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丈毛尖制茶工藝的調查報告

2016-12-24 15:26張寶元
原生態民族文化學刊 2016年3期
關鍵詞:生態文明建設

張寶元

摘要:古丈苗族擁有一整套傳統的茶葉栽培與加工技術,制作了馳名的“古丈毛尖”茶。苗族文化在這項傳統農業文化遺產中并非是唱獨角戲,而是苗族、土家族和漢族三個民族的互動磨合結果。

關鍵詞:古丈毛尖;制茶工藝;苗族文化;生態文明建設

中圖分類號:TS2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21X(2016)03-0150-07

一、田野調查點介紹

古丈縣位于武陵山區山岳地帶,境內山巒起伏,谷幽林深,溪河網布,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冬無嚴寒,夏少酷暑。當地所產綠茶品質優異,以古丈毛尖為甚。古丈縣種植綠茶有近千年的歷史,是湖南省產茶歷史最悠久的茶區之一。古丈縣屬于山地型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雨水集中,年平均氣溫在16 ℃左右,溫和濕潤,熱量充足。土壤腐殖質及土層厚度微域分布明顯,土壤質地多為壤土或砂壤土,含氮量大于1%的面積占土壤面積的83%。全磷含量在02%-05%之間,全鉀含量平均為22%,硒含量極為豐富,明顯高于其他地區。特定自然生態條件下,相對肥沃的土壤養分,尤其是茶園土壤母質多為紫色板頁巖分化而來,含磷量高,極宜茶樹生長。

古丈縣古陽鎮二龍庵為此次調查的田野點。歷史上二龍庵曾為少數民族向中央進貢茶葉的茶葉產地,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區,距古丈縣城3公里,東接巖頭寨,西連雙溪,北與羅依溪、高望界接壤,南和默戎、坪壩、河蓬交界。

主要調查對象信息:

1.羅時應,男,70歲,已婚,茶農,幾代人以茶葉為生,古丈縣古陽鎮茶葉村人,主要茶葉地在二龍庵茶場;采訪地點:二龍庵茶場;采訪時間:2016年4月17日。

2.陳小二,女,47歲,已婚,茶農,古陽鎮茶葉村涼水井人,其茶園位于古丈縣二龍庵茶場;采訪地點:古丈縣茶葉村涼水井組;采訪時間:2016年5月25日。

3.彭小燕,女,44歲,已婚,三道河茶葉個體經營戶,古丈縣紅石林鎮先鋒村人;采訪地點:古丈縣三道河茶廠;采訪時間:2016年6月7日。

4.張林祿,男,45歲,已婚,茶農,以茶為生,系古丈縣古陽鎮茶葉村竹溪組人,其茶園位于竹溪灣,目前該地方均被縣政府規劃為百畝茶葉示范基地。采訪地點:古陽鎮茶葉村竹溪灣組;采訪時間:2016年6月20日。

5.田宏平,男,44 歲,已婚,古丈縣廣潭河茶葉有限公司個體戶,古丈縣紅石林鎮白果樹村人,其茶園位于古丈紅石林鎮廣潭河茶葉示范基地;采訪地點:古丈縣紅星小區常德街茶葉鋪;采訪時間:2016年7月5日。

二、古丈毛尖的由來

古丈毛尖作為全國名茶之一,以其條索緊細圓直、色澤翠綠、白毫顯露、湯色黃綠透亮、滋味醇爽、回味悠長、香高持久、耐沖泡等顯著特點而久負盛名,屢屢獲得各界稱贊。

古丈種茶歷史悠久,最早文字記載見諸東漢《桐君錄》,該書首次提及茶葉之名。據《茶經》記載:“辰州溆浦縣西北350里無射山,靈郡土貢茶芽二百斤。云:蠻俗當吉慶之時,親族集會,歌舞于此,山多茶樹?!盵1]無射山的具體地界雖不可詳考,但該書提及的產茶地顯然地處武陵山區,而古丈地區也涵蓋在其中。據此推測,古丈地區產茶樹,由來已久,幾乎可以上溯到1600年以前。不過,從該書的記載行文看來,這兒的茶樹可能不是栽培茶樹,而是野生的茶樹。唐代杜佑《通典》記載:“溪州等地均有茶芽入貢?!雹佗伲ㄌ疲┒庞幼锻ǖ洹?,卷四《食貨》。 溪州乃是后世永順、古丈等地的古地名。這一記載可以佐證武陵山區向朝廷貢茶由來已久。南北朝《荊州土地記》記載:“武陵七縣通出茶,最好?!雹冖冢媳背肚G州土地記》,(清)陳運溶輯。 足證武陵山區植茶歷史悠久,茶品優良,通過地方政權的貢賦制度,將這兒產的茶葉流通到內地,其名茶產地所稱的“武陵七縣”顯然將古丈地區包括在其中。又據《舊唐書》記載:“唐代溪洲以茅茶入貢”,③③(后晉)劉昫撰《舊唐書》,卷四十八志,第二十八《食貨上》。 文中提及的茅茶,乃是后世所稱的茶芽。這一記載說明古丈產出名茶的歷史,至少可以上溯到唐代。

