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國防科技工業區域融合中企業間網絡的劃分及主要類型

2016-12-03 21:53謝玉科程昊
經濟師 2016年10期
關鍵詞:類型

謝玉科+程昊

摘 要:企業間網絡兼具企業與市場的雙重優勢。既可實現大規模經濟效益,又可避免科層組織的高額委托—代理成本;既能發揮企業獨立決策的靈活優勢,又可避免市場無序與機會主義盛行的缺陷。企業間網絡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組織?在國防科技工業區域融合進程中,存在著哪些類型的企業間網絡組織?文章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分析與闡述。

關鍵詞:國防科技工業區域 企業間網絡 類型

中圖分類號:F276.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6)10-010-03

一、國防科技工業區域融合中企業間網絡的劃分思路

劃分企業間網絡的標準有很多種類,如企業間網絡涵蓋的地理范圍多大、是否存在第三方治理機制、網絡的穩定性程度如何等都可以作為劃分企業間網絡類型的標準,本文不再一一例舉。在此,本文將從新制度經濟學角度,探討國防科技工業區域融合中企業間網絡的分類。在新制度經濟學看來,企業、企業間網絡與市場在本質上都屬于配置經濟資源的組織形態,是調節社會經濟活動的三種制度安排。在社會經濟生活中,至于人們具體采取哪一類型的制度安排,則取決哪一類制度安排更能節約交易成本及提高產出效率。因此,從新制度經濟學視角來劃分國防科技工業區域融合中企業間網絡類型,不但可以更好地把握企業間網絡的經濟學意義,而且,也比較適合國防工業領域中企業間網絡的主體特征,有利于科學認識企業間網絡的內在本質。

在民用經濟領域中企業間網絡的運行以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率為第一目標,但是,在國防工業領域中,國科技工業所依托的企業間網絡在追求經濟效率之外,更要注重軍事效率,即要確保武器裝備研制生產的穩定性和時效性。為了實現軍事效率,國家對國防科技工業建立了一套嚴密的管理體系,這使得國防科技工業在區域融合過程中要比民用企業受到更多的計劃調控,這也決定了國防科技工業區域融合中的企業間網絡相對于一般性企業間網絡具備了更多的計劃性特質。為了剖析這種特質,從制度層面來對國防科技工業區域融合的企業間網絡進行分類是必要的。

在新制度經濟學理論視野內,企業依靠計劃機制來指揮經濟活動,市場則依靠價格機制來協調經濟活動,在市場和企業之間的寬闊領域中,就是廣泛存在的企業間網絡,它具有市場和企業的雙重屬性。國防科技工業正是依托這種具備“市場+計劃”雙重優勢的企業間網絡開展區域融合的。當然,由于不同的國防科技工業擁有的技術特質、研制生產的武器裝備、所處的經濟環境等存在很大的差異,國防科技工業在區域融合中所依托的企業間網絡也有很大的差異。事實上,國防科技工業區域融合過程中的企業間網絡組織,有的看起來企業(計劃)的性質多一些,而有的則市場的特征多一些。為了清晰地理出這些不同類型的企業網絡,本文依據“市場—企業”的劃分標準,對其進行科學分類?!笆袌觥髽I”這條劃分標準可以用圖1表示出來。

二、國防科技工業區域融合中企業間網絡的主要類型

根據“市場—企業”劃分標準,國防科技工業區域融合中企業間網絡組織總體上包含兩大類型:即“企業屬性>市場屬性”的企業間網絡和“市場屬性>企業屬性”的企業間網絡?!捌髽I屬性>市場屬性”的企業間網絡也可稱為“輪軸式網絡”,因為從形狀上看,該網絡的內部關系往往以一個或幾個大型的國防科技工業為核心,大量的中小型企業在大型企業周圍,形成層層配套關系?!拜嗇S式網絡”的企業特質比較明顯,處于核心位置的國防科技工業掌握著核心技術、關鍵資源、市場需求等優勢,在網絡占據著絕對主導地位,對中小型配套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具有很大的影響,甚至可以決定這些配套企業的生死存亡。在輪軸式網絡下,核心企業與配套企業之間的關系類似企業總部與各分公司或分支機構的關系,整個網絡像一個“動態組合”的大型企業。

