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芻議“互聯網+”背景下的外語學習環境

2016-12-21 12:50吳杰
青春歲月 2016年20期
關鍵詞:外語學習學習環境互聯網+

吳杰

【摘要】當今的互聯網迅猛發展使得互聯網+教育領域產生深遠影響?;ヂ摼W+教育背景下的外語學習環境在原有基礎上歷經了更有利于外語學習者學習的變革。這種互聯網+背景下的外語學習環境有諸多不可替代的有利于語言學習的優勢,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了解其益處并規避其問題,將使廣大語言學習者受益終生。

【關鍵詞】“互聯網+”;學習環境;外語學習

背景:當下中國以一個互聯網大國正在實行“互聯網+”的行動計劃,預計到不久的未來,中國寬帶網絡將能夠基本覆蓋所有的行政村,網絡基礎設施將被全部打通,由此,更多的人會用上互聯網。教育領域中的一場劃時代的變革也悄然而至?!盎ヂ摼W+”教育成為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趨勢,這種潮流將不斷推動互聯網和教育的深度融合。

一、“互聯網+”教育背景下的外語學習環境

“互聯網+”教育是以互聯網為基本條件或載體,以教育學習為主要任務,利用互聯網中的開放資源進而得以自我提升的教育模式。其特點為1、除了傳統的網絡和臺式機的結合,當下更多地是網絡和移動終端的結合;2、該種環境下的學習人數遠超傳統教育中的學生數量;3、學生老師可雙向任選??梢哉f教育領域比任何其他的領域都需要互聯網?;ヂ摼W中的信息為學習者提供生動立體的情景、情景,使學習者有利于形象思維和創造思維的發展。大量圖文并茂的資源,便捷的人機對話、非線性的學習方式和靈活自由的方法都有利于促進學習者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的協調發展。

“互聯網+”環境下的海量語學習資源包含了學習視頻類資源如:傳統網校的遠程教育、MOOC慕課、各種視頻公開課、TED演講、云課堂、翻轉課堂等;教育工具類包含:詞匯型產品,如各類詞匯記憶App:百詞斬、扇貝單詞、towards、易唄背單詞等;各類單項語言技能類或綜合類網站:愛思英文網、普特聽力網、搜索引擎類:wikipeida.com\ answers.com\ sparknotes.com\ cliffsnotes.com等。除此,移動終端可以提供更多有趣、方便、快捷、高效的學習資源,如英語趣配音、各種移動APP和微信公眾號。

二、“互聯網+”外語學習環境的優勢

1、學習資源更豐富、更開放、資源配置更合理

“互聯網+”讓教育從封閉走向開放?!盎ヂ摼W+”打破了權威對知識的壟斷,讓教育從封閉走向開放,人人能夠創造知識,人人能夠共享知識,人人也都能夠獲取和使用知識。在開放的大背景下,全球性的知識庫正在加速形成,優質教育資源正得到極大程度的充實和豐富,使得人們隨時、隨事、隨地都可以獲取他們想要的學習資源。知識獲取的效率大幅提高,獲取成本大幅降低,這也為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正是有了互聯網,外語學生獲得了大量外語學習資料和廣泛接觸英語的機會(網絡使用語言主要為英語),有利于迅速更新知識和提高英語水平。外語教師也可以較多地參與與外語教學有關的論壇、研討小組、在線課程等進行信息、經驗交流,從而提升教學和科研水平。

在“互聯網+”背景下,教育資源得以重新配置和整合。一方面,互聯網極大地放大了優質教育資源的作用和價值,從傳統一個優秀老師只能服務幾十個學生擴大到能服務幾千個甚至數萬個學生。另一方面,互聯網聯通一切的特性讓跨區域、跨行業、跨時間的合作研究成為可能,這也在很大程度上規避了低水平的重復,加速了研究水平的提升。

2、有利于學習者的個性化、靈活學習

“互聯網+”外語學習環境包容了外語學習者自身的差異性,能極大調動學習者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傳統學習模式下,學習者在同一時空中,無論喜歡與否,接受與否都要聽同一教師的授課。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外語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語言水平、學習習慣來選擇適合自身的互聯網中的開放性資源、可以選擇自己接受的授課方式等進行語言學習。移動學習中,學習者的學習時間更為靈活,或能引導未來4A(Anytime,Anywhere,Anyway,Anybody)學習模式的潮流。