宋時的溪州為羈糜州,溪州刺史彭氏也以土貢的方式向朝廷貢茶。但因朝廷對此地的管控并不具有延續性,因而有關貢茶的記錄,文獻所載并不系統,但溪州地區一直向朝廷貢茶則是不爭的歷史事實。元代在溪州地區設置土司,稱為永順安撫司,古丈地區則由該土司統轄。明朝永順保靖分別設置為兩個宣慰司,古丈地區交由永順彭氏土司統轄,并在該地設置了古丈坪長官司,永順土司對朝廷的貢茶出處,開始變得明朗。又據《古丈坪廳志》載:“青云山城北里許,聳拔入云,四時青光不斷,上建青云寺?!雹堍埽ㄇ澹┒檮祝汗耪善簭d志卷十一《物產》,光緒三年(1907),鉛印本影印。 青云寺亦名二龍庵,始建于清初,為古丈毛尖貢茶主要產區,所產的“青云銀峰”,緊細圓直,湯色碧綠,滋味醇爽,微苦而甘,性微寒。該書對“青云銀峰”茶產品屬性的描述完全與其后的古丈毛尖相一致,這應當是古丈毛尖的源頭,文中所稱的青云銀峰,顯然是古丈毛尖正式流入民間市場之際的茶葉品名,可見,“青云銀峰”乃是古丈毛尖的前身。

“青云銀峰”后改稱為“古丈毛尖”,有三大原因。其一,清雍正之際,朝廷實施了改土歸流,古丈坪長官司改建為古丈坪廳,歸新建的永順府統轄。該廳境內產茶之處甚多,非止青云山一處。因而以古丈為商品名,更容易為外界所接受;其二,古丈所產的茶葉,表面布滿了白色的毫毛,此前稱為銀峰,也是因此而來。稱為古丈毛尖,意在凸顯該地所產茶葉的外觀特性;其三,古丈毛尖一名中的“尖”字,意在強調這種名茶是用初春萌發的茶芽制作而成。高標準的茶品通常都以“一槍一旗”茶芽為原料,制成的成品成針狀。因而稱之為“尖”,意在強調其外形。

總而言之,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無論是稱為茅茶,稱為茶芽,或者銀峰,都可以視為古丈毛尖的前身,其制作工藝一脈相承,今天所能觀察到的制茶工藝,乃是歷史積淀的產物。

三、古丈毛尖的等級劃分

苗族鄉民認定,在古丈毛尖這一名茶的內部,同樣也有等次分明的劃分。為此,苗族鄉民做了4個等次的劃分:最上等為“社茶”;其次是為“毛尖”;再次級是“次毛尖”;最后一級稱為“曲毫”。只有其中的“社茶”才配稱為古丈毛尖的極品。所謂“社茶”,是指老茶樹,最好是百年以上的老茶樹,在秋后開始萌動的茶芽,入冬后,由于受當地自然環境所限,茶芽的生長極慢,要等到越冬后來年的春社日前后,才發育成型,可供采摘。采下的茶芽是“一槍一旗”,即,一片葉子張開,另一片葉子裹成針狀。用這樣的茶芽加工出來的古丈毛尖,就是大家所稱的“社茶”。稱為“社茶”的依據是在春社日前后采摘的粗茶,這次采下的茶芽,由于生長極為緩慢,儲備的營養物質極為豐富,再加上是產自古茶樹,因而制成的茶葉,才能達到優質品級。不過,近年來,這樣的古茶樹所剩無幾,市間所稱古丈“社茶”早就名不副實了。市間出售的茶芽,凡稱為“社茶”者,在苗族鄉民看來,都屬于次級茶葉。