另一類“市場屬性>企業屬性”的企業間網絡,其市場屬性較為明顯,網絡中軍民企業間并無明顯強弱之分,每個企業擁有各自的核心技術或資源,企業通過網絡深化了分工協作,實現軍民雙向融合,整個網絡效率是通過所有企業的緊密合作而實現的。從形狀看,此類網絡可以稱為“馬歇爾式網絡”。{2}網絡內的企業關系是平行的,不存在核心企業對配套企業的主導關系。如果忽略企業間長期性的契約或合作關系,網絡內僅僅存在市場交易行為了。

當然,在這兩大類型企業間網絡內部,市場屬性與企業屬性 “差額程度”存在大小之分,因此,每個大類型的企業間網絡內,還存在著許多具體的企業間網絡組織形態。下面,我們依據前述的標準作進一步細分,并分別闡述其特征。

(一)“輪軸式”企業間網絡的類型細分及特征

在對“輪軸式”網絡的細分過程中,可以運用前述“市場—企業”標準,按照企業屬性>市場屬性的“差額程度”進行分類。企業屬性越是顯著的“輪軸式”網絡,意味著核心企業對配套企業的控制程度越高,網絡的企業屬性越強,反之亦然。按照這種思路,“輪軸式”企業間網絡又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如圖2所示)。

1.供應鏈企業間網絡。供應鏈企業間網絡是與“企業科層組織”最為接近的網絡組織。武器裝備從研制生產到軍隊的部署使用,經歷了從原材料供應商到各個環節的研制生產商、再到軍方的部署使用,形成了一條武器裝備建設需求滿足過程的供應鏈。從某種程度上看,武器裝備的供應鏈是由軍隊的武器裝備建設需求驅動的,而不是由武器裝備研制生產商驅動的。在實際供應鏈中,有大量的軍民企業參與到武器裝備研制生產過程中來,這些企業之間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供應鏈企業間網絡。在供應鏈企業間網絡中,每個企業都承擔著特定的供應鏈某一環節的功能。如原材料供應商供應原材料,研制生產方商負責武器裝備的設計與生產,修理部門負責武器裝備的維修等。供應鏈企業間網絡將參與武器裝備研制生產過程的所有軍民企業整合為一個“整體”,能夠獲取“集聚效應”。軍民企業依托供應鏈企業間網絡,可以實現專業化分工、資源互補及戰略聯動,使網絡內的企業可以獲得非網絡內企業所無法企及的競爭優勢。在信息化時代,武器裝備更新換代速度加快,這種競爭優勢對武器裝備發展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

供應鏈企業間網絡具有特定的范圍界定,通常情況下,只有那些共同組成既定的武器裝備供應鏈的軍民企業才屬于同一供應鏈企業間網絡。

2.分包制下的企業間網絡。分包制是國防科技工業區域融合采用最廣泛的企業間網絡,在某些方面,它與供應鏈企業間網絡非常類似,比如都表現為價值鏈結構的縱向網絡。但實質上,兩者存在著差異:(1)研究視角不同。供應鏈企業間網絡是從武器裝備需求的角度研究問題,即如何通過需求驅動對供應鏈進行有效地整合;而分包制企業間網絡是從武器裝備供給的角度思考問題,即如何通過外包合作,促進專業分工,實現有效供給。(2)網絡覆蓋范圍不同。一般情況下,供應鏈企業間網絡由參與供應鏈過程的軍民企業組成,但分包制網絡還包括大量的潛在的國防承包商。分包制的一個目標為了增加武器裝備供給市場的競爭程度,而適量的潛在國防承包商的存在有利于達到這個目標。

