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文言文有效教學“四環節”例證研究

2016-12-01 13:03李丕軍
新課程·中學 2016年9期
關鍵詞:四環節少教多學有效教學

李丕軍

摘 要:文言文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學業水平考試的熱點,重點考查學生的記誦積累,考查他們能否憑借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不少教師和學生花費很多精力、很多時間來攻克這部分內容,效果不是很好,時間、精力與效果沒有形成正比。通過八年級上冊《三峽》作為課例,結合“少教多學”的教學原理,針對文言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深入分析了“讀、背、譯、析”四環節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關鍵詞:文言文;有效教學;四環節;少教多學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誦讀古代詩詞,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痹u價學生閱讀古代詩詞文,《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重點考查學生的記誦積累,考查他們能否憑借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

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中,文言文、古詩文占主要的地位。以2015年九年級學業水平考試為例,古代詩詞名句名篇默寫占8分,課內(外)文言文閱讀占10分,古代詩詞賞析3分,合計21分。分值占五分之一。但是花費的時間也不少,每一冊教材中,老師都會安排提前教學文言文,對于學生來說,整個學期都在為文言文的背誦費勁,效果依然不好。通過多年的教研與思考,認為文言文教學要充分體現“讀、背、譯、析”四個環節,并且每一個環節要讓學生確實投入其中,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真正動起來。

《三峽》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筆者聽了多位教師授課,其中,姚老師的課吸引了我。姚老師的教學設計中體現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落實“讀—背—譯—析”四個環節,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真正動了起來。

從教學方法來看,姚老師首先組織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疏通文字障礙;接著學生有節奏地示范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思考,然后做出評價;其次,教師拋出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見解,結合自己的思考與見解小組內討論交流;再次,交流各小組討論的重點問題的結果,鞏固記憶;最后課堂測評,測評主要圍繞學生現有的教學輔助資料,測評采用自主獨立完成。

從以上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來看,姚老師開展《三峽》教學充分體現了文言文教學的“讀背譯析”重要環節,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動性,確實讓學生真正動起來。

讀——文言文教學的基礎,學生真正動起來是學好文言文的前提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姚老師的這節課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個性化,從閱讀到思考到測評,基本上圍繞學生獨立思考與小組合作來開展。學生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討論,在討論中交流,在交流中獲得新的知識。整節課學生都在不停地閱讀,積極討論閱讀中遇到的問題,交流閱讀的心得,在閱讀中解決文本的問題、教師設計的問題、同學提出的質疑。

背——文言文教學的關鍵,學生真正動起來是背誦文言文的重要途徑

文本讀了以后能背下來是文言文教學的基本要求,是文言文學習的基礎,是學好文言文的前提。姚老師在組織本文教學中有意識地設計多種閱讀方式,根本目的就是讓學生熟悉課文,背誦文本,姚老師在組織學生閱讀過程中,不間斷地抽查學生的背誦情況,學生在不經意中自覺或自發地動起來了,只有學生親自實踐背誦的過程,背誦才有可能。文言文能否背誦,關鍵是學生是否投入到背誦實踐中,本節課姚老師通過多種方式讓學生朗讀,又采用多種方式檢查學生的背誦情況,這是文言文背誦的重要途徑,也是較好的方法。

譯——文言文教學的重要環節,學生真正動起來是最基本的保障

文言文翻譯是一個難點,也是一個重點。倘若教師包辦代替或者部分學生包辦代替,那么文言文學習就是走過場。本節課中,姚老師有意識地讓學生在反復閱讀中結合課本上的注釋獨立自主進行翻譯,翻譯重點詞語、重點句子乃至全文,雖然浪費了許多時間,翻譯出來的參差不齊,有的甚至不著邊際,但是,通過學生獨立翻譯,加上注釋和工具書,結合小組討論交流,效果很好,比起教師翻譯,讓學生心不在焉、打瞌睡、不聽等各種現象還是要好很多;比起照抄文言文對照翻譯,比起一直讓好學生代表翻譯要好得多。通過讓每一位學生親自投入到文言文的翻譯中,既給了學生學習的緊迫感,又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析——文言文教學的最高要求,學生真正動起來是實現目標的希望

文本分析是閱讀教學的重點,文言文也不例外,也需要文本分析,需要解讀。目前,文言文也好,現代文也好,多數教師基本上是提高難度分析,超出學生的水平和課標要求進行分析,并且很多教師基本上是分析給學生聽,時間長了教師就在唱獨角戲了。姚老師在教學《三峽》一文時,分析得恰當適中。首先,教師理念新,以問題為主線,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其次,教師所設計的問題簡單適中,緊扣教材,緊扣學生特點,緊扣課程標準要求,比如“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描寫三峽自然景觀的?”“找出文中寫景的句子,體會他們的特點?”這樣的問題緊緊抓住教材的要求,同時學生很容易回答;再次問題設置體現文本要求和作者思想。

《三峽》是一篇模山范水的好文章,文章以凝練生動的筆墨,寫出了三峽的雄奇險拔、清優秀麗的景色,文章篇幅不長,但是體現了人與自然融為一體。姚老師在教學這篇文章中充分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為主,滲透交流與合作,讓學生切實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真正是課堂的主人,并且認真實踐讀、背、譯、析四個重要的環節。

參考文獻:

[1]李小燕.“少教多學”方法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4(12).

[2]朱佩紅.中學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策略初探[D].華東師范大學,2006.

猜你喜歡
四環節少教多學有效教學
“四環節”下的牛津英語課堂模式
淺談高中英語有效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新理念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四環節”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運用
談信息技術在“四環節”教學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