古丈毛尖在當地也稱“清明茶”,主要是在清明節前后采下的茶芽,這樣的茶芽是在入春后才萌發的茶芽。采摘時,茶芽呈現為“一槍一旗”,或“一槍二旗”。用這種茶芽加工制作的古丈毛尖屬于次等茶品。目前市場上能夠買到的優質古丈毛尖大多為這一等級的茶品。不過,同樣因為百年古茶樹所剩無幾,目前市場上出售的古丈毛尖,在質量上也達不到傳統的古丈毛尖的標準。原因全在于這些茶葉都采自矮化后的幼茶樹,幼茶樹儲備的營養物質不夠,所發的茶芽自然達不到傳統古丈毛尖的水準。立夏前后,采下的茶芽大多是從清明節以后才萌發的茶芽。由于這一季節茶芽萌發生長速度很快,到采摘時,大多呈現為“一槍二旗”,或“一槍三旗”,其制成的茶葉,品質就下降許多,苗族鄉民將這一等級的茶葉通常稱之為古丈“次毛尖”。目前市場上假冒古丈毛尖的多為這一等級的茶品。夏至后才采摘的茶芽,完全是在上述三類優質茶葉采摘后,才重新長出的茶芽。用這種茶芽制成的茶品,色香味的特色,基本上全部喪失,因而不配稱為古丈毛尖,苗族鄉民稱之為“曲毫”。這次采下的茶芽較為粗大,纖維化嚴重,根本無法在加工中捻制成針形,而只能隨意焙烘成茶。成茶后,形狀拳曲,因而才特意稱之為“曲毫”。事實上稱為“曲毫”者,與古丈毛尖的名稱完全不符,謊將這類茶品稱為古丈毛尖,實屬典型的商業欺詐,苗族鄉民從來不予認可。

單從這一品級分類體系就不難看出,當地苗族鄉民對茶葉生物屬性認知獲得的知識極為豐富、完善和精準。當然,這也是識別古丈毛尖等級差異的民間知識和智慧的結晶,更是當前申報優秀農業文化遺產,制定古丈毛尖質量規格和標準的本土知識和技術依據。

四、古丈毛尖的采摘工藝

古丈毛尖采摘季節性較強,鮮葉質量要求高。一般在清明節前一個星期開采,全程采摘期為10-15天。清明節前采的為“社茶”,清明節后采的為“清明茶”。鮮葉要求采一芽一葉,葉要求初展,或開展,并要求不能采摘帶雨水的茶芽,不采紫色葉,更不能采蟲傷葉,也不能采成空心茶芽,即光有茶葉,而沒有茶芯的茶芽。同時不允許夾帶魚葉和茶芽根部的鱗片,所謂魚葉,是指葉片尚未舒展者。

古丈苗族采茶有春夏秋三季之別。但古丈毛尖只能取自春葉。夏季所采的茶葉只能加工成粗茶,或者紅茶。秋季所采的茶葉,通常也不能用于加工古丈毛尖之用。不過秋葉的質量,比夏茶稍高,可以制作古丈次毛尖之用。采摘期的采摘時辰以每天的清晨為好,一般要求在太陽直射到茶芽之前為度,這是加工極品貢茶的標準。至令,一般的古丈毛尖是中午采下的鮮葉,也可以使用,當然其品質就稍感遜色了。當下市場上所售的古丈毛尖,其采摘時間控制并不嚴格,為了提高產量,節約勞動力,通常不再關注每天的具體采摘時間。據苗族鄉民介紹,其間的原因在于為了追求產量,不得不放寬采茶的時間,特別是雇工采茶,為了提高產量,更無暇顧及具體的采摘時間了。不過,正午采下的鮮葉品質標準都不高,對茶葉的質量影響較大。若不是內行,很難加以區分,普通民眾也覺得沒有必要苛求,才導致眼前的狀況,但這種做法與傳統的嚴格要求,肯定有較大的偏差。傳統采茶時間的嚴格限制,其實有非常明確地科學性和合理性,其依據在于,一旦太陽光直射到茶芽時,初生的茶芽也會開始光合作用,而不是靠茶樹所提供的養料生長。光合作用一旦開始,茶葉內部的化學成分就會發生改變,從而影響到茶葉的香味和口感。因而,古代加工貢茶時,一定要選擇太陽光沒有直射到茶芽前采摘。當然要執行這樣的要求,會大大降低茶芽的產量。市場上出售的普通古丈毛尖,都無法按這樣的標準實施。

