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構主義理論對法語課堂的啟示

2016-12-21 18:10彭馨瑤
青春歲月 2016年20期
關鍵詞:建構主義理論法語教學法

【摘要】建構主義理論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利用情景、協作、對話等因素,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層層吸納構建自身的知識。那么,面對當前蓬勃的網絡資源,學生主動性提高,如何有效地將學生課后的知識進行系統化的梳理,這是教師作為組織者的任務。

【關鍵詞】法語;法語聽說;教學法;建構主義理論

以前,與其說學生對法語產生興趣,不如說是對法國文化產生興趣。大部分學生對法語的印象還停留在《最后一課》中的關于“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這一說法,對法國也僅限于浪漫、奢侈品、法國文豪等字眼。隨著網絡世界的發展,信息化時代的加速也體現在法語的發展上。很多同學有了更多的機會在課堂外接受多樣化、趣味化的法語,春筍般的學習法語軟件也讓同學受益良多。面對眼花繚亂、紛繁復雜的法語資源,教師如何在課堂上將其轉化成知識點,也成了新時代法語課堂的思考方向。這個時候,學習的主體是學生,老師只是引導者和組織者。建構主義理論認為,獲取知識要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探求的主動性。那么教師在課堂中如何有效組織成為了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雖然建構主義理論得到了很多同行的認可,然而具體如何有效運用卻鮮少提及。筆者就2016年的熱門電視劇《親愛的翻譯官》(或《翻譯官》)為例,淺談建構主義對法語課堂的啟示。

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也稱為結構主義(structivism),是認知心理學派中的一個分支。心理學家皮亞杰(J.Piaget)認為,兒童和環境的相互作用涉及“同化”和“順應”兩個過程。同化是指學習個體把外界的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的知識結構中。順應指外部環境發生變化,對原有的認知結構因外部刺激而發生改變。個體又通過“同化”和“順應”來達到與周圍環境的平衡。

2016年,一部以法語同傳為主角的電視劇《親愛的翻譯官》火熱上映,該劇以法語高級翻譯院為背景,講述了女主角喬菲從研究生畢業,進入高翻院,最后成為優秀同傳的故事,揭開了同傳的神秘面紗的同時,該劇中的“美麗”法語也讓同學深感觸動。如何利用好當下熱門的法語題材,構建個體的法語知識體系呢?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不是通過教師的傳授,而是通過一定的社會文化環境,或借助別人的幫助(包括是老師),一層一層構建于自身。通過這部電視劇,大家對法語有了直觀的感受,因此,個體關于“法語”的認知得以構建。那么對于已經構建了部分知識的個體來說,比如法語專業的學生而言,通過外部刺激,即《翻譯官》里的法語臺詞,或者法國文化討論,“同化”知識,整合到自身的學習框架以內。那么教師如何將電視劇中的法語知識,通過建構主義理論,指導學生有效吸收呢?建構主義主義理論認為,“情景”“協作”“會話”和“意義構建”是學習化境的四大要素。

激發學生興趣,加強情景訓練,減少外部控制。讓學生產生學習動機,適當引導,不加干預。為學生提供學習軟件、微信公眾號等,讓學生自己去探尋感興趣的內容,適當提及熱門資訊的來源,但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資源的發現和收集?!斗g官》上映之后,很多公眾號都發布了其中的法語臺詞,這些更接中國地氣的場景讓學生產生模仿的欲望,外界的刺激激發了個體的同化傾向。教師如果在課堂中加入類似場景,則會加深學生印象,如果場景練習不順暢,則會產生“順應”。例如,劇中第十集,喬菲兼職法語導游,其中出現了法語導游詞中常見的開場白和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的部分。課堂中,教師可以以此為切入點,讓學生就當地景點為題,分組進進行虛擬旅游。具體的資料收集和分組協助,則交由學生共同完成。這種拋錨式的教學方法,可以整合學習要點的同時,加強學生的參與度。

設計游戲環境,讓學生協作參與。在《翻譯官》中有一些雙關語,諸如“une patate”(番薯、傻瓜),mon petit chou(我的小卷心菜,寶貝)。劇中也出現了猜名詞的陰陽性的游戲。游戲一方面可以讓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去表達,另一方面也生動活潑,印象深刻。在課堂中,可以加入“你說我猜”的環節,訓練聽力和口語,也可以舉出“分類詞語”,說繞口令等等。不管是幽默笑話,還是游戲設計,都是為了讓學生能主動去表達和交流。因為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總是和社會背景的“情景”相聯系的,在實際情景下進行學習,可以更有效率地獲取新的知識。游戲的過程,本身就是實際需求出發的表達需求,因而更能在現實情景中實現知識的構建。

線上線下交互學習,形成主線?;ヂ摼W的發展,社交媒體的方便使用,讓大家的資源可以迅速傳播和分享。課堂上遺留的問題,可以線上討論、群內進行“會話”,資源共享,在不斷的“會話”后,實現“不平衡到平衡”的轉化。以課本中的知識脈絡為主線,進行線下資源的搜集和整理,共同影響課堂發展走向。教師在其中起著掌舵的角色。例如《翻譯官》中,主要角色均不是法語專業出身,因此法語臺詞口音問題百出。如果完全在線上進行模仿,那得不償失了,這個時候,老師在線下進行糾正,同學之間進行角色交換的場景練習,則可實現知識的“順應”。

思維拓展訓練,重視課后自身知識的發散。課堂時間畢竟有限,要想在課堂中灌輸大部分知識的理論早已過時,適當引導學生自己發展拓展訓練,建立自己課后學習的方向才是重點。以二外課堂為例,講到語音知識時,可以自己選擇詩歌進行朗讀,或者尋找電影中詩歌朗誦片段進行賞析,或者如翻譯官中,找出發音問題,又或者繞可令等等不一而足,關鍵是如何就一個知識點,進行發散思維。同樣的,如果講到法國飲食,是否應該了解下英語中那些詞匯借用了法語詞匯,或者如劇中出現的那樣,了解法國餐桌禮儀等等。

完善評價體系和標準。以往的以語法知識為主的評價體系,顯然已經不適應社會的需要。那么如何構建體現學生真是交際水平,引導學生努力的方向,才是我們評價體系的標準之一。筆者認為,課堂中的參與程度,參與效果應該增強比重。其次,試卷的結構設計是否也應該重視閱讀、寫作,參考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CECR)呢?

建構主義理論這種以學生為中心,重視自身主動構建的理論,很適合課時很少,而且已經有獨立學習能力的大學生,特別是二外法語的學生,他們本著自身背景的知識的了解,選擇了法語,依靠老師的引導,不斷加深對法語的興趣,自身探求更多的可能,和同學共同協作會話,實現交流溝通的要求,完成自身意義的構建。

【參考資料】

[1] 李嘉懿. 淺析游戲教學法在法語聽說課堂中的設計應用[J]. 北京城市學院學報, 2013(05).

[2] 陳鳳芹. 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高職法語教學[J]. 科技創新導報, 2009(21).

[3] 田宇. 建構主義理論下法語動畫片教學模式探析[J]. 長治學院學報, 2016(3).

【作者簡介】

彭馨瑤(1990—),女,四川廣安人,學士學位,西華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法語教學法。

猜你喜歡
建構主義理論法語教學法
初中英語“三段四部式”寫作教學法的實踐探索
異步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思考
提升法語學習方式的多樣化研究
高中英語單詞象形教學法
高中英語單詞象形教學法
誰說法語浪漫如云?
建構主義理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建構主義教學法在離散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初探
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新聞專業英語教學改革
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