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化導學案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2016-12-23 22:33張國平
讀寫算·素質教育論壇 2016年24期
關鍵詞:導學案英語教學

張國平

摘 要 高中英語課堂中,教師重視優化導學案的應用,從學生的立場出發,通過一系列措施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 導學案 英語教學 學生主導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4-0042-02

由于高中生具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學習心智更加成熟,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具有較強的理性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因此,在高中階段開展導學案教學具有明顯優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談一下導學案在高中英語課堂中的運用:

一、小組建設與學科小組長的培養

小組建設以及其中的學科小組長的培養就尤為重要。我將班里分為6人一組,每組中有一位小組長負責開展學科學習活動。我利用課余時間與學科小組長們一起討論,進行常規活動規則的制定,例如,在課堂中如何圍繞探究問題組織小組成員展開討論,如何分配任務,如何做好小組活動記錄等。在英語課堂中,活動形式較為豐富,更需要教師有方向的引導。其次,不定時認真聽取小組長收集同學們對于課堂教學的意見,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以小組長為紐帶,教師與全班同學建立了一種默契、安全、穩定的互動關系與規則。

二、導學案教學的課前準備

先學后教,以學定教是導學案教學的一大特色。這里的“先學”,是導學,即有引導的預習。首先,教師布置的預習內容要適量,切不可過多。過多的內容會導致學生完成不了任務,加重學生心理負擔,并會很大影響課堂活動的質量。其次,教師的期望不予過高。因為這是學生開始接觸新知識的時候,模糊、疑惑,出現錯誤,都是很正常的。

學生完成導學案的預習部分后,教師應該盡可能地對此部分進行閱讀與分析。盡管教師參與了導學案的編寫,對導學案的內容熟記于心,但是,空白的導學案說到底只是教師“一廂情愿”的排練與預設。記載學生想法、疑惑甚至錯誤的導學案,才是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的依據。經過學生預習的導學案,是教師學情分析的重要資料。通過對本班學生導學案預習部分的分析,教師才可以比較準確地確定課堂教學中的重難點,從而選取合適的教學方法。

三、學生立場下的導學案課堂教學過程

導學案教學過程已基本達成共識,總的包括課前導學(或稱自主學習、課前預習),課堂研討(或稱合作探究,包括分組合作、討論質疑、展示點評等),課堂總結提升,課堂檢測(或稱清理過關、當堂鞏固),課后鞏固(或稱課后作業)等五個環節?;谟H身實踐經驗,我特別關注學生在導學案課堂學習中的參與態度與學習狀態。從學生立場的視角,探討導學案課堂教學過程中常見而關鍵的要素。

1.創建平等、理解、安全的課堂環境

課堂實施是導學案教學的最重要階段,其中課堂研討是課堂實施的關鍵。我剛開始遇到的問題是學生不愿動起來,不愿開口發表自己的觀點。聽完教師的要求,學生相互對望,在猶豫徘徊,在相互試探著。學生是很敏感的,教師是否真像口頭上所說的,“犯了錯誤就是找到進步的空間”,學生從教師的眼神、表情、姿態中就可以輕易捕捉到答案。因此,創建安全、理解、平等的課堂環境很重要。

2.創設發問、探究、研討的學習氛圍

當把課堂還給學生后,學生的學習效果卻不如人意,小組學習的低效性逐漸顯露出來。當教師布置了一個探究任務,在討論階段,小組成員卻忽視探究,忙著校對答案,最后整組得出一份標準答案,以便于超越其他小組,小組成員學習過程中諸多的疑惑卻被忽視。展示階段,小組代表爭先恐后,搶著到黑板板書,列出答案,小組成員似乎已經完成任務,與學習無關的行為逐漸出現。點評階段,學生顯得有點懶散,他們知道教師完整的ppt上內容豐富,一切答案盡在其中,此時又何必費力探討。合作學習的低效,膚淺,甚至流于形式,讓人開始懷疑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意義。

我發現出現該問題的原因之一在于學生的學習動機被外部學習動機,如教師的表揚、同學們贊賞的目光,尤其是小組加分激勵制度所支配。因此,我調整小組加分的策略,鼓勵學生發問、質疑、思考,如削減了黑板展示的分值,賦予發問、質疑、表達觀點同樣的分值,讓學生在討論階段更能關注自己學習產生的困惑。在小組代表展示階段,其他同學可以繼續討論,同時關注黑板展示的結果,如果自己的觀點與該同學不同,或者發現該同學做錯了,其他同學同樣可以上去黑板展示與修正。在點評階段,教師要及時捕捉學生在討論與展示生成的資源,不斷地設疑,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入的思考。

3.當堂檢測,及時反饋

經過合作探究后,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是否正確、到位,就需要通過課堂練習來檢測了。高中生心智較為成熟,他們更關注學習結果。因此,通過教師適當的指引和鼓勵,學生對于當堂檢測是充滿期待的。當堂檢測需要提供學生安靜的環境,給予學生自主思考的時間,讓學生檢測到是否真正掌握所學知識和技能。檢測的結果會很大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所以教師要給予學生及時的反饋,及時為學生解疑答惑,并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和反思。

站在學生的立場進行導學案教學,需要教師具備敏銳的洞察力,較高的引導能力。在利用生成資源的過程中,教師也要不斷地反思、調整自己的預設,以一種更開放、更寬容、更多元的心態面對學生。

(責任編輯 陳 利)

猜你喜歡
導學案英語教學
合作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
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漫談
創新設計導學案,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構建優質高中數學課堂,實現活力教學
Long的互動假說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中EGP+ESP模式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