古丈毛尖加工的要結在于,采茶時的斷芽,大多采用掰斷或者扯斷,指甲通常不直接接觸斷口處。掰斷是將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一并使用,再借手腕力量向上掰斷;扯斷是指用手的食指和中指夾住茶葉,向上使勁,扯斷茶葉。之所以要嚴格規定采茶的技術要求,其目的都是要求采茶的過程中,手指不對茶芽構成擠壓,以免導致茶葉基部細胞的破裂。細胞破裂后,細胞液會流出細胞外,茶葉內部的生化反應就會導致茶葉的香味和口感有效物質發生改變,從而影響制作茶品的質量。至于為何不能用指甲掐斷芽根,則與很多有關茶葉的專著存在著較大地偏差。比如《茶史》一書就明確記載,斷茶時必須要快,只能用指甲掐斷,不能有手指掰斷,而古丈毛尖的采摘卻不允許用指甲。[2]其間的原因則在于,古丈毛尖的產地,與我國東南地帶的茶葉產地生態背景很不相同。古丈毛尖的茶樹生長地,春季多濃霧和陰天,茶芽長出后,生長速度很慢。茶芽基部的茶梗,十分柔嫩,通常都不會出現纖維化,因而很脆,只要稍加用力,茶芽的梗就會自然彈斷,因而無需用指甲掐斷。這樣做的好處則在于,由于茶梗是自然彈斷,因而破裂的細胞很少。汁液的滲出微不足道,不會引發紅根,更不會影響到茶葉的香味和口感。

在采茶過程中,最易出現的敗作就是“紅根”。所謂“紅根”,就是指制作好的茶葉根部呈現為紅褐色,而這也是茶葉質量欠佳的直接標志。因而茶葉采摘后,如果每根茶葉的基部顏色變成紅褐色,茶農們一般稱之為“紅根”?!凹t根”就是指茶葉所含的單寧酸,經過氧化后變成紅褐色,出現紅褐色以后,茶葉的品質就會明顯下降,不能制作出極品的古丈毛尖。要避免制茶中出現紅根,其間的技術要領是采茶時,不能對茶根處用力擠壓,而導致茶葉里的細胞破裂。細胞破裂就會引發茶葉大量分泌單寧酸,從而表現為紅根現象。

不僅采茶時的技術要求十分嚴格,對鮮芽的運輸要求也十分嚴格,關鍵是要確保鮮葉及時進入制茶工藝,否則也會影響茶葉的質量。如果采下的鮮茶在空氣中延續的時間過久,沒有及時做攤青、殺青加工,或者在鮮茶芽運輸的過程中,受到人為的擠壓或過于緊密的堆放,都會導致茶葉過分的分泌單寧酸,同樣會造成茶芽的紅根現象。因而苗族鄉民無論是采茶、運輸,還是攤青、殺青,都要做到快、輕,不僅茶芽的裝筐,要從快從輕,鮮茶芽運輸的過程中也必須要用透風的竹簍、背簍,輕放、輕裝。采完一批就要馬上送到加工地點實施攤青和殺青。攤青、殺青時也要快放、輕放,不允許拖延時間,其標準是鮮茶芽運到加工地時,最好保持處于常溫狀態,茶芽如果發熱,那就意味著茶芽開始變質,制作成古丈毛尖,等級就要下降。遇到這樣的情況,苗族鄉民通常是將稍微變質的茶芽用于制作紅茶。這不僅是為了避免出現紅根,同時也是為了避免鮮茶受擠壓,或者呼吸不暢時,會發生不利的生化反應,影響茶葉的芳香和口味。

總之,古丈苗族鄉民的采茶記憶十分考究,雖說各項技術要求都是靠經驗積累而來,但其原理卻與當代的科學技術分析結論完全契合,而且還與古丈毛尖的生長背景相合拍。隨著中國社會富裕程度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對茶葉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當下為了追求產量而降低質量標準的習慣性做法,正不斷地面臨著來自社會的挑戰,重新開發傳統的采茶技藝和質量標準,按照科學的原理制定新的技術規范,看來不久就會出臺,并影響到采茶技術的現代創新。

