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短跑途中跑中“送髖”技術的作用

2016-12-21 14:34曲嘯
青春歲月 2016年20期
關鍵詞:短跑髖關節田徑

曲嘯

【摘要】運用文獻資料,比較研究等方法對積極送髖的技術、髖關節的靈活性對短跑成績的重要作用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在短跑中積極送髖可以提高運動員的步長、步頻進一步提高運動員的速度,可以使動作放松、協調、自然、省力。

【關鍵詞】送髖;髖關節;短跑;田徑

一、前言

短跑是快速力量性的短距離競速項目,是田徑項目中對運動員身體的協調配合以及速度、力量、柔韌、靈敏、耐力等各項素質要求較高的項目之一。教師經常用“送髖”一詞來提醒或糾正學生和運動員的技術動作,在田徑教科書或雜志中也經常見到“送髖”這一術語??梢娙藗儗λ腕y動作在短跑的技術中的重要性,也有一定程度的認識,但是在實踐中,許多教師和教練員對“送髖”這個技術動作還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表現在針對短跑做專門練習時多采取以發展下肢股四頭肌、小腿三頭肌等肌群為主的練習,不重視或忽略了股后肌群的訓練,不僅使髖部伸展速度緩慢,訓練水平上不去,還造成了對抗肌力量之間的較大差別。對髖關節的重要性還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導致運動員水平長期滯留在一個階段,反映在教學訓練中沒有能夠根據需要采取一些關于髖關節的積極性練習,甚至一些與其效果相反的訓練手段。所以,在體育教學與訓練中必須重視髖關節在短跑運動中的作用與訓練,均衡發展身軀髖關節肌群的力量靈活性等。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大量閱讀國內外有關送髖技術對短跑運動員影響的研究文獻資料,進行總結,綜合分析。

2、邏輯歸納法

所學知識利用發,利用4年來所學知識,對影響學生興趣和積極性的因數進行分析。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1、研究結果

(1)“送髖”技術有利于提高途中跑中身體總重心位移速度

在短跑途中跑的支撐階段,在擺動腿積極前擺的配合下,支撐腿在扒地后便開始積極地伸展髖關節,在著地及整個支撐過程,支撐腿的伸展是一個連續發力過程,不純在髖的緩沖,在支撐過程中,無論市支撐腿還是擺動腿,其大腿運動過程均呈加速——減速狀態,送髖技術可使雙腿剪絞速度變快,使髖發生大幅度的超越動作,使身體重心迅速超越支撐腿點,通過垂直支撐點,身體位移的速度變快。

(2)“送髖”技術可提高途中跑中的步長

積極地把送髖技術引入短跑的途中跑的動作中,可使髖關節旋內旋前的幅度大大地增加,進而增大步長,不送髖動作與送髖動作比較,可以發現有送髖動作的運動員步長明顯增大。由于送髖為高抬腿動作創造了有利條件,而擺動腿上擺的加速運動所產生的慣性力則直接作用于支撐腿,有助于增加后蹬力量和縮小后蹬角。身體重心的騰起角隨之減小,加大步長。所以“送髖”技術是人體總重心在水平方向的位移大了。

(3)“送髖”技術有利于提高途中跑中的步頻

在途中跑的過程中,積極的送髖動作使擺動腿一側骨盆產生旋內動作,加快擺動腿的速度,也加快了支撐腿積極的扒地動作,從而縮短了支撐腿進行退讓性收縮的時間;由于送髖力量產生的速度和途中跑速度的慣性,使人體重心迅速超越了支撐腿支點,更快的通過垂直支持階段,縮短了支撐腿進行等長收縮時的時間;良好的送髖技術,減少后蹬角度,增加后蹬力量,加快了后蹬深度,從而加速了后蹬動作,縮短了支撐腿進行克制性收縮的時間。送髖使身體重心騰起角度縮小,后蹬力量加大,速度加快,縮短了騰起時間。

(4)“送髖”技術可以使跑的動作協調、自然、放松、省力

作為人體骨骼中樞部位的骨盆積極主動參與運動,使跑的活動符合人體大關節帶動小關節,大肌肉帶動小肌群的全身性運動原則,從而使全身的骨骼、關節和肌肉都能按的合理的先后秩序協調起來進行有效地工作和休息。積極送髖技術加強了中樞神經系統對整個跑的技術的積極支配和調節,使中樞神經系統通過積極送髖技術和跑的技術動作聯系、協同起來,增加技術動作的實效性。

