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入戲劇聲樂中的奧爾夫教學法

2016-12-17 13:50向群
科技創新導報 2016年21期
關鍵詞:奧爾夫教學法戲劇表演聲樂教學

向群

摘 要:探討奧爾夫教學法如何應用到高等職校戲劇聲樂教學中。該文根據多年的聲樂教學探索經驗,提出了以學生為本,激發生命藝術興趣為重點,以表演為中心,從節奏、音區、旋律、說唱、個性與角色系列訓練的奧爾夫教學模式。

關鍵詞:奧爾夫教學法 戲劇表演 聲樂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7(c)-0143-03

聲樂藝術教學本來就是一門藝術。但是多年來我從事的戲劇表演聲樂教學在這里有點困惑,我發現傳統的聲樂教學可以培養出優秀的歌唱演員,但作為戲劇表演專業的學生學習聲樂與聲樂專業的學生學習聲樂,他們學習的興趣與學習的態度是不一樣的(學習的基礎不一樣,又在有限的課時里),運用傳統的聲樂教學我感到力不從心,往往事倍功半,達不到好的效果。尤其是校領導把音樂劇專業落戶到戲劇系以來,聲樂教學更需要加強,使我更迫切地感到戲劇聲樂教學需要新的視角與方法,于是在戲劇表演聲樂教學中我嘗試了奧爾夫教學法。

1 戲劇表演聲樂教學常見的問題

戲劇表演藝術是一門綜合藝術,集聲、臺、形、表融為一體,每一個元素都很重要,而聲是首要元素,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有成語“先聲奪人”。在舞臺上,聲音的效果是其他要素所無法替代的。一個戲劇聲的效果奠定了一個戲劇表演的基調。但是,目前戲劇表演藝術聲樂教學方法卻常常不得要領,常見的聲樂教學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1 忽視戲劇表演聲樂教學與專業聲樂教學根本區別

專業聲樂教學,是聲樂專業的純粹音樂藝術。他強調嗓音條件、發聲技巧、音樂素質及相應天賦。對于戲劇演員來說,聲樂是圍繞著戲劇表演進行的,聲樂只是表演的手段之一,完全要服從戲劇表演的需要來安排。它強調以情帶聲,聲情并茂,配合表演,用唱的形式把故事情節與戲劇的內涵表現出來,必須結合聲音、語言、形體,形成三位一體綜合動態的表現劇情。

專業聲樂教學訓練,常常把聲樂中的某一元素提純,單獨訓練雖然有效果,卻因為沒有考慮戲劇情節與情境的需要,難以調動學生整個的情感,而顯得機械、枯燥、乏味。

因此,戲劇表演的聲樂教學,不能夠生搬硬套,必須另找一種適用它自身的方法,我認為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較為合適。

1.2 忽略戲劇表演的特性,聲樂教學與戲劇表演難以融合

傳統聲樂教學是按照統一規格訓練,容易忽略表演的特性,不需要考慮角色分配。戲劇表演聲樂教學的核心是以表演為主,圍繞這一中心展開聲樂教學,不管個人的音樂素質與天賦如何,學生首先能夠開口唱,在唱的過程中,根據學生不同的發聲狀態、表現形式來有針對性地教學。及時更正學生的發聲錯誤,根據劇情的要求,對聲音作出相應改進。比如:一個劇情需要一個角色是老年人,老年人的聲音可能需要低沉一些,而演員可能是一個年輕人,那么年輕人就要模仿老年人的聲音,體現出低沉的特點,從而適應角色的要求,把劇情中老年人的聲音自然流露出來。再把旋律注入到臺詞里面唱出來,這種表演的效果就非常到位,這就是戲劇中的聲樂效果。走專業聲樂教學的老套路,就背離了戲劇表演性的需要。戲劇表演聲樂教學不僅要根據戲劇表演者的自身條件來進行聲樂教學,還要根據劇情人物個性來訓練他們的聲音,奧爾夫教學就能夠達到這個要求。