五、古丈毛尖的加工工藝

古丈毛尖的加工工藝傳統而復雜,分為八個步驟:攤青-殺青-初揉-炒二青-復揉-炒三青-做條-提毫收鍋,每一道工序都十分講究。

1.攤青

攤青是第一道工序。攤青技術的目標是將茶葉的水分自然收干,使得茶芽在正常的生存狀態下細胞均勻脫水,開始呈現半休眠狀態,才進入下一步的加工。鮮茶在采摘回來后,為了保持鮮葉原料的新鮮度,采摘后不能堆積和擠壓,鮮葉要選擇陰涼通風的地方適當攤放。采摘的原料要嚴格按級驗收,不同品種的茶葉要分開,做到晴天葉與雨水葉分開,老茶葉與嫩茶葉分開。同時要按質分別攤放,攤放厚度、時間應根據茶葉的含水量及天氣狀況而定。一般晴天茶葉含水量較低,可適當攤厚一點,約2-3寸,攤放時間4-6小時;陰雨天茶葉含水量較多,就必須薄攤,且時間就略長些,一般10-12小時,鮮葉減重12%-13%,即100斤鮮葉經攤放后稱重為86-88斤。鮮葉應根據先后順序攤放,不可攤放時間過長。鮮葉攤青后既有利于提高茶葉品質,又便于后續工序加工,如雨水葉攤青后,殺青時就不易粘鍋燒茶,揉捻時又不會造成茶汁溢出而影響成茶外形色澤與香味。

從科學原理上講,攤青工序的實質是要確保鮮葉在生長狀況下緩慢進入休眠,使茶葉細胞間的水分溢出茶葉之外,但含在茶葉細胞內的水分,僅是均勻的有限脫水,從而引發細胞進入休眠狀態。整個攤青過程,之所以要確保不受擠壓和搓揉,其目的都是要確保茶葉的細胞不至于破裂,使細胞液外滲,從而影響茶葉的香味和口感。

2.殺青

殺青是茶葉加工第二道工序,其目的是要去除茶葉的青草味。殺青的含義是指,在直徑78厘米、深245厘米、斜度15度的斜鍋內進行高溫炒制,使茶葉的細胞從半休眠狀態,進入徹底休眠。這是因為加溫后的細胞快速脫水所使然,但卻不意味著讓茶芽內的細胞因高溫而破裂,那樣做會導致茶葉所含香味物質的外溢,從而影響到所制茶葉的口感。因而,殺青操作升溫要快,但卻不能過高,否則會導致茶芽葉片邊緣枯萎,甚至破裂。殺青煎炒前要先磨光洗凈炒鍋,燃料以松樹柴最好,將手至于鍋底15厘米處,感到灼熱時即可投葉殺青,每鍋投鮮葉15斤左右。鮮葉下鍋后,要勤翻勤抖,先悶炒后抖炒,抖悶結合。殺青時火力要均勻,先高后低,切不可忽高忽低。殺青時間約為3-4分鐘,至葉色變暗,葉質柔軟,發出清香,即可出鍋攤涼。

苗族鄉民反復強調殺青的目的是要去除茶葉的青草味,所謂青草味,其實是指鮮嫩茶葉發出的氣味,如果茶葉在殺青過程中沒有做到均衡脫水,一部分茶葉細胞沒有進入休眠狀態,那就會使得制成的茶葉帶有青草味。如果茶葉制成后,泡出的茶湯帶有青草味,就會掩蓋茶葉的本色香味,這就標志著殺青工藝操作失敗,制成的茶葉只能降本處理。根據鄉民描述,在傳統的加工工藝中,加工技師們是完全憑手感,憑手在鍋里面接觸茶葉的溫度,去決定抖還是悶。如果溫度過高,會造成茶葉失水太快,茶葉脫水不均衡,在以下的工序中,就不能捻制成堅實的針狀,甚至在捻制時,茶葉本身就破裂了,出現這樣的情況,都標志著殺青工序的加工失敗。但如果茶芽脫水太慢,炒鍋的溫度太低,茶芽的顏色也會發暗,香氣沉悶,也算是殺青工藝的失敗。古丈“茶王”張遠忠說:“殺青要里手,也要支撐的住。就是要手能耐得住溫度的炙烤,要是溫度低了,茶不香,溫度高了,茶會燒焦。鍋的溫度、茶葉的濕度、松緊程度,判斷全在一雙手去感覺,并及時調整鍋的溫度,溫度了低了要悶,溫度高了要抖鍋,目的是要保持鍋里的茶葉能夠均勻受熱,均衡脫水,一點也馬虎不得”。

