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充分挖掘傳統文化的審美內涵,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2016-12-01 08:41李文術
新課程·中學 2016年9期
關鍵詞:結體情趣美的

李文術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所蘊含的審美教育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值得每一個教育工作者認真研究和挖掘。作為我國特有的手工編結的裝飾品,中國結造型優美、色彩艷麗,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因此深受學生的喜愛。通過教學,不僅讓學生學會幾種常見的中國結的編結方法,引發對中國結的起源、發展、演變、包含的種類及其各種結名稱的寓意等的關注,還能使學生在觀察分析和動手操作中,感受中國結內在的美,由此達到培養學生審美情趣的目的。

一、感受中國結的形式美

美術作為一種視覺藝術,必然依賴形式而存在。教師可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中國結的線條、色彩、結構等,感受中國結的形式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中國結多為紅色,其主要部分是結體,結體的外觀都上下左右對稱、正反面相同,具有一定的體積感,體現了一種厚重美。每一個中國結都用一根線編成,采用綰、結、穿、繞、纏、編、抽等多種技法,使結體循環有序,體現一種韻律美。

從結體抽出來的環狀耳翼以其優美的線條,在結體周圍兩兩呼應、相伴相生,其形狀、長短都要求恰到好處,才能產生對稱的美。相對來說,結體的形式靈活多樣但也存在一些固定的模式,耳翼則千變萬化,它或多或少、或大或小,極富節奏感。垂掛在中國結末端的流蘇,看似簡單卻舉足輕重,它的運用使中國結更加風情流轉、搖曳多姿。

總之,對形式美的法則如對比、統一、變化、均衡等的完美運用,使中國結外觀富有極強的裝飾性。

二、發現中國結的材質美

課堂上,教師展示一些有代表性的中國結實物,讓學生仔細觀察,再動手去摸一摸、比一比,體會各種材料的不同質感,這樣才能加深對材質美的理解,加強審美感受能力。

中國結有的結構簡單,有的卻比較復雜,但它們所用的原材料一般都有規律可循,不外乎以下四類:線、珠、穗、絲。

中國結最主要的材料是“線”?!熬€”的種類很多,包括各種絲、棉、麻、尼龍、混紡等等,只要具有一定的柔韌性都可用來編結。通?!熬€”的紋路越簡單越好。有的“線”光滑、有的“線”柔順、有的“線”綿軟、有的“線”硬挺……不同質感的“線”會使中國結呈現不同的風格。

能編入中國結的配件也很多,主要是各種小珠子,還有環、管、玉佩、金銀、陶瓷等飾物,不管是小巧的、粗重的,還是細膩的、粗糙的……都統稱為“珠”,因為它們附著于中國結主體的方式都大同小異。

“穗”是用于流蘇的元素。與“線”相比,穗的特征是細而散,起裝飾美化作用,一般只用于結尾。

“絲”的用量很少,比“線”和“穗”還細,大多用來包扎捆綁“穗”以形成流蘇,有時為防止結形松散也用來縫合,使結體更緊湊、更結實。

中國結由于構成材料的材質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表面肌理,產生了或精致或粗獷、或華麗或質樸、或奔放或含蓄的不同風格,都在松緊、聚散、虛實、剛柔的辯證關系中散發出各自的魅力。

三、體驗中國結的空靈美

教師要以精煉的語言、準確的演示帶領學生親身體驗中國結的制作過程,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感受中國結虛實結合、剛柔相濟的造型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熱情。

中國結的空靈美是由其虛實結合、剛柔相濟的造型特點決定的。像所有中國傳統藝術一樣,中國結也講究虛實結合。用線緊實的結體,和用線比較松散的流蘇之間,以及結體所具有的“面”,跟構成內耳、外耳的“線”之間形成的對比關系就體現出一種空靈的美。

古人將一根紅繩經過穿插纏繞使之循環往復、時分時合,變化出姿態萬千的結飾,其構思之精巧不禁使人聯想到老子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哲學思想。中國結的“線”無不彰顯柔性之美,“穗”將其柔性發揮到了極致,而“珠”在一定程度上又彌補了“線”的不足,將其剛性特征展露無遺。這里,“陰陽”“分合”“粗細”“軟硬”等都巧妙地達到“和諧”狀態,一個小小的中國結竟也閃耀著諸多道家智慧的光芒!

四、激發創造美的欲望

美術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創造美的能力。中國結承載了太多的文化內涵,要達到培養學生審美情趣、提高審美能力的目的,兩三節手工課顯然還遠遠不夠。因此,教師要長期努力,反復摸索,有目的地將傳統文化的精髓與美術教學內容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既獲得知識和技能又受到美的熏陶,在此基礎上才能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將學到的知識技能運用到生活中,并有意識地改變或創造自己的生活。比如,讓學生將親手設計、制作的中國結用于班會、元旦聯歡會、學校運動會等活動,營造喜慶熱烈的文化氛圍;利用中國結的編結技法制作頭飾、發夾等小飾品或小掛件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鼓勵和引導學生借鑒中國結的編結、串珠、捆扎甚至縫合技術,嘗試著進行發夾、胸針、手包、小動物造型等設計,培養學生用審美的眼光審視生活,并善于用靈巧的雙手創造美好生活。

幾千年的人類文明史,也是一部人類對美苦苦追求的歷史。中國傳統文化的美,是需要人們長期不斷去認識和挖掘的,個人審美情趣的培養,也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美術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遵循學生心理、智力發育的規律,以靈活生動的教學方式啟發學生潛在的智慧,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了,才能有意識地發現美、鑒賞美、創造美,才能自覺為保護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盡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劉雅丹.中學美術教學中的學生審美情感培養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1.

[2]胡麗芳.中學美術教學中的學生審美情感培訓研究[J].藝術品鑒,2016(9).

猜你喜歡
結體情趣美的
規范化的清代刻本宋體字與楷書結體差異淺析
好美的霧
愛情趣數字
夏蟲情趣
用筆之“易”與“不易”
細致描寫再現情趣
結體:小學軟筆楷書教學的重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