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會計信息化視角的企業內部控制研究

2016-12-20 19:25吳雅琴康富霞
商業經濟 2016年11期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問題

吳雅琴 康富霞

[摘 要] 雖然會計電算化在企業中的普遍應用,極大地提高了財務工作的效率,改變了以往落后的財務核算模式,但同時也給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對H集團內部控制存在的環境薄弱、缺乏風險評估和應急機制、內部控制活動實施不規范等問題進行分析,企業應采取優化內部控制環境,加強內部控制活動的管理,構建完善的制度體系,加強會計網絡系統的安全控制和構建信息共享化的監督機制等策略,從而切實發揮會計信息化的優勢,提高企業效益。

[關鍵詞] 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問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 F230 [文獻標識碼] B

雖然會計電算化在企業中的普遍應用極大提高了企業財務工作效率,為會計工作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實現了企業經濟收益,但同時會計電算化的應用也給企業的財務工作尤其是內部控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必須改變以往落后的內部控制模式,積極構建適應會計信息化的內部控制模式??梢哉f會計信息化建設是企業適應經濟新常態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貫徹落實“互聯網+”行動的具體體現,通過構建基于會計信息化的內部控制策略對規范企業管理、規避財務風險和提高企業資金使用效率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本文以H集團為例具體闡述優化基于會計信息化的內部控制策略。

一、會計信息化與內部控制的概述

(一)會計信息化的概述

會計信息化就是將會計工作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以此實現對會計信息的統一管理,會計信息化是會計電算化技術的發展與延伸。會計信息化的實施一方面拓寬了財務審計的領域,優化了會計科目,會計信息化可以從立足于財務工作效益提高的角度對會計科目進行調整與優化,以此減少財務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另一方面會計信息化實現了會計數據的共享。信息集成是會計信息化的主要功能,也是會計信息化建設的主要目的,會計信息系統通過依托互聯網技術,將各個部門的信息統一納入到計算機管理平臺中進行管理與分析,這樣授權者通過獲得合法授權利用網絡獲得自己權限范圍內的相關財務數據,以此提高企業部門之間的聯系性和提高財務信息的使用效率。

(二)內部控制的概述

內部控制最早產生于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在1958年頒布的《獨立審計人員評價內部控制的范圍》文件中,我國對于內部控制的定義是:內部控制是由企業的董事會、監事會以及全體員工實施的為實現企業控制目標的過程。根據2008年頒布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的要求,內部控制的目標是:一是保證財務報告以及信息的真實可靠。企業制定戰略決策的重要依據就是財務信息,而準確的財務信息必須要建立在對企業各個部門信息的準確掌握上,因此通過內部控制可以保證財務信息的真實可靠。二是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內部控制的重要載體就是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通過對企業日常經營活動的內部控制可以及時發現與處理企業所存在的各種問題,因此內部控制對于企業經營活動的優化是重要的保證條件。三是實現企業戰略決策的基礎。

二、H集團內部控制的案例分析研究

H集團屬于高新技術產業,位于遼寧省錦州市高新產業園區,經過近1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該行業領域內的龍頭企業之一。H集團擁有9000多名員工,兩個生產基地。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全球業務的拓展,H集團于2009年引入實施會計電算化模式,雖然集團通過實施會計信息化大大提高了財務工作效率,為企業的戰略決策提供了準確的財務信息,但是與此同時實施會計信息化之后,集團內部控制工作也暴漏出許多的問題。本文結合對H集團實施會計信息化之后,內部控制工作的現狀進行調查,現將調查結果總結如下:

