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對日韓有些想當然了

2016-12-20 12:27笪志剛
報刊薈萃·非常關注 2016年11期
關鍵詞:韓三國國民性中日韓

笪志剛

最近,中日韓三國之間頗有一些不和諧音,日本想借杜特爾特到訪之機拉攏菲律賓,韓國執意部署薩德……日韓的這些舉動頗讓那些希望改善中日關系和中韓關系的國人不解:為什么我們釋放的善意信號你們視而不見?為什么我們的多方努力你們半信半疑?

其實,在處理中日、中韓乃至中日韓的溝通與合作時,有些國人存有一些先入為主的想法,對日韓國家方向、民族性格、國民素質、民主架構有或多或少的理解偏差。換言之,越是在中日韓之間存在溝通困難、合作障礙的時候,我們就越不能只是基于自身對日韓想當然的理解,而應正視中日韓三國之間客觀存在的差異。

一是中日韓看似同文同種,實則漸行漸遠。長期以來,不管是政府還是學界,我們一直從地緣、歷史、文化等角度,側重中日韓之間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緣相通、情緣相似,將我們對國民性、民族性、文化影響等的理解罩上理想的光圈,形成中日同文同種、中韓同宗同源的錯覺。實際上,日韓近現代尤其是戰后植根于西方陣營,引入西式民主體制,追求文化多元,注重現實利益,已經形成了兼具歐美概念和元素的國家性格、國民與文化的發展現實。日韓與我們在很多方面是形似神異的。

二是中日韓國民性格存在明顯差異。長期以來,基于儒家的中庸傳統,我們一直希望三國在重大外交和利益選擇上能協調一致,做出相向而行和有利于東亞一體化的選擇,卻忽視了三國在國民性和協調機制上的不同。與中國追求區域發展和繁榮的戰略格局不同,日韓的選擇更多受制于國民性,日韓國民性在戰后文化變革中,其基因具有更多的歐美國民性格和多元元素。

三是對日韓經濟發展走勢前景研判存在較大分歧。近期日本經濟的頹勢并未散去,韓國經濟的脆弱性揮之不去,我們想當然地認為日本是落日余暉,韓國無足輕重,造成一種經貿上對日韓居高臨下的俯瞰甚至是不屑一顧。實則在全球創新企業100強排名中,日本超越美國位居榜首,亞洲只有日韓和臺灣地區上榜。在全球最具價值100大品牌排行榜,日韓分別以6個和3個品牌入圍,中國只有2家?,F在日韓企業雖然退出了白色家電等領域,但它們依然掌握著上游核心零部件的“藍?!眱瀯?,在環保、醫療、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蓄勢待發的創新依然值得我們學習,幾次供給側改革的成敗依然值得我們借鑒。切莫再以日本“失去的二十年”和韓國不足掛齒等“安慰”自己了,那將讓我們在未來輸在自己的誤判上。

從構筑亞太自貿區大格局,深化中日韓FTA(自貿協定)愿景,形成東亞一體化認知,密切東北亞區域歸屬感的角度,我們對日韓的認識需客觀、理性、包容和互鑒,推動中日韓進一步走向溝通與合作,要正視彼此之間的不同,也要包容三方之間的異見。

(摘自《環球時報》2016.10.27)

猜你喜歡
韓三國國民性中日韓
中日韓貿易數據
1~2月中日韓造船三大指標實現情況
武士道精神對日本社會的影響
梁啟超新民思想與當代國民性塑造
專制帶壞國民性
國民性真的不存在嗎?
本期導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