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研究

2016-12-23 13:23張磊
商情 2016年43期
關鍵詞:披露會計信息上市公司

張磊

【摘要】本文從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內涵和理論基礎出發,逐層深入的引出了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指出了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了存在這些問題的原因,最后筆者提出了解決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對策。

【關鍵詞】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

一、導論

(一)研究背景

2009年9月9日,證監會的一紙調查通知將五糧液推到了風口浪尖上:“因你公司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我會決定立案調查,請給予配合”。9月23日,證監會就五糧液案的初步調查結論向外界作了通報——披露了五糧液“涉嫌未按規定披露重大證券投資行為及較大投資損失、未如實披露重大證券損失、披露的主營業務收入數據存在差錯”等“三宗罪”,引發了各界對于上市公司所提供的會計信息的高度關注。

三、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的理論基礎

(二)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理論基礎

1.契約理論

根據企業契約理論,上市公司作為企業的組織形式之一,是一系列契約的聯結??扑梗–oase,1937)、德姆塞茨(Alchian and Demsetz,1972)等人對企業契約的研究,關注的僅僅是經理人員和股東之間的利益關系。周其仁(1996)關注人力資本與其所有者的天然不可分離性,認為企業是一個市場里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的特別和約。吳聯生(2001)認為,企業應是由股東、經理人員、債權人、供應商、消費者、工人和社會公眾等利益相關者參與的一系列契約的聯結。利益相關者都將自己擁有的資源投入到企業中去,這樣也就擁有了相應的索取權。在企業內外相關者簽定契約并履行的過程中,會計的作用不可或缺,主要表現在會計在整個過程中都要對企業的相關要素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報告和監督。締結企業和約前,利益相關者是否愿意締結契約、又與誰締結,都必修依賴它所能得到的己有的會計信息作出決策;締結契約時,要對相關利益人投入資產和其在企業里所享有的權益進行確認和計量;在企業和約的履行中,會計通過對企業各要素的持續確認、計量、記錄、報告,對契約的履行程度和履行效果進行實時的反映,是各方隨時掌握企業契約履行情況,并以此作為決策的依據。

2.信息不對稱理論

信息不對稱是指互相影響的交易雙方(主要指委托人、代理人)之間信息分布不均衡,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較多有關交易的信息。由于社會分工、專業化程度的提高和獲取信息需要的成本,是社會成員之間的信息差別日益擴大,這種日益擴大的差別就意味著市場參與者愈來愈處于市場信息的非對稱分布之中,即市場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較多的相關信息,并且交易雙方對各自在信息占有方面的地位是清楚的。

四、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問題及違規原因

(一)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問題

1.信息披露不真實

在現代市場經濟體制下,公司為取得上市的資格,“包裝上市”的現在比比皆是,上市招股說明書的盈利預測數和利潤實現數相差甚遠,上市公司第一年就虧損的現象也不罕見;在披露的中期報告和年度報告中,有意的夸大或縮小客觀事實的現象也屢見不鮮,甚至是虛構利潤,誤導投資者。例如,“瓊民源”、“大慶聯誼”、“紅光股份”、“億安科技”惡性造假時間屢屢曝光,“銀廣夏”騙局的揭露更是給證券界、會計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震動,給廣大股民帶來了巨大的損失,也使得上市公司面臨著前所未有的信用危機。

2.信息披露不及時

根據信息披露的相關規定,為保護廣大投資者的利益,上市公司發生對股價可能產生重大影響而投資者尚不知道的事件時,應該及時公告披露。但仍有不少公司違反規定,不在第一時間及時披露。如“漯河銀鴿”委托理財,買入“銀廣夏”股票,投資損失上億元沒有及時披露;“三九醫藥”被母公司侵占大量募集資金,也沒有及時的披露。以上行為事后都遭到了證監會的強烈譴責,但卻大大損害了股東的利益,影響了上市公司的形象。在證券市場上,會計信息披露缺乏及時性,一方面為內幕交易和操縱市場行為創造了條件,從而使中小投資者利益受損;另一方面則降低了信息的使用價值。

(三)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違規原因

1.經濟利益驅動

一個企業有著良好的財務狀況,表明一個企業未來的經營穩健,投資者對企業的前景會有較好的預測。對上市公司來說,良好的財務狀況會引起投資者的青睞,使企業得到資金的注入,加快公司的發展。在經營不好的時候提供虛假的財務報表,可以防止公司收到暫停營業或摘牌的處理。對于沒有上市的公司來說,良好的財務狀況可以使企業符合上市的要求,從而達到上市融資的目的。

2.缺乏具體的會計信息披露規范

對于關聯方交易,非貨幣性交易,或有事項、債務重組等的披露,現行《會計法》缺少具體的操作規范,致使上市公司有機可乘,有空可鉆。譬如,已經頒布的《股票發行與管理暫行條例》、《公開發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實施細則》、《公開發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內容與格式準則》中規定了上市公司必須披露的會計信息內容,但對于其中具體操作上的問題留有空白。如《公開發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實施細則》中第17條列舉了11項重大事件,但同時又規定“ 前款未作規定但確屬可能對公司股票價格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件也應當視為重大事件”。對“可能”一詞未予明確,如果有可能,則可能程度應該多大;假如認定要披露,又應該按何種方式進行披露等等。又如,《公開發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內容與格式準則》中規定,年度報告中要披露全面攤薄的每股收益,但對什么是“全面攤薄”,又如何計算并未做進一步規定,致使上市公司會計人員與注冊會計師各行其道,得出的每股收益指標往往缺乏可比性。

五、結論與建議

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的治理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制度再好再完善也會存在缺陷,因為情況總是發展變化的,總會有新事物的產生,不能企圖一次性就將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過程中的所有問題解決,只能當成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來對待??梢钥隙ǖ氖?,新問題還會產生,但我們也要相信,隨著多方的共同努力,我國上市公司披露的會計信息會越來越規范,質量也會越來越高。

參考文獻:

[1]許強.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研究[D].河北工業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畢業論文集,2007

[2]楊彧瓊.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集,2007

猜你喜歡
披露會計信息上市公司
新時期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會計信息市場的構建研究
我國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問題分析
淺議人力資源會計信息披露對策
上市公司財務會計報告披露問題研究
行為公司金融理論的現實意義
我國上市公司財務信息披露質量研究
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國際比較
會計信息質量問題的本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