古丈毛尖茶的殺青,在溫度的控制上,要做到高溫殺青,先高后低;在操作方法上,要抖炒與悶炒相結合,多抖少悶;在殺青程度上,要掌握嫩葉老殺,老葉嫩殺。殺青時間要快,但茶芽脫水以透為好。殺青后,需要攤青回冷,進一步實現茶芽細胞的蛋白質凝固,細胞萎縮休眠。香味就能夠包裹在茶芽里面,沖泡時才有香氣。在傳統的制茶中,苗族鄉民們一般采用鐵鍋炒茶。但由于鐵鍋與茶葉中的單寧酸結合后,會形成黑色的單寧酸鐵,會極大的降低茶葉的質量,所以改用陶鍋焙茶殺青,茶葉的質量更佳。用陶鍋焙茶,升溫緩慢,降溫也緩慢,而且不會造成次級污染。但陶器容易破碎,清潔難度大,焙茶后需要快速降溫時,完全得靠人工控制。苗族鄉民都是憑借經驗和手感去控制焙茶的溫度,技術操作難度較大,不是有經驗的茶師,很難用巧陶鍋。當前由于市場對茶葉品質的要求不嚴格,大多用鐵鍋殺青,這顯然不是制作高標準古丈毛尖的理想做法。

3.初揉

初揉是制茶工藝的第三步,目的是為了初步整飾茶芽的外形,縮小茶芽的體積,便于下步工序的干燥脫水。經過殺青處理的鮮葉,由于經過初步脫水,茶芽的葉片變得十分柔軟,只需要用手輕輕的壓在茶芽上,向同一個方向平行移動,茶芽中變柔軟的葉片,就會很自然的圍繞茶芯卷起來,使整個茶芽呈現為堅實的針狀。因而初揉的實質是用手工整理茶芽的外形,使之呈現為針狀。這樣做有利于下一步的干燥脫水,這是因為茶芽的外形呈現為針狀,在下一步焙炒時,所有的茶芽幾乎是在鍋中滾動,這就有利于確保脫水的均勻,緩慢,而不會傷及茶芽的細胞,更不會引發葉片和茶芯的斷裂。與此同時,經過初揉后,整個茶芽緊實的卷在一起,就會使得在下一步的炒制中,茶葉的本色香味容易得到保存,而不會散失。因而這一步的加工,對下一步茶葉的質量,影響很大,如果不是高超的技師,就很難處理好這一關鍵的工序。

苗族鄉民向筆者演示時,觀察起來,似乎很簡單,只需將殺青后攤涼的茶芽,平鋪到平底的光滑簸箕內,伸開手掌輕輕壓在茶芽上,不管是向順時針方向旋轉,或者逆時針方向旋轉都可以。但卻不允許在整個初揉過程中改變方向,一旦改變方向,茶葉就不會呈現為針形。另一位苗族技師則別有高招,他不是旋轉揉茶,而是向前揉茶,反復多次后,也能達到初揉的技術要求。苗族鄉民將前一種揉茶辦法,稱為“轉圈揉”;將后一種揉制辦法,稱為“直揉”。但不管采用哪一種揉制辦法,都會有少數茶芽由于受熱不均,而導致芽尖彎曲,葉片包裹卷曲的茶尖,形成茶團。對這樣的茶芽,就要做特殊處理了,苗族鄉民為此取了一個專門的名稱叫做“解團”。解團的含義是要用手指將結團的茶芽拉直,然后再將彎曲的葉片也拉直,再用手指將茶芽一根一根的捻成針形。這顯然是一項勞神費時的苦差事,但卻是初揉工序中至關重要的一步,否則就會導致這些結團的茶芽成為真正的等外品。經過這樣的初揉后,最終制成的古丈毛尖,再加開水沖泡時,所有的茶芽都會懸浮在水中,尖朝上,芽根朝下,整整齊齊的排列起來,十分美觀。如果其間混入了結團的茶芽,所有這批古丈毛尖都得降等,不能賣出好的價格來。

據苗族鄉民介紹,初揉的技術要領是手掌對茶芽的壓力要輕,要均衡,以確保茶芽均衡受力,揉制的速度要均勻,要慢,茶芽的葉片才能夠將茶芯包裹的堅實,而且葉片不會開裂,茶尖不會斷裂。從事這樣的重復操作,不僅需要耐心,而且還需要毅力,要沉得住心,精心操作才能達到預期的加工目標。最精細的茶葉需要用手指尖一根根揉搓,才能達到古丈毛尖緊細圓直的標準。從現代科學技術的眼光看,初揉工序的實質不僅是要保持茶芽外觀的均勻整齊,更重要的是,使茶芽的細胞完全進入休眠狀態,再加上茶葉整體緊實,以確保茶葉的整體香味不會散失,同時還必須保證茶芽不會出現輕微的破損。因而古丈毛尖的初揉工序完全可以稱得上是高度精細的加工過程了。極品的古丈毛尖對這一工序要求更高,相傳早年的貢茶,就更不允許批量初揉,而是要求一根一根地在拇指和食指間搓揉成形。而今同樣是因為市場要求不高,鄉民才會等而下之,將批量的茶芽在簸箕中初揉。換句話說,目前市場所能買到的幾乎沒有能夠達到貢茶標準的茶品。

