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課如何從公開課的T型臺上走下來

2016-12-01 11:12胡小玲
新課程·中學 2016年9期
關鍵詞:精品課公開課理念

胡小玲

關于公開課,很多人持不同的評價。有的認為是作秀,是經過包裝的蹩角戲,有的認為是一種示范,把教學改革的理念、方向展示出來。如果公開課僅僅是加了一些包裝,而沒有深刻內涵,那一定是蹩角戲,但是把其中的新思想和理念都理解為“包裝”,我也不敢茍同。公開課未必都是精品課,只是很多精品課存在于公開課中,有思想、有創意、有詩意、有境界,值得學習和借鑒。有的老師說:“公開課就像是T型臺上的模特,很新穎,很好,但是對我們不實用,我們平時做不到”。為什么公開課的“包裝”在平常教學中用不上?平時的課如何出精品?褪去包裝,不去依葫蘆畫瓢,把精品課的某些精髓融入常規教學,才能真正實現精品課的常態化。

一、在了解學生上多下功夫,讓學生始終有“存在感”,能夠參與到課堂學習中

精品課選擇的班級,學生總體上素質較好。即使是臨時抽取的班級,也因為有很多教師聽課,學生想要表現好一些而更加認真,積極融入課堂活動中,教學設計針對的學生學習情況起點比較高,這也是很多教師覺得常規課教學中難以適用的一個因素。

不同的學情,教學設計自然不同。華南師大黃牧航教授在《從課程理論角度看過程與方法的設計》一文中提及:面對《1929—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和羅斯福新政》一課,關于“過程與方法”目標,我們可以有不同的設計方法:

方法一:通過搶答游戲識記1929年美國經濟危機的主要知識點。

方法二:通過回顧1825年資本主義世界第一次經濟危機的情況,探討美國1929年經濟危機的特點。

方法三:通過收集和展示1929年美國經濟危機的圖片,體會大危機給美國經濟造成的巨大震蕩。

對于一個基礎較弱的班,方法一就是一個好設計,如果非得用方法三,那明顯是拔高了。事實上,公開課中的精品課,通常是采用方法三的,因為這更能體現教學的高層次,實際上學生的水平可能更適應方法一。

不照搬精品課的模式,而是取其思想和理念,與自身的實際相結合。這需要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個性特點,基于學情,適合學生的學習水平,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設計教學方案,在反思對比中選擇最優方案,創設適合學生的課堂,了解學生以什么方式更容易被接受,讓學生盡可能地參與到課堂中來,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以學生為出發點和歸宿。

二、在豐富素材上多下功夫,讓學生始終有“新鮮感”,愿意參與課堂學習中

精品課,課前教師都經過對各類教學資源的充分挖掘,從大量素材中去粗取精,重新整合。這種課堂所耗費的時間和精力非常大,教師心有余而力不足,難以在平時的課堂中持續。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教師注重課程教學資源的積累。一方面,全組教師分工協作,建立教材相關知識的教學素材庫,日常積累,分類編碼,并且不斷更新,供教師提取使用。另一方面,教師參加各類進修學習和自主學習,有意識地積累和更新教學資源,讓更多生動的素材進入課堂。生動多樣的素材讓學生對課堂充滿期待和新鮮感,轉變被動學習的方式,愿意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效果將會更佳。

三、在表達方式上多下功夫,讓學生始終有“共鳴感”,將情感融入課堂學習中

精品課課堂教師語言或平實,或生動,或激情洋溢,或和風細雨,情感飽滿,精練準確的表達是其共同的特色。講授不是灌輸,講授法教學同樣可以滲透新課標提出的許多高端理念,講出濃濃的“歷史味”。教師一方面要博覽群書,有底蘊才會生動;另一方面也要善于轉化為學生易懂、感興趣的語言。教師不斷錘煉,用形象的語言描繪歷史場景,給學生以畫面感;用精練準確的語言闡釋歷史概念,培養學生的分析思維能力;用幽默的語言調節課堂氣氛,貼近學生的生活??傊?,讓生動精練的語言成為一種常態,引學生入勝,產生共鳴。

四、在教學組織上多下功夫,讓學生始終有“獲得感”,在課堂學習中啟發思維

精品課的教學組織比較緊湊有序,把知識和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有機統一起來。平時的很多常規課,大多側重知識的傳遞、講解、知識體系的構建、解題能力的訓練,教學目標被嚴重窄化。作為一定程度上引領教學的高考試題,近些年越來越側重對學生歷史素養和思維能力的考查,教學中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已成為必然要求。運用精品課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自主探究的理念,提供素材,設計探究性問題,用多種方法使學生的思維動起來。經過思考和交流獲得的知識會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獲得感、成就感。同時教師的培養目標應長遠一些,面對高考又高于高考,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培養真正的人。

把精品課的新思想和理念融入常規教學,精品課就不僅僅是T型臺上的展示,而是步入尋常百姓家了。將精品課大餐的配料與烹調方法運用于常規課的家常菜,既不花哨又營養美味,何樂而不為?

參考文獻:

[1]姚振文,王緒秀.時下公開課:一臺包裝了的蹩腳戲[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2(9).

[2]黃牧航.從課程理論角度看“過程與方法”的設計[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7(9).

猜你喜歡
精品課公開課理念
論民間舞課堂教學的繼承與發展——以“東北秧歌典型人物精品課”為例
網絡教育大學語文精品課程建設現狀及其對策研究*
淺談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一節公開課的誕生記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進醫改
中醫理念的現代闡釋
“一網打盡”還是“循序漸進”——由公開課《水調歌頭》說起
基于知識管理的精品課知識共享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