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企業人才管理影響的思考

2016-12-23 13:58馬浚宋金戈
青春歲月 2016年22期
關鍵詞:現代企業傳統文化人才

馬浚+宋金戈

【摘要】當今21世紀的企業管理正在形成以中國傳統文化為理論基礎的研究體系。為此,利用我們文化傳承的天然優勢,深入地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企業管理的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使中國的企業管理理念在21世紀的彎道能夠超過西方社會,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和責任。

【關鍵詞】傳統文化;現代企業;人才

一、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企業人才管理的影響

1、積極影響

(1)人本思想,穩定團隊

孔子強調“仁者愛人”,荀子認為只有人才能駕馭萬物、主宰世界,充分肯定了人的地位和作用。在他們看來,人是管理活動的中心和根本,有了人才有管理,沒有人就無所謂管理了。當今世界,隨著競爭的加劇,企業管理者也意識到了人才的重要性,各大企業都在加緊籌建自己的人才梯隊,這樣才能在環境因素變得愈發不確定的條件下實現企業的持續發展。因為,只有可靠的人才隊伍才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2)尊重他人,以禮服人

禮,理也,既是道理,也指規范。禮在中國古代使人們的行為規范,古人先將這種規范教授給眾人,然后再輔之以刑罰,當人們不按照禮的要求處事時,就會收到刑罰的制裁。這就是所謂的“出禮入刑”。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管理人員很早就意識到規則的重要性。并且為此制定了紛繁的規章管理制度,企業員工必須時刻小心翼翼,否則,動輒得咎就會受到懲罰。但是這種規則的制定,并未考慮到人的感受,不符合中國傳統的“禮”。中國傳統的“禮”是以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尊重原則,以行為的適度為標桿,而落實到人的自律和對規則的遵守。即應將外化的制度內化為人們自覺自愿的行為。說到底,禮是對人尊重的延伸。在現代企業管理中,企業主不能簡單的把員工視為操作的工具進行粗暴的管理,只有以符合人性的方法制定的制度才能正確的理順企業的工作流程。這對于指導現代管理,是有著重要的理論價值。

(3)尊重規律,加強學習。

道,是中國傳統文化所獨有的哲學思想,用以說明宇宙的本原、本體、規律、原理、境界、終極真理等規律。儒家、道家和佛家在講述這件事時,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統一。因此有人說,紅花白藉青荷葉,三教元來總一家。中國古人重視對道也就是對規律的學習研究和掌握,認為只有了解“道”,才能認識自然改造社會。在現代社會,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自然規律的作用?!翱茖W發展觀”、綠色GDP就是人們對自然規律再認識的結果。

2、消極影響

(1)一團和氣、中庸思想影響企業的活力

和諧、統一是儒家的核心思想,這可以是團隊變得穩定。但是,另一方面也容易產生老好人和折中主義思想。在這種團隊中,每個成員最終都將失去自己的棱角,從中庸變的庸俗,人們不再有上進心,不再有創造的激情。以和為貴、克己安人最終使成員變得唯唯諾諾,從而導致團隊停滯不前,決策效率低下,影響企業的活力,最終導致經營績效的減少。

(2)平均主義、大鍋飯影響企業創造力

孔子早在春秋時期就論述過:“有國有家者,不患竊而患不安,不患貧而患不均?!痹谶@種均等安貧思想的影響下,個人的創造力和創造積極性被嚴重壓抑。這種文化潛在的目的就是通過打擊強者,使弱者獲得與強者同等的地位,從而使族群的心理獲得扭曲的平衡。因此,在現實生活中,成功者往往會招來更多的罵名,甚至被人無理由的攻擊;失敗者卻往往得到無條件的、盲目的同情。在現代的企業管理中,科學的薪酬設計體制必須與員工的個人績效相掛鉤,用物質刺激,激勵員工激發工作動力,創造工作業績。而不能采用傳統的計劃經濟模式,員工干多干少一個樣,工資分配采取大鍋飯的做法,這樣是對均等安貧主義的再次強化。這種想法和思潮將嚴重影響企業的人力資源改革,使得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在企業無法實行。受這種傳統文化影響的企業,將會陷入人才流失、管理下降、效益減少的惡性循環。