4.炒二青

炒二青是制茶工藝的第四個步驟。炒二青是利用高溫繼續促進茶芽進一步脫水,并確保茶芽中的細胞完全進入休眠狀態,失去活性,以便最大限度的清除茶芽所含的青草味,并盡可能保留茶芽所含的香葉物質。炒二青的操作與殺青一樣,目的是確保茶芽均勻受熱,均衡脫水。炒二青的用茶量,承襲殺青而來。持續時間4-5分鐘,茶芽需要炒至四成干即可出鍋。出鍋后,茶芽要迅速攤涼放熱,使茶芽回潤,回軟,以利下一步的操作。

5.復揉

復揉是制茶工藝的第五個步驟,其操作與初揉一樣,目的都是要讓回軟,回潤的茶芽通過復揉,使之形成緊實的針狀茶條。不過,復揉用力應較初揉為重。其依據在于茶葉已經基本脫水,或者脫水過半,一般不會被揉碎,揉斷,只有用力搓揉,才能卷緊成針狀條形。此外,在這一工序中,茶芽也可能結團結塊,因而同樣需要做精細的解團,捻制操作,以確保所有茶芽都形成外觀均勻的針狀條形。茶芽的鮮亮綠色得到最大限度地保存。

6.炒三青

炒三青是制茶工藝的第六個步驟。操作目的是把茶芽進行升溫脫水,干燥度達到90%以上,以防止茶芽在儲存過程中發生霉變。炒三青時茶條已經基本定型,因而在升溫抖炒的過程中,茶條幾乎是在鍋中滾動,這就容易達到均勻受熱,均衡脫水的操作目的。據苗族鄉民介紹,炒三青時,溫度不需要很高,而且抖動的次數和頻率要加快,等到手掌碰到茶條不粘手時即可出鍋。待茶芽的溫度降至稍感燙手時,即可在鍋內做下一個步驟的加工。制茶工藝之所以多次反復炒制,又需要多次揉捻成型,據苗民的介紹得知,其原因全在于茶芽的含水量很大,要做到一次性均衡脫水,很不容易。因而必須分步驟多次脫水,多次整形,脫水才能徹底,整形才能到位。而且還能確保在整個加工過程中,茶葉不會受到外傷,不會破損,茶葉的香味和口感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保存,并有利于長期儲藏。如果僅一次炒干,那么就達不到以上各項加工效果,甚至會出現茶芽表面被炒焦,大量出現紅根等弊端,出現這樣的弊端都會導致茶葉品級的下降。

7.做條

做條是炒茶工藝的第七個步驟,做條的實質其實是對半成品的茶條作進一步的外形修飾加工。原因在于每一次炒制,隨著茶芽的不斷脫水,茶條的外形都會發生細微的變化,不能保持均勻緊實的針狀,因而需要通過做條工藝,使茶條獲得美觀的外形。之所以要在鍋中帶有溫度去做條,原因則在于這時茶葉已經脫水到9成以上,因而比較脆,如果不帶溫度做條,茶條在加工過程中就可能脆裂,導致整個制茶工藝的失敗。

8.提毫收鍋

提毫收鍋是制茶工藝的最后一個步驟。最后一道工序稱為提毫,則是因為到這時,茶葉已經基本脫水干透,茶芽表面的茸毛不會繼續粘連在葉片上,而會自然樹立起來。使茶條表面能夠清晰地看到古丈毛尖表面的白毛,所以特意稱之為提毫,使白毫充分的顯現出來。炒茶鍋要重新磨光洗凈,控制好鍋溫,投葉量可以折算為一鍋3斤葉。具體作法是:茶葉下鍋后,先輕輕翻炒,邊炒邊理條,炒至全部茶條受熱回軟時,再雙手將理順的茶條置于掌中,輕輕揉搓。揉搓時要防止茶條斷尖脫毫,動作要輕,白毫提出后適當增溫,以利提高香氣。炒至全干即可出鍋攤涼,然后包裝。在制作過程中,道道工序都要求精細操作,不可疏忽,特別是要掌握殺青和做條兩道關鍵技術,都需要特別防范茶葉邊緣烤焦,防止茶條在加工過程中脆裂。

