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主理念的哲學新解釋

2016-12-21 13:33陳平
青春歲月 2016年20期
關鍵詞:哲學民主政治

【摘要】當前,全球范圍內的民主政治實踐發展呈現新走勢,然而,古今中外思想界對民主的論證態度卻常常立足于批駁的相反立場,因而不能給以民主政治實踐更深髓更堅實的理論支持。本文將以不同于政治學的哲學視角,對民主理念予以全新的哲學詮釋。

【關鍵詞】民主;哲學

民主一直都是各國政治實踐的主旨,特別是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大國,擁有比發達國家更先進的社會制度,對政治文明有著比發達國家更為先進的追求。隨著經濟生產力的飛速提高,根除封建殘留、加快民主建設正越來越成為迫在眉睫的政治任務。然而,在學界,更多的學者卻認為,民主所具有的世界性話語霸權地位正在使其成為泛濫于政治市場的“貶值通貨”認為民主甚至潛藏著值得警惕的實踐危害而不禁呼吁“重申共和”。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認為,理論源自實踐又高于實踐,為什么當前關于民主其理論與實踐之間卻會出現如此巨大的背離呢?筆者認為,這是由于現有的民主政治研究往往立足于現實實踐層面的政治學視角而造成的。以下對民主理念的哲學詮釋予以民主理念深層論證,有助于對民主真實內容的把握。

民主一詞具有非常多的“用法”,它可以指體制、價值、作風或方式方法。其中,對作為政體的民主的正確把握尤為關鍵。

作為政體的民主即作為政權組織形式的民主??贫髡J為民主政體即“社會成員大體上能直接或間接地參與或可以參與影響全體成員的決策?!边@種界定容易造成民主政體與共和政體認識上的混淆。作為政體,民主是與共和政體相對應的直接民主,共和政體則是一種間接民主。在原始社會時期,氏族的重大事務通常由相關成員以面對面的方式集體商討決定。因此,從發生學的角度看,在嚴格意義上,民主“參與”應該是直接而無需任何中介的。否則,就如科恩所認為的,民主政體的本質就會因無從界定甚至變為其他,比如間接實現民主的共和政體。

在現實操作層面,民主政體常常難以展開。這是因為每個具有獨立思考判斷能力的個體直接參與全體成員的決策極可能導致混亂和恐怖。歷史上,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民主政體不僅給古代雅典帶來災難性后果、直接導致法國大革命失敗,同時也完全背離了真實的民主精神而孕生出僭主和獨裁。民主政體在歷史中的失敗事件使多數思想家對它也充滿失望情緒,亞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學》中甚至將其稱為“變態”、“惡政”的“民主”。

民主政體是直接民主,由“人民”不通過任何中介直接行使對公共事務的決策權。直接民主在現實操作層面差強人意,如果進行更深層次的分析,我們就會發現,這并非偶然。

在西語語境中,民主的主要釋義在于“人民的統治”及“人民主權”,而在邏輯原則中,“人民”是一個復數名詞,首先代表一種整體性存在,而非個體性存在,當人民用作單數使用的時候,則代表了一種普遍性,表示對這一普遍性的分有,因此又代表了一種抽象性,并不存在某個具體的人民。因此,我們從不說“一個人民”,當我們說“某人是人民”,所指的是此人屬于人民這個整體,分有這個整體的屬性??梢哉f,在更大程度上,“人民”指稱的是一種崇高神圣之名。

但國家權力卻是具體存在的,國家權力來自“市民”或“公民”等具體存在的實際讓渡,因而雖然國家權力代表了一種共同讓渡,但卻并不抽象,存在著具體的國家權力。

要實踐由人民直接行使國家權力的直接民主構想,就必然落實到“市民”、“公民”等具體存在著的“人民”的現實載體上。然而,如果由某個具體存在或某些具體存在代替“人民”這一整體性存在或這一普遍性存在行使權力,就會違背邏輯的同一律要求,從而產生“民主的恐怖”就不是偶然的。

因此,盧梭說:“真正的民主制從來就不曾有過,而且永遠也不會有?!北R梭的話雖然一語道的,但卻并未抹煞民主的價值性。作為價值,民主首先反映了所有人作為自然存在而持有的平等身份,同時表達了作為有理性的物種對這種平等的需要和追求。它代表了人類社會政治的善的原初形態,涵括了人類社會政治的理想狀態,體現著人類社會政治發展的內在規定,承擔著人類社會政治實踐的價值引領。正因如此,民主才不可以是“直接的”,才成為古今中外各個國家政治實踐的旗幟。因此,學者們對民主話語霸權地位的擔憂顯然不是就作為價值的民主而言的,而是針對在特殊歷史階段作為體制的民主而言的。

【參考文獻】

[1] [美]施密特. 民主是什么,不是什么[M]. // 劉軍寧, 編. 民主與民主化. 商務印書館, 1999:20.

[2] 王天成. 論共和國——重申一個古老而偉大的傳統[M]. // 王 ?炎, 編. 憲政主義與現代國家. 三聯書店, 2003:190-224.

[3] [美]科 ?恩. 聶崇信, 朱秀賢, 譯. 論民主[M]. 商務印書館, 1988:10.

[4] [法]盧 ?梭. 何兆武, 譯. 社會契約論[M]. 商務印書館, 1982:88.

【作者簡介】

陳平(1970—),女,漢族,江蘇南京人,碩士研究生學歷,江蘇省委黨校哲學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政治哲學。

猜你喜歡
哲學民主政治
中國式民主
辦公室政治
第1課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舊民主和新民主如何互適共存
尼日利亞 民主日
講政治要防止幾個誤區
酷巴熊的生活哲學
英文目錄及摘要
政治法律
晾衣哲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