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潛入性文化詞匯教學的探索與研究

2016-12-19 14:25董丹曄羅伊玲
教育教學論壇 2016年46期
關鍵詞:詞匯教學

董丹曄+羅伊玲

摘要:詞匯承載著豐富的文化信息,文化也影響著詞匯的發展。本文探索和研究潛入性文化的詞匯教學,通過導入法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詞匯,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詞匯教學;文化內涵詞;非英語專業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46-0135-02

一、引言

大學英語的教學目的是什么?我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07年正式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以下簡稱《教學要求》)曾經明確指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可以讓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然而要具備這樣的綜合能力,詞匯是基本。詞匯是外語教學的核心知識領域,詞匯量的多少是衡量英語水平高低最建檔最直接的方法,它直接影響整個聽、說、讀、寫的學習。因此,詞匯學習是整個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提高綜合應用能力的關鍵。

二、詞匯教學中面臨的困境

在長期以來的教學中,詞匯教學既龐大又煩瑣,沒有一個很系統的高效率的方法來解決。不僅從學生學習方面來看還是教師教學方面,都面臨很大的困境。

1.學生面臨的問題。從學生方面研究,本文分別對昆明學院2013級財務管理、建筑學管理、學前教育三個非英語專業的學生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深入了解學生在學習單詞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表1,可以看出學生學習詞匯的主動性很差。三個專業總人數148人,每天花1到2個小時進行單詞學習的學生為0人;1個小時以內的81人,占總人數54.7%,這樣的學習態度他們的詞匯量如何提高?

再看表2,針對每天記憶單詞的同學,總人數81人,一天內進行復習僅有6人,占7.4人;一天后再來復習的人高達75人,占92.6%。艾賓浩斯遺忘規律總結過,遺忘是先快后慢的,學得的知識在一天后,如不抓緊復習,就只剩下原來的25%。所以,單詞雖然記憶了,但是得不到鞏固,一樣沒有好的效果。

通過表3可知,學生記憶單詞的材料以四六級詞匯書為主的,有128人,占總人數(148人)的86.5%;以教科書為主的,有20人,占13.5%;而課外閱讀材料的,沒有同學。同學記憶單詞的目的性很強,只為四六級考試。

表4展現,100%的同學學習單詞的內容僅局限于如何發音,什么意思;而有44個同學回去研究它的詞性及詞性延伸,占總人數(148人)的29.7%;會去關注這個單詞使用的,即例句的有39人,占總人數的26.4%;而對于詞語的文化內涵了解,幾乎沒有人關注。

2.教師面臨的困境。從教師方面來看,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重心過分放在語法結構分析,詞匯學習僅僅被看作是語法結構的填充物;再者,教學方法單一,只注重語音、詞性、詞義辨析和列舉例句,雖然可以幫助學生打下扎實基礎,但是教學過程枯燥,容易給學生學習心理增加負擔,不容易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

為了解決詞匯學習存在的困境和打破傳統的英語詞匯教學,本文提出了在詞匯教學中滲透文化內涵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詞匯。

三、潛入性文化的詞匯學習

語言是一個民族長期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中創造出來的,語言具有社會性、客觀性和文化性,它是文化的載體。詞匯又是語言的基礎,詞匯本身的存在、消亡和發展都透露著文化信息,因而詞匯承載著豐富的文化信息,反映人類社會文化的生活工具,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語言背景,詞匯常常都有特定的文化信息,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文化內涵詞”(cultural-loaded words)。

