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公害西瓜生長的影響因素及栽培技術

2016-12-20 08:38程潔
現代農業科技 2016年20期
關鍵詞:栽培技術影響因素

程潔

摘要 從溫度、光照、水分3個方面分析了影響無公害西瓜生長的主要因素,并結合工作實踐,總結了無公害西瓜栽培技術,以期為無公害西瓜種植戶提供參考。

關鍵詞 無公害西瓜;影響因素;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5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20-0064-01

西瓜的果汁含量豐富,甘甜可口,含有大量的礦物質以及維生素等,夏季食用有較好的降溫效果,被稱為夏季水果之王。西瓜喜生長在溫暖的地區,原產地為非洲熱帶地區,目前在全世界(南北極除外)均有栽培,其中栽培面積最為廣泛的地區為中國。中國除了少數的低溫地區不能采取露地栽培的方式外,其余均可種植。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食品的安全性更加重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無公害西瓜以其綠色、無污染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鄧州市地處河南省南陽市境內,近年來,無公害西瓜獲得了較好的發展,現結合筆者的經驗,對無公害西瓜生長的影響因素及栽培技術簡述如下。

1 無公害西瓜生長的主要影響因素

1.1 溫度

西瓜原產于熱帶地區,對溫度的需求較高,即使溫度達到40 ℃,西瓜仍然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因此要獲得品質較佳的無公害西瓜,各階段的溫度需要達到一定的要求[1]。種子發芽的溫度要保證超過16 ℃、生長發育的溫度達到約30 ℃、成熟階段的溫度需要超過30 ℃。綜合鄧州市的實際,無公害西瓜的栽培地宜選擇在溫度較高的西南坡。若選擇在大棚內栽培,或者采取地膜露地栽培的方式,育苗、移栽的時間要盡量提前,以使西瓜的生長周期延長,增加無公害西瓜內有機糖分的積累,提高產量及品質。

1.2 光照

無公害西瓜對光照的需求較強,充足的光照條件,可使西瓜的汁多、更為甘甜可口,因此較強的光照是提高無公害西瓜產量及品質的重要條件。南方雨水較多,光照相對于北方較少,西瓜的品質稍差于北方地區的西瓜。南方地區種植無公害西瓜,一般栽植地選擇在坡度朝東南或西南的地塊為宜。

1.3 水分

一般西瓜比較忌澇災。若西瓜地發生澇災達到24 h,則會導致根系氧氣缺乏,無法進行有氧呼吸,對土壤中的肥料及水分的吸收能力逐漸降低,最終造成西瓜植株出現萎蔫、死亡現象。無公害西瓜的果實在發育階段對水分的需求較大,不能斷水[2-3]。西瓜田內不能過于干旱,否則易導致果實發育遲緩、早衰、果實的體積小、產量不高、品質降低等問題。

2 無公害西瓜栽培技術

2.1 育苗

2.1.1 催芽。如種植無籽西瓜,其種子的外殼一般較厚,播種前需要采取人工的方式破殼,切記不可將種胚損傷。催芽一般選擇在32 ℃的恒溫箱內進行,催24 h即可進行播種,此時胚根已經開始露白。

2.1.2 營養土的準備。無公害西瓜的種植一般采取育苗移栽的方式。營養土按照細黃土∶生物有機菌劑∶生物菌肥為20∶1∶2的比例拌合均勻。裝入提前備好的營養缽或營養袋內,每個營養袋或者營養缽內裝土約100 g,再用木棍在中央插1個小孔,深度為2~3 cm,播入經過催芽處理的種子1粒,注意播種時芽的方向朝下,上面用過篩的細土覆蓋,然后將營養袋或營養缽轉移到拱棚內。

2.1.3 苗床管理。待種子出苗后,將殼去除。精細管理,當拱棚內的溫度超過32 ℃時需要將薄膜的兩邊掀開。當苗床上營養土水分含量不足時,要及時淋水,保證表土濕潤即可,不可灌水過多。移栽前1周左右,將膜全部揭開,充分煉苗,當幼苗進入二葉一心期時即可達到移栽的標準。

