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學派”動畫片的審美解讀

2016-12-14 21:09秦娜
藝術科技 2016年10期
關鍵詞:天人合一意境

摘 要:中國美術電影,因在國際影壇上獨樹一幟,被稱為中國學派?!爸袊鴮W派”是指發軔于20世紀50年代,成熟于60年代,收獲于七八十年代的一批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動畫作品的統稱?!爸袊鴮W派”美術片植根于深厚的審美語境,具有鮮明的審美特征,更具有獨特的審美精神。

關鍵詞:“中國學派”;美術片;意境;天人合一

1 “中國學派”審美語境

“中國學派”出現在建國后和平穩定的計劃經濟時期,政府以及電影部門從物質上和精神上給予動畫創作以資金和支持,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動畫作品的藝術質量。動畫師的創作積極性和創作自由度得到空前釋放,動畫片的題材和形式得到拓展,也成為動畫人為中國動畫片樹立民族身份的絕佳時機。

“中國學派”不可避免地受孕于20世紀中國美學語境之中。動畫藝術的內容,所表現的人、語言、環境和審美追求都沾染著20世紀中國文化土壤的氣息。20世紀的社會審美思潮波瀾起伏。正如俄國著名美學大師車爾尼雪夫斯基早在19世紀中葉就指出的:“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美,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審美標準和審美需要,只有新的美才能滿足他們日益發展的審美趣味和鑒賞心理?!鄙鐣钪械母锩M程劇烈地震蕩著社會文化心理和文藝界的意識形態,滲透到每一個藝術家的創作審美意識中,影響著他們的審美傾向和審美創造。

2 “中國學派”審美特征

2.1 內容取材中國經典故事

“中國學派”以其鮮明的民族風格著稱于世界,題材大多源于中國古代的神話、民間故事、寓言、古典小說等,具有濃厚的東方神秘主義色彩。美術設計的創作思路來源于豐厚的本土傳統藝術形式,如水墨畫、皮影戲等,重在突出本民族的審美意趣。做到雅俗共賞,別具韻味。

2.2 形式借鑒中國傳統藝術

中國“美術片”造型主要取材和借鑒中國古代壁畫,民間年畫、門畫、剪紙、皮影,舞臺戲曲,廟宇泥塑中的形象和服裝、道具設計。角色造型或富麗堂皇,追求形式感很強的“裝飾風格”;這種形象明顯地只有“高”與“寬”,而沒有“厚”。中國傳統動畫的場景設計與很多國外動畫(尤其是電腦三維動畫) 不一樣,它不是真實“立體空間”的再現,而是創造一個完全不同于真實物理空間、 適合平面形象活動的“平面空間”。角色表演動作也要“表現”,不要“再現”,既有動畫特點,又與畫面的平面風格一致。經典動畫片《驕傲的將軍》《大鬧天宮》《哪吒鬧?!贰度齻€和尚》中的很多動作都借鑒了京劇表演?!洞篝[天宮》對玉皇大帝、太白金星的眉、眼、口、鼻不同線條的勾勒,巧妙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狀態。剪紙動畫片的線條則剛勁有力,棱角分明,是對傳統剪紙藝術、皮影戲的借鑒融合。

2.3 強調意境營造

中國當代著名美學家宗白華說:“藝術家以心靈映射萬象,代山川而立,他所表現的是主觀的生命情調與客觀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滲,成就一個鳶飛魚躍,活潑玲瓏,淵然而深的靈境;這靈境就是構成藝術之所以為藝術的‘意境?!币饩呈歉行泽w驗與理性思維共同創造的結果。既然是表現感受,必然融入更多情感、情緒。意境是“情”與“景”的融合。中國傳統繪畫、文學、詩詞對意境的追求與傳達,是一種高層次的美學觀念的體現。中國美術片自然也不例外,獨特的意境使中國動畫具有有別于世界各國動畫的藝術品格。

