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莊子的人生境界探析

2016-12-20 16:06嚴志偉
青春歲月 2016年21期
關鍵詞:逍遙游生死觀

【摘要】人生境界論是莊子思想的一個核心,他通過對現實生活的苦難與不自由來反思需求一種絕對自由、無所拘束的境界,通過逍遙游、同生死、齊同異,從而達到與道合一的最高境界,給人以心靈的啟迪。

【關鍵詞】人生境界;逍遙游;游心;坐忘;生死觀;齊物;道

人生境界論是中國哲學的重要范疇,也是歷代哲學畢生追求的信仰。莊子的人生境界論是通過對現實生活苦難根源的反思來尋求一種擺脫束縛獲得自由的途徑,其中所傳達出來的是對現實生活的強烈不滿,以及對自由生活的無限渴望,這種自由主義與自然主義的人生境界閃爍著人性的光輝,給人心靈的啟迪。

一、逍遙游

在《逍遙游》中,莊子看到現實生活當中的人的不自由,即所有人的生存狀態都是一種“有所待”的狀態,人的目的和愿望都要受到一定主客觀條件制約和束縛。這種狀態使人們在形體和精神上都收到了極大的束縛。因此,莊子極力主張“無待”,即人的思想及行為不受任何條件的制約和束縛,無所依賴、無所憑借,擺脫了客觀世界的束縛,是一種精神的絕對自由狀態。這種狀態在形體上安逸閑適,自由無拘束,精神上要做到無所牽絆,絕對自由,也就是逍遙游。

對于形體的無拘束與無牽絆,莊子在《逍遙游》中舉了列子御風的故事,雖然列子可以隨風而行,看似自由自在,但是這也是不自由的,因為列子御風而行還要依靠風的吹動,并不能隨心所欲。真正的形體自由是自己能夠主宰自己的行動,不受外物的局限于安排?;诖?,莊子告誡不要刻意的去追求各種各樣的利益,只有不刻意追求的生活,放下了心里固有的偏執,才是自由的,“無所待”的。從這個層面來講形體不受外物的牽累,無主宰就做到了形體的解放與自由,這是人生境界修養的基本保障。但是更高層次的境界是精神的自由與無牽絆,這是逍遙游的本質。

莊子認為,人類的精神境界同樣要達到逍遙游的境界。這種心靈的逍遙游狀態是心靈和精神的高度解放。在《莊子》當中,這種狀態又表述為“游心”、“坐忘”等?!度碎g世》當中說“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坝涡摹钡墓Ψ蚺c“神馳”相近,所謂“神馳”就是“形坐而神馳”也就是心靈的自由無拘束狀態。游心是一種精神的境界,也是一種修持的功夫,《應帝王》指出“游心于淡,合氣于漠,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而天下治矣”。這是說游心的功夫必須放開自己的胸懷,保持純真質樸的本性,清靜淡泊的心志,行氣的交合達到清靜無為的境地,順應事物的自然,除去私心的影響,那么天下就得到了很好的治理。做到游心之后就能達到坐忘的境界,莊子將“坐忘”解釋為“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智,同于大通,此謂坐忘(《大宗師》)”。坐忘就是徹底忘掉一切,在內不感覺到自身的存在,在外不識天地萬有,排除理智的推度,是內心虛寂,與道合一,從而達到“朝徹”即豁然貫通的境界,此時思虛俱寂,道我合一。

二、同生死

生死問題是困惑歷代哲學家的一個重要問題,諸多哲學家都對生死問題做過探討,對生與死有自己的看法。在生死問題上,莊子主張的是一種自然主義的態度,他認為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是“悅生而惡死”,這種對生的追求與對死的刻意逃避使人們感覺到無限的痛苦。要想獲得真正的自由那就要超脫生死,放下對生死的執著。他認為真正得道的人往往都能超越生死的界限生死隨自然而動,無拘無束,自由自在。他說,“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彼劳龊统錾疾皇侨肆λ馨才诺?,猶如白天黑夜一般,完全出于自然。又說,“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就是說,大地托載著我的形體,并用生存來勞苦我,用衰老是我閑適用死亡使我安息,所以把我的生看作是好事的,同樣也會把我的死亡也看作是好事。在生與死之間,莊子認為既不能執著于生,也不能刻意的逃避死,生與死是合乎道的生命的必然過程的,只有用自然的眼光去看待生死,才能超脫生死的束縛,獲得心靈的自由與靈魂的安寧。