2 奧爾夫教學法的特點與基本原理

卡爾·奧爾夫是德國作曲家和音樂藝術家,由于不滿當時音樂創作上的古板,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受人本主義精神的影響,及受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和現代舞蹈表演的影響和啟示,構建了一種具有原始風格,富于表現力和主動精神的新型音樂的想法。產生了將音樂和舞蹈、音樂與語言融合為一體的音樂劇,而奧爾夫教學法正是適應這種音樂教學理念的轉變。

2.1 立足于個性化的完整人的情欲表演

奧爾夫教學法從人本主義的哲學思想出發,認為表達思想和情感,是人類的本能欲望。人類本能具備通過語言、歌唱、樂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流露的欲望,而且自古如此。在這里,一切從學生出發,關注對學生內心世界的開發。不是人圍繞著音樂,而是讓音樂圍繞著人來服務,提升人的藝術表達能力。通過學生親身實踐,主動學習音樂,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為主要目的。

一切的藝術,都是為了展示人的個性,做思想情感的形象表現。因此,在戲劇聲樂教學時,從一開始,我就立足于這樣的思想認識: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完整的個人,他們都有自我展示的能力與需要,這是戲劇表演聲樂教育的前提條件。我會根據每個學生的聲音條件與音樂素養,有針對性地安排課程與相應訓練。

2.2 強調音樂藝術與其他藝術的配合,形成綜合性、整體性的音樂藝術

奧爾夫教學法倡導元素性的音樂思想,元素性音樂思想不只是單獨的音樂,而是一種融合音樂、舞蹈、語言為一體的整體藝術。通過這些整體的藝術活動,加上鼓、木錘、木塊以及鐘等節奏感強的樂器,學生學會了音樂結構。

奧爾夫教學著眼點不在音樂的本身,而在于如何讓人“動”起來,主動去學習音樂,感受音樂的藝術魅力。在這里音樂的學習是綜合式、即興式、讓音樂學習充滿創造的沖突與藝術的靈感。

因此,學生在奧爾夫教學中必須學會動腦、動手、動腳、動身,必須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現音樂,甚至充分運用人體各個部位可能發出的聲音去參與演奏。在這個過程,創造精神被提到首要位置,關注學生內心世界的開發與啟迪。通過強節奏、快節奏,以及相關樂器的使用,即興的演奏與即興的表演,讓學生在音樂游戲中完成對音樂的學習,達到一般音樂教學難以達到的綜合性效果。

2.3 用奧爾夫教學法重新理解戲劇的核心元素

戲劇的核心要素有四個方面,即聲、臺、形、表。這些因素共同構成了戲劇藝術的綜合性,它不是某一元素的突出,而是根據戲劇的情節與人物角色的需要來展開的。聲樂也主要取決于角色的需要,而不是取決于單純的樂理需要。奧爾夫教學法,因為強調回歸人本,訴諸感性,激情噴發,自然天成,把人的個性與相關的素養提高密切結合起來了。從而避免了過去那種單純的教唱歌,而教材也主要是以單首歌曲連續出現的現象,后來雖然也有了少量的變化,但是學生主要還是模仿著名演員的唱法唱腔為主,整個學習過程顯得非常被動。作為教師,所從事的聲樂教學,也是認真追求著“快出成果”“出好成果”,教學過程中嚴厲地對待學生,學生自然會感到一股莫名的壓力,除了極少數學生獲得一定程度的提高之外,絕大多數的學生都感覺無所作為。由于在音樂方面人的先天素質在客觀上有著很大差異,按照我國原有課程的要求,總會有一部分學生離教學要求甚遠,于是他們自然對音樂“敬而遠之”,對此教師也束手無策。如果改用奧爾夫教學法,那么,根據戲劇的聲樂特點,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特的音樂,無論他們原來的音樂基礎如何,無論他們的音樂天賦怎樣,都是可教的對象。他們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角色,也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選擇學習相對于自己天賦的內容來突出自我,更主要的是在戲劇中去把握自己的課程。

