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縣彝族打歌唱調的主要特征和重要價值

2016-12-06 02:50李曉梅云縣文化館
民族音樂 2016年4期
關鍵詞:云縣弦子蘆笙

■李曉梅(云縣文化館)

云縣彝族打歌唱調的主要特征和重要價值

■李曉梅(云縣文化館)

彝族是云縣最早的土著民族之一,打歌唱調有自己獨特的表演形式和文化內涵,每個村寨都有幾十種套路,根據不同的習慣分別用蘆笙、竹簫(笛子)小號(嗩吶)、弦子(三弦)等自制樂器伴奏。除后箐鄉以小號(嗩吶)伴奏相對獨立之外,其他地方基本是各類樂器混用,各有側重。

■主要特征

因為受不同地域、不同生存環境的制約,其風格因山而異、因村而異、因人而異,在舞蹈功能、動律特征、伴奏樂器、舞蹈音樂等方面各具特色。

1.形式類型

主要形式:拉手(或甩手)、圍圈、在伴奏樂器的節拍中逆時針方向轉動(也有少部分舞蹈順時針方向轉動)。有歌必舞、有舞必歌,且唱且舞(唱詞與舞蹈沒有直接關系,隨意性大)。

主要類型:有模擬鳥獸動作的組合、有模擬勞作動作的組合、有反映日常生活狀態的組合等。列舉幾類主要組合如下:

模擬鳥獸動作的組合:《黃鼠狼掏蜂子》《箐雞擺尾》《蒼蠅搓腳》《小黃牛蹽瘋》《狗撒尿》《雞撿食》《蛇退殼》《斑鳩吃食》《半夜小豬》等。

模擬勞作動作的組合:《栽秧歌》、《搬籬笆樁》、《薅秧歌》、《拷土塊》、《磨面歌》、《搶糖歌》、《臘豆瓣》、《羊皮翻穿》、《蓑衣著水》等。

反映日常生活狀態的組合:《小半翻》《抬腳歌》《穿花歌》《三兩六》《踢屁股歌》《三翻三轉》《蹩腳歌》《趲趲歌》《雙倒折》《玉麥種在豪豬地》《送晌午》《梭邊歌》《大力色》《崴崴歌》等。

有的舞蹈根據模擬對象的動作命名、有的根據伴奏樂器模擬的動物叫聲或者一定物象的聲響命名,都是根據演奏主要伴奏樂器的領舞者的意思而定,舞蹈動作和舞蹈音樂也隨之千變萬化,隨意性較大。

2.基本功能

按特定場合和特定內容劃分,可分為自娛、祭祀、教化、表演幾種功能。

自娛功能:節日里要打歌、嫁娶時要打歌、農閑時要打歌、開會要打歌、趕街要打歌、洗澡要打歌……閑暇之余,打歌以樂,成了云縣彝族世世代代的習慣?!俺燥埪犚娞J笙響,歇下飯碗就打歌”就是云縣彝族熱衷打歌的寫照?!皶蚋璧膩泶蚋?,不會打歌在家守老婆”,唱出了打歌唱調在香堂人的生活中具有很高的娛樂價值。

祭祀功能:在重要場合舉辦打歌活動,要在開始時祭祀歌神,端公(巫師)抱一個裝谷米的升斗,點三炷香,供一個雞蛋,在堂屋轉3圈后來到場院里“拜四方”,歌頭(領舞者)唱:“小小篾桌四四方,香火谷米拜四方,先拜老來后拜小,拜了老小才開腔”,拜完四方后歌場方才笙歌齊鳴。

祭祀祖先或者辦喪事時要打“陰歌”,尤以“打繞棺”為多,近幾年逐步消失。

打歌祭祀,莫過于一年一度的“朝山會”。在瀾滄江沿岸,有朝山地10多處,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有“靈氣”。神鬼合一的朝山之日,附近村寨都要集中祭鬼祭神,打歌唱調娛神娛鬼以此取悅于自然神力,以求神靈保佑生活平安,生產豐收,家運大吉。在“靈寶山”“小箐河”“昔宜”“大石”等朝山地,更是人山人海,山歌震天,跺腳聲隆隆。瀾滄江對岸巍山、南澗、景東的彝族村民也會馱著柴米,融入朝山的打歌場?!按笫l”改稱“大朝山西鎮”,就是隨著“大朝山電站”的取名源于“朝山”之地的靈氣。