當然,大型國防科技工業通過分包制企業間網絡來組織生產,是基于經濟效率和自身資源局限而作出的選擇。在信息軍事時代,戰斗機、艦艇(航空母艦)、戰略導彈等大型或戰略性的武器裝備日趨復雜、造價成本不斷攀升,由一家軍工企業獨立研制生產一項大型武器裝備,既在經濟上缺少效率,也在資金技術實力上難以承受。因此,采取“總承包商—分承包商”的分包制模式成為促進武器裝備研制生產的有效途徑。從經濟學上看,分包制是指大型國防科技工業以交易契約、模塊化管理、標準控制等綜合手段,通過長期合作的形式將原本在企業內部完成的服務供給或零部件生產等業務,外包給周圍的配套企業來完成。分包制的主要特征是:(1)運用了綜合管理手段。核心企業與配套企業既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實現雙向高效的互動交流,又通過法律契約手段,規定雙方的權利義務;(2)實施長期性合作,這是由軍事資產專用性特征及武器裝備供給的穩定性要求決定的;(3)業務共同控制,武器裝備供應鏈的不同環節的協作由總承包方與各分包方共同協商確定,中間性的零部件產品的質量由發包方控制;(4)風險共擔,包括武器裝備的研發風險、投資風險等由軍方與企業共同承擔。在商業領域,分包制最早產生于日本。在國防工業領域,很多武器裝備的研制生產采用該企業間網絡組織形式。

3.連鎖經營企業間網絡。連鎖經營是指經營同類產品的若干個企業,在同一核心企業的領導下,遵循統一的經營理念與方式,進行集中采購與分散銷售等共同經營行為。它是核心企業在商品銷售環節實現商業活動標準化、專業化、統一化和單純化以達到規模效益的重要途徑。在現代經濟活動中,連鎖經營建立在契約基礎之上,核心企業通過契約授予加盟店的特許權(商標的使用權或商品的經銷權),加盟店向核心企業上交使用特許權的相關費用,并承擔契約規定的義務。連鎖經營在國防科技工業的“軍轉民”過程中運用較多,主要集中在軍企的民品銷售環節。例如,連鎖經營是長虹集團銷售長虹彩電一個重要營銷方式。大量的私人銷售企業與長虹集團簽訂商品銷售合同,組建長虹電器銷售加盟店,形成了“總部(采購、配送)+眾多加盟店(銷售)”結構的連鎖經營企業間網絡。對核心企業來說,連鎖經營企業間網絡能夠吸納外部的優勢資源,擴大產品銷售渠道;對加盟企業來說,鏈鎖經營企業間網絡能提供穩定的供貨渠道、有利于集中進貨,可實現規模經濟。

4.綜合商社組織生產的企業間網絡。綜合商社是一個以貿易為主體,集貿易、金融、信息、綜合組織服務于一體的組織形式,在綜合商社組織生產的企業間網絡中,綜合商社屬于核心企業,它在把握市場需求的基礎上,再組織大量的中小型企業進行生產,產品統一由綜合商社負責銷售。綜合商社會不僅具有廣泛的銷售渠道,而且也有很強的金融實力,能在資金和技術設備為中小型生產商提供支持。

日韓等國一些大型跨國公司通常依托綜合商社組織生產的企業間網絡中組織跨國生產與交易活動,如韓國三星集團、日本的三井物產株式會社、住友商事株式會社等。綜合商社組織生產的企業間網絡以貿易商社為龍頭,將金融、信息、制造、服務等產業進行有效地整合,可以成倍地放大原有行業的貿易功能、信息功能、金融與投資功能、組織協調功能和服務功能,極大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在我國國防工業領域,由大型軍貿公司為龍頭的綜合商社組織生產的企業網絡也初具雛形,在國防科技工業區域融合進程中發揮重要推動作用。比如北方工業公司(我國一家大型軍貿公司)與國內很多軍工企業簽訂了一系列武器裝備出口的“產銷”合同。由北方工業公司負責軍品貿易,而軍工企業只按照訂單組織研制生產。這種綜合商社組織生產的企業間網絡不但有利于武器裝備出口,而且,促進了相關軍民企業的分工協作及發展壯大。