3、更利于碎片化學習和自我評估

“互聯網+”環境下的各種外語學習資源的豐富性使得外語學生可以根據自身選擇適合的語言學習資源。以移動學習為例,學習者可以利用其獨特的“碎片化”特點,日積月累,慢慢形成一個語言知識組。以單詞學習為例,很多學生從A到Z的周而復始地記憶,效果甚微。利用百詞斬等學習軟件可以輕松地進行邊聽邊記,隨記隨考。這些軟件在傳統背詞模式基礎上還能為學習者制定學習計劃,配合圖片記憶單詞等來督促學習者的語言學習。這種利用零碎時間把知識的小碎片逐漸連成知識網的方法特別有利于學生的靈活學習。

互聯網+的外語學習環境下,外語學習者更易與進行自我評估。學習者完成自身學習任務后,不再局限于一紙試卷的考評,在網絡技術的支持下,外語學習者可以通過電子檔案記錄已經瀏覽過的文檔或觀看過的視頻、已取得的進步、存在的問題不足等。電子檔案袋、歷史足跡等的存在便于外語學習者回顧學習的過程,進行自我反思和評價。評估的手段也不同與傳統的試卷,外語學習者可以根據學習內容選擇跟讀、單詞測驗、電影原聲模仿等更多樣化更有趣味的評估方式來進行自我評價,并提升學習效率和質量。

4、有利于學習者培養思維、成為創造者

在“互聯網+”外語學習環境中,外語學習者可以利用互聯網的外語學習來培養自身的思維技巧。因為學習者需要通過互聯網對獲得的信息進行瀏覽、取舍,作出資源優劣的評判,還需要將其所需資源整理成為一個教完整、連貫的體系,在此過程中,學習者自然而然地就能夠培養了其綜合閱讀、歸納概括等多方面技能。

此外,語言學習者可以利用互聯網來展示自己的原創作品,可以在網上發布自己的原創性成果,這將能給語言學習者帶來語言學習方面的成就感。有了這種成就感,學習者可以更努力更熱愛語言學習。因而語言學習者可以成為互聯網內容的創作者,并從中獲益。

5、師生關系更具生態化

在“互聯網+”的沖擊下,教師和學生的界限也不再涇渭分明。在傳統的教育生態中,教師、教材是知識的權威來源,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教師因其擁有知識量的優勢而獲得課堂控制權??稍凇靶PM?、班班通、人人通”的“互聯網+”時代,學生獲取知識已變得非??旖?,師生間知識量的天平并不必然偏向教師。此時,教師必須調整自身定位,讓自己和學生成為學習的伙伴和引導者。

6、有利于促成良性競爭機制

互聯網改變了競爭機制?;ヂ摼W學習凸顯了個人的興趣和自主性,學習不再單純應付外語考試,學習動機發生根本改變,語言學習者之間的關系也被改善,良性的競爭機制形成。合作式的教學模式使每人同時發現自己的價值和他人的價值,從而達成共識:競爭不可避免,但協同進步將成為主流。

三、“互聯網+”外語學習環境存在的問題

1、信息繁多,學習者的學習能力面臨挑戰

在互聯網提供的海量信息和知識前,外語學習者學習能力面臨巨大挑戰。傳統教育中,語言學習者面對的知識量相對固定,知識的復雜度不高,學習資源匱乏,因而傳統教育下的學習者會以這些固定的需要學習的知識為核心進行深入思考挖掘和反復練習。而互聯網下的教育與各行各業的知識在不斷融合,知識不斷更新拓展,知識的復雜度加強,信息以指數式增長,可用的資源雖豐富卻也魚龍混雜。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快速學習大量新知識?如何應對指數式增長的信息?如何選擇自己需求的資源?這對傳統學習環境下成長學習能力和信息加工與處理能力不足的語言學習者而言,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ヂ摼W上的語言學習相關的內容繁多,良莠不齊,有些內容不適合學生瀏覽,甚至其網絡信息的負面影響難以規避。