2.2 選地整地

2.2.1 選擇適宜的地塊。無公害西瓜以在土質肥沃、耕作層較深、排水及灌溉條件配套良好、保墑效果強的砂壤土上栽培效果最好。需要注意的是,西瓜不可進行連作,若上茬為水稻,則在種植西瓜之前,要撒入堿性肥料適量,如草木灰、石灰等,以改良土壤[4]。

2.2.2 整地施肥,及時分廂。在種植無公害西瓜前一年的冬季,要對選好的地塊進行深翻處理,將土壤中的幼蟲、蟲卵等殺死。無公害西瓜的枝葉長勢旺盛,對肥料的需求很大,因此獲得高產的基礎即為施入足夠的基肥,具體的施肥量及施肥比例可結合各地土壤肥料情況確定。施肥時,先將各種肥料充分混合均勻,然后撒在地塊的表面,結合深耕將其翻入土壤中,于2月底至3月初進行分廂。并且將廂周圍配套的溝等開好,確保溝溝相通,防止雨后發生澇災。

2.3 適時移栽

若在大棚內種植,則在3月中下旬移栽。一般株距控制在70 cm左右,密度6 000~7 500株/hm2。移栽時將營養袋或營養缽的底部薄膜上挖開一個小的口子,以促使根系從口中伸展出來。移栽宜選擇在晴天,盡量不要在雨季。按照預定的行距規格在廂面上挖1個洞,將營養袋或營養缽放入其中,洞的深度以確保袋或缽口與廂面相平為宜,然后在周圍培上細土。移栽結束后,用小竹竿、竹片等制作高2 m左右的拱棚,罩上薄膜。

2.4 溫度管理

無公害西瓜受到溫度的影響較大,要加強溫度管理。當大棚內的溫度超過35 ℃時,則要適當將薄膜掀開,以達到通風、降溫效果;當大棚內的溫度過低時,則要將薄膜密封嚴實,以提高溫度。

2.5 合理追肥

在第1批瓜采收之前,地下肥、葉面肥均要追施3次,分別在移栽后的10~15 d、瓜苗7~8葉、西瓜體積同雞蛋大小時進行。地下追肥的前2次均施入高氮沖施肥55~65 kg/hm2+根旺150包/hm2+水11 200~11 300 kg/hm2,分別采取混合淋蔸以及混合淋施或管道沖施的方式;第3次施入高鉀沖施肥55~65 kg/hm2+水11 250 kg/hm2,進行廂面潑施;之后每收獲西瓜1批,均要地下追肥1次。葉面追肥的前2次均施入雷力2000 40~50包/hm2等,采取噴施的方式;第3次施入海得豐25~35包/hm2等。

2.6 整枝摘心

若無公害西瓜種植為露地方式,則整枝時留1個主蔓即可;若在大棚內栽培,則整枝留2個主蔓為宜。7~8葉時適時摘心,以促使多結果。

2.7 病蟲害防治

移栽后會發生地老虎、蚜蟲、斜紋夜蛾、立枯病、猝倒病、炭疽病等病蟲害,宜精心進行田間管理,做好預防,綜合防治。

2.8 適時收獲

在無公害西瓜生產的管理過程中,嚴禁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學激素,確保西瓜的品質。采收是確保無公害西瓜質量的最后一環,采收時間要適宜,過晚或過早均不利于其品質的提高。一般采收時要先采收成熟的,成熟一批,采收一批。

3 參考文獻

[1] 郭長獻,賀書敏.無公害西瓜栽培技術[J].現代農村科技,2004(3):12-15.

[2] 劉素貞.富硒西瓜大棚無公害栽培技術[J].安徽農業科學,2006,34(15):3660.

[3] 程傳雷,亓向前,陳成海.無公害西瓜栽培技術操作規程[J].農業科技通訊,2008(6):182-183.

[4] 耿博.無公害西瓜栽培技術規程[J].安徽農學通報,2007,13(12):94-95.

猜你喜歡
栽培技術影響因素
突發事件下應急物資保障能力影響因素研究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需求影響因素分析
村級發展互助資金組織的運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統論的煤層瓦斯壓力測定影響因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