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搭建深度學習的三級階梯

2016-12-21 11:45程艷貢和法
江蘇教育·中學教學版 2016年11期
關鍵詞:自主合作深度學習

程艷+貢和法

【摘 要】在課堂教學中,自主、合作、探究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的三級階梯。針對目前教學中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出現的誤區,分別從自主學習、合作共享、深度探究這三個方面做了一些實踐探討,以期讓教師有效地幫助學生進行深度學習,提升學生的能力和素養。

【關鍵詞】自主;合作;探究;深度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6)54-0053-02

【作者簡介】1.程艷,江蘇省江陰高級中學(江蘇江陰,214443)教師;2.貢和法,江蘇省江陰高級中學(江蘇江陰,214443)教師,正高級教師,江蘇省特級教師。

深度學習,是相對于強調知識識記和淺層學習的概念,主張通過師生互動與交流,在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中逐漸生成新的知識理解,并能將其靈活運用于實際生活的學習過程。在課堂教學中,自主、合作、探究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的三級階梯。然而,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對自主、合作、探究方式的運用卻存在諸多令人擔憂的問題。

一、存在問題

1.學習“自由化”。在如今的思政課教學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大多時候被忽視:一則陷入自主的虛無狀況,教師搶占學生學習的時間與空間,繁重的題海戰術和大容量、高密度的課堂教學讓學生沒有任何自主學習和消化的余地;二則傾向學習的自由化,簡單地將自主與自由劃上了等號,學生學習成了無人引導的自由狀況。

2.合作“形式化”。課堂中,教師通常按照教學計劃進行,在覺得應該進行合作學習的時候將學生速配成幾個小組,讓其就某一問題展開討論。按照教師的教學預設,小組討論規定的時間到了,便要求學生緊急“剎車”停止討論,由小組代表發言。整個流程看似完整,卻收效甚微,因為合作學習不是小組速配,這種為了改變教學形式而讓學生三五成組進行溝通的方式并不能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課堂教學往往在無序的喧鬧中失去了本真。

3.探究“表層化”。圍繞某一主題展開的探究活動中,通常仍是教師主導下的學生按指令操作,尤其在最后的交流與討論過程中,大多情況下學生的發言觀點重復,思路趨向一致,而教師的點評蜻蜓點水,更缺乏啟發性、生成性與深刻性。這種表層化的探究實則是教學改革的畸形表現,學生不僅沒有得到自主的探究體驗,而且形式化的操作過程反而讓學習方式更加固化。

二、對自主、合作、探究的深度探索

1.激發主體意識,引導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學生進行深度學習的第一級階梯,自主學習,關鍵在于教師要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自我感覺體驗,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隨著對知識理解的加深而產生的自我認知、自我覺醒和自我覺悟等成長體驗”。只有當學生心動起來、腦動起來,才能真正達到學習的深度。新課程改革更加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那么,在教學中,教師不妨讓學生自學、自律、自教。例如,在試卷分析或例題講解時可以讓學生自己講解題目,學生通過講解做題思路,不僅可以更清楚地了解知識點,也使腦海中的知識脈絡更加清晰。而教師趁機進行點撥,引導學生產生思維碰撞,達到一題多解、舉一反三的效果,這不僅讓學生的自主意識大大增強,也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效能感。

當然,自主學習不能僅僅停留在教師給學生預留機會這樣的水平,還需要引導學生學會深入思考,掌握學習的方法。例如在講授“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這一內容時,教師可采用層層深入的方式啟發學生思考。首先,拋出問題:既然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那么,是不是可以用同一條線表示商品的價值和價格呢?然后,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一條橫虛線來表示價值,請學生思考后劃出表示商品價格的線條。在這里便會發現,有的學生會用另一條與之重合的線條表示價格,這就暴露了學生學習時的漏洞,教師便可據此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進而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最后還可以設問:為什么表示商品價值地線條采用的是虛線?讓學生深刻理解商品價值的抽象性,這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自主意識,提高了學習積極性,而且有意識地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

2.基于問題導向,鼓勵合作共享。

學習要走向深層,不僅要掌握教材知識點,更要鼓勵學生在合作與互動中,全面理解知識,重新建構起多元的知識體系,在共享的學習氛圍中得到能力和素養的提高。

以“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這一課為例,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分組,分別介紹自己參觀過的博物館、名勝古跡,或是了解到的各地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用多媒體呈現并在全班進行交流。隨后,由各小組自行列出一些問題,例如:中華文化在不同地區各有什么特點?中華文化通過什么薪火相傳?中華文化為什么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通過在課堂上多個小組的分享和討論,在交流中,讓學生自主總結出教材文本的重點難點,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被引到了學習的關鍵點上。

另外,合作學習要與狹義的合作區分開來,小組討論是合作,觀點爭論也是合作。教師應在學習中引導學生處理好合作與競爭、合作與獨立的關系,既鼓勵相互協作,也歡迎觀點爭論,在開放的互動與交流中,最大限度地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提高能力和素養。

3.關注生命體驗,著力深度探究。

從學習能力的角度上來說,探究是對知識在理解、掌握基礎上的靈活運用。因此可以說,探究是在自主和合作這兩級階梯基礎上的跳躍。它“是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選擇性、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边@一環節中,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學會解決實際問題。因此,教學中的探究,實際上是由疑生問,由問而深,主動釋疑的過程,也只有在這樣的深度探究中,才能真正發揮學生的潛能、提升學生的全面素養。

以“政治生活”第二課“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為例,為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我國公民應如何有序參與政治生活,教師可以通過由淺入深的幾個問題來引導學生探究:

(1)考察你的家庭所在地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情況,完成下列考察報告。

(2)了解你所在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有哪些無序參與政治生活的事件,并運用所學知識尋找正確的途徑向有關部門反映。

(3)請基層人大代表講述人大代表的選舉產生過程與情景,加深對選舉規則、程序與要求的理解,從中體驗什么是有序的民主生活和政治參與。

以上探究活動以教材知識為基礎,在保證學生充分掌握知識的情況下引導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第一個問題是對情況的了解,第二個問題則是在前者基礎上的深入,第三個問題更是將所學的理論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以情境體驗的方式,建構起學生與知識的意義聯結。這樣的探究不僅激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嚴謹性和深刻性。

深度學習要求課堂教學觸到知識深層,幫助學生在情感體驗中達到自我與知識的意義聯結。因此,教師應當利用主題探究的方式將問題和實際生活相聯系,通過合作調查、信息處理、交流探討等活動,將所學理論知識運用于解決實際問題之中,從而讓學生獲得能力、知識與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與提升。且必須強調的是,探究是自主與合作基礎上的探究,學生的自主與合作能力直接影響著探究活動的實際效果,這三者既是學生不可或缺的深度學習力,也是緊密聯系、互相滲透、相融相生的有機整體。

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種發展性的教學模式,這種發展性就體現在它們作為深度學習的三級階梯,一步步引導學生獨學、研討和建構,從而使學生在學習中的自我感、意義感和效能感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郭元祥.課堂教學改革的基礎與方向——兼論深度教學[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5(06).

[2]貢和法.以能力為導向的政治課深度教學[J].江蘇教育:中學教學,2015(05).

猜你喜歡
自主合作深度學習
MOOC與翻轉課堂融合的深度學習場域建構
大數據技術在反恐怖主義中的應用展望
淺談低年級識字教學的實效性
“以學習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塊教學實踐
讓學習在復習課中真正發生
初中體育多樣化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索
深度學習算法應用于巖石圖像處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積網絡的人臉年齡分析算法與實現
大學英語創造性學習共同體模式建構案例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