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主任工作中一則實際案例引發的思考

2016-12-23 22:23郭靜
讀寫算·素質教育論壇 2016年24期
關鍵詞:反饋傾聽交流

郭靜

蘇州建設交通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 蘇州 215000

摘 要 教育不僅僅是文化知識的教育,更是人格教育情感教育,因此在五年制高職學校教育工作中,德育工作是重中之重,而班主任是該項工作的首要承擔者。班主任用心與學生交流,發自內心地關愛引導學生,主動傾聽學生的心聲,往往會帶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本文通過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一則實例,來說明在德育教育中耐心傾聽,細致交流的重要性。

關鍵詞 傾聽 交流 反饋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4-0010-02

在高職學校從教這幾年,令筆者感悟最深,收獲最多的當屬班主任工作。我校錄取的5年制高職學生具有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強、個性特長突出、文化水平偏低、心態不穩定、思想素質不高等特征。另外由于沒有經歷過大的風浪,致使他們的心理普遍比較脆弱,容易受到傷害,進而產生自卑、焦慮等心理問題,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易導致一步錯步步錯現象大頻率的發生。針對這些特點,我們通過德育智育雙管齊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并營造其成長的良好的環境,希望培養出滿足社會需求的高等職業技術人才。而作為一線班主任,我深感肩上責任之重大,不僅期待學生能夠桃李滿天下,更期待學生能以健全的人格,豁達的品性獨立自強地行走在社會之間。

一、事件還原

李欣欣是我們班的住宿生,一直以來給我的印象是她是個懂事的女孩子,為人熱情、坦誠,所以對于她在校的學習生活我也很放心。直到這學期期初的一天她找到我,申請換寢室,才發現她背后還有一些隱情,急需我關注。

問及換寢室的原因時,她很坦率的講在寢室中,最初6個人關系都很不錯,但近來不知道什么原因其他5個人越來越排擠她,甚至不跟她講話交流,有事也回避她,她覺得很難過也很尷尬,有幾天她更是跑到隔壁宿舍寧愿跟班長擠在一張床上,也不愿意回到自己的宿舍。我告訴她隨意換寢室一方面會給學校管理帶來不便,另外一方面逃避絕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回去坦誠地同室友好好談談,大家會互相接受的。

然而幾天過去,她又哭著找到我說寢室要是不換的話她就出去租房子住,看來事態有些嚴重,于是我馬上也找到寢室其他5位女生,在辦公室中請6個人當面把意見擺在臺面上,又側面詢問了班長,原來李欣欣喜歡說大話,有時又言而無信,所以時間久了大家都不愿意和她接觸。

二、原因分析及學生反饋

經與李欣欣談心了解到,初中時的她,人緣極好,周圍總有同學朋友圍繞著她,她也十分得意和享受這種眾星捧月的感覺,而來到蘇州上學后,她仍然想找回這種“大姐大”的感覺,但在這個陌生的環境中,局面卻很難打開,反而適得其反,強大的落差感使她心理失衡了。

1.與她本人溝通的同時,我也從其家長及其他同學處進行了了解,我認為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家庭環境帶來的優越感

李欣欣家里的經濟條件不錯,從小就衣食無憂,從而內心中逐漸形成了一種優越感,這種優越感一方面促使本性善良的她經常派發一些財物給周圍的同學朋友,當然實際目的是為了籠絡人心,希望朋友始終圍繞在她身邊;另一方面也使她越來越自大,甚至有了炫富的心理,經常在同學面前號稱自己家住多大的房子開多么貴的車等等,這些實際上都是不成熟的表現,很容易引起同學的反感。

(2)過于自我

李欣欣受家庭環境及此前求學時眾星捧月的經歷的影響,使她始終自我感覺良好,十分強調自我的感受,不愿意接受別人的建議,同時也忽略的其他人的感受。此次在同寢室幾位同學“控告”她時,起初她還辯解,直到對方舉出時間、地點、事件時,她才低頭承認,而整個過程中她也并未表現出深刻的反省。