中國畫很重視留白,留白處更有意味。中國動畫遵循傳統繪畫及美學原理,以虛代實,追求韻味。中國動畫的高度主觀假定性趨向于繪畫的“寫意”藝術和戲曲的“摹情”藝術,表現為有意忽略和削弱電影視聽語言,拉大動畫和電影的距離,堅持中國傳統繪畫的特質。水墨動畫場景設計運用了以虛寫實、計白當黑的寫意手法。散點透視利于畫面的均衡和協調。中國傳統毛邊紙本色和傳統中國畫講究的留白,為角色提供了無限容量, 也加強了觀眾的參與感,給觀眾留有回味和琢磨的空間?!缎◎蝌秸覌寢尅房瞻字兴莸妮p柔擺動,小蝌蚪歡快地追逐,上升的水泡,給人以水底的幻覺,小雞和小蝌蚪的上下聚攏,傳神地體現出空白兩處的水陸空間。

3 “中國學派”審美精神

中華傳統審美“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相互統一、交融。不論在美學家的思想中,還是在藝術家的創作中,都洋溢著濃郁的欣賞自然,熱愛自然的生態意識?!缎◎蝌秸覌寢尅肥莿赢嫾覍ψ匀唤绲纳飳W原理的形象化、趣味化;《牧笛》《山水情》是自然景物對人性情、品格的陶冶,是動畫家觸景生情的有感而發;《九色鹿》、《鹿鈴》則更加直白地表現了人與自然相生相克,和諧共存的主題;《三十六個字》則直接從孕育萬物的自然中找尋中國文字的起源和發展。在這些影片中,民族動畫家們更愿意表現樸素的生活情趣,正如自然是最樸素無修飾的一樣。

中國傳統的審美意識始終包含一種博大的胸懷,仁厚之心。傳統美學的儒、道、佛家,無處不體現了對自然萬物的平等意識。儒家的“仁愛”之心,“仁者以天地 萬物為一體”;道家的“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佛家的“終生平等”的思想,這些審美思想體現在動畫片中,最突出之處便在于動畫片中人與動物、與非人類的生物的平等關系上?!洞篝[天宮》中猴子形象的孫悟空與所謂的權利的代表玉帝是平等的,并且獲得了極大的高揚,而對于人類形象所代表的等級、權力則是處處丑化和貶低?!毒派埂犯苯拥匕龘P了自然生命的智慧和偉大,以及大自然對于人類的感化作用?!逗J兄弟》誕生于葫蘆中,是自然孕育的產物,他們的生命來源于自然,力量來源于自然,處處彰顯了對自然萬物的歌頌。

“中國學派”多部作品當中均閃耀著中國式的哲思。動畫片《三個和尚》是根據中國諺語創作,以生動活潑的畫面,簡單的形象和文化學的視角揭示出“一個和尚挑水、兩個和尚抬水、三個和尚沒水”的中國民間流傳已久的哲理。

綜上所述,中國傳統審美精神“中和之美”、“生態意識”、“人文關懷”、“創新精神”,流淌于“中國學派”的動畫家們的血液中,供給他們動畫創作以不竭的養料,最終樹立了“中國學派”并為世人所認可。這對于我們今天的動畫創作和研究具有相當的借鑒意義。今天的動畫創作和研究。既不是模仿過去的內容和形式,也決不意味著拋棄和全盤否決,而是尋找到一種由內在精神所生發出來的外在活力。在新的時代。新的歷史時期,新的環境,新的技術手段,以及外來文化沖擊和世界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只有把握了中國傳統的民族審美精神內涵,并且將自己對生活的最真實最深刻的理解灌注其中,才能以一種全新的形式創造性地發展出中國動畫的“民族化”之路。

參考文獻:

[1] 曹小卉.中國動畫導演創作研究[M].中國電影出版社,2016.

[2] 曹飛.藝術美學[M].臨汾:山西師范大學戲曲文物研究所.

[3] 王德勝. 20世紀中國美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348.

[4] 文化部電影局電影通訊編輯室.美術電影創作研究[M].中國電影出版社,1984.

[5] 金天逸.中國動畫學派的發韌、成型、和成熟[J].電影藝術,2004(1).

[6] 孫立軍.動畫藝術辭典[M].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秦娜,女,碩士,研究方向:新聞出版。

猜你喜歡
天人合一意境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中國畫的意境
道家思想對當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
舞蹈意境的認知與養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