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常態背景下“互聯網+零售業”時代運行模式

2016-12-23 13:36宋輝
商情 2016年43期
關鍵詞:運行模式零售業互聯網

宋輝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體驗式消費、個性化定制、大數據應用將成為傳統零售業新的經營法寶。為更好地適應這樣的大趨勢,越來越多的實體店走向“互聯網+”平臺。

【關鍵詞】互聯網+;零售業;運行模式

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催生了創新2.0,重塑了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新形態,并進一步推動知識社會以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大眾創新、協同創新為特點的創新2.0,也引領了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常態”。

“互聯網+”中的“+”是傳統行業的各行各業,如今“互聯網+”模式,從全面應用到第三產業,正在向第一和第二產業滲透?!盎ヂ摼W+”的興起倒逼經銷商開始轉型升級,零售商抱團取暖,在變革的大環境下,互聯網+零售業,成為現代零售業跨越式發展的新引擎。

一、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新常態下競爭加劇。一是電商企業競爭。由于實體零售業在商品價格等方面無優勢,現有的幾家電商平臺已占據該品類大量客源。二是合作伙伴競爭。在互聯網背景下,物流商、供應商甚至制造商都可以通過較低的成本直接面對消費者。原先的合作伙伴也在不斷自建分銷渠道。三是集團消費減少。隨著中央八項規定深入推進,大型商超百貨集團消費收入大幅下降。四是消費需求難啟。新常態下經濟增速下降,消費需求相對縮緊。

傳統模式難以為繼。一是難以形成規模經濟。聯營聯銷模式下,出租柜臺、聯營扣點,操作簡單、盈利有保證、模式可復制,由于不自營,難以發揮連鎖經營和統一配送優勢,實現不了規模經濟效應,使得商品價格較高。二是聯營模式下,百貨超市等實體零售企業無商品定價權,對品牌和商品的把控力較弱。一些品牌商為保證品牌價值,對線上渠道和移動端渠道態度保守,企業線上發展受到限制。三是存在商業陋習。隨著時代發展,購銷雙方的交易方式都發生變化,但有些百貨超市依然固守傳統商業思維,習慣性收取進場費、促銷費、長達半年的供應商賬期等,零供關系緊張。

商業綜合體投資過熱。近年來大型商業網點發展迅速,商業綜合體總量趨于過剩。大量商業綜合體存在,造成相互間激烈競爭,降低企業利潤。成本提升增加壓力。商超百貨等實體零售業經營成本不斷提升,給企業經營帶來壓力。一是銀行卡費用過高。二是租金不斷上漲。三是用工成本不斷增加。四是綜合費用較高。百貨、超市等實體零售業場地較大,能耗較高、水電等費用居高不下。

政策扶持漸受冷落。當前有關政府部門抓經濟工作的熱點在電子商務等新興業態,各種配套政策頻出。在稅收上,電商企業多年免稅;在資金扶持上,電商財政支持資金力度加大;在經營場地上,各地政府設立電商產業園,免費或優惠提供。相比之下,實體零售業征收17%的增值稅,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專項資金有限,且場地租金等成本高昂,必要經營場地難以落實。

二、模式創新的對策建議

傳統零售業升級改造已經成為必然趨勢,體驗式消費、個性化定制、大數據應用將成為傳統零售業新的經營法寶。在這樣的大趨勢驅使下,所有的實體零售商不得不快速打開自己的電商平臺,這是商家要做的迫在眉睫的大事。

(一)轉變意識

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正在深刻改變信息時代的社會生活。零售企業要從過去傳統的思維方式轉變為互聯網的思維方式,要關注移動互聯網對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影響,讓企業終端顧客彼此連接,構建企業移動銷售體系。傳統企業要改革原有業務處理流程,減少冗余與無效環節,提高對客戶的快速反應能力。政府應重視實體零售企業面向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將之視為經濟新常態下的新任務,創新政府職能,為零售企業推行移動互聯網+營造良好環境與氛圍。

(二)找準定位

零售移動化時代,消費者對購物的獨特體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年輕人、大學生是移動商務的積極體驗者,他們在購物時的所做、所想、所感,涉及到通過產品和服務所提供的理性價值和感性體驗,會實時通過微信微博等進行點評、分享,并迅速傳播。因此,商家應更多傾聽用戶的聲音,利用社交網絡、微博等互聯網媒體與消費者建立緊密的聯系,深度研究和定義用戶需求,使顧客在消費中獲得良好的體驗,增加消費者黏度。

(三)組建團隊

傳統企業移動互聯網+,需要成熟的移動電子商務團隊。組建移動電子商務團隊的關鍵在于找到既要熟悉零售企業的業務流程,又要懂得應用移動互聯網技術進行市場營銷策劃和推廣的帶頭人。只有由這樣的移動電子商務人才帶頭負責組建團隊,才能重構或再造適合企業需要的具體方案,彌補傳統零售企業缺乏移動互聯網人才的短板。比較折中的方式是,通過利用第三方豐富的移動互聯網營銷經驗,來滿足企業個性化的需求,同時降低零售企業移動電子商務運作成本,凸顯傳統零售企業移動互聯網+的優勢。

(四)創新模式

目前,零售業移動互聯網+的主要模式是O2O,未來35年,C2B將成為移動“互聯網+”的主要模式,零售主力業態將不斷向多元化、細分化、差異化方向發展,呈現出“專業化+移動互聯網化”“小型化+移動互聯網化”的特征。實體零售企業可從社交網絡和粉絲經濟入手,增強用戶黏度,使得終端顧客生態圈的連接更加牢固??沙浞掷米约旱木€下門店、售后服務網點、加盟服務商以及下沉到四五線城市的服務站,優化原有物流配送網絡,為顧客提供美好的體驗。

(五)提升數據應用能力

數據挖掘應用給零售業創新提供了新的機遇和工具,通過顧客行為數據,捕捉顧客消費習慣、消費心理,展開定向營銷,并在顧客分析基礎上進行準確的銷售預測,然后再傳導到供應鏈各環節,實現高效率的商品組合、促銷組合、物流配送,使得整個供應鏈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參考文獻:

[1]徐沛潔.淺析我國傳統零售企業電子商務發展趨勢 [J].市場研究,2013,06:2627

[2]袁凌.面向傳統零售業的電子商務模式研究 [D].北京化工大學,2014

[3]李凱.我國大型傳統零售商電子商務轉型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3

猜你喜歡
運行模式零售業互聯網
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銷售額的逐步回歸分析
零售業 餐飲業 到底誰模糊了誰?
開放實驗室的思考與實踐
學術期刊數字出版的運行模式與市場結構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供暖季土壤源熱泵系統運行分析
Retail Therapy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