(一)H集團內部控制環境薄弱

通過對H集團實施會計信息化之后的內部控制現狀調查發現,H集團的內部控制實施環境相對比較薄弱,具體體現在:一是H集團部門管理者對內部控制的認識存在偏差。隨著會計信息化的不斷發展,H集團對于內部控制的認識仍然停留在傳統的內部控制模式上,而忽視了會計信息化所帶來的一些新變化、新要求。例如實施會計信息化之后要求對企業的財務信息控制注意網絡安全防護,但是這方面做得并不好。二是部門管理者尤其是非財務部門的管理者認為內部控制屬于審計人員的工作,因此他們在具體工作表現的不積極,例如在實施會計信息化內部控制之后,集團部門的管理者只是簡單的配合提供相關的財務信息,而很少有人主動的承擔內部控制的職責。根據對H集團部門管理者的調查發現,只有2個部門(財務部、銷售部)對內部控制比較重視,而其余的6個部門要么不清楚內部控制的具體職責,要么沒有清晰的認識到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三是H集團的企業文化建設缺乏內部控制。企業文化是企業價值的觀念體現,在2009年H集團實施會計信息化之后,H集團加強了對內部控制制度的調整,但是到目前為止,H集團的內部控制氛圍還是不濃厚,例如在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上,許多具體的制度缺乏可操作性。

(二)H集團缺乏風險評估和應急機制

隨著H集團規模的不斷擴大,H集團的資產越來越大,融資渠道也越來越豐富,與此同時集團的市場風險也就越來越大。因此通過對H集團的風險評估調查發現(見下表),H集團的風險評估體系存在嚴重的問題,例如集團至今沒有設置專門的風險評估崗位,2014年企業為了占據海外市場,沒有經過充分的市場調研就推出新產品,結果導致新產品不被海外市場認可,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風險評估要素存在的問題調查表

(三)H集團內部控制活動實施不規范

內部控制實施是集團為了實現內部控制目標而采取的系列措施。通過調查H集團在內部控制活動中表現得比較薄弱,尤其是一些關鍵性的活動存在不規范的問題。首先是集團職責分工控制不明確。建立嚴格的職責分工制度是規范企業生產的重要舉措,通過調查有19%的員工表示不了解其崗位的具體職責,他們進行生產主要是根據上級主管領導的安排。另外集團的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也不完善,集團受傳統經營模式的影響,尤其是受到民營企業性質特點的影響,財務崗位沒有做到不兼容職務分離,集團的會計人員不僅負責企業的財務核算工作,而且還承擔企業的出納工作,這樣一來統一產生會計舞弊。其次財產保護控制不嚴格。從整體財產控制方面而言,該集團對財產的清查時間并沒有明確的規定,很多時候是由董事長提出財產清查要求,財務人員偶爾會主動進行財產清查。通過對集團各個部門的財產清查情況的調查,只有20%的部門定期進行財產清查,由此可見集團在財產保護方面存在的缺陷是非常嚴重的。

三、基于會計信息化視角H集團內部控制優化的策略

基于H集團在會計信息化環境下內部控制工作存在的問題,為切實發揮會計信息化的優勢,提高集團經營管理的效益,提出以下優化內部控制的策略。

(一)優化內部控制環境

內部環境是實施內部控制的基礎,也是開展內部控制的前提,基于經濟新常態及會計信息化發展的要求,H集團要立足于集團實際情況,優化企業環境,應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構建科學的企業組織結構,完善集團法人治理制度。組織結構的設置是相互控制,明確職責的體現,因此集團要及時對現有的組織結構進行調整與優化。例如針對當前集團內部沒有專門風險評估崗位的現狀,集團可以對內部的組織結構進行調整,將財務部門進行分離,設置財務部與審計部,其中審計部門要設置專門的風險評估崗位,以此提高集團風險控制的能力。二是建立董事與監事會制度。通過董事與監事會制度解決股東大會出現“一家獨大”的現象,當然在獨立董事的選拔上一定要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將優秀的人員引入進來,避免獨立董事成為集團董事長的“代言人”現象的出現。三是構建賦有濃厚內部控制氛圍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對于企業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同樣企業文化的建設也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企業所有職工的共同參與與努力,因此H集團要積極營造關于內部控制氛圍文化建設的環境,例如定期組織員工討論集團當前所面臨的風險,讓員工清晰的認識到企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以此在集團內部形成人人重視內部控制的氛圍。