(二)“馬歇爾式”企業間網絡的類型細分及特征

在“平行型”企業間網絡中,雖然企業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也就是說,不存在一個企業對其他企業進行控制,企業之間規模和實力大體相當,彼此在互利的基礎上合作。但是,這種平行的關系也是相對的。企業間網絡作為介于市場和企業之間的組織形態,必然具備企業和市場的雙重屬性。根據市場屬性>企業屬性的“差額程度”,“平行型”企業間網絡也作進一步細分為不同網絡類型。一般情況下,企業類別越少、數量越多則網絡的市場屬性更強;若企業類別越多而數量越少,則網絡的企業屬性就會更突出。按照這一思路,“平行型”企業間網絡的不同類型排列如圖3。

1.戰略聯盟網絡。戰略聯盟是企業間網絡中最為普遍的一種形式,一般是指兩個或多個實力對等的企業為了在技術、資源、市場等領域借助對方優勢、規避經營風險而通過各種協議而結成的合作聯盟。戰略聯盟的企業數量一般不會太多,而且聯盟企業要么同類,要么互補,彼此的相關非常強。聯盟動機,戰略聯盟主要分為技術合作的聯盟、生產合作聯盟和共享營銷渠道聯盟。在國防工業領域,戰略聯盟是廣泛存在的。例如,為了適應21世紀可能出現的復雜戰場環境,美國陸軍于1983年提出了研制和生產輕型試驗直升機(LHX)的計劃,1988年6月,美國國防部發出了正式研制招標書,1991年美國陸軍將LHX正式命名為RAH-66“科曼奇”。RAH-66項目采用了“一機多能”的設計思想,要求具備武裝偵察、反坦克/對地攻擊和空中作戰這3個方面的功能,可以說技術要求高,研制難度大。為此,波音公司和西科斯基公司為研制RAH-66,組建了波音西科基聯合項目研究組這一技術聯盟和生產聯盟,對該項目的研制、生產進行了分工,并在1992年完成了“科曼奇”項目的大部分的圖樣設計、首架原型機的制造也隨之展開。后來,受制資金約束,該項目進展開始緩慢。當然,類似這樣的基于武器裝備研制需要,國防科技工業結成技術聯盟、生產聯盟等企業間網絡組織,在國防工業領域是廣泛存在的。技術聯盟是具有不同技術優勢的企業在一項或多項技術研發中相互聯合,形成技術研發合作聯盟。聯盟目的是充分利用聯盟企業的技術優勢,以降低研發成本、分散研發分險、提高研發成功率等。技術聯盟是企業戰略聯盟中最為主要的形式之一。價格同盟是同類企業為了保護市場利益,在產品定價上進行合作而結成的聯盟。該聯盟的實質是同類企業為了降低或避免市場上的競爭而采取的一種營銷性策略,企業間一般采用最低限價聯盟和產品保價聯盟,它是國防科工企業在民品銷售方面運用得較多的企業間網絡組織形式。

2.虛擬生產企業間網絡。虛擬生產企業間網絡是指為了響應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由牽頭企業組織其他的相互獨立、互不影響的企業,共同分擔某個項目或生產任務,相互交流、密切協作而形成的暫時性生產網絡。該生產網絡不是長久性的企業組織,沒有確定的組織結構,而是一個虛擬組織,它因項目存在而存在。當項目完成時,企業間網絡亦隨之解體。虛擬生產企業間網絡的重要特征是,核心組織只執行關鍵性功能,其他的具體生產功能則由暫時或簽約的專業企業來完成。核心企業通常會制訂嚴密的質量規范體系,對簽約的專業企業進行規范和指導。