3 高等職校戲劇表演聲樂教學運用奧爾夫教學法的一點探索

自高校擴大招生以來,導致藝術類生源素質明顯下降,中職、高職尤甚。聲樂在表演教學中又不能夠拖退,恰當使用奧爾夫教學法來進行教學,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就有變化??梢栽谟邢薜恼n時、較短期間取得較好效果。

3.1 奧爾夫教學的基礎訓練階段注意音樂節奏與聲區的綜合訓練

在表演基礎訓練階段,聲樂教學也在進行基礎訓練。首先在節奏方面即音的長短,我采用的是從肢體找感覺,例如:節奏、節拍的訓練,由整體到局部,以一個個體為中心,單獨練習,再分組交錯練習,再把單個整體分開,手、腳、獨立。把枯燥的節奏節拍訓練融入于游戲中,在愉快中進行教學,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增添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激發了學生的生命能量。

再比如,在戲劇聲樂教學中,我特別注重中聲區的訓練。我們平時說話也在中低聲區。練好中低聲區,高聲區解決就不是很困難了。音樂劇中的聲樂形式是多樣化的。在劇中,有唱美聲的,有唱通俗的,甚至還有邊說邊唱的,有時一個角色會遇到幾種唱法,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保持聲音的完整統一,又具有戲劇性。為了給學生嘗試戲劇性較濃的聲樂作品。我選擇了《念故鄉》《我親愛的》《西班牙女郎》《哈巴捏啦》《卡門》等單聲部作品,還有合唱《斑鳩調》《桑塔露琪亞》《雪絨花》等一些二聲部作品,之后我發現學生在運用假聲上很自然,而且混聲也運用的很自如。貓劇在幾處合唱部分學生們聲區都掌握的非常好。在個別假音高位上唱得也非常清晰。

3.2 奧爾夫教學在劇情片段中注意音樂旋律與說唱的融合

在表演進行片段教學甚至在此之前,聲樂教學也有相應地教學內容。在音的高低即旋律方向,要求學生融入于劇情中,哪怕一個音、一個母音,都采用喜、怒、哀、樂的表演,強、弱、長、短的方法去演唱。例如:訓練長音“唔”先要求輕與重的對比,即漸強漸弱的對比,由此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摸不著、看不見的發聲氣息是怎樣與聲音在一起流動,讓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自身的體內、在教師手的指揮線條上、在教室凝聚的氣氛中。因為我要求整個基調是慢、輕、無形靜的感覺,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凝聚學生的思想,把自己該節課所要導入的知識讓學生全部吸收。

在音的色彩上我打破傳統音樂的常規。根據表演學生的特點,注入語言即臺詞融入到聲樂中,讓學生在說唱中進入故事情景。課堂在于一種好的氣氛,思想的凝聚力,要把幾十個思想統一起來長時間可能有一定的難度,但是課堂45 min,作為教師應該擁有這種駕馭能力,找準45 min知識的精華,按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學生在整個說唱過程中無拘無束,給他們一個情景,讓他們盡情發揮,例如:S.H.E的中國話、周杰倫的聽媽媽的話等,我常把繞口令編成歌曲讓學生唱,例如《鵝過河》《買餑餑賣餑餑》《畫鳳凰》等加入節奏,加入肢體的動作,寓教于樂讓學生天性得到解放。

一切的舞臺表演都是聲臺形有機的融合體。這個結合體在不同的旋律、不同的語言、不同的律動表現上都展示著不同的思想情景,加入律動舞蹈表演的聲樂就更能夠突出這一點。在教學過程中,我第一步就是讓學生聽老師彈奏旋律,讓他們用肢體語言告訴我旋律的意境,可以單個、也可以分成幾組展示。雖然在動作操作上可能有些欠缺,但是在旋律上不斷地、反復地進行中,只要這個主體在流動,所要表達的意境就會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來,甚至在某種情景下旋律與律動舞蹈完全融合,自然地喚醒主題,達到合一的境界。

