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現代社會誠信缺失問題的原因與對策分析

2016-12-14 09:24齊浩銘
教育界·下旬 2016年8期
關鍵詞:誠信缺失措施

齊浩銘

【摘 要】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誠信做人,誠信做事是道德體現與法律規范的統一。當代社會誠信的體現方式是多元化的,找出現代社會誠信缺失問題的根源,并給出具體有效的解決措施,是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

【關鍵詞】誠信缺失 原因 措施

誠信存在于社會的每一個領域。如果整個社會缺乏誠信,那么這個社會就無法發展。在社會聯系日益緊密的今天,誠信建設問題更應該得到重視。黨的十七大報告就特別強調了誠信意識的重要性:“誠信意識是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基礎?!痹诂F代社會體系中,建設一套完善的社會信任機制,是推動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實現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有效手段。本文將詳細分析當代社會中誠信缺失的問題,并給出具體的解決方案。

一、現代社會誠信問題缺失的原因

個人的誠信理念是整個社會誠信體系的主體,在享受現代社會優質的物質條件時,更要注重個人綜合素質的發展。然而誠信缺失問題在現代社會經濟、政治等方面都普遍存在。解決當代社會出現的誠信危機,是落實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必要途徑。

(一)個人誠信理念的缺失

公民個人的誠信理念是構成整個社會誠信理念的主體,誠信是人與人相處的一種規范,是自身的一種素質、一種涵養,更是一種做人的規范。如果一個人連最起碼的誠信都沒有,何來朋友?可見個人誠信理念的養成是多么的重要?,F階段,社會個人誠信理念的缺失現象依然普遍存在,比如熟人借款賴賬不還,利用網絡手段坑蒙拐騙等。個人的誠信理念是構成整個社會誠實理念的主體,促進個人誠信理念的養成,是構建整個社會誠信理念的關鍵所在。

(二)市場經濟建設中的誠信問題

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現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質的轉變,我國頒布了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一系列經濟法律法規。誠信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基礎,我國在《合同法》《民法通則》《反不正當競爭法》中都明確規定了在發展市場經濟的同時,要遵守誠信的基本原則,強調了誠實信用在市場經濟中的重要地位。然而現階段,為了追求更高的利潤,有的企業在利潤的驅使下,違反相關的經濟法律,弄虛作假,獲得不義之財,這種做法違背了市場經濟公平競爭和誠信的原則,侵害了消費者的權益,嚴重影響了市場經濟的和諧發展。

例如,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期間,被告人趙某在河南省鄭州市惠濟區某小區租賃場地,成立了鼎盛投資咨詢公司,其通過熟人關系雇傭到劉某、楊某、劉某三人為業務隊長,招收王某、胡某、李某、黃某為業務人員,對外聲稱其公司為“專業操盤團隊”,擁有專業的股票分析師,能夠提供股市有效信息和專業服務。趙某親自向團隊成員傳授“如何與股民打交道”“如何回答股民問話”等技巧,幫助團隊成員掌握與股民打交道的方式方法,并安排團隊人員利用QQ等網絡通信工具向不特定受眾大量散發虛假股票信息,通過這種方式騙取外界信任,再通過為受騙人辦理不同等級的會員、提供服務費用的由頭,收取受騙人錢財。趙某的團隊分工有序,趙某一般不與股民直接打交道,其通過提供賬號的方式安排前線人員要求受騙人將錢財打入其中,趙某再按照30%或35%的比例給前線人員分成,來騙取不特定人士繳納服務費。這種不當之利,嚴重違反了市場經濟規范,因此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解決社會誠信缺失問題的有效措施

誠信是維護社會秩序,構建和諧社會的有效手段。建立誠信社會,需要每個人的自律和外界的支持。加強培養個人自身的誠信理念,構建完善的社會誠信體系,是解決社會誠信缺失問題的有效手段。

(一)樹立良好的個人誠信理念

公民是社會的主體,培養每個公民的誠信意識是實現社會誠信的前提。要將誠信理念變成誠信行為,不要將誠信做人變成一種空喊的口號。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早在儒家思想中就有所體現?!吨杏埂分袑懙溃骸罢\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笨梢娬\信是人的立身之本。在人際交往頻繁的今天,個人誠信的理念,不但約束著自己,同時也在影響著其他人。樹立良好的個人誠信理念,是加速社會誠信化的必要途徑。

(二)建設規范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

解決社會誠信缺失問題離不開健全的社會誠信體系的支持。良好的市場經濟體系,能夠保證企業在消費者心中樹立良好的誠信形象,維護市場經濟秩序,促進市場經濟的良好發展。為了規范市場經濟秩序,防止不公平競爭的出現,我國出臺了一系列相應的經濟法律法規,如《民法通則》《合同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公司法》《刑法》等,都對市場經濟做出了規范。

(三)提高政府公信力

政府誠信是社會誠信的核心。政府是社會誠信的執行者,也是維護者,政府誠信對社會誠信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增強政府誠信意識,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做到依法行政,公開行政,言而有信,能夠對社會誠信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提高政府公信力,是促進社會誠信、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

三、結束語

誠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規范。培養公民的誠信意識,加強對市場經濟的管理,加強社會誠信建設,對構建和諧社會,維護社會秩序,促進社會健康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方艷.誠信問題社會建構中傳媒場域介入的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3.

[2]楊禮.論制度視閾下公民誠信意識的培育[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4.

[3]劉越.中國現代社會的信任缺失與重構[D].鄭州:河南師范大學,2013.

猜你喜歡
誠信缺失措施
放養雞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數學解題中構造法的應用措施
20條穩外資措施將出臺
減少豬相互打斗的措施
高職學生誠信教育研究
高職大學生新媒體環境下誠信缺失的危害性
夏季豬熱應激及其防治措施
當代大學生誠信問題研究
當代高校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與對策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