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課堂與學生生活

2016-12-22 23:31李華
考試周刊 2016年96期
關鍵詞:學生生活歷史課堂

李華

摘 要: 作者分析中學歷史存在的一些類似問題,并從多方面談談感受,與同仁共同探討。

關鍵詞: 歷史課堂 學生生活 類似問題

一、課堂氣氛缺乏生活味,教學內容照本宣科

照本宣科老師們最忌諱,但都愛犯這個忌諱。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最重要的是老師備課不充分,備課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需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缺一不可。老師們往往對課標能做到明晰、準確,對教材能熟練于心,課程環節也能夠做到環環相扣,流暢自然,疏而不漏,那么怎么還會出現照本宣科的現象,導致歷史課堂索然無味呢?其實備課中很多老師常常忽略最重要的一項備課內容就是備學生,忽略對學生要求的了解,不知道他們在生活中如何看待歷史,他們喜歡什么樣的歷史情境,他們的歷史觀是什么,等等,也就是說課堂教學遠離學生個人生活,既缺乏針對性,又缺乏生活味。所以,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將生活融入教學中有一定的必要性。而將歷史課堂教學生活化的關鍵在于: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與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目標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一定的情境,并引導學生挖掘生活中的結合點。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可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思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筆者認為歷史課堂只有注重學生趣向,少一些照本宣科,才能使歷史課堂變得有血有肉,生動靈活,富于生活氣息。

二、歷史教材編訂以政治史唱主角,教材內容較為枯燥

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課堂教學與學生社會生活的聯系。歷史教育究其內容而言,所反映的本質是社會性的,課堂教學不能僅針對學生個人,而要進一步關乎社會。社會現實是歷史的延伸,也就是歷史絕不是“古董”,只停留在過去,它與我們的現實社會實際緊密相連,這就要求歷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設法拓展和補充一些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教育素材,這樣課堂就會少些教條、干癟、僵死呆板,多一些血肉、新鮮、活力,從而給學生更多“以史為鑒”的啟迪。因此,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只有走出原本單一、封閉又機械的教學模式,并將歷史教學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投入到學習中,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與理解。筆直認為唯有如此,歷史課堂教學才能充滿趣味與活力,當然,新課程改革后,按照新的課程標準編寫的新教材在內容和形式上已有很大的改觀,社會文化和社會經濟生活內容比例大幅度增加,并且在敘述和表達方面注意理論與實際的多角度聯系,史從論出,以史證論,語言生動。但盡管如此,由于歷史教學的特殊性,課堂仍需老師進行改進,從根本上給歷史課堂注入社會生活的氣息。

三、教育教學仍然以考試為目的,影響師生間的互動熱情

自2014年以來,根據市教育局精神,學校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大力推進高效課堂模式,促使教育教學充滿活力,對學生知識考查的要求有所改變,但是新課堂的推行阻力重重。其中一個重要問題就是老師們一下子無法從傳統模式中走出,患得患失,繼續延續老師的“獨角戲”,不給學生講話的機會,這樣的課堂儼然成為教堂,使學生失去活力,失去生活的氣息,使教育失去人文關懷。課堂教學是現代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也是歷史課教研教改的最主要最核心的問題。要有效地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必須適應新的教學模式,大膽革新,采用各種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課堂教學必須圍繞如何有利于育“人”、造就“人”而展開。其基本的要求便是師生在課堂上的互動。就老師來說,既是對自己職責的尊重,又是對學生的尊重。事實上,只有將課堂教學與生活相結合,把科學運用于日常生活,才能普遍提高人們的科學素質。所以,在教育理念上,老師們一定要解放思想,放下傳統留給我們的包袱,給歷史課堂注滿生活氣息,那么歷史課堂必會愈來愈精彩,從而彰顯教育的真正意義。

四、忽視教學反思,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歷史教學實效

“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這門藝術體現在何處?筆者認為它體現在是否能激起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追求上。如果我們在教學中忽視這一點,不反思這一點,那么教學只能是生搬硬套、枯燥無味的。再優秀的教師,再成功的教學,也難掩瑕疵。課堂有效教學的關鍵在于教師及時、持久并且深刻地進行自我反思,這種反思不僅是對教材的反思,更是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反思,最重要的是反思教育教學是否生活化,能否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币粋€沒有學習興趣的人,是不可能有持久的學習動力和學習信心的,也不會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練習和復習。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反思,在反思中尋找教學的良藥,盡量讓教學生活化,并采用一些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如幻燈片、錄像等,把過去的事情真實地展現在同學面前,讓歷史場景、歷史人物走進學生的視野,讓學生親自感受歷史,這樣就把時空拉近了,學生學史的興趣和動機便被激發了。

總之,正如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言:“在生活里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蔽ㄓ腥绱?,歷史課堂才不會迂腐陳舊,才能充滿生活情趣,才能真正為學生、為社會所用。

參考文獻:

[1]馬麗娟.有效教學和諧課堂.光明日報出版社,2008.

猜你喜歡
學生生活歷史課堂
高中政治教學應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
淺析中職歷史課堂中情境教學的運用
初中歷史情感教學探析
引多維思考創靈動歷史課堂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重點的思考與再認識
對“語文教學回歸生活”的實踐探索
讓課堂提問還原生活本色
探討大學學生工作中的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
如何將農村小學數學教學與學生生活聯系起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