3.3 完整劇情的表演聲樂教學,注意把學生個性與角色及劇情融合起來

融入奧爾夫教學法在戲劇聲樂中的教學,是我從事多年教學中,在操作上最簡潔、最輕松、受益也是最大的,它以人為中心,給主體空間、時間,讓其思想解放、無限放大。

奧爾夫教學法尤其在劇目教學中效果更為明顯。我在音樂劇韋伯作品《貓》(Cats)的第一幕和“格里澤貝拉”(Grizabella)最后出場的一幕中的安排以及《生命的旋律》(Sweet Charity)中的排練都體現了學生的個性特點。音樂劇的聲樂教學與傳統的聲樂教學最大的區別在于:“音樂劇中的聲樂是具有戲劇意味的,它是用來塑造角色的,演唱者的音色、形象、風格與他(她)所表現的劇情的內容有密切的關系。因此,在訓練中我特別強調這點。在貓第一幕中出現的老貓(Old Deuteronomy)所唱的Do you know how to go to the Heaviside Layer?我對演員就要求很嚴格。這只Old Deuteronomy是貓群的首領,它德高望重,貓群都非常尊敬它,它在貓群中很有威望,那么它的聲音就必須是嚴格、莊重、深厚、低沉,演員按照我說的做到了,效果相當好,甚至自己都有種成就感。另外在《回憶》(Memory)的演唱中,我要求演員通讀劇本,把握準人物不同階段的性格。這只“格里澤貝拉”(Grizabella)貓,年輕時魅力十足,傲慢,老了變的骯臟、孤獨、寂寞、遭貓族唾棄、排擠到處流浪,此時的它也渴望升入天堂,但這對它來說是多么的奢侈,可是它用它的坦誠唱出了它的心聲,并且得到了貓族的理解,實現了愿望。在歌唱的過程中,我要求學生有些地方要唱破,要唱得嘶啞,要把劇情中的情感完全融入到聲音中去,高潮部分用美聲,低音區用真聲,說唱自由地結合,自由地轉換,聲音隨著旋律跌宕起伏,給人一種完整的美感。該演員能夠做到這點,我想這與我們平時根據學生個性特點與劇情需要來做聲樂訓練是分不開的。

4 結語

傳統的聲樂教學在培養高端聲樂專業人才方面,有悠久的歷史與良好的效果,但是對音樂天賦要求很高,這對戲劇表演專業的現狀與要求來說不是很適合。奧爾夫教學是音樂教育的一場新的探索,它改變了人們對音樂的認識,強調了人的整體因素,對戲劇音樂教育提供了新思路。奧爾夫教學在普及音樂藝術與音樂走向大眾化過程中起到特別的效果,在提升民族的音樂素養方面,有一種新的視角,當然進一步探索仍有必要。

參考文獻

[1] 甄妍妍.奧爾夫教學法對中國音樂教育的啟示[J].黃河之聲,2007(11):94-95.

[2] 杜紅姣.淺談奧爾夫教學法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革新,2011(11):74.

[3] 隋清.奧爾夫教學法對音樂創新教育的啟示[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04,12(4):20.

[4] 王耀華.音樂創造為核心的音樂教育哲學觀[J].中國音樂教育,2007(7):7-11.

[5] 劉洋.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與傳統音樂教學法的差異[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32):185-186.

[6] 劉沛.美國藝術教育國家標準(音樂部分)(三)[J].中國音樂教育,1999(1):29-31.

[7] 娜仁其木格.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與中小學音樂教學[J].內蒙古藝術,2007(1):20-22.

[8] 樊瀟.奧爾夫音樂教育理念與我國音樂教育的改革[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07,9(5):20.

[9] 金奉.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對中國音樂教育發展的影響[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06,7(4):25.

[10] 陳庭星.談談奧爾夫教學法的特點[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2,12(4):92-93.

[11] 席書君.論奧爾夫音樂教學法[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01,10(3):4.

[12] 徐彩云.淺談奧爾夫音樂教學法[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06,6(24):2.

猜你喜歡
奧爾夫教學法戲劇表演聲樂教學
微表情在戲劇表演中對藝術真實塑造的作用
社會學視角下的微信朋友圈研究
淺談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小學高年級音樂課堂中的應用
論流行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
奧爾夫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