六、結論與討論

通過調查不難發現,苗族鄉民對古丈毛尖的制茶工藝,掌握的極為嫻熟,并與當地自然與生態系統達到了高度適應。然而,這套工藝所表現出來的特點,卻具有鮮明的商品生產屬性,這就必然引申出一個重大的理論問題。

苗族文化是典型的游耕類型文化,該類型文化對所處自然與生態系統中的動植物資源,通常都具有極為精深的認知和把握,但卻不長于從事商品性的生產[3]。這顯然與苗族制茶工藝的嫻熟與精深,表面上很難兼容。盡管我們可以推測,苗族掌握這套工藝為時較晚,是茶葉商品化轉型中新起的現象,但仍然無法解釋如此精深的茶葉加工工藝從何而來。但若結合古丈毛尖的歷史和相關的族際文化關系后,卻可望找到合理的解讀。古丈毛尖的產地,在歷史上是土司管轄區,而當地的土司通常由土家族首領充任,土司為了確保能向朝廷進貢優質茶葉,以獲取朝廷的倚重[4]。這可以理解為土司會主動出錢、出力組織優質茶葉生產,但卻無法提供茶葉加工的技術。為此,土司的習慣性做法,早年只能是從外地高價引進制茶技師,而不會讓土司屬下的臣民,特別是像苗族那樣的底層民眾,去學習復雜的制茶技術。苗族從何學到這套技術,同樣無法得到合理的解釋。進而注意到古丈毛尖的主產地是古丈的青云山,該地早就建成了二龍庵。這是一座由尼姑主持的佛教寺院。查閱相關典籍得知,永順保靖兩土司及其下屬各長官司,早就接受了佛教,并大力在境內興建佛寺,為自己祈福。中國的佛教徒是要嚴于持戒,在各項戒律中,飲茶則是例外。歷代高僧不僅經常飲茶,而且對茶道的領悟極為精深,以至于國內凡處在產茶區的寺院,往往配置有自己的茶園,不僅雇請高手植茶制茶,佛教僧人在修行之余,也參與茶園的種植和制作,往往都能夠達到技師水平。

二龍庵能產出古丈毛尖名茶,除了自然與生態環境的奠基作用外,其制茶工藝特別是符合內地商品茶生產的技藝,顯然只能靠該寺院的尼姑們從漢族地區引進。鑒于當地的苗族在土司時代處于社會的底層,他們當然無暇去專研茶藝,但作為社會底層,在土司的派遣下,進入佛教寺院充任勞役,在當時,則是一件普遍的社會事實。他們從中能學會并嫻熟掌握制茶工藝,也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情。等到各級土司被罷廢后,寺院尼姑為了自身的利益,將產出的茶葉推向市場也就不可避免了。與此同時,從土司統治下轉化為朝廷的“編戶齊民”,通過在寺院當幫工,而參與茶葉的制作也將成為可能。

總之,古丈名茶地位的確立和發揚光大,絕不是某一個民族單獨努力的結果,而是上述3個民族協作完成的創造。土家族奠定了茶葉生產的社會基礎,出生漢族的僧侶傳入了制茶工藝,苗族民眾則參與并嫻熟的掌握了制茶和種茶工藝,三者缺一不可。這才是古丈名茶得以發揚光大的全部社會文化原因。僅此求正于海內賢達,不當之處,還望批評指出。

參考文獻:

[1] 陳彬藩.中國茶文化經典[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9:473.

[2] 李泰,等.中國古代地理總志叢刊括地志輯校[M].北京:中華書局,1980:244.

[3] 楊庭碩.植物與文化:人類歷史的又一種解讀[J]. 吉首大學學報,2012(1).

[4] 楊庭碩,李銀艷.“土流并治”:土司制度推行中的常態[J].貴州民族研究,2012(3).

[責任編輯:曾祥慧]

猜你喜歡
生態文明建設
生態文明建設與財政政策選擇
探討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發展的協調問題
論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地方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價值的意義
淺析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要求
生態文明建設背景下我國鄉鎮經濟發展問題研究
關于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問題的若干思考
用生態文明建設助推佳木斯經濟振興發展
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及工具性價值
道家思想對當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
論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中制度自信的理論依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