1.文化內涵詞。胡文仲教授曾提出,學習一種語言應該同時發展兩種能力:語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和社會能力(social competence)。文化內涵詞(cultural-loaded words)就是詞匯的一種社會能力的表現,是一種文化能力(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它受到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價值觀……的影響。(1)受文化背景影響。民族文化中特有的事物在詞匯及語義上的體現。如果不是改革開放,可能中國人民一輩子都不知道什么是supermarket(超市),soap opera(肥皂?。?,Disney Land(迪斯尼);而中國傳統的旗袍(Cheongsam),冰糖葫蘆(candied haws on a stick)也不可能走向世界。(2)受宗教信仰影響。在西方傳統中,人們習慣稱西方文化為“基督教文化”或“基督教文明,由此看出,基督教在西方文化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圣經》的宗教觀念也影響了詞匯的表達。(3)受價值觀影響。在眾多文化因素里,價值觀是核心內容之一。不同的價值觀產生了不同的詞義理解,褒貶不一。比如說,在我們中國傳統文化里,尊老愛幼是我們傳統美德,受尊敬和照顧的老人也會由衷的表示感激;而在西方國家,老年人被視為衰老,體現不出自身價值。

由此看來,大學英語詞匯教學進行潛入性的文化教學是有必要的。

2.文化內涵詞的教學法。越來越多的實例證明了大學英語詞匯教學要進行文化背景的潛入,本文通過對昆明學院2013級財務管理、建筑學管理和學前教育三個非英語專業的學生所采用的第二版《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直接闡釋法,比較分析法和詞源解釋法,進行了文化背景下的實際教學研究。(1)直接闡釋法。直接闡釋法是英語詞匯教學中最常見的文化導入法。當教師向學生解釋單詞的時候,直接導入它的文化內涵。例如第二版《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第一冊Unit 7 “Should I Have a Gun”一文中“negro”這個詞,字面意是“黑的”,但是在文化內涵中帶有“黑鬼”的含義,有一定的歧視意義。所以,在講授的過程中需向學生解釋,“黑人”只能表達為“African-American”(非洲裔美國人),如果用“negro”只能讓對方暴跳如雷,交際失敗。直接闡釋法采用簡單明了的語言,把艱澀深奧的文化難點的導入,在授課過程中,變得通俗易懂。(2)比較分析法。比較分析法是授課過程中針對和聯系中西方文化,分析比較共同點和不同點。第二冊Section A“As the name is, so is he”中提到“nursery school”,意思是“幼兒園”,在日常交流中,我們慣用“kindergarten”,“preschool”也有“幼兒園”的意思。在中文解釋中,“幼兒園”就是接納3—6歲的一種學前教育機構,根據年齡分為“大,中,小”班。在西方國家,“nursery school”適合3—5歲的幼兒,“kindergarten”適合4—6歲的幼兒,“preschool”適合5—6歲的幼兒。因此針對我們國家的實際情況,“preschool”就是學前班,在一些發達的城市,0—3歲幼兒接受的早教和親子學習可以用“nursery”表達,幼兒園就是籠統地用“kindergarten”表達。

外語交流不僅僅是兩種不同語言的人間的交流,更是兩種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間的交流,比較分析法可以幫助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

四、結語

潛入性文化的詞匯教學,透過詞匯看文化,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加強他們學習的動機,提高他們的領悟能力,滿足他們學習語言的要求,對整個教學起到積極的影響。而對于教師本身素質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要不斷地拓寬東西方文化的認識,多閱讀,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更好地把具有文化信息的“文化內涵詞”傳授給學生,使語言教學和詞匯教學相結合,互相滲透,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靈活使用詞匯的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胡文仲.文化與交際[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4.

[2]鄧炎昌,劉潤清.語言與文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9.

[3]劉潤清,胡壯麟.外語教學的科研方法[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4]胡壯麟.語言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5]胡文仲.跨文化交際與英語學習[M].上海譯文出版社,1988.

猜你喜歡
詞匯教學
創設教學情境,優化小學低年級詞匯教學
初中八年級英語教學實踐研究
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現狀與改進策略
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微課”教學模式探究
基于新課程研究的高中英語課程詞匯教學模式應用
基于感知學習風格的大學英語詞匯教學
小英語詞匯教學問題及解決方法
記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一次歸類、整合改革及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