(二)加強內部控制活動的管理

結合內部控制五要素對H集團的風險進行管理。首先加強對現金流的控制。H集團屬于大型企業,每天的財務賬務往來非常頻繁,因此需要加強對現金流的控制,避免現金流出現斷裂現象。一方面集團要加強對銀行賬戶的管理控制,杜絕出現小金庫,同時還要加強對銀行賬戶安全的管理。在會計信息化環境下,集團的資金往來實現了網絡化,同時也會面臨網絡風險,因此需要加強對銀行賬戶的網絡安全管理,提高對網銀的安全防護工作。其次要對H集團的財產清查進行嚴格的時間控制制度。針對集團在財產清查中所存在的問題,集團需要制定嚴格的清查時間制度,固定時間對企業資產進行系統的清查,從而及時發現資產中存在的漏洞,避免財務風險的進一步擴大。例如H集團可以通過對存貨與賬目記錄的情況進行清查,如果發現賬實不符的現象,需要及時的進行分析,并找出問題的解決點。最后建立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H集團部門比較多,各個部門、各個崗位具有不同的職責,因此需要H集團對各個崗位尤其是財務崗位建立不相容職務分離制度,避免一人多職現象的出現。

(三)構建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

實施會計信息化的關鍵在于構建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以此保證企業的健康發展。結合H集團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現狀,已經建立了《內部控制管理手冊》、《內部控制手冊》和《內部控制評價手冊》,但是這些制度存在內容上的不完善、執行上的不嚴格,因此需要對內部控制制度體系進行進一步的優化。首先集團要規范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流程。集團在進行內部控制制度建設與修改之前需要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并且盡可能借鑒其他優秀企業的經驗,對現有的內部控制流程進行梳理,以此實現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效性。其次控制好集團內部控制制度體系建設的關鍵要素。集團在制定內部控制制度時一定要具有清晰的頭腦思維,能夠正確的認識到集團當前內部控制制度的關鍵點,以此提高內部控制的作用。

(四)加強對集團會計網絡系統的安全控制

在會計信息化環境下,H集團實現了會計信息化工作,集團的財務工作已經全部通過計算機網絡設備進行操作。這樣既提高了財務工作效率,也對內部控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互聯網犯罪日益增多的環境下,H集團要加強對會計網絡體系的安全控制。一是加強對計算機軟件與硬件的控制。在會計信息化環境中計算機的硬件規格各軟件性能對財務信息的安全至關重要。例如近些年隨著企業競爭的加劇,企業的財務信息成為企業的核心機密,而一旦因為計算機設備性能故障而導致信息泄露將會給企業造成巨大的損失,尤其是計算機設備的損壞會丟失一些關鍵性的財務信息,給企業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二是采取先進的網絡安全防護技術。網絡系統的安全是集團內部控制的重要條件,因此集團財務工作要不斷優化各種病毒查殺技術,并且在集團網絡設置防火墻技術,以此提高網絡安全。

(五)構建信息共享化的監督機制

一是建立以網站審計為主的第三方審計機構。第三方審計就是H集團通過聘請社會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對企業的財務信息等進行審查與分析,并且做出獨立客觀的審計報告。在會計信息化背景下,社會投資者對集團財務信息需求的意愿越來越大,同時基于會計信息化發展的要求,集團通過互聯網技術進一步提高會計信息的透明度,以此吸引社會投資者的關注,通過外界審計機構的監督提高集團的經營水平和風險控制能力。二是構建有效的內部監督機制,集團通過構建完善的內部監督機制可以提高企業財務信息的質量。例如集團通過設置獨立的審計機構可以督促企業管理者以及所有的員工按照內部控制目標的要求規范自己的行為,實現對企業經營活動的管理。

總之,在會計信息化背景下,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性日益突顯,因此為實現企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企業必須要立足于實際,充分利用會計信息化手段強化企業的內部控制,通過會計信息化與內部控制的融合發揮財務管理的功效,推動企業盈利空間的擴大化。

[參 考 文 獻]

[1]曾志勇,張繼偉.中小企業信息化最佳實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2]劉雪晶,祁雙云.會計信息化視角下的企業內部控制研究[J].會計之友,2012(7)

[3]許永斌,張宜霞.我國民營企業內部控制現狀及其建設框架研究[J].會計之友,2013(10)

[責任編輯:高萌]

猜你喜歡
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問題
探析企業會計電算化的風險及防范
會計電算化審計風險的成因與應對措施
探討會計電算化環境下傳統財務會計職能的變化
我國物流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問題及建議
房地產開發企業內部控制的認識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及對策
制造企業銷售與收款業務的內部控制分析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