教化功能:主要體現在且歌且舞時的民歌唱詞中。亙古歷史、倫理道德、生產知識就在口傳身教中承傳。大寨鎮和大朝山西鎮彝族婚娶時唱的《關龍調》:門外一個寨子的人,門里一個寨子的人,以一問一答的形式涵蓋天地日月、古今神話、倫理道德諸多知識。從晚上可以唱到天明,唱出勝負時才開門進出。愛華鎮河中村彝族香堂人進新房要打歌唱調“踩新土”,唱《24個門寬心》:新房門里門外兩伙人對唱,從四時節令、春播秋收唱到一間房子砍什么木頭、蓋哪種式樣、有哪些師傅……隨口問答自編自唱。里面的歌手如果唱贏了,外面的歌手才開門請他們出來。里面的領歌人端起裝滿米的升斗,上面點一盞香油燈,燈前插三炷香,來到院子擺在篾桌上“拜四方”,然后逆時針方向順跳3圈,順時針方向倒跳三圈,眾人方盡情歌舞。

除以上兩種有程序地傳授知識的歌舞方式外,打歌場上隨口而出的“打歌調”也有許多言傳身教的內容,諸如《十二月采茶》《四季歌》《大田栽秧》等等,十分的豐富多彩。

表演功能:富有表演功能的歌舞大多用于祭祀場合,以獨舞雙人舞為多。

在每年的“朝山會”上的“跳神”是為一種。這些舞蹈甚至有模擬鳥獸、長幼等不同角色,在普通打歌場上一般不跳。在舞者眾多的場合,也有一些領舞者吹著蘆笙或者竹笛,在圓圈中自由表演,讓外圍舞者模仿,實際上是起到的是示范作用。表演性的舞蹈在香堂人打歌中并不常見。

3.動律特征

從動律特征上看,云縣彝族打歌“踏”“跺”勝于“翻”“轉”。跺腳幾乎全掌落地,隨著音樂的節拍“左弱右強”,整齊震撼。動作變化多在于腿和腳的變化,所要模擬的動物均以腿和腳來體現,諸如《老母豬吃食》《狗撒尿》等。

屈膝張弛、重拍向下、跑跳結合、左輕右重,是云縣彝族打歌的特點,這些特點在《三翻三轉》《大力色歌》《小黃牛蹽瘋》等組合中尤為突出。

后箐鄉彝族香堂人打歌較其他地方的打歌相對輕快,力度稍小一些,可能是嗩吶伴奏的緣故,節奏感也沒有蘆笙伴奏的組合強烈。

云縣彝族打歌有一些固定的組合,如“三步一跺”“三步一轉”“三步一抬”等,往往在前八拍跳兩組固定動作,再進入模擬性動作,由此形成新的舞蹈組合。

這些固定的組合基本以一個八拍為一組,是左右或者前后的對稱運動。也就是如果往前“三步一跺”,就往后“三步一跺”。同樣的動作前做一次后做一次,左做一次右做一次。如果是像“對穿花”或者“黃鼠狼掏蜂子”一類的雙人舞,則一人向左,一人向右,一人往前,一人退后,形成動作結構的均衡對稱。

4.伴奏樂器

從伴奏樂器上看,地域特點十分明顯。后箐鄉用“小號”,也就是嗩吶,這在彝族民間舞蹈中并不多見;河中村和大寨鎮一帶主要用蘆笙加竹簫,幸福鎮、頭道水村等地喜用三弦。大多數地方都是幾種樂器混用,主要取決于“歌頭(領舞者)”的喜好。也和當地制作伴奏樂器的匠人有很大關系。村子里有人制作蘆笙,就主要用蘆笙伴奏;村子里有人制作三弦,就主要用三弦伴奏。至于嗩吶,過去自制,現在大多數在商店購買,吹著嗩吶打歌,是后箐彝族香堂人的嗜好。

5.舞蹈音樂

云縣彝族打歌的伴奏音樂有很大數量“角”調式的曲子,大寨鎮的“半翻半轉”“蒼蠅搓腳”,茂蘭鎮的“一翻一轉”,后箐鄉的“背合歌”,大朝山西鎮的“穿花歌”“三翻三轉”等等均是。在后箐鄉邦東村一帶的香堂“直歌”中,還有調式的轉換,開始為“宮”調式(“1”)后轉為“角”調式(“3”)。

