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開發權與我國土地管理權制度改革分析

2016-12-20 19:28盧麗平
知音勵志·社科版 2016年11期
關鍵詞:土地制度國有化管理權

盧麗平

摘 要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開始嘗試土地制度國有化,并沿用至今天,即中國政府即擁有土地的管理權,也擁有土地的經營權。這究竟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通過幾十年的市場檢驗,一些問題漸漸暴露出來。本文主要介紹了土地開發權的功能,并進一步分析了我國土地開發權踐行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土地制度;國有化;政府;管理權;所有權;開發權

1 土地開發權的功能

土地開發權是一種民事權利,最直接的表現在于帶給當事人收益。從其設置的目的和產生的背景來看,它的功能還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自然資源的保護

利用土地開發權實現對土地使用權利的限制,并對其進行設置有關的補償措施,在實現土地的規劃,以及對農地、歷史文化遺跡以及環境敏感地區的保護都起到了諸多積極的作用。

1.2 調節土地使用矛盾

土地使用權有效地調節了土地使用過程中出現的不公平問題、暴力問題以及利益損害等問題。在過去的管制制度下,被限制的發展地區因為權利濫用而造成了巨大的經濟孫志,被列入規劃范圍內的主體,因為發展密度過大而獲得超額的收益。所以,我們可以明顯地感受到傳統的分區管轄造成了利益損害問題、暴力問題以及不公平等問題層出不窮。在建立的土地開發權之后,利用土地開發權實現對區域主體的轉移、均衡各個主體間的利益,達到鞏固社會公平的效果。

1.3 實現土地多元化開發利用

用轉讓部分代替征收、購買所有權,促進土地實現多元化主體的利用與開發,提升土地利用的整體效率。城市化進度的不斷提升,使得人口數量明顯增加,在土地數量一定的情況下,土地需要得到更加集約的利用,這就是追求土地的多層次開發。在以往的分區管制下,土地利用收到了建筑容積率的約束,因為固定區位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在土地使用收到一定的限制時,為了更好地保證土地的發展權得到利用,并且賦予其一定的彈性,讓發展權可以轉移到其他的邊緣地區。這樣具有彈性的土地使用權,可以進一步完善土地的整體化發展,實現土地管理的高效運行。

1.4 明確土地產權

將土地產權更加明晰化處理,通過市場的補償機制對權利主體進行有效的限制,進一步削弱政府的才真孤單,將土地開發權納入土地權利體系,將敏感的特殊地帶放進內部化運作當中。利用土地發展轉移制度和市場運作機制對權利主體進行有機的補償,不僅可以免除政府的補償義務,同時也能夠達到土地制約管理的目的。

2 我國土地開發權踐行的優化策略

土地開發權歸屬于土地發展權,也歸屬于國家所有。例如英國的土地開發權實現為國家通過征收土地稅,使得土地增值并獲得收益。在土地開發權屬于所有者的國家,例如美國,主要是以市場為主要力量,國家行駛監督管理。我國的土地開發權的實現與否,一些學者主張由國家進行開發配置,而有的學者主張由市場進行調整配置。當下的土地開發權如何調整,應參照我國的國情,借鑒土地發展的具體制度,讓土地開發權真正地實現本土化應用。

2.1 土地開發權和國家購買土地發展權相結合的策略

英國的土地開發權是建立在國家管理的基礎之上,實行國家轉移策略,即所有的土地開發者都需要從國家購買土地并獲得開發權。英國將土地歸為國有,并由國家統一出售,這遭到了諸多地主的反對和抵制,使得土地市場一度陷入低迷的狀態。后來,英國作出了變革,廢除了土地國有化的制度,將稅收降低至60%。但是我國的土地開發權應當屬于所有者,所以在這方面我國不宜參照英國,而是積極借鑒美國的經驗,采用國家開發權和轉移權兩種方式,并以發展權為主,以國家購買開發權為輔。利用市場調節機制實現對土地開發權的補償,有效地減少了政府的財政負擔,同時也能夠促進資源平衡使用。要求建立以市場為主體的發展模式,需要國家出面對農用耕地、歷史遺跡以及敏感地帶進行保護,購買其開發權。

2.2 土地開發權的本土化

土地儲備是指政府依法運用市場機制,通過收購土地所有權或使用權,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規劃,對土地進行前期開發整理與儲備,以供應或者調控城市建設用地需求的城市土地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社會主義的本質特色在于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實現共同富裕是我國發展的共同目標。我國堅持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經濟管理制度,并通過宏觀調控縮小人民的收入差距。要想正確地兼顧多方群眾的利益,處理人民和社會的矛盾,就需要妥善調節這些縱橫交錯的利益關系。解決地區與地區,人民與人民之間的差距問題。如果我國將來社會存在城鄉收入差距過大,少數利益與多數利益之間的對抗問題,那么就不能構成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不能為廣大人民所接受,所以,在引入國家的土地開發制度時,我們要均衡各方面利益的發展,實現公平、協調、科學的分配。

3 結語

在我國土地的利用率始終不高,一方面是資源浪費,另一方面是環境保護匱乏。這類問題的層出不窮和我國土地管理制度不無關系。在我國的土地開發權以及我國的土地管理權制度改革中,我們具體結合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和調查,本著保護環境更好地建設小康社會、實現全國人民共同富裕的工作原則,對優化土地所有權進行了探討。

參考文獻

[1]單皓.城市更新和規劃革新——《深圳市城市更新辦法》中的開發控制[J].城市規劃,2013(01):79-84.

[2]徐詩舉,許宗鳳,張宏妹.促進限制開發區與重點開發區土地開發權與人口并流——基于城鄉土地置換的視角[J].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3):38-42.

[3]張先貴.中國法語境下土地開發權是如何生成的——基于“新權利”生成一般原理之展開[J].求是學刊,2015(06):85-91.

作者單位

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前郭爾羅斯鎮國土資源所 吉林省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 138000

猜你喜歡
土地制度國有化管理權
民營上市企業國有化:動因和績效
國際能源通道恩仇錄八——蘇俄石油工業國有化博弈
農村經濟發展與土地制度改革初探
廣州市小產權房的現狀與出路研究
醫保管理權歸屬不宜“一刀切”
淺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下的農民土地問題
醫保整合管理權歸屬應盡快明確
醫保管理權歸屬不宜“一刀切”
高校管理權協調發展的基本思路
歐洲銀行國有化:一把雙刃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