(3)人治高于法治束縛企業戰斗力

荀子向來強調“有治人無治法”,這成為中國歷代統治者信奉的最高圭臬。在現代的企業管理中,提倡以關懷員工的為紐帶的“柔性管理”,強調通過企業共同價值觀的灌輸建立起共同的奮斗信仰,這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有些管理者在建立柔性管理制度時,對于這種制度和程序沒有經過科學深入的了解和學習,而是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治理念摻雜其中,過分強調人情的重要性,強調“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沒有注意程序性制度的設計,使得企業的運轉僅僅依靠一兩個良臣名士,當這一兩個人突然離開或者出現決策失誤時,企業運轉就會出現劇烈的波動甚至毀滅。這是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和方法中絕對不允許出現的事情。

二、如何有效發揮中國傳統文化的優勢

1、人才發展以人為本

中國傳統文化中最早提出“以人為本”的是春秋時期的管仲,他論述說“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本理則國固,本亂則國?!?,清楚地表達了對人的作用和價值的重視與肯定。關于人的重要性,孔子認為“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在現代企業管理中,人具體表現為企業的員工,因此,企業管理的以人為本就是以全體員工為本。人是一種具有七情六欲的復雜動物,是具有物質屬性和精神屬性的矛盾統一體。人的需求有多方面,但是在這多方面的需求中管理者首先應該著重關注的應該是員工的精神需求。一個人的精神層次是這個人成為自己而與他人相區別的本質標準。我們常常會在社會生活中看到這樣的情況,某企業的高管突然辭職,理由是不能適應企業文化的氛圍。這就是員工的精神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緣故造成的。為解決這個問題,打造企業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就變得尤為重要。理想能夠激發人的潛力和欲望,使其為之奮斗,讓員工在工作中產生巨大的熱情和自豪感,從而為企業的發展創造更大的價值。

2、人才教育義利結合

“義利觀”是儒家思想最為精髓的思想,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中最根本的主張是“先義后利”、“以義統利”??鬃诱f“見利思義”,孟子說“舍生取義”,荀子提出“以義制利”,均把義作為重要的價值取向。

在現代的企業管理中,我們要將古人這種義利觀揚棄使用,變先義后利為義利并重,讓管理者和員工都明白“大河有水小河滿”和“小河有水大河長”的邏輯辯證關系,以期達到個人利益與團體利益的雙贏。

3、人才管理以禮服人

禮既指禮儀,又指規則。中國古人強調,要制定一套嚴密的規章制度和行為準則,當人們的行為與這套通行的規則相悖時,便應受到懲罰,這就是以禮服人。他體現了法制與人本思想的結合。這對現代企業的人才管理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現代企業管理手段就是應該將理想、規則與制度結合起來,通過綜合運用獎勵、表彰、批評、懲罰等經濟、行政甚至是法律手段,引導員工按照現行的規則進行企業活動,以此建立適合企業發展需要的企業文化為了達到這種目的,首先要建立一種能尊重人、鼓勵人、重視人的良性制度體制,包括生產、銷售、財務、獎懲等制度,這些制度屬于剛性的。其次,還應建立一種培養人、感動人、關懷人的企業文化體制和氛圍,如生日禮金、節假安排等,這屬于柔性的關懷。只有剛柔相濟,制度與關懷并重才能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這種企業文化才能對員工的思想和行為起到根本的約束作用。

【參考文獻】

[1] 朱璀璀. 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企業人才管理的影響[J]. 商場現代化, 2014,01:138-139.

[2] 徐小娟. 淺談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企業人才管理的啟示[J]. 價值工程, 014,36:181-182.

[3] 李則漪, 楊立男. 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企業管理的影響[J]. 經營與管理, 2015,08:77-79.

猜你喜歡
現代企業傳統文化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創新之城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淺談現代企業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探討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毛遂自薦
為國家選人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