后箐香堂人有專門的“小號調”,如“直歌”“送晌午”“一翻一轉”等。同時也有一些可以用蘆笙、三弦、竹簫同時伴奏的舞曲,如《閃閃歌》《蹩腳歌》《背合歌》等。

在忙懷鄉幫六村一帶,彝族和布朗族雜居,打歌唱調有“合金文化”的特點。和當地布朗族一樣,打歌主要用小蘆笙伴奏,樂曲清新明亮。從調式結構上看只有“商”調式一種,有一個顯著的特點是沒有“宮”音“1”,卻有一個偏音“7”。這樣下導音“7”到主音“#2”之間的距離,就成了小三度,而不是大二度。而第四級到第五級(上支柱音到下導音)之間的距離卻只成了大二度而不是小三度。

云縣彝族打歌的伴奏音樂如果有兩種以上伴奏樂曲同時伴奏,沒有嚴格的調式要求,一般看主要伴奏者。一般情況下,主要伴奏者就是領舞者,他演奏的曲調變了,其他樂器隨之改變。在和聲形式上也不嚴格,各奏各的譜,各定各的調,也不必考慮音準,只要節奏合可以了,不管你怎么吹奏,都不會影響伴奏效果,舞者照樣走跺整齊。

6.聞歌則舞

聞歌則舞,有舞必歌。歷史亙古,民俗事象,大多靠民歌完成教化功能。打歌調既是伴奏的調子名,也可以延伸為山歌名,也就是“唱著調子”。唱調子的調式和舞曲的內容是不配套的,你唱你的,我吹我的,他跳他的,是民歌、民舞、民樂的大混響。唱調子的人往往即興演唱,隨心所欲。大致可分為“玩調”“猜調”“對歌”“盤歌”幾種類型。

玩調:自唱自娛,抒發各自喜怒哀樂,不必別人對答,諸如:“葫蘆牽藤開白花,姑娘給錯舅爹家,舅爹不打舅媽罵,小小丈夫揪頭發”之類。

猜調:一問一答,天地日月,人間萬象,都是演唱的題材,諸如猜地名的調子,問:“蓑衣著水有一寨,破下地名咋個叫?”答:“蓑衣著水有一寨,破下地名叫忙甩?!眴枺骸袄吓4蚣苡幸徽?,破下地名咋個叫?”答:“老牛打架有一寨,破下地名叫忙角?!?/p>

對歌:可以是男女對,可以是隨意對,往往是同一個題材各人發揮,前兩句相同,后兩句相通。如:“小小弦子情輕又輕,彈起小弦子過街心,木匠聽見弦子響,墨線刷在大半邊?!睂Γ骸靶⌒∠易虞p又輕,彈起弦子過街心,鐵匠聽見弦子響,火鉗燙著腳彎筋?!睂Γ骸靶⌒∠易虞p又輕,彈起弦子過街心,裁縫聽見弦子響,紐子釘到脊背心”……

“盤歌”:一般是坐下來對唱,有一定程式,四時節令、歷史亙古,有的歌手可以從晚上唱到天明。

■重要價值

作為彝族民間舞蹈的一部分,云縣彝族打歌唱調對研究“哀牢夷”的歷史文化有不可或缺的實用價值,它蘊含著民族學、民俗學、歷史學的豐富內容,既是“逆時針方向”運轉無窮的動態藝術,又是世代傳承的文化遺產。

1.研究彝族區域文化的價值

彝族香堂人在瀾滄江沿岸聚居,與云縣隔江相望的巍山、南澗、景東、鎮沅等地彝族香堂人一脈相稱,其歌舞形式相通相融。

瀾滄江沿岸的“朝山會”每年都要匯集沿江兩岸彝族村落的男女老少許愿酬神,打歌唱調熱鬧數天。云縣境內有大大小小朝山十幾處,山上或供著石佛,

或供著老君,或有山神廟,每一塊粗石、每一樁老樹都有“靈氣”。每年春節過后集中了鳳慶、臨滄、永德、巍山、南澗、景東、鎮沅、景谷等縣附近村落的彝族人眾,少則數十人,多則數千上萬人,用毛驢馱著食物行李,在山上安營扎寨住著拜神許愿,日夜打歌唱調,許多歌舞形式由此相通相融,大朝山的《江里江外歌》、后箐的《蜜蜂過江》、河中的《鎮康調》、栗樹的“送妹送到孔雀山”等打歌套路可見一斑。

2.研究民俗事象的價值

除“朝山會”以外,云縣彝族(香堂人)打歌與許多民間習俗有不可分割的關系,與其他支系的民間習俗有大同,也有小不同。

“跳神”,是瀾滄江沿岸香堂人的古老習俗。史料記載:云縣香堂人“每多供神,神牌分3種:出堂牌、坐堂牌、黃牌神。牌分3層:上層繪觀音、土主、楊四將軍等,中層繪勐、俸二太爺、羊頭六爺等,下層繪兵卒、金花小姐、銀花小姐、雞犬牛馬豬羊等……每三年必請端公作法禮祭,巫者敲羊皮鼓,搖鐵環,婆娑歌唱……”(《云縣民族志》)?!岸斯琛庇纱硕?。

