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生物高效課堂的幾點體會

2016-12-20 22:32柳忠醫
甘肅教育 2016年22期
關鍵詞:打造生物教學高效課堂

柳忠醫

【關鍵詞】 生物教學;高效課堂;打造

【中圖分類號】 G633.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22—0120—01

打造高效課堂是教師終生追求的目標,在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打造高效課堂,落實新課程理念,是每位教師必須思考和面對的問題。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做法和體會。

一、樹立新觀念,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為打造高效課堂奠定基礎

首先,中學生對師生關系的敏感程度明顯增強,教師要尊重每一位學生,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老師是公平的法官。其次,教師應適時給予學生鼓勵,哪怕是學生微不足道的進步,教師都要不嗇表揚,這會增強學生學習生物中的信心。再次,教師還要留心、關愛特殊學生。在生物教學中,有的學生生物學習基礎薄弱,也有的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較差,導致生物學習成效不高。對于這樣的學生,教師應當給予更多的關愛,要幫助他們分析生物學習的薄弱環節,制訂補救計劃,安排學生“結對幫扶”,還要對他們進行學習方法、技巧的指導,并注意發掘這部分學生在生物學習中的閃光點,及時進行鼓勵,以增強學生學習生物的信心。

二、鼓勵學生動手做實驗,挖掘生物中的趣味因素,為打造高效課堂創造條件

生物教材不僅有理論知識,還涉及一些實驗教學。實驗是一個動手、動眼、動腦的過程,當學生通過動手發現知識時,就會產生極大的興趣,進而產生繼續學習的動力。在實驗設備、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教師可以讓學生動手自己操作實驗。實驗前,教師可以和學生共同去準備實驗器材,并告訴他們做實驗時該注意的事項。實驗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發現學生實驗中的成就,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實驗結束后,教師要帶領學生一起總結實驗成果。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對實驗的步驟等相關知識點有更直觀、更清晰的認識,也能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比如,在講授“微生物的分離與培養”這一知識點時,可以讓學生動手做大腸桿菌的實驗。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對知識點有更好的理解,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打造高效課堂提供保障

單一的教學模式使得課堂枯燥乏味,大大降低了課堂教學質量。隨著多媒體的普及,教學資源也越來越豐富,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有效教學。

如,在教學“細胞結構”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在網上搜集各類細胞的圖片,將課本上的知識點與生活中常見的例子相結合,做成課件,并配上教師自己的解說,一并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感受到細胞就在自己身邊,生物就在自己的生活中。這樣,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形象,讓學生直觀地認識并了解細胞結構,從中感受到生物課程的趣味性。

又如,在講解“DNA”這一知識點時,可以通過DNA模型的展示與講解,讓學生對DNA的雙螺旋結構有直觀、立體的認識,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繪畫、制作DNA的結構模型,并組織學生一同探究DNA的結構與排列順序,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與自學能力。

四、聯系生活實際,提高應用能力,為打造高效課堂提供助力

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生物是一門和生活緊密聯系的學科,生物教學要聯系日常生活,聯系社會實際。處于中學階段的學生求知欲較強,他們對大自然中的生物現象、生物規律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充分備課顯得極為重要。教師不但要熟知生物知識點,還要備與之相關的生活知識。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從生活經驗出發,密切聯系生活中的生物現象,讓生硬的知識融入到現實生活中。

如,在學習“植物生長素”時,可以讓學生解釋:為什么向日葵總是朝著太陽開花;在學習“葉綠素”時,可以讓學生解釋:為什么樹葉會變顏色;在學習“黑色素”后,可以讓學生思考:為什么人老了頭發會變白等等。這樣教學,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

總之,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提高生物課堂的有效性,是每一位中學生物教師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生物教師要盡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充分利用教學資源,采取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將生物教學和生活聯系在一起,進而培養學生觀察、發現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并打造富有生命的高效生物課堂。

編輯:謝穎麗

猜你喜歡
打造生物教學高效課堂
搭建發展成長平臺 打造高績效團隊
從滲透人文素養的角度論新課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