在我國國防工業領域,具有虛擬組織特征的企業間網絡也開始出現,并在許多武器裝備的型號研制過程中,逐漸增多和擴展。例如,我國XXX國防項目型號研制是通過虛擬生產性質的企業間網絡來進行的,承擔XXX型號研制任務的牽頭企業具備較強的技術研發能力,但它擁有的數控設備少,其機加和工裝生產能力不足。為了在規定時期內完成研制生產,該牽頭企業將大量的工序和部件生產任務轉交給一些的同行企業,其中,68項數控整體零件的生產、891項機加零件及163項標準件的生產是由同行企業完成的,這不但縮短了研制生產周期,而且還降低了該國防型號研制的總成本。將來,隨著我國國防工業區域融合不斷深化,虛擬生產的企業間網絡在武器裝備研制生產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3.專業服務網絡組織。簡而言之,是指生產性或經營性企業由于專業服務的外包而與咨詢機構、財務公司、IT機構、中介機構等服務單位或實體共同形成的聯合體,專業服務網絡組織是一個市場特征較為明顯的網絡。在國防經濟領域,該類網絡也在不斷地興起。以美國國防經濟體系為例,在美國存在許多國防建設咨詢機構、國防合同審計管理機構、國防財務會計服務機構、國防信息系統和情報機構、國防法律服務機構、國防后勤機構等大量的專業服務機構,這一大批中介組織,借助現代計算機網絡技術,形成了一張專業性服務齊全、專業化功能強大的網絡組織,它們不但為政府、軍民企業提供專業化服務,而且,它們獨立于政府和軍工企業之外,將政府、軍工企業和市場緊密地連結在一起,是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溝通橋梁,是軍民企業融合發展的重要依靠力量。

4.企業集群網絡。這類企業間網絡與市場組織最為接近。企業集群是指大量的中小企業基于專業化分工和協作,在一定地域范圍內聚集而成的企業群體,它是介于市場與企業之間且最接近于市場的一種組織形態。一般情況下,企業集群不但包括生產企業,還包括各種非生產性行業,如運輸業、金融業、公共性機構(如教育、法律等機構或部門)等組織。這些企業相對集中,不但有利于降低企業運輸成本及其他公共性支出,而且,有利于企業間相互學習及分工協作,形成聚集效應。在我國國防工業發展過程中,這類網絡的典型代表是四川省綿陽軍民結合產業群。綿陽聚集了大量的國防科技工業及相關配套民用企業。2002年9月我國在綿陽建立了國家級軍轉民科技園區——綿陽科技城,在2007年又提出民用航空、民用航天、核能和核技術應用、光電信息、汽摩配套、特色化工“六大軍民結合支柱產業”的概念,目前,綿陽的國防科技工業依托集群網絡,取得了較好的融合發展效益。類似的企業集群網絡不少,如成都的核電產業集群、航空產業集群、西安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西安軍民兩用光機電技術產業示范園,韋曲航天動力產業鏈,貴州安順民用航空產業等國家高技術產業基礎,貴州航天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等,美國的“硅谷”、“128號公路”工業群,以及我國的“光谷”等企業集群。這些企業集群網絡通常與區域經濟聯系緊密,是參與企業的數量和類別最多的一種企業間網絡。

[基金項目:獲得湖南省智庫課題(16ZWC18)、湖南省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14YBA045)、國防科技大學預研項目(JC15-08-09)。]

注釋:

{1}張建華,劉仁軍著.工業化進程中企業網絡組織的創新與應用[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34-35

{2}馬歇爾式網絡是從馬歇爾產業區的概念中引申而來的。著名經濟學家馬歇爾1920年在《經濟學原理》一書中,首次分析了企業在地域集中發展的情況,并提出了產業區概念。后來的理論學者據此提出了“馬歇爾產業區”的概念。馬歇爾產業區具備這些特征:(1)大量的中小型企業在某地區聚集;(2)企業具有專業化特征,在地區內分工協作;(3)企業之間的合作關系是動態的,柔性的,等等。從上述特征可以看出,馬歇爾產業區內企業之間的關系相對“平等”,不存在占“統治地位”的大型企業。因此,具備此特征的區域內企業間網絡可稱為馬歇爾式網絡。

(作者單位:國防科技大學 湖南長沙 410071)

[作者簡介:謝玉科(1975—),男,湖南衡陽人,國防科技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講師;程昊(1995—),男,江蘇泰興人,國防科技大學指揮軍官基礎教育學院學員。]

(責編:若佳)

猜你喜歡
類型
蓬溪縣主要中低產田土類型及其改良途徑
細說小學課外閱讀的類型及閱讀指導方法
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與腦卒中類型及預后關系探討
我國高職院校實訓基地主要類型及其存在價值初論
人名中不應該使用生僻字
利用野花組合營造花海景觀的技術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