2、碎片化學習使得學習深度下降,難以形成知識體系的構建

互聯網降低了人們學習的門檻,隨處可見的知識分享和信息傳播給人們的學習提供了便利,學習者可以隨時隨地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進行學習。學習的廣度大大增加,人們可以涉獵學習自己熟悉的、不熟悉的各領域知識。然而,學習時間、學習內容卻嚴重碎片化,學習者會利用乘坐公交車、課間休息、睡前十分鐘等等的零碎時間,學習了解一些零碎知識。學習時間的碎片化會導致學習者養成懶于思考和知識加工的壞習慣,對于唾手可得的大量碎片化知識和信息一目十行而不加以思考;學習內容的碎片化會使得知識與知識之間的關聯難以建立,從而學習者學習到的都是很多零散的點,而難以加工成為有意義的知識網絡。如此,學習者的學習深度很難保證。

3、語言輸入型內容多,輸出型資源量少質不保

很多語言學習者青睞移動終端的app資源來輔助外語學習,這些app可分詞匯、詞典、聽力、娛樂、教材類等等。這些資源大多屬于提升語言輸入型技能,即聽力、閱讀。提高語言寫作、口語類的輸出型app等資源相對較少,且質量不高。甚至很多需要付費使用,比如一對一類型的外教口語練習、寫作批改等。

4、對正常人際關系造成沖擊

在對互聯網的普遍關注下,人與網絡的過度拉近勢必造成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疏遠。學習者在關注互聯網+背景下帶給語言學習者海量開放的資源時,無意識地會更強化其知識的攝取,從而忽略掉人與人的正常的交往。甚至在強化知識教育的同時,師生可能會不自覺地弱化了一些育人做人方面的教育。

四、如何應對、揚長避短

1、提倡學生們通過互聯網學習外語,鼓勵學生們利用在線外語課程、手機應用程序等進行學習語言。

2、教師要學會主動利用社交工具(例如:組建微信群或微信公眾平臺),拉近師生距離,營造師生之間的社群學習氛圍。

3、教師自身應關注相關在線課程,積極開放地與其他線上老師進行交流,并有意識地將有關課程內容有機整合入自己的外語教學中。

4、教師要了解學生對網絡資源的使用情況,引導學生把相應資源整合,使之更具系統性。

5、教師可以嘗試開發自己的小規模在線外語類課程,從而使自己的外語教學影響更多學生。逐步拓展自己的學習研究平臺,讓自己與更多有追求的教師可以更進一步的探討研究。

6、關注學生,研究其多樣化的需求,引導學生學會線上線下自主進行外語學習。

最后,教育是一個比較特殊的領域,并不會突然之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互聯網與教育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毫無關聯,反向地導致了這種變化也必將非常劇烈。作為教師,更應該關注到當下互聯網+教育環境下的背景,轉變傳統思維模式,向開放式互聯網式的模式靠攏。引導學生根據其自身的需求選擇合適資源并在大量以指數增長的海量信息中尋找到適合自身的能有效提升外語學習的相關資源。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大連工業大學校社科聯項目的階段性成果,項目名稱:“互聯網+”教育環境下的外語自主學習研究,項目編號:GDSKLEL201617

【參考文獻】

[1] 馬洵. 簡論互聯網與外語教學[J]. 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2,3.

[2] 王革. 計算機網絡輔助外語自主學習的利弊[J]. 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2,3.

[3] 范雪菲. 互聯網環境下大學生外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 教育探索, 2015,8.

[4] 郝欽海. 構建基于互聯網的外語自主學習環境[J]. 繼續教育研究, 2012,11.

[5] 葉蓉. 移動學習在英語自主學習中的應用研究[J]. 四川教育學院學報, 2011,10.

[6] 朱奇, 李鵬. 論移動學習是未來外語學習的發展方向[J]. 創新教育, 2015,10.

猜你喜歡
外語學習學習環境互聯網+
由文化差異引起的外語學習障礙及其解決方法研究
如何看待有效課堂環境構建是有效外語教學和學習的基本思路
頻次作用對外語學習者書面產出的啟示
外語學習中中介語的形成與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