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計穩健性研究綜述

2016-12-23 13:25何烈明
商情 2016年43期
關鍵詞:會計穩健性經濟后果概念

何烈明

【摘要】隨著財務會計理論與實務的發展,會計穩健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會計穩健性是會計信息質量評價的一項重要原則,同時作為重要的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筆者先對會計穩健性概念進行梳理,再闡述會計穩健性產生的原因以及經濟后果,最后指出了會計穩健性研究的方向。

【關鍵詞】會計穩健性;概念;原因;經濟后果

一、會計穩健性的概念

會計穩健性,是指財務會計中的穩健性原則,也稱為審慎性原則或謹慎性原則,其對于會計理論和實務具有深遠的影響。美國會計原則委員會(APB)在其第4號公告中指出:“各種資產和負債常常是在非常不確定的情況下予以計量的,經理、投資者和會計人員在會計計量中存在偏見,寧肯低估凈收益及凈資產,而不愿高估凈收益及凈資產”。我國2006年的企業會計準則將會計穩健性作為一項重要的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明確界定為“應當保持應有的謹慎,不應高估資產或者收益、低估負債或者費用?!钡?,這種觀點早已受到了挑戰,如FASB(1980)在財務會計概念公告第2號中指出,“財務報告中的穩健性不應再意味著蓄意地、一貫性地低估凈資產和利潤,而應是對不確定性的審慎反應,努力確保商業環境中存在的不確定性和風險被充分考慮到;因而,如果未來收到或支付的兩個估計金額有同等的可能性,穩健性要求使用較為不樂觀的估計數;然而,如果兩個估計金額并非完全一樣,就不必使用穩健性要求的更悲觀估計數了。而是使用更可能發生的那個金額”。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B)也有類似態度。

雖然IASB將穩健性作為可靠性會計信息質量特征之下的一項質量要求,并認為穩健性是指“在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在判斷中加入一定程度的謹慎。以便不虛計資產或收益,也不少計負債或費用”。然而,IASB同時也強調,穩健性的運用“并不允許諸如設立秘密準備,過分地提取準備。故意壓低資產或收益,或者故意抬高負債或費用等”。因為那樣編出的財務報表不可能是中立的,從而也就不具有可靠性。因此,界定會計穩健性定義對于研究會計穩健性,有助于會計準則的制定和證券市場的規范,有助于控制企業的盈余管理以及幫助企業進行優化決策。

二、會計穩健性的產生原因

(一)契約理論方面的相關研究

契約理論闡釋了會計穩健性的產生及其廣泛的影響。這會對會計盈余施加一定穩健的約束,從而降低由于信息不對稱所導致的道德風險,進而可以減少由于不完全契約理論導致的管理層對股東和債權人、股東對債權人以及控股股東對中小股東的利益侵占,限制管理層的機會主義行為和抵減管理者的判斷偏差。孫錚、劉鳳委和汪輝(2005)研究19992002年A股上市公司的數據得出,與債務比重低的企業相比,債務比重高的企業會計穩健性顯著較高,同時,在國有控股的企業中,企業債務規模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更小。劉舒文、伍中信(2007)提出:穩健主義有兩大明顯作用:即是抵消管理層的偏差和延遲了利潤的確認,降低了累計利潤和凈資產的賬面價值,通過約束管理層對自己和其他各方而增加企業的價值,從而提高大家的福利,從這個角度來講,穩健主義是一個有效的契約機制。

(二)管控制約方面的相關研究

會計管控制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典型的政治過程,其行為受相關政治成本的影響。我國從管制角度對穩健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會計準則管制。李遠鵬(2006)研究得出:我國的上市公司由于退市管制制度,導致公司在虧損時選擇穩健的會計政策,而在盈利時則不選擇穩健的會計政策,整體表現出的盈余穩健性并非真正的穩健性,而是虧損公司洗大澡造成的假象。陳旭東和黃登仕(2006)實證研究發現:隨著中國會計制度的改革、證券市場監督和處罰力度的強化、注冊會計師的脫鉤改制,會計穩健性在1998年后逐漸增強,2001年以后上市公司的會計具有穩健性。毛新述、戴德明(2008)認為,以盈余為基礎的監管和評價制度是我國會計制度層面穩健性原則強化的外在原因,提高財務報告質量是我國會計制度層面穩健性原則強化的內在原因。以上研究均表明,盈余的質量并不是單獨由會計準則本身決定的,而是取決于制度因素和管理者的動機等因素。

三、會計穩健性的經濟后果

在會計理論界,對會計穩健性的經濟后果的研究主要著重于兩個方面:一是對企業融資成本的影響,二是對企業投資活動的影響。Ahmed、Harris(2002)研究了穩健性在緩解股東和債權人的代理沖突以及在減少債務成本中的作用發現:股東和債權人在股利政策方面的沖突越嚴重,會計信息的穩健性程度越高,在控制其他可能影響債務成本的因素后,穩健性程度越高,公司的債務成本就越低,結果表明穩健性的確可以降低債務人的融資成本。Ball,Shivakumar(2005)指出,如果企業選擇穩健的會計政策,管理者事先知道投資項目的虧損會及時在他們的任期內確認,無法將責任推卸給下任管理者,他們就很可能不會投資于凈現值為負、但短期內盈利的項目。王宇峰,蘇逶妍(2008)通過實證研究發現:會計穩健性越好的企業,在投資機會下降時,會更及時地消減投資,即投資效率更高。

根據以上相關研究表明:會計穩健性的經濟后果多半都是集中于債務成本市場的研究,而且相關研究結果基本上都表明會計穩健性減少了企業的債務成本,然而,對于權益資本市場和其對投資活動的影響方面的研究相對匱乏,這將有待于今后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Ahmed,A.S,Billings,B.K,Morton,R.M,and StanfordHarris,M.The Role of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in Mitigating Bondholdershareholder Conflicts over Dividend Policy and in Reducing Debt Costs[J].The Accounting Review,77,2002:867890

[2]Ball,R,L.Shivakumar.Earnings quality in UK private firms:comparative loss recognition timeliness [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5,39(1):83128

[3]陳旭東,黃登仕.會計盈余水平與會計穩健性——基于分量回歸的探索分析.管理科學,2006

[4]孫錚,劉美委,汪渾.債務、公司治理與會計穩健性[J].中國會計與財務研究,2005

[5]毛新述,戴德明.論公允價值計量與資產減值會計計量的統一.會計研究,2011

[6]王宇峰,蘇逶妍.會計穩健性與投資效率——來自中國證券市場的經驗證據[J].財經理論與實踐(雙月刊),2008

猜你喜歡
會計穩健性經濟后果概念
會計穩健性和權益資本成本研究
內部控制審計文獻綜述
對我國募集資金投向變更問題的研究
職工薪酬與會計穩健性關系分析
表外負債與企業投資效應的關系研究
古代的時間概念
會稅差異與產權性質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
深入概念,活學活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