“祭花神”習俗在河中和丙山一帶香堂人中流傳。家有憂患時,請先生(端公)幫助燒香許愿,請花神消災免難。這類活動一般在農歷二月進行。是時,請先生幫助在家里布置好神壇,請鄰村一個俊秀小伙通往山中采來12種野花在麻栗樹枝葉上做成“花神”,四周放3只個小金竹筒,插雞毛、香燭等祭物,再擺3顆紅豆,先生敲法器、吹蘆笙、邊唱邊舞“跳花神”。年長的主人和村里長者隨之歌舞,在莊嚴肅穆中把日常生活中的舂米、磨面、喂豬掃地等各種姿態表現出來。舞到半夜時分,長者舞到院子里“收歌”,村中男女青年簇擁而上,蘆笙、三弦、笛子齊鳴,唱唱跳跳直到天明,主人用“打歌飯”款待,如果盛情難卻,第二天還要再打“回堂歌”。

民俗作為歷史的存在,離不開心里的、行為的和語言的表現形式,而行為的民俗,既是心理的反映,也蘊含語言的形式?;樗锥Y儀、祭祀驅祟、歲時節日等等,都是云縣各民族維系和傳承傳統文化的民俗事象。云縣彝族也不例外,把各種意愿所求寄予鬼神,從娛神、娛鬼、娛人的歌舞中可窺見一斑。

有云縣歷史文人曾給彝族香堂人山神廟寫過一副對聯:“我本是神頭神腦;你休要鬼心鬼腸?!彼坪跞松裰g只是一紙之隔。

3.發掘利用的價值

對傳統的民族民間舞蹈深入發掘、提煉和運用,使民族民間舞蹈的價值充分得到發揮,在繼承、發展、創新中使民族民間舞蹈體現更深層次的審美價值,是民間舞蹈以新形式、以嶄新的容貌服務于現實的需要。

連續舉辦了12年的中國云縣瀾滄江啤酒狂歡節,由彝族各支系組成的鼓號隊成為一大亮點,后箐香堂人用嗩吶伴奏的打歌隊,在民俗一條街吸引了無數來賓的同歡共舞。

2008年,文化部門根據河中彝族香堂人打歌發掘整理的節目《咕唏國夜》,獲得臨滄市新農村文藝會演一等獎和云南省新農村文藝會演二等獎。

2008年,根據后箐彝族香堂人打歌發掘整理的《阿呔呔》獲得臨滄市新農村文藝會演二等獎。后箐彝族香堂人打歌隊的嗩吶歌舞由此影響四方,每逢節慶,后箐香堂人打歌隊的嗩吶響處,歌聲不斷,笑聲不斷,舞步不停。

云縣文化部門根據香彝族打歌套路整理了系列廣場舞組合,深受群眾喜愛,成為云縣各族群眾娛樂健身的天天舞。

許多以云縣彝族打歌調為素材的自創民歌如《打陀螺》《阿蘇賽》《彝鄉之戀》《阿妹諾諾睡》《天上小星顆顆亮》、《一嘎咕》《阿呔呔》等,在各類演出活動中獲得好評,部分獲獎。

■研究彝族傳統藝術的價值

彝族在云南少數民族中人口最眾、分布最廣、支系最多,在云縣就有俐侎、香堂、土里、倮倮等支系10多個。打歌唱調就是傳統文化最閃光的民俗。從這種“踏”“跺”“跳”“轉”,“蹲”“跑”“踢”“扭”的圓圈運動中,可以看到圖騰、巫術、祭祀、狩獵的彝族舞蹈原始形態。

從打歌唱調入手,對研究彝族其他傳統藝術諸如:口傳文學、民族服飾、民間音樂、民間器樂、民間繪畫等等,都會有很大幫助。在云縣,只要深入了解彝族的打歌內涵,就可以窺一斑而知全豹,對瀾滄江中游彝族文化的認識,對云縣其他民族傳統文化的了解,都會加深許多。

猜你喜歡
云縣弦子蘆笙
岜沙蘆笙節
Work as a team,win as a team
目前云縣生豬生產形勢分析
你好,蘆笙
試論藏族弦子舞被冠以“古道神韻”的歷史由來
一百七十七級臺階
阿蓮
蘆笙戀歌
苗族蘆笙制作師
馬駒的弦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