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床檢驗學中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超敏C反應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脂蛋白a聯合檢測變化研究

2016-12-26 09:50蘇紅閣艾冉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3期
關鍵詞:超敏C反應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急性腦梗死

蘇紅閣 艾冉

【摘要】 目的 探討超敏C反應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脂蛋白a[LP(a)]與急性腦梗死的關系。方法 檢測68例腦梗死患者(急性腦梗死組)和100例健康人(健康對照組)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脂蛋白a的含量。結果 急性腦梗死組超敏C反應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含量[(11.28±5.17)mg/g、(19.1±4.7)μmol/L、(468±147)mg/g]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2.31±1.15)mg/g、(8.32±2.1)μmol/L、(196±81)mg/g](P<0.01)。結論 超敏C反應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與急性腦梗死的發生有關, 三者同時檢測對急性腦梗死的早期診斷療效觀察, 預后判斷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 急性腦梗死;超敏C反應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3.008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homocysteine (Hcy), lipoprotein a [LP(a)] and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Detections of serum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omocysteine and lipoprotein a contents were made in 68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group) and 100 healthy people (healthy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group had all much higher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omocysteine and lipoprotein a contents [(11.28±5.17)mg/g, (19.1±4.7)μmol/L, (468±147)mg/g] than the healthy control group [(2.31±1.15)mg/g, (8.32±2.1)μmol/L, (196±81)mg/g] (P<0.01). Conclusion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omocysteine and lipoprotein a are related with occurrence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Combined detection of the three indexes contains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for early diagnosis,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and prognosis judgment i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Key words】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omocysteine; Lipoprotein a

近年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腦梗死的發病率, 致殘率, 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趨勢[1], 腦梗死的病理基礎是動脈粥樣硬化, 而超敏C反應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分別是動脈粥樣硬化的獨立危險因素, 三者聯合檢測對腦梗死的預防和早期診斷非常重要。本文對此進行研究,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2月~2014年5月本院確診急性腦梗死患者68例作為急性腦梗死組, 男41例, 女27例, 年齡45~75歲, 平均年齡58.1歲, 腦梗死患者均符合1996年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修訂的診斷標準, 并經頭顱CT或MRI篩查證實, 且此次發病前無其他因素導致的明顯神經功能缺失。另選同期健康體檢者100例作為健康對照組, 男 61例, 女39例, 年齡45~75歲, 平均年齡55.0歲。兩組均排除心、肝、腎、肺等重要臟器疾患, 肝腎功能正常。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標本采集清晨空腹靜脈血3 ml, 3000 r/min, 離心10 min, 血清離心后, 當日上機測定, 脂蛋白a采用免疫透射比濁法, 試劑盒由北京利德曼生化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同型半胱氨酸采用循環酶法, 試劑盒為北京萬泰德瑞診斷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檢測儀器為日本OIYMPUS4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同時檢測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急性腦梗死組與健康對照組血中超敏C反應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含量比較明顯升高(P<0.01)。見表1。

3 討論

腦梗死是腦血管病的最常見類型, 約占全部腦血管病的70%[2], 腦梗死多在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上發生, 而超敏C反應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分別是動脈粥樣硬化的獨立危險因素, 三者聯合檢測對腦梗死的預防和早期診斷, 治療及預后的判斷非常重要。

C反應蛋白是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 有肝臟合成, 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極微, 超敏C反應蛋白在慢性炎癥過程中, 能促進白細胞介素-6(IL-60)ET-1的分泌, 增強炎癥介質的促炎癥效應, 誘導組織激活凝血因子, 使組織纖溶失去平衡, 激活補體系統, 進而引起血栓形成, 因此, C反應蛋白不僅是炎性標記物, 而且是腦梗死的致病因子[3]。

脂蛋白a的特性主要由Apo(a)決定, 在體內, Apo(a)可影響纖溶酶原分子在動脈管壁上粘附, 加快斑塊的形成, 并促使動脈硬化和狹窄, 正是這種雙重功能導致了, 脂蛋白a增加發生腦血管的風險[4], 因此, 脂蛋白a的濃度與腦梗死發生密切相關。

高同型半胱氨酸能促進氧自由基生成, 致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 并能激活低密度脂蛋白氧化, 促進脂質沉積于動脈壁, 促使血栓形成。

綜上所述, 超敏C反應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有致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作用, 與腦梗死的發生發展、預后密切相關, 三項聯合檢測, 可提高急性腦梗死的陽性率, 對急性腦梗死的早期診斷、療效觀察、預后判斷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中華神經科學會, 中華神經外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 中華神經科雜志, 1996, 29(6)379.

[2] 王鴻利. 同型半胱氨酸的檢測及其應用. 診斷學理論與實踐, 2002, 1(4):257-261.

[3] 王曦云, 孫雨時, 趙云學, 等. 原發性高血壓與抗心磷脂抗體及高敏C-反應蛋白相關性研究. 中國心血管病研究雜志, 2006, 4(10):743-745.

[4] 尚紅.醫學檢驗項目指南.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1:593-595.

[收稿日期:2016-05-25]

猜你喜歡
超敏C反應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急性腦梗死
脂聯素、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應蛋白與高血壓的關系
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靶器官損害的關系
超敏C反應蛋白、血漿脂蛋白磷脂酶A2水平與冠心病嚴重程度相關分析
高血壓病患者血漿同型半胱氨酸與血脂關系分析研究
急性腦梗死辨證分型與ADC、Hcy及hs—CRP的相關性研究
強化阿托伐他汀干預對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pro—BNP、超敏C反應蛋白影響
早期應用前列地爾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觀察
奧扎格雷鈉聯合疏血通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評價及對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