三、齊同異

對生死的執著是影響人生境界提升的一個障礙,對于同異差別的辨析也同樣使人偏執己見,遠離了道的境界。莊子認為,事物都是以相對的形態出現的,“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以差異的眼光去看待世界,殊不知沒有我的對立面又怎么會有我的存在呢?因為這種差異的眼光,世界的顯現千差萬別,人們往往因為一些不同而爭執不下。莊子認為,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差異,主要是由于人們固有的偏執,莊子將其闡述為“成心”。他說,“夫隨其成心而師之,誰獨且無師乎?”(《齊物論》)正是在現實生活當中人們都已固有的偏見去看待世界,所以才會千差萬別,這些都是遠離了道的表現。

在《秋水》當中,莊子提出,這種以差異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的態度是不可取的,因為“以物觀之,自貴而相賤”。我們更應該以“道”的觀點去看待世界,取消事物之間彼此的對立與區別,做到“以道觀之,物無貴賤”。在莊子眼中,世界萬物一律平等,無物我之分,無貴賤之別,因為萬物都有相通的一面。繼而,莊子在《齊物論》中,提出通過“天地一體”、“萬物一齊”來免除人們內心之中的狹隘。讓人們摒棄以往的態度,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的萬事萬物。在莊子看來,大道是宇宙的本原,宇宙萬物都由道產生,因此,從這個本根性來看,萬物是毫無差別的。另外,道也是觀察天地萬物的出發點;站在大道的角度觀察人世,天地同一,萬物一齊。面對紛繁復雜的世間事物,差異性很大,如何面對有著巨大差異性的現實事物又能體會到“道”的存在,進而認為萬物一齊呢,只能以心觀道體道?!褒R物”是一種實際的踐履,也是一種關于道的境界的感受。

四、與道合一

莊子的人生最高追求歸根結底是要回歸到道的狀態,做到與道同一。他的生死觀與齊物論都是一種體道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自然大道的存在,人們就會免于偏執與狹隘,放下固有的執著,歸于道的人生境界。他在《逍遙游》當中追求絕對的自由,要求超越外界的束縛達到逍遙閑適的精神境界。以“游心”、“坐忘”等來作為實際的方法達到“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于大通”的最高境界,讓心境自由自在,無所依附。在這個境界當中,由于已經與道合一了,因此可以做到自己主宰自己,回歸到本真的自我。由于忘掉了形體的存在,因此也不識生死的約束,生不會樂,死也不會感覺到痛苦,心隨大道,一切任由自然規律的發展,突破肉體的局限,使精神達到一種“無我”的狀態。因此,在《莊子》當中很多形體不全的人往往可以達到道的境界,因為這些人都能擺脫世俗觀念、形體與時空的局限,突破種種妨礙心靈自由的心理與生理的束縛而逍遙于廣闊無涯的精神境界中。莊子的人生境界是廣袤深遠,氣勢磅礴的,這是因為他以道為人生修養的最高境界,這種境界決定了莊子的人生是豁達的,飄逸的,給當今現實生活當中的人們無限的啟示。

【參考文獻】

[1] 陳鼓應. 莊子今注今譯[M]. 上海: 中華書局, 2001.

[2] 高 ?正. 諸子百家研究[M].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1.

[3] 王壽南. 中國歷代思想家·先秦[M]. 北京: 九州出版社, 2011.

[4] 任繼愈, 等. 中華文化精華全集·哲學卷[M]. 北京: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1992.

[5] 劉笑敢. 莊子哲學及其演變[M].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0.

【作者簡介】

嚴志偉(1989—),男,江西贛州人,碩士研究生學歷,中共贛州市委黨校講師,主要研究方向: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

猜你喜歡
逍遙游生死觀
Dancing for theDead
Differences of mortalit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弒他”與“自戕”
《逍遙游》文學價值淺析
試論新美南吉《百姓的腳,和尚的腳》中的創作意識
《逍遙游》中“而”字的用法與讀音
大魚海棠——中國動畫的逍遙游
宋榮子:《逍遙游》中不應被忽視的人物
簡析屈原、司馬遷之生死觀
以《逍遙游》為例簡析莊子自由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