說還是從智力上,老人都無力承擔對“留守兒童”的教育責任。如此就直接導致了農村“留守兒童”學習成績不好,學習上又缺乏自覺性、積極性和刻苦的精神。由于家庭沒有稱職監護人,學校、家庭又無法溝通,孩子的學習成績提不起來,學生厭學情緒日趨嚴重,叛逆,逃學各種情況倍出,“留守兒童”變得越來越難管理。

(三)德智教育不足,過分依賴學校

一方面在德育上,很多家長重智輕道德,重身輕心,大多數的家長都認為只要孩子成績好,身體好才是最重要的。忽視從小培養孩子的良好德行,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忽視了習慣、個性、情感、價值觀等人格的培養,更不知道如何培養。在智育上,又過分關心分數,分數代表一切,分數成為評價孩子品學的唯一標準,認為成績好就是有出息的孩子,成績不好就是“不聽話”的孩子,忽視孩子智力開發和創造力的培養。另一方面,家長在教育上過分的依賴學校,認為學校是孩子的象牙塔,學校是孩子的天堂;認為學校是教育的專業機構,有能力、有責任教育好自己孩子;還有部分家長認為把孩子送進了學校就等于送進了“保險箱”,培養孩子是屬于學校應盡的責任,能否成才就全靠學校和孩子自己了?!傲羰貎和钡母改赋D暝谕獾仄饺彰τ趻赍X養家,無暇顧及孩子有何情緒波動,孩子的學習情況,更沒有精力照顧孩子的學習,只管繳納學費,書費等。一般,在外務工的家長從不主動與學校溝通,詢問孩子的學習情況、在校表現等等。同時,學校與家長的聯系也很少,直接導致了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缺乏配合與協調,對“留守兒童”不管是學習還是性格上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二、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的改善策略

(一)組織監護人再教育

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家庭教育是基礎,要想改善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問題,關鍵還在于父母。應加強組織對農民的成人教育和繼續教育和培訓,“留守兒童”的父母應從思想上樹立高度的家庭教育意識,切實認識到家庭教育對孩子身心發展的重要性。父母在外出打工時要謹慎地選擇務工地區和時間,把孩子列入考慮因素,盡可能地把孩子接到身邊照顧,讓孩子感受家的溫暖,享受父母親的愛。即使由于某些原因不能把孩子帶在身邊的,也要定期與孩子聯系交流,及時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身體、心理情況等,在允許的條件下?;丶铱纯春⒆?,使他們真正地體會到親情的溫暖、歸屬感和父母親對他們的關愛。另一方面,“留守兒童”的父母應該轉變教育觀念,不要一味地只看重分數,忽視孩子其他方面的發展。要做到重視孩子全面發展,在教育上講究策略,改變一味的物質補償方式,多點關愛,多些撫慰,多給孩子心靈上的疏導和思想上的引導。

(二)強化家校聯系

學校作為“留守兒童”成長過程中另一個極其重要的場所,應該做到及時與家長溝通孩子在校的各種情況以便盡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校要詳細記錄留守兒童的情況,準確掌握他們的具體情況,建立家校聯系制度:一是學校與留守兒童的家長或臨時監護人經常取得聯系;二是循序漸進,通過一定的措施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和對教師家訪的誤解,利用節假日召開家長會或家訪溝通;三是舉辦臨時監護人培訓班。及時展開有針對性的教育活動。于此同時,還要開展心理咨詢活動,建立心理咨詢輔導站,以便老師們及時發現“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給予及時的心理輔導,幫助他們養成健康的積極向上的心態,促使他們快樂學習。

社會是由個人組成的,一個協調的整體。各個家庭是社會的元素,所以說“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不僅僅是一個教育問題,它更是一個社會問題,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解決這一社會問題就需要政府和全社會人員的參與,我們要積極地關注留守兒童及其家庭教育問題,密切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和教育問題,才能真正促進“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讓農村“留守兒童”在愛的關懷下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李瑞芳.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出現問題的思考[J].農村教育,2013(11).

[2]林艷.淺談“留守兒童”教育[J].現代教育科學,2012(3).

[3]王愛蓮.關于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思考[J]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4(9).

[4]石人炳.人口變動對教育的影響[M].中國經濟出版社,2013(10).

[5]喬亞.基于公共政策的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探討[J].農村教育,2015(7).

[6]王浩麗.探究留守兒童的教育情況[J].觀察與思考,2014(2).

猜你喜歡
留守兒童家庭教育農村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家、園合作是幼兒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初中生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
家庭環境對中學生性格及成長的影響
幼兒教育改革進程中幾個重要問題的探討
贊農村“五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