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藝術專業與區域產業經濟發展的對接研究

2016-12-14 12:57楊旭光李愛魚李澎霖
東方教育 2016年3期
關鍵詞:藝術專業高職教育

楊旭光++李愛魚++李澎霖

【摘要】高職藝術專業現代化建設和區域產業經濟的主要聯系,體現在與區域經濟的適應性和服務性上。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從區域產業功能的發展要求出發,在專業設置上以區域文化藝術產業建設的實際需求為導向,以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三對接”為重點,增強高職藝術專業在區域產業經濟發展中的共建性、共進性和適應性,實現專業結構與區域產業結構的深度對接,優化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具體路徑。

【關鍵詞】高職教育;藝術專業;區域產業經濟;對接建設

一、區域產業經濟與高職藝術專業的關系

區域產業經濟是研究區域經濟發展和區域產業關系協調的應用經濟學科。是指在一定社會經濟條件下,按照區域資源空間、區域產業結構,地方文化以及社會發展需要,在一定區域范圍內形成的經濟聯合體。區域產業經濟不同于嚴格的行政區劃,其處于區域經濟內的各經濟地區、組織之間也沒有上下行政隸屬關系,他們相互之間通過自愿乎等原則聯合起來,其中多以某中心城市為一地區、組織的牽頭部分,然后實現各部分的橫向聯合。區域產業經濟有利于利用當地資源優勢、產業特點以及技術優勢,形成獨具特色的特色經濟。

高職藝術專業作為當今區域產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在區域經濟建設中,主要是發揮多學科綜合優勢和特色專業的體系。教育部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指出,突出藝術學科專業要素與產業資源整合的協同效應,重點建設一批具有產業優勢、資源優勢、地域優勢的專業,發揮高職藝術專業服務社會的能力,促進區域經濟有序發展。這一意見,既指明了高職教育要服務于區域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同時也是對高職教育內涵建設進行的概括。因此,高職藝術專業如何面對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進行專業的設置與調整,將是專業結構與區域產業經濟深度對接的一個重要特色和趨勢。

二、區域產業經濟對高職藝術專業發展的決定性作用

隨著全球化經濟的迅速發展,區域產業結構也在全球經濟化的背景下優化升級,出現了一批以高新技術為核心的新興行業,如:數字印刷、影像傳媒、動漫游戲、軟件開發等產業。通常情況下,新興產業的出現,代表了一個地區宏觀經濟和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增加新興專業招生規模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強地方高職院校對區域支柱性產業的技術人才供給能力,但這又很容易造成新興專業人才供給過剩的問題。因此,在專業設置上,高職教育在滿足產業發展需求的同時,還要時刻關注產業與社會需求的變化,建立完善的專業建設評價體系,對不適合區域產業發展的專業要做出及時的反應和調整,實施動態管理,以此來提高新型專業設置的適應性。

在長期的深入調研基礎上,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深刻反思當前高職藝術專業設置的內生性問題,及時把握區域經濟發展趨勢和產業結構的方向,探索產業、行業職業標準,按產業類型分析區域產業經濟體內的人才需求特征,確定藝術專業所對應的就業崗位,設置適合區域經濟發展方向的特色化專業課程。此外,學院還邀請了企業專家參與教學、實習實訓的指導以及教學評價的整個過程,以此來定制特色化的專業建設方案。我們以包裝裝潢設計課程為例,學院充分考慮了區域產業發展及其支柱性產業的人才需求,課程以包裝產業資源為切入點,實行項目驅動教學,改革專業課程體系,完善了“工作室+項目教學”的人才培養模式,并發揮了“兩個平臺、四個中心”功能,即:學生項目實訓與創業平臺、包裝制版與印刷工藝交流平臺、產業人才培養中心、模型制作研發中心、產品展示推廣中心、信息交流服務中心。學院不僅充分發揮了藝術設計專業省級優秀示范教學團隊的優勢,還加強了區域產業經濟對高職藝術專業的促進發展作用,使得高職藝術專業設置與區域產業結構方向保持了同步,有效地帶動了藝術專業的建設和發展。

三、高職藝術專業設置“三個對接”助力區域產業經濟發展

從目前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藝術專業教育結構的情況來看,還尚需進一步的優化。首先,高職藝術專業課程必須要與區域產業經濟結構相適應,要以產業為導向,重點建設與區域支柱產業相適應的特色專業。其次,在經濟宏觀調控上,積極引導調整專業結構方向,建立符合區域產業發展特點的專業課程。最后,學院還要加強藝術專業的內涵建設,從“三個對接”著手,強化專業結構與區域產業的契合度,為產業經濟的需求提供更明確的發展方向。

1、產教融合,實現專業設置與產業發展的對接

藝術專業主干課程的構建框架主要是圍繞產業經濟、崗位結構、學科基礎來構建的。因此,依據高職藝術專業目錄,結合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的實際情況,在專業背景、課程設置、就業情況等方面,建立開設了與藝術產業聯系密切的專業課程,并以主干課程作為產業集群的核心內容,使專業結構、產業人才培養與區域產業結構特點相匹配,呈現出了“緊密對接、動態調適”的特點,建構起與區域產業和產業經濟緊密對接、良性互動的專業鏈,實現了藝術專業與區域產業經濟協同發展的良好態勢。

2、校企合作,實現課程內容與產業的對接

圍繞工學結合、校企合作主題,構建產業主導與項目帶動的人才培養方案,實施以基礎能力、專業能力、社會能力為核心的培養目標,以五大課程模塊為支撐,即:基礎能力課程模塊、專業能力課程模塊、集中實踐教學環節模塊、社會能力課程模塊和通識課程模塊,實現課程內容與產業對接相適應的教學機制。

3、強化與產業機構在專業設置領域的對接合作能力

在產業化導向的專業設置過程中,產業機構對各類崗位與職業需求信息的精準把握,是高職藝術專業制訂課程方案時面臨的首要問題。為此,拓展與產業機構的深度合作空間,充分利用產業機構的信息渠道來獲取產業對人才的需求,正確指導專業課程的設置,為區域產業結構升級與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支撐。

四、結語

高職藝術專業結構設置是否與區域產業經濟結構相適應,關系到高職教育能否發揮其對社會經濟的促進作用,同時也關系到藝術專業自身的發展和繁榮。因此,高職藝術教育要主動適應區域經濟發展需要,堅持以產業需求為導向,提升專業設置的科學性與針對性,使得高職藝術專業結構與產業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同步,如此才能滿足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劉旭平,《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4.7

[2]藺建英,《區域經濟發展與學校特色發展談地方高職院校專業建設策略》,[J],學園,2014.5

[3]楊帆,《行業高職院校藝術設計“三對接”研究》,[J],設計教育,2014.10

課題項目:2015年河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課題編號:SZ151234

猜你喜歡
藝術專業高職教育
職業學校藝術專業“團—團”合作探討
高職藝術專業學生創業教育模式研究
人文主義視野下的高職教育研究
淺談藝術專業學生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析高職院校學生厭學現象及應對措施
論高職生未來職業發展
以就業為導向的藝術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平臺建構探析
高校藝術專業大學英語的ESP模式構建及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