(5)“送髖”技術可以使途中跑的動作扒地有力,步幅開闊,動作協調大方

積極的送髖技術可以加強腿部用力的連續性,是身體重心在垂直方向上波動較小,有利與水平速度的發揮。在短跑技術中,途中跑技術是擺動腿與支撐腿的協調配合,即兩髖關節活動幅度和兩腿快速剪絞的配合,獲得有利的跑進姿勢,在這種情況下跑起來才能夠扒地有力,步幅開闊,動作協調大方。

(6)“送髖”技術對途中跑的速度有很大影響

髖關節的快速伸展加大了下肢對地面的總壓力,從而獲得了更大的蹬地反作用力;可以減少蹬地是腿與地面的夾角,使蹬地反作用力的水平分力加大從而加快速度由于髂腰肌和以股二頭肌為住的股后群肌是“送髖”動作的主要肌群,它的力量大,而且不容易疲勞,在跑中有利于保持長時間的加速狀態。跑速=步長×步頻,對于等式右邊兩個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另外一個或兩個因素增加的情況下,都能提高跑的速度。

2、分析

(1)對“髖”和“送髖”動作的分析。髖部動作在短跑中有特殊的重要作用,這是由“髖”所處的特殊生理位置所決定的。髖在人體的中間部位,向上連接軀干和上肢,向下連接下肢,向上連接軀干和上肢。髖關節是個球窩關節,在解剖學中它稱為三軸關節。髖的運動有三個自由度,既圍繞橫軸可做屈伸運動,圍繞后軸可做外展內收運動,圍繞上下軸可做旋前旋后運動。在跑過程中,要求骨盆在后蹬腿的髖關節處圍繞三個軸同時運動。即邊前移、邊上提、邊前擺?!八腕y”是依靠臀大肌臀中肌、半腱肌、股二頭肌收縮完成的。在跑動中人體的軀干和上肢擺動產生的作用力以及地面作用與人體的反作用力,都要通過髖關節進行傳遞;同時髖關節連同骨盆組成了人體最粗壯的關節,上面黏附許多大肌肉群,使髖既有穩定性又有靈活性,可圍繞三個軸做屈曲、外展外收、回旋的運動。

(2)要想提高短跑成績必須重視“送髖”這一環節。即骨盆的正確運動。所以在專項訓練的同時要兼顧髖的練習?!八腕y”必須和后蹬及擺動腿的積極前擺(高抬大腿)緊密配合起來,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而單獨的“送髖”動作對運動沒有什么突出的作用。完成“送髖”不僅要有正確有力的后蹬動作。

(3)“送髖”在短跑中有意義時,首先要明確什么是髖部動作,正確的髖部動作就是骨盆以支撐腿的一側的髖關節為支點,是骨盆繞著一點的三個軸幾進行活動,繞左右方向的橫軸做髖的屈伸動作,繞上下方向縱軸做髖的外展、內收動作。在人體中骨盆不一定都進行三個方向的運動,有時只做一個方向的運動,在跑中不是一個方向的運動而是三個軸同時進行的運動。

四、結論和建議

1、結論

現代途中跑技術更強調的是“快速伸髖”和“積極著地”其伸髖技術的好壞實際上是指骨盆轉動幅度的大小騰空過程中人主動的進行快速的伸髖動作,有利于減小身體在垂直方向的運動,提高了跑動過程直線性和穩定性。

2、建議

髖關節的運動技能形成過程要經過泛化過程、鞏固過程、最后達到自動化過程。在教學訓練中可以充分利用各種感覺機能間的相互作用。因為人體各種感覺都可以幫助肌肉產生正確的感覺,沒有正確的肌肉感覺,就不可能形成運動技能。所以只有經常反復地練習,發展髖關節肌群的力量性和靈活性和柔韌性在跑動中有助于送髖動作的形成,能建立正確的分化,以便形成鞏固的動力定型。

【參考文獻】

[1] 運動生物力學教材小組. 運動生物力學[M]. 北京: 人民體育出版社, 1998(06).

[2] 周 ?政. 短跑途中跑“送髖”技術訓練方法探討[J].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4(09).

[3] 李廣文, 李 ?朋, 魏兆峰. 髖在短跑中的作用——從伊東浩司的技術風格談短跑訓練趨勢[J]. 田徑, 2004(04).

猜你喜歡
短跑髖關節田徑
髖關節創傷性骨關節炎患者用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
全髖關節置換術與半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效果對比分析
半髖關節與全髖關節置換治療創傷性股骨頸骨折的臨床療效
全國田徑冠軍賽
計數:田徑小能手
短跑運動員專項力量訓練研究
田徑翻身 足球崴泥
說說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