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如何優化農村小學教師綜合素質的探索

2016-12-06 04:17王錫友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6年23期
關鍵詞:農村教育綜合素質教師

王錫友

摘 要:農村小學教師綜合素質不高是當前農村教育存在的普遍問題,本文就從當前農村小學教師隊伍存在的問題入手進行分析,并結合實際給出了幾個優化教師綜合素質的建議和策略。

關鍵詞:農村教育;教師;綜合素質

教育是立國之本,而教師是教育事業的中流砥柱,教師綜合素質的高低與否直接影響教育立國工程的成敗。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廣大農村地區的教育是我國整個教育事業的基石,農村教育質量和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整體教育質量和水平,關系到國民整體素質。然而,在我國大部分的農村地區,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農村學校教師隊伍的素質不高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正確認識當前農村小學教師隊伍存在的問題,以及針對這些問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斷優化教師隊伍,提升教師綜合素質,是當下農村教育事業中需要緊抓的第一手工作。

一、農村小學教師隊伍存在的問題體現

(一)教學基本功不扎實

教師的教學基本功是保證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礎條件,但目前很多的農村小學教師在基本功方面卻顯現出不夠扎實的問題。例如,一些教師的普通話水平較低,上課過程中習慣性地使用方言,教學語言的使用不夠精確、流利,板書字跡也較為潦草,缺乏科學的設計性等。這些看似都是一些小問題,但放在教育上就是大問題,說與寫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和能力的昀主要的途徑,如果在這兩個環節出現問題,必然會影響到教學質量。

(二)教師隊伍不穩定

在從事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教師隊伍構成的穩定性對整個教育的質量有顯著的影響,然而,在廣大農村學校,由于環境不好和待遇不高等因素的影響,學校留不住老師的問題非常突出,尤其是一些年輕的、能力較強的教師,他們往往會通過各種方式想方設法地“逃離”農村,努力進城,從而使得很多農村的學校留下來的教師要么年齡偏大,要么教育水平有限,真正年輕的好老師非常稀缺,這樣勢必會造成優質教師資源的匱乏。

(三)教學方法單一

在城市的學校,教師往往擁有更多的培訓交流的機會,這樣就使得城里的教師在教學思維上更加活躍,方法上更加豐富。而相對而言,廣大農村教師擁有的培訓和交流機會都比較有限,很多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十年如一日,幾乎沒有什么改變,有些教師甚至連基本的多媒體工具都不會使用。再加上農村的學校本身教學條件有限,教師可用的新型的教學工具很少,這也在客觀上限制了教師在教學改革上的發揮。

二、優化教師綜合素質的策略

(一)優化培訓模式

要想迅速提升農村教師的綜合素質,培訓無疑是昀迅速有效的方法了。然而,當前很多的教師培訓活動,尤其是農村教師的培訓活動,往往方法陳舊、內容單一,難以滿足教師發展的需要,因此,優化現有的培訓模式,提高培訓的有效性非常關鍵。一方面,要優化校本培訓。學校是對教師培訓的主陣地,校本培訓能夠更好地結合本校教師的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的培訓措施,利于培訓效果的提升。一般來說,在實施校本培訓時可以圍繞著這樣幾種形式:第一,開展教育敘事活動,以提高教師的研究能力;第二,建立一些??苹蛘呔C合性的學習組織,讓教師通過同行間的相互交流和學習,達到素質的提升;第三,適當開展一些讀書類活動,用更加專業的專家來引領教師的自我學習;第四,積極利用網絡資源。另一方面,加強對教師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培訓。在當前的信息技術大發展的背景下,將新型的技術屏蔽于教學活動之外幾乎是不可能的,掌握現代化的教育技術是每個教師都要完成的任務。因此,要加強對農村教師進行現代化的技術培訓,不僅要讓他們掌握信息技術工具的基本操作技能,還要掌握運用信息化技術提升教學效果的教學技巧和原則,學會利用新技術實現與其他學科和知識的有機整合,培養教師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二)構建科學的教師評價體系

評價體系對教師的成長具有重要的激勵引導作用,在優化培訓模式的基礎上再實施有效的評價,可以更加有效地促進教師的快速成長。以往的教師評價體系往往標準刻板、內容單一,起不到評價應有的功能和作用。我們應該對傳統的評價體系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構建一套更加科學有效的教師評價體系。在評價教師的過程中,往往要注意這樣兩點問題:第一,評價形式要多樣化。以往對教師評價的主體主要是以學校上級領導為主,這樣的評價方式容易造成主觀性較強、評價不夠全面的問題,因此,評價的主體和形式要努力做到多元化,要將專家、同行、學生以及自我評價融合在一起,同時,在評價過程中要多采用聽課、評課的方式開展交流活動,這樣動態的評價模式更容易抓住關鍵點,利于對教師形成有效的反饋。第二,注意對教師的評價不要過細。很多人往往錯誤地認為,評價越詳細,越容易量化結果,實現評價的公正有效,但我們要正視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育人工作不同于一般性的工作,它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化工程,教育目標的實現往往是通過多學科的滲透、集體力量的合力而昀終實現的,在教育的過程中,道德品質、情感價值觀、行為習慣等都是很難量化評價的,如果對教師的評價過細,就會導致這些無形的價值被忽視,使得教師的教育目標發生偏移。

(三)改善教師待遇,構建學校文化

農村學校的教師所面臨的環境往往比較差,待遇也不理想,這些現實的問題勢必會影響教師教學工作的積極性,因此,努力在現有的條件下改善教師的待遇,減輕教師的負擔,有利于“穩定軍心”,穩定教師隊伍。另外,學校要嘗試著建立自己的學校文化,如果提高待遇可以滿足廣大教師的物質需求,那構建學校文化就是為了滿足教師的精神需求。一旦學校形成較有吸引力的學校文化,就更容易對教師形成凝聚力,而這對穩定教師隊伍,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都是大有裨益的。

教師綜合素質的高低等于是教育水平和質量的標桿,農村的小學教育無論是階段還是形式都是教育體系中的昀基礎部分,提高農村小學教師的綜合素質事關我國整體教育事業的成敗,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對農村小學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不斷優化發展,努力為農村教育打造出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參考文獻:

[1]陳松柏.關于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思考[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07年第 7期.

[2]秦繼紅.論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素質提升[J].文教資料,2007年第 35期.

[3]薛祥林.強化校本培訓是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綜合素質的必由之路[J].發現,2007年 S1期.

猜你喜歡
農村教育綜合素質教師
最美教師
教師如何說課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略論農村中小學教育信息化工作策略
城鎮化進程中農村教育發展問題探究
城鎮化進程中農村教育發展問題探究
古代社學對發展農村教育的啟示
以心育推進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建立的研究
淺談規劃展覽館講解員的綜合素質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