(3)十分敏感

這是這個年齡段女孩子的普遍特征,但在李欣欣身上表現的十分明顯,別人無心的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會引起她的猜疑,如此反而容易使誤會意見擴大化,而且也牽扯了她大部分的精力,加大了她的思想壓力,長此以往會給她自身帶來極大負面影響。

2.通過深入交流,我與李欣欣達成如下共識:

(1)家庭環境的優越,只能把它當成是一種幸運,并且應正視這種幸運,真誠的去幫助其他人。

(2)友情是用真誠換來的,而不是用錢買到的。

(3)集體生活中,任何人都只是滄海一粟,希望周圍朋友多些,就去互相傾聽,尤其多聽聽別人的聲音。

(4)在我們無力改變環境時,就去積極的適應環境,適時的調整自己,要認清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缺少什么,朝著自己的目標去努力,盡量減少外界不良影響對自己的干擾。

(5)老師與學生之間不僅是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而且還應該是朋友關系,應耐心平和的跟學生交流,了解關心她們的心聲和心理變化,從而才可對癥下藥,對其進行及時的教育和疏導,陪伴其健康的成長。

三、教育總結

現在的學生多是獨生子女,從小集萬般寵愛于一身,性格中都多少會有一些自私自利的情結,遠離父母在集體生活中,相互間就難免有些磕磕碰碰,尤其像李欣欣這樣成長環境優越,特別自我的學生,在集體中最初很難被同學接受。對此,我們需要與其進行朋友似的談話溝通,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并且耐心疏導,鼓勵她正視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逃避,具體的應做到以下2點:

1.告誡其家庭環境優越并不是值得她驕傲的資本

父母可以給你提供良好的生活條件,你應該感到幸運和感恩,而不是驕傲自大,更不應該拿出來炫耀。如果希望朋友圍繞在自己身邊,應該憑自己的實力和魅力,而不是財力。當然在你真的想去幫助朋友又不得不利用父母的錢財時,首先要征得父母的同意,其次既然是真心的幫助,就不要在意回報和索取。同時,在集體環境中,更要講究為人處世的技巧,謙遜、謹慎的人才更受歡迎,如果希望自己鋒芒畢露,那就讓自己足夠優秀。

2.加強家校之間的聯系

家長和老師都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保護傘,加強老師和家長之間的溝通,有利于老師全面了解學生的成長經歷、性格形成的原因,并結合學生在校的表現,有針對性的給予其指導和糾正;同時老師及時地將學生的在校情況及時的反饋給家長,協商問題處理方式,也容易取得家長的積極支持和配合。

四、教育成果

經過細致耐心的談話教育,李欣欣深刻意識到自己身上的不足,下決心要改掉說大話、不守誠信等壞毛病,不再要求換寢室,積極融入集體,積極為他人著想,真誠地對待身邊的每位同學,并且轉移注意力,把精力多放在學業上,使自己成為真正優秀的、朋友們都崇拜的人。

而且通過電話也向其家長說明了該學生最近一短時間的學習生活情況及計劃的處理方式,家長表示認同和理解,從而取得了家長的極力支持和配合。

現在的李欣欣仍然是那個懂事乖巧、讓老師和家長都放心的外向的女孩,周圍的朋友越來越多,期中、期末考試也有了明顯進步。作為班主任,見證了她的成長,越來越優秀,我倍感欣慰。

參考文獻:

[1]王政.班主任德育教育案例——真心關愛,寬容以待[M].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5.

[2]陳君.德育教育案例——教會學生學會感恩[M].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

[3]程建華.班主任教育案例——對一名學困生的轉化[M].新課程.中學,2012.

(責任編輯 李 翔)

猜你喜歡
反饋傾聽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強交流溝通 相互學習借鑒
周櫻 兩岸交流需要更多“對畫”
學會傾聽,追求課堂實效
對“未來教室”的初步探索
妙用“表揚”和“忽視”
小學數學教學中傾聽能力的培養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眾傳播與受眾反饋
公共外交主場也要學會“傾聽”
“交流”等5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