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薩蒂的音樂學分析(二)

2016-12-21 08:58李佳雯
青春歲月 2016年20期
關鍵詞:音樂創作

李佳雯

【摘要】法國作曲家埃里克·薩蒂(1866—1925)雖然身處于晚期浪漫主義時代,但他從一開始就站在反浪漫主義的立場上,不斷探求新的創作道路。他不是一流的作曲家,但他在當時所提出的音樂思想與創作觀念預示了20世紀音樂創作方向,并且在多方面影響了后人的創作風格。因此,本文的目的就在于討論薩蒂的音樂創作及其創作思想,對他的音樂進行音樂學分析。

【關鍵詞】薩蒂;音樂創作;音樂思想

年輕時的薩蒂遇到了諷刺作家馬利,他的作品預示了達達主義的風格,這必然會對薩蒂產生很大的影響,也確定了薩蒂反對傳統社會觀念的秉性,當然這和薩蒂自小的叛逆性格是分不開的。其實,薩蒂的達達主義傾向早已出現,他偏愛幽默,寫有大量具有諷刺意義的作品,比如樂譜上會出現令人費解的指令,薩蒂之后的作品更是達達主義的代言,注釋更加離奇古怪。有人認為薩蒂是以幽默諷刺的手段來掩飾他創作技術的缺陷,可也有人認為他的幽默嘲諷不是手段而是目的本身,這恰恰體現了薩蒂達達主義的傾向。出于反傳統的精神,薩蒂開始了對傳統曲式結構的解構。經過圣歌學校的學習后,薩蒂的創作更加迷茫,這使他徹底地站在了傳統音樂的對立面,達達主義的痕跡更加鮮明了。在薩蒂之后的作品中,達達主義貫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炫技表演》,這部作品還代表了當時最新的藝術發展方向。20世紀10~20年代薩蒂創作了“家具音樂”,他的這一音樂思想顛覆了藝術行為的存在,薩蒂把音樂藝術等同于室內的家具,不會引起人們格外的注意,音樂完全是作為環境背景出現的,成為日常生活場景的襯托。薩蒂對傳統音樂解構的結果就是拉近了音樂與生活的距離,使音樂不再成為精英文化所特有的。

薩蒂早期的創作主要是以鋼琴曲為主,此時的鋼琴作品已經體現了薩蒂個人的風格特征。其中有《薩拉班德舞曲》、《伊姆諾佩迪》和《玄秘曲》,“在這些作品中,他采用了一些新的和聲語言,如沒有預備和解決的九和弦的連續進行以及連續的平行五度等?!比姿_拉班德舞曲與傳統的薩拉班德不同,薩蒂使用了靜態的音樂材料,沒有戲劇性的展開,所以給人的感覺是靜態的,在這里薩蒂一生所崇尚的簡約風格已初露端倪。就在這首簡單的作品中,薩蒂邁出了不平凡的一步:“簡潔的旋律線、單一的色彩、創新的和聲、散化的節奏、精巧的結構?!睒非蟹莻鹘y的和聲進行體現了印象主義音樂風格,又預示了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義風格,散化的節奏預示了在薩蒂之后的作品中取消小節線的做法。由于對古代音樂文化的偏愛,薩蒂創作了《伊姆諾佩迪》,這首樂曲比起《薩拉班德》更是簡單了許多,樂句之間微妙的變化更是減弱了樂曲的推動力,重復手法的使用給人一種靜態感。三首《玄秘曲》是受到了東方音樂的影響才創作的,在其中可以看到薩蒂的風格更近一步,第一點就是取消小節線,這延續了節奏的散化風格,而且在樂譜上開始出現了古怪的話語,奇怪文字的出現預示了薩蒂達達主義的傾向。

薩蒂在玫瑰與十字架時期趨向新古典主義風格,音樂的特點依然是靜態的,此時期薩蒂的音樂思想開始形成,他認為“音樂應避免富有表情的內涵,要平淡、暗淡,重復、冷靜和客觀應該被鼓勵而不應該被輕視,”這是他終生所奉行的準則。薩蒂在這時期的代表作是《拿撒勒前奏曲》,他解構了傳統的奏鳴曲式,創新了一種新的組合方式。薩蒂早期的音樂創作風格貫穿他的一生,“簡約的音樂語言、故弄玄虛的幽默和精妙的數理邏輯等”,薩蒂在不斷探索中創新出了他那簡潔的音樂語言,他反對絢爛、繁復、過于精明的音樂語言,認為真正的法國音樂應該樸實、簡單、明確、自然。為了擺脫德奧音樂中常見的主題對比沖突和動機分裂的手法,他使用的是單一主題的展衍手法。從他的作品中,能夠清晰感受到主題線條的簡潔并富于歌唱性,旋律結構與和聲通常簡潔、樸素,避免旋律過多裝飾與和聲的復雜。

薩蒂不是技法高超的作曲家,但他的音樂思想卻是先進的,他的音樂觀念預示了身后許多的音樂發展方向。他始終使用簡潔的音樂語言是新古典主義的象征,還是簡約主義的重要來源之一;薩蒂雖然是達達主義者,反傳統是他創作的信條,但他在創作中所體現出的理性化創作態度是不可忽視的,他的作品中充滿了各種數理邏輯關系,比如薩蒂對黃金分割的運用已經超出了單純獲得心理美感的意義,而是將它作為進行曲式實驗的一個因素;家具音樂的提出模糊了音樂與生活的界限,這一觀念對20世紀下半葉的偶然音樂、概念音樂、環境音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音樂與生活相互滲透更是引導出約翰·凱奇的創作思想。

薩蒂生活在音樂風格多變的時代,他所具有的反叛精神促使他不斷在音樂創作道路上創新。他雖生于后浪漫主義時期,卻站在了浪漫主義的對立面并且維護法國應有的音樂,正因為如此,他的作品中出現了印象主義風格;當印象主義還沒有穩固其地位時,薩蒂用更加簡潔的音樂語言來反對它的存在,引導出了新古典主義;之后薩蒂并沒有成為新古典主義的旗幟人物,他的音樂風格一直處于多變的狀態??梢钥隙ǖ囊稽c是:簡約是他終身不變的語匯。薩蒂像是一位終身旅行者,沒有固定的落腳點,卻踏足了世界的每一片土地,由于停留時間的短暫,他輕易不會在一個地方生根發芽,但他會指出人類前進的方向,也許前面的路不一定走的遠,可不斷地探索是必要的。

【參考文獻】

[1] 沈 ?旋, 谷文嫻, 陶 ?辛. 西方音樂史簡編[M]. 上海: 上海音樂出版社, 2004.

[2] 劉 ?瑾. 論埃里克·薩蒂音樂觀念的先鋒性[J]. 音樂藝術: 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2003(4).

[3] 劉 ?瑾. 薩蒂生活中的兩次重大轉折及對其創作的影響[J]. 黃鐘: 武漢音樂學院學報, 2004(4).

[4] 吳偉松. 薩蒂與他的鋼琴音樂[J]. 人民音樂, 2007(5).

[5] 張慶陽. “非功能性”音響的歷史意義──兼論德彪西“拉威爾”薩蒂音樂作品的某些特點[J]. 人民音樂, 2000(9).

[6] 劉 ?瑾. 薩蒂在20世紀的命運——“薩蒂的價值”問題述評[J]. 音樂研究, 2005(3).

[7] 劉 ?瑾. 薩蒂作品中的黃金分割及其審美內涵[J]. 音樂研究, 2004(1).

[8] 劉 ?瑾. 埃里克·薩蒂的早期生活經歷與音樂創作[J]. 中國音樂學, 2002(4).

[9] 劉 ?瑾. 埃里克·薩蒂和達達主義[J]. 中國音樂學, 2001(2).

猜你喜歡
音樂創作
鋼琴性能對音樂創作風格的影響
新時代如何做好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研究
初探巴洛克音樂創作的美學價值
我國音樂創作的復合式民族性
漢族傳統民間歌曲創作的美學特征
滿懷赤誠 執著追尋
關于薩蒂的音樂學分析(一)
對人物形象的音樂創作手法的分析
淺析德彪